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四川蚕业》2017,(2):52-56
7532×781(正反交)是攀西蚕区现今使用的主要夏秋用一代杂交种,近几年该品种的生产量占我场繁育推广量的60%以上。781A、781B从引进至今已24年,继代繁育40余次。本文就781A、781B引进初期与近几年原原种选区的主要经济性状作比较,了解该品种的种性表现现状,分析一些成绩变化可能的原因,以便为今后该品种的母种继代、原原种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云夏3×云夏4是一对含有多化性血统的二化性夏秋用种。2021年晚秋蚕期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进行了云夏3×云夏4原原种饲育对比试验。中日系原原种品比试验的结果,云夏3A、云夏4A全龄发育经过时间较短,云夏3B的全茧量较小、茧层率较高,云夏3A、3B的克蚁收茧量明显低于菁松A、B,云夏4A的全茧量、茧层率、虫蛹统一生命率以及克蚁收茧量明显高于皓月A、B。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择18月龄、体重250 kg左右、健康状况良好的杂交(A组)和纯种(B组)青年公水牛各20头,按品种随机分为4组,以新鲜象草为唯一粗饲料,分别补饲精料每天1.5 kg/头(A1、B1组)或每天2.5 kg/头(A2、B2组),比较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不同品种青年公水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水牛组中,精料补饲水平每天2.5 kg/头的A2组日增重(0.782 kg)比每天1.5 kg/头(0.626 kg)的A1组提高24.9%;纯种水牛组中,B2组日增重(0.806 kg)比B1组(0.744 kg)提高8.3%,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水牛品种增重情况,精料补饲水平不论是每天1.5 kg/头还是每天2.5 kg/头,纯种水牛增重情况均优于杂交水牛。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不同品种青年公水牛屠宰性能、主要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基于本试验结果可知,纯种水牛肉用生产性能优于杂交水牛,适当增加精料补饲水平不影响水牛健康状况,有利于提高水牛肉用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任桂华 《四川蚕业》2011,39(4):27-28
2011年秋,对原种夏芳A、夏芳B、秋白A、秋白B、871A、871B、872A、872B蚕品种进行了二回育养蚕试验,与同一条件下三回育养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大多数指标略低于三回育,但总体不显著。在生产中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吴阳春 《中国蚕业》2009,30(1):107-108
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野三元”,杂交组合为(野A×野B)×(784×84Y2),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该品种二化、4眠、野蚕斑纹、体色灰黑,孵化、眠起、上蔟齐一,原种繁育性能良好,杂交种发育快、龄期经过短,体质强健,蚕体粗壮、茧型大、匀整度好、产茧量高。丝质性状良好,主要经济性状优于或接近对照种“苏菊X明虎”,2008年通过江苏省蚕品种审定(苏审蚕200803)。  相似文献   

6.
仿亚种型蜜蜂原种(A型)蜂王的培育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132108)葛凤晨蜜蜂原种系指从原产地直接或间接引进的纯种蜜蜂,它在原产地气候和蜜源条件的长期影响下,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保持着本品种(系)所具有的特殊指标,如:意蜂是黄色的,工蜂个体大于喀蜂...  相似文献   

7.
对贵州省现行主推家蚕品种贵蚕1号、华康2号其原种进行了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调查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结果表明:贵蚕1号日系原种826×科明疏毛率均值92.14%,综合适应性得分74.80%,人工饲料的综合适应性最好;华康2号日系原种C-2×D-2、中系原种B-1×A-1疏毛率分别为71.52%、48.04%,综合适应性得分40.78%、30.37%,人工饲料的综合适应性弱;贵蚕1号中系原种新杭×827的疏毛率为16.82%,综合适应性得分7.80%,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最差.  相似文献   

8.
《广东蚕业》2011,(4):45+51
1.南农七号(九白海×军115南)桑蚕品种南农七号由华南农学院蚕桑系和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蚕业系共同育成,多化性白茧种。该品种的中系原种九白海,由华九×(姬白×海南)F2组合杂交育成。于1953年春开始杂交培育,到F19代主要性状基本稳定。日系原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强健性多丝量新蚕品种"野三元"原原种野A、野B、784、84Y2的试繁,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各品系的特征、发育特性、制种特点,对于进一步搞好原原种、原种、一代杂交种繁育,为蚕种场、蚕农提供优质蚕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从澳大利亚引进的原种肉羊萨福克、无角陶赛特母羊在新疆玛纳斯县南山的风土驯化和纯种繁育过程中,由于两地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得其两品种羊的后代在繁殖性能上与原种相比产生了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蛹期温度对家蚕原种质量的影响,设置了30℃、28℃、25℃、20℃等不同温度对两广二号4个原种亲本进行蛹期保护,调查不同处理死笼率、良卵数、良卵率、折净率等指标的情况。试验结果显示,随着保护温度升高,4个品种的死笼率随温度上升而增加,芙蓉×932、932×芙蓉和湘晖×75323个品种蛹期28℃保护时良卵数、良卵率及折净率表现比25℃好,随温度升高或降低不受精卵、不越年卵增多,且低温比高温影响大;7532×湘晖在蛹期25℃保护时的折净率最高,产卵量随温度升高或降低减少,其它各项指标受温度影响较小。试验结果证明两广二号原种4个亲本蛹期在28℃保护时的原种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2.
物种是生物分类中的基本单位.在同一物种内,某一个体是"纯种"还是"杂种",都是相对的.一个生物是纯种或是杂种,需要有一个参照生物体.生物个体B是否是纯种,必须有一个同物种(或品种)的纯种个体A作为参照生物体.当B的DNA中单核苷酸序列与A的DNA中单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时,可以说,它与A是同一物种(或品种)的纯种.从"核苷酸序列"的角度说,地球上的每个人和动物都是杂合体,或可称为"杂种".同一物种内两个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可视为"杂交",称之为"杂合体之间的杂交".同一物种内的生物体为了自己的繁衍与世代延续,总是在不断的杂交.这种亲代间的杂交会引起子代核苷酸序列的轻微变异,这种轻微的改变,多数情况下,不会改变生物的主要性状.当这种变异积累到一定程度,又引起更多、更大的变异,特别在某些核苷酸序列的关键位点发生改变,有时甚至只要有一个核苷酸被置换,就有可能改变生物的某些性状.本文对同一物种内生物个体种质的"纯"与"杂"的相对性及一个新物种的形成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广东蚕业》2008,42(3)
新华×九雪(鄂蚕4号)、895×892(鄂蚕3号)是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培育的斑纹双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适应湖北省及长江中下游蚕区中晚秋饲养,具有产量高、丝质优的特点。2004年起,我公司引进原种进行繁育试验,并逐渐扩大繁育规模。2007年春季两对品种原种收蚁735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家蚕品种飞.鹤×祥.云原原种长期繁育过程中存在的种性退化现象,采用数据分析软件检测其2003-2010年间主要性状的变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4个原种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幼虫生命率的变化均较小,死笼率的变化范围较大,基本保持了该品种的优良种性。  相似文献   

15.
夏芳X秋白是西南农业大学和重庆市蚕桑站等单位协作选育的夏秋用蚕品种,1994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目前已作为夏秋用当家品种在重庆市、四川省大面积推广.普种以其“好养、高产、优质”深受蚕农和缫丝厂欢迎.1994~1998年在我校繁育母种、原原种、原种.该品种在繁育过程中表现出纯种孵化整齐、眠起齐一、健康性好、抗高温能力强、老熟快而整齐、茧色白、丝质优、发蛾集中、交配容易、产附较好、繁育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最广泛应用的繁育计划是A×(B×C),A是终端公猪,B是母系父本,C是母系母本,其中A多为杜洛克,B多为长白猪,C多为大白猪。在许多情况下,B、C也可以互换,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在中国有超过500家种猪场可以提供杜洛克,大白猪和长白猪,这些种猪场可以提供纯种或二元杂交母猪,其基因质量和健康状况各不一样。这样的以纯种体系杂交而成的商品猪为三元猪。三元杂种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适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江苏蚕业》2017,(3):18-19
家蚕品种的繁育是家蚕育种工作的继续,是优良品种增产、增量、增效的主要环节。在"苏豪×钟晔(抗)"原种繁育中,坚持蚕种质量为重点、蚕种效益为核心的原则,整理了该品种原种繁育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8.
<正> 原蚕饲育是以生产蚕种为目的,因此,原蚕饲育的成绩好坏直接影响着蚕卵品质的优劣。下面就关于原蚕饲育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原蚕饲育应以体质强健为主我们知道供应种茧育的蚕种是原种,从原种孵化出来的蚕称为原蚕。由于原种大多数是纯种,只有少数是品种内的异品系杂交种或同系统的品种间杂交种,原种一般没有  相似文献   

19.
柞蚕幼虫腹足趾钩数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绪伟  张秋芳  刘彦群  秦利 《北方蚕业》2001,22(1):15-15,21
趾钩是鳞翅目昆虫幼虫分类上最常用的特征之一。前人对蚕类幼虫腹足趾钩的研究均注重于形态学特征与地理种分化的关系[1]。柞蚕饲养于野外柞林,其取食、固定蚕体等活动均靠趾钩把握柞树枝条。一般认为,趾钩数目与柞蚕抓着力有很大关系,影响着柞蚕的保苗率、结茧率[2]。目前仅刘彦群等(1999)对不同柞蚕品种趾钩数量的差异有过报道[3]。本文研究了不同柞蚕品种的趾钩数量与经济性状的关系,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4个品种青六号(A)、选大(B)、沈抗1号(C)、方山黄2号(D)为杂交亲本,配制8个杂交组合A×B、B×A、A×C、C×A、A×D、D×A、B×D、D×B。(沈抗1号为选育品种)   1.2 方法 在秋柞蚕5龄起蚕时进行。由于5龄足间趾钩数差异不显著[1],只调查第2对、第3对腹足趾钩数量。将腹足从近端膜处剪下,放在载玻片上,在低倍镜下观察记数。各品种随机取样,♀各5头。求平均数进行统计分析,按刘权等(1987)方法[4]进行。  相似文献   

20.
藏猪是我国较为古老的原始品种,为我国至今仅存的高原、高寒放牧猪种.四川省甘孜州纯种藏猪仅存近万头,面临种群灭绝的危险,为保护藏猪这一珍贵的种质资源,在甘孜州畜科所姑咱试验场及稻城、乡城等建设藏猪原种资源场和扩繁基地.甘孜州畜科所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进行藏猪种质资源保护及藏猪在舍饲条件下的适应性观察.为此对甘孜州畜科所姑咱试验场藏猪舍饲基本情况进行访问、现场考察,调查藏猪繁殖、疫病、开发、推广等状况.了解到经过5年多舍饲的藏猪不仅保持了原有的血统,扩大了种质资源,为各地区研究舍饲藏猪适应性和各种生理指标提供了科学依据,扩大了纯种藏猪的种质来源.通过充分了解藏猪的基本情况和舍饲管理的状况,对纯种藏猪的保护、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