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MaxEnt预测橡胶南美叶疫病菌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橡胶南美叶疫病菌在美洲地区引起橡胶树严重的落叶病害,是亚太地区国家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在MaxEnt预测全球范围内气候条件适宜该菌存活区域的基础上,结合寄主分布推测该菌的潜在地理分布。预测结果显示,在54个天然橡胶种植国家或地区中,除了该菌目前分布国家或地区、几内亚比绍和马里,其余33个国家或地区气候适宜值大于10的区域为该菌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加强这些区域的调查监测对保护当地橡胶种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适生性评判指标分析为基础,采用生物学建模与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我国677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温数据以及全国土壤pH等值线图,对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强,适生范围较广,每年4~9月份,该病菌在我国西北、东北以及华北地区的适生程度处于较高水平。鉴于此,我国应加强苜蓿黄萎病菌的植物检疫措施力度,严防该病的传入或扩散。  相似文献   

3.
文中利用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结合豚草地理分布数据及19个环境因子,对入侵植物豚草在我国东北地区潜在分布和适生等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豚草的潜在分布区大致呈现以辽河平原腹地为中心,其适生等级向外辐射状递减趋势分布。根据豚草适生系数,确定赤峰-阿荣旗-伊春-黑河一线为豚草扩散风险的分界线。ROC曲线中AUC值为0.986,表明预测结果"非常好"。应用刀割法计算各环境变量对最大熵模型建立贡献率,结果表明影响豚草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暖季度平均温度和最湿季度平均温度。豚草在不同适生等级分布区域的比较分析,表明豚草在低海拔地区比在高海拔地区分布多。本研究为监测与控制外来入侵植物豚草的扩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生态因子在苹果蠹蛾地理分布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已有的研究,阐述了苹果蠹蛾Cydiapomonella(L.)可能的地理起源,以及人类在其全球性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探讨苹果蠹蛾地理分布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苹果蠹蛾地理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即气候和寄主。热量因子(温度和积温)决定了苹果蠹蛾在纬度上的分布;而该虫在经度上的分布,则主要取决于寄主的地理分布以及生长季节的降水量。  相似文献   

5.
二、向东分布的限界因子 (一)烟潜叶蛾的发生、分布及其经济重要性烟潜叶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Zeller又名马铃薯块茎蛾,马铃薯麦蛾,马铃薯蛾,马铃薯蛀虫等,是世界性检疫害虫。该虫主要从幼虫潜食烟叶或蛀食马铃薯块茎造成经济损失。据记载,原产南美西部  相似文献   

6.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在中国适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白章红  周国梁 《植物检疫》1997,11(6):331-334
本文依据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世界各主要小麦产区的地理气候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该病菌的适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适生气候条件为:大于零度以上的有效积温≥1300日度;1年中最冷月的平均温度≤20℃;小麦抽穗扬花期间的平均温度为7℃~29℃,平均大气相对湿度≥48%。  相似文献   

7.
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京唐港办事处在进境巴西大豆中全国首次截获重要有害生物南美叶甲(Diabrotica speciosa(Germar))。该虫食性杂,寄主植物种类较多,对南美洲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被我国列为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对其分类地位、地理分布、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传播方式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以期为口岸植物检疫及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沙棘绕实蝇(Rhagoletis batava Hering)是危害沙棘果实的重要害虫。本研究采用Maxent模型,在收集和整理沙棘绕实蝇全球地理分布信息的基础上,筛选出与该虫发生相关的11个关键环境变量,预测了当前及未来气候条件下该虫在全球以及我国的适生区和适生程度。在当前气候条件下,该虫在全球的适生范围主要集中在北温带地区,在我国的适生范围较广且适生程度较高;在2050年的两种气候情景下,沙棘绕实蝇在全球的适生区北界均向北移动,在我国的适生范围均略有扩大且适生区向西南部拓展。建议我国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针对沙棘绕实蝇的入侵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生态因子在马铃薯甲虫地理分布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忆冰  翟图娜 《植物检疫》1999,13(5):257-262
本文依据已有的研究,通过探讨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地理分布与各种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马铃薯甲虫地理分布主要是由气候和寄主综合作用决定的,热量因子决定了该虫在纬度上的分布,寄主在其南界形成中起一定作用,而滞育是其适应气候和寄主季节性变化的最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贵州省白及叶褐斑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离体接种法分别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利用形态学及ITS、EF-1α、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分类进行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白及叶褐斑病病原菌菌株编号为HGUP_(17)355;该菌菌丝白色、羊绒状,菌落中心隆起呈淡黄色、背面枫叶红色,大型分生孢子窄镰刀形,3~8个分隔,未见厚垣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1~2个分隔;在以ITS、EF-1α、β-tubulin三个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菌株HGUP_(17)355与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聚于一支,且支持率达100%,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生物学将其鉴定为燕麦镰刀菌。该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生长pH为6,在燕麦片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以麦芽糖为碳源、以L-苯丙氨酸为氮源时利用率最高,致死温度为45℃,对光照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 South American Leaf Blight (SALB) is caused by the Ascomycota fungus Pseudocercospora ulei. This disease is recognized as the main threat to Hevea brasiliensis...  相似文献   

12.
研究农作物布局可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乡村振兴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地区为研究区域,以谷子、马铃薯、苹果3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选取8个主要的水土光热条件因子,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主要农作物水土光热条件适宜性评价体系,建立了作物综合适宜度评价模型,计算了500 m×500 m单元的适宜度及空间分布,采用自然断点法研究了3种作物的空间精准布局。结果表明:3种作物的适宜度均在0.78以上,均值表现为谷子>苹果>马铃薯。谷子适宜度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最适宜区在东南沿黄地区;马铃薯适宜度从西南向东北递减,最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山区;苹果适宜度从北向南升高,最适宜区域主要在东南部地区。西部白于山区和东南部黄龙山区海拔较高的地区宜种植马铃薯和苹果,东部沿黄地区宜种植谷子和苹果。在精细化布局中,谷子主要位于东部的大部分县区和南部的北洛河流域,马铃薯主要位于西部以及北部地区的河流周围,苹果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以及中部和北部的部分县区。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内蒙古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km×1km栅格为基本单元,建立地形、气候、水文和地被等人居环境单要素评价模型和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系统评估了内蒙古人居自然环境的适宜性与限制性,定量揭示了内蒙古人居环境的地域类型与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内蒙古地形条件较好、气候偏寒、水文和植被条件较差,自然条件是影响内蒙古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内蒙古人居环境以限制性为主要特征,自治区人居环境由41.15%的不适宜区、37.07%的临界适宜区以及21.78%的适宜区组成,不适宜人类长年生活和居住的地区面积最大;内蒙古人居环境的限制性,决定了自治区人口"大集中、小分散"的基本分布格局,全区88.03%的人口集中在面积有限的25.75×104km2人居环境适宜地区,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地区占地43.84×104km2,人口不足全区的10%;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占地48.66×104km2,人口仅占全区的2.24%。  相似文献   

14.
Melaleuca quinquenervia (broad-leaved paperbark) is a tree native to Australia, Papua New Guinea and New Caledonia that has become moderately to highly invasive in a number of countries over the last century. Although a synoptic view of the invasion would be of considerable use in devising appropriate control strategies, little effort has been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this invasive species. A climate suitability analysis was undertaken in this study, to assess the risk of geographic range expansion of M . quinquenervia under current climate and how this distribution will be modified by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2080s. CLIMEX™ was used to infer the climatic requirements of M . quinquenervia from observations in both the native and exotic range. The accuracy of the developed model was assessed using independent naturalised observations of the species in Asia, Africa, Oceania and the Caribbean. Projections of climatic suitability indicate considerable scope for further invasion, with the most suitable areas occurring adjacent to existing popul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the Caribbean,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and the Gulf coast in southern USA. Under future climates, model projections indicate there will be a marked contraction of suitable habitat in most regions and a slight poleward range expansion within south-eastern China, southern Europe and northern New Zealand.  相似文献   

15.
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是个综合的多学科集合,它不但包括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还包括社会经济适宜性。文中借助GIS平台,系统的归纳了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基于DEM数据、NDVI数据、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人口和GDP等要素的栅格数、以1km×1km的栅格尺度直接反映了南疆地区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地形、气温等各种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在空间上的适当结合分布对南疆人居环境的发展和分布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2)南疆地区大部分地区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人居环境适宜性中一级适宜区(最好适宜区)的面积最少,占全研究区的3.092%,二级适宜区占7.15%,三级区占8.39%,四级适宜区和五级适宜区的面积最广,占全研究区的81.17%,表明自然环境基础十分恶劣;3)研究区内除了现已开发利用的绿洲面积以外现未开发的交错带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人居环境发展的潜能,但是此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在今后的发展规划当中需要大量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与人口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rcGIS技术,以1km×1km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选取了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因子,构建了基于人居环境指数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对人口分布做了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临界适宜地区的适宜性与限制性因素。研究表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人居环境指数介于21.51-84.62之间,整体分...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是唯一分布在干旱地荒漠的珍稀动物,历史上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流域,现仅分布在沙雅、尉犁和且末地区。作者通过2005-2007年的实地调查,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水源、隐蔽条件、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等为评价因子,采用生境评价模型,对塔里木马鹿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车尔臣河下游阿克塔孜牧场地区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塔里木马鹿的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22278.6hm2和64425.0 hm2,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13.01%和38.79%;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塔里木马鹿的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减少了3.77%和5.35%,而不适宜生境面积增加了7.96%。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棉花气候适宜度及其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为河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与其它作物相比对气候比较敏感.选取河北省25个棉花县,对棉花各个发育期气候适宜度及其时空分布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棉花从播种到吐絮降水适宜度比温度、日照适宜度明显偏小,尤以播种期和吐絮期最小,且变异系数最大.日照适宜度从播种到吐絮变化不大,较温度和降水适宜度高.多年适宜度的变化趋势为:温度适宜度缓慢上升,降水适宜度缓慢下降,日照适宜度在明显下降,气候综合适宜度同降水一致,在缓慢下降.降水适宜度高值区分布在北部棉区,低值区分布在黑龙港流域的部分地区;温度适宜度低值区在唐山大部,高值区在黑龙港流域;日照适宜度低值区在西部太行山丘陵棉区,高值区在东部棉区.  相似文献   

19.
Pest risk analyses (PRAs) a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an organism is a pest and whether and how it should be regulated. Estimation of the potential area of establishment and pest spread are key factors of this analysis. Tools for modelling and mapping of these key factors have to be quick and easily applicable for a wide variety of organisms with limited data for parameterization. For this purpose, a dispersal kernel model based on a 2Dt‐distribution had been developed in a European Union project (PRATIQU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he evaluation of this spread model hitherto tested on insects, plants, fungi and nematodes in order to determine its applicability to bacterial pests. Therefore,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and spread of kiwifruit bacterial canker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 in Europe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climatic suitability and host plant availability.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ling were compared with the spread history of the pest in Europe. It is shown that this generic spread model can also be applied to a bacterial p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