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稻草、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农作物秸秆作为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栽培料,研究6个不同栽培料配比处理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出菇时间、产量的影响,筛选出大球盖菇的最佳栽培料配比。结果表明,采用50%稻草、50%玉米芯的配比大球盖菇产量最高,达11.88 kg/m~2,生物学转化率为95.01%。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大球盖菇最适栽培料配比,该文采用辣椒秸秆、芦苇秸秆等作为大球盖菇栽培料,研究4种不同栽培料配比处理对大球盖菇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40%辣椒秸秆+40%芦苇秸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1 673 kg/667m2;T4处理现蕾最快,为31d;T3和T4处理出菇时间最短,均为61 d;T3、T4处理的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T1、T2处理;T1处理的总糖含量显著高于T4处理。T3处理大球盖菇产量高、品质优,在秸秆基料化利用上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利用非粮秸秆葡萄枝、甘蔗渣、茄子杆、茭白叶作为大球盖菇的培养料,以稻草为对照设置不同的处理进行试验,观察、记录、分析不同处理的培养料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周期、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非粮秸秆栽培大球盖菇是可行的,其中茭白叶可以提早大球盖菇的现蕾时间及出菇时间,茄子杆可以有效的延长大球盖菇的出菇期,葡萄枝屑既可以促进大球盖菇提早上市,又可以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和生物转化率,对大球盖菇的推广种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基质及其组合配比对大球盖菇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为贵州及类似地区大球盖菇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农作物废料薏仁秸秆、蔗渣、谷壳、竹屑及玉米芯等作为栽培基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基质9个不同配比组合对大球盖菇菌丝长势、产量、营养成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含薏仁秸秆、竹屑和100%谷壳的处理其菌丝长势较强,...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盐碱土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普通耕作土(含盐量0.84‰)为对照,选用5种不同含盐量的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土,分别记为M1(2.63‰,中度盐化土1)、M2(2.99‰,中度盐化土2)、Z1(4.87‰,强度盐化土1)、Z2(5.64‰,强度盐化土2)、Y1(7.89‰,盐土)进行大球盖菇设施桶栽和林下栽培试验,研究其对大球盖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球盖菇设施桶栽,对照及M1、M2、Z1、Z2、Y1处理的大球盖菇产量分别为9.35、9.21、8.40、7.53、4.74、3.77 kg/m~2,其中中度以下盐化土(M1、M2)对大球盖菇产量无显著影响,强度盐化土(Z1、Z2)、盐土(Y1)处理产量显著低于对照,但各含盐量处理对Ⅰ级菇比例和营养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2)大球盖菇林地栽培,M1、Z1、Z2处理产量分别为5.63、2.87、0.60 kg/m~2,其中M1的产量、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Z1、Z2;各处理的Ⅰ级菇比例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大球盖菇在中度盐化土中栽培可正常出菇,在强度盐化土、盐土中栽培其产量显著低于普通耕作土;盐碱土的含盐量与大球盖菇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Ⅰ级菇比例、蛋白质含量等指标的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不同秸秆配方栽培大球盖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不同秸秆配方对大球盖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及大球盖菇栽培前后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 50%干稻草、30%谷壳、20%黄豆秆的配方栽培大球盖菇,单位面积产量 5.36 kg·m-2、生物转化率 67.0%,比其他 2 个配方的产量和生物转化率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培养料配方和覆盖方式探索大球盖菇轻简化栽培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探索大球盖菇简化栽培方式,以稻草、茭白叶、油菜秆和麦秆为大球盖菇培养料,设置覆土、覆盖菌渣和无覆盖3种方式,在单栋大棚内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大球盖菇在4种秸秆上均能正常生长,在麦秆上菌丝长势最好,产量最高,其次是稻草,在茭白叶和油菜秆上生长最差,产量也最低; 3种覆盖方式下,以覆土处理产量最高;无覆盖的情况下,利用麦秆栽培大球盖菇,也可获得较高产量,并且单菇重与覆土处理无显著差异,且菇脚干净无泥土。本研究可为大球盖菇轻简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农业生产废弃物玉米芯、谷壳、玉米秸秆为栽培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不同的栽培配方,研究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及出菇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配方栽培大球盖菇均能正常出菇,但品质及产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秸秆:谷壳:玉米芯3:1:3配方最佳,菌丝生长旺盛,出菇品质好且产量高;秸秆:谷壳:玉米芯3:3:2配...  相似文献   

9.
在杨树林下进行不同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结果表明:杨树林下培养料(60 %玉米秸秆+40 %稻壳)栽培大球盖菇,菌丝长势强,发菌时间短为34.7天d,发菌后现蕾时间最早为7.1d,现蕾后子实体个数多,子实体形态、整齐度较好,产量最高,折合每666.7m2产量2561.79 kg,可以作为在杨树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栽培料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设置4种培养料配方,在杨树林下开展大球盖菇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60%玉米秸秆+40%稻壳的配方栽培大球盖菇,菌丝长势强,发菌时间短,现蕾时间早,子实体个数多且形态、整齐度好,产量可达38 425 kg/hm2,可以作为杨树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培养料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Every year 500 million tons of rice ( Oryza sativa L. ) straw are generated worldwide, which was almost equal to the production of rice grain. Most straw is not recovered due to the poor quality, high cost both high nutrient content in straw and high grain yield. The results of 15N tracer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05mushroom Volvariella volvacea 797 kg yield and 67.9 kg respectively, and increased the yield and crude protein of the edible mushroom Agaricus blazei Murrill 675 kg and 80 kg respectively. The straw powder of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mushroom yield or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Straw powder could substitute for 20% of total amount of material to grow Auricularia polytricha, Auricularia auricula, Hypsizygus tessulatus, Lentinula edodes and Hericium erinaceus, 8% of that to grow Agrocybe cylindracea and 7.5% of that to grow Flammulina velutip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谷秆两用稻优质稻草栽培食用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水稻秸秆品质进行遗传改良 ,选育出稻谷产量与推广品种相当、稻草品质优异的谷秆两用稻品种2 0 1。15N示踪表明 ,2 0 1能够把15N尿素有效地转化为稻草蛋白 (稻草15N回收率比CK高 10 4 .3% ) ;该稻草蛋白能有效地转化为菇体蛋白 (菇体15N回收率比CK高 2 1.7% )。 2 0 1优质稻草栽培草生食用菌 ,可提高菇产量和粗蛋白含量 :每公顷土地生产的 75 0 0kg稻草可增草菇 797.2kg、菇蛋白 6 7.9kg ;或增姬松茸6 75 .0kg、菇蛋白 80 .0kg。该优质稻草粉可替代等量麦麸栽培木生食用菌 (菇产量和粗蛋白含量与麦麸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栽培毛木耳、黑木耳、真姬菇、香菇、猴头菇时 ,稻草粉可替代占培养料总量 2 0 %的麦麸 ,栽培茶薪菇和金针菇时分别为 8%和 7.5 %。  相似文献   

13.
选取3种垫料(40%稻壳+60%菌糠、40%稻壳+60%锯木屑、40%稻壳+60%酒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育肥猪进栏前和出栏后对垫料和表层土壤进行采样分析,采用物质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一个养猪周期内3种垫料TP和TK的损失途径。结果表明:P素在发酵床养殖过程中主要的损失途径为猪采食与淋溶损失,总损失量分别为(FJ:40%稻壳+60%菌糠组合)15.69 kg、(FD:40%稻壳+60%锯木屑组合)16.61 kg、(FW:40%稻壳+60%酒糟组合)14.37 kg;而3种发酵床分别有(FJ)80.74 kg、(FD)52.48 kg、(FW)84.65 kg的总P库存在垫料中,75%~85%的P素会滞留在垫料中,损失率均超过14%。K素的主要损失途径也为猪采食与淋溶损失,总损失量分别为(FJ)45.95 kg、(FD)33.95 kg、(FW)63.95 kg;总库存的K素分别为(FJ)158 kg、(FD)107 kg、(FW)136 kg,68%~78%的K素会留存在垫料中,损失率均超过22%。养殖过后发酵床下部表层土壤会出现P素和K素累积现象,为了防止元素通过淋溶作用渗漏损失,建议发酵床垫料厚度要超过50 cm。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利用蚕桑生产中废弃的桑枝资源以及扩展食用菌产业的原材料来源,笔者进行了利用桑枝栽培长根菇的试验,结果表明,长根菇在桑木屑比例为70%~97%范围内的菌丝生长较好,培养基配方中桑枝比例为75%~80%左右,生长速度较快,可达1.96~2.63 mm/d。产量测定表明,从2011年6月开始出菇,至9月结束,期间每隔2~3天既出产1潮次,表现出子实体生长发育较快,主要的生长季节在夏季,并且产量较高,生物学效率高,可达75%~84.4%,子实体高大挺拔,菌盖较大较厚。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每种植100 kg原料可获得纯经济收入300元以上,而且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呈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中国蚕区利用桑枝资源栽培食用菌,特别夏季栽培长根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早稻种植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早稻生产中紫云英与化肥的合理施用比例。[方法]以株两优4026作为供试早稻品种,共设7个处理,其中以不施肥作为对照,研究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早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筛选出紫云英与化肥的最佳配施比例。[结果]各处理的生长性状均优于对照,其中以80%化肥+20%紫云英处理的株高和穗长最高,分别为87.1和20.9 cm;60%化肥+40%紫云英处理的产量最高,达8 052.0 kg/hm~2,其次为80%化肥+20%紫云英处理,为7 953.0 kg/hm~2,增产率分别为31.67%、30.05%;60%化肥+40%紫云英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产值达17 715.0元/hm~2,收益也最高,达16 239.0元/hm~2,比CK增收2 785.5元/hm~2;以80%化肥+20%紫云英处理的养分积累总量最大,N、P2O5、K2O的积累总量分别为183.0、79.5、241.5 kg/hm~2。[结论]综合分析,60%化肥+40%紫云英处理的效果最好,有利于提高早稻产量和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理化性质对栽培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试验比较不同原料、不同配比的移栽基质的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对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病害发病率、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以48%废弃食用菌糠、5%中草药废渣、11%桑秆+玉米芯、11%食物废弃壳、8.5%黏土+草皮土、6%木屑混和而成的栽培基质具有较适宜的理化性质和合理的营养成分,能有效减少铁皮石斛病害的发生,对植株的成活率、植株生长、多糖含量及产量均有明显影响。[结论]移栽基质的理化性质是影响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时生根成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科学利用酸枣肉渣,破解困扰酸枣加工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猴头菇为对象,在栽培基质常规配方中添加不同比例(20%、40%、60%、80%)酸枣肉渣替代玉米芯,分析其对猴头菇发菌时间、子实体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枣肉渣添加量的增加,猴头菇菌丝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满袋时间和出菇时间延长,当添加比例为20%和40%时,头茬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且猴头菇品质得到提升,表现在鲜菇含水量和粗蛋白含量增加,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降低,必需氨基酸总量增加,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更接近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含铁量显著增加。添加酸枣肉渣栽培猴头菇是可行的,添加比例适宜控制在40%以内。本研究为酸枣肉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也为食用菌栽培基质拓宽了新来源。  相似文献   

18.
培养料中不同桑枝比例对香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不同桑枝比例组成的培养料栽培对不同香菇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品种为241,25%的桑枝条木屑+75%的其他杂木屑作为培养基质材料,袋料pH 5~6,上架转色后温度差控制在10℃左右,遮阴度在50%左右,可提高香菇产量并能合理利用废弃桑枝.  相似文献   

19.
以铁皮石斛栽培废料和菇渣为主要原料,与土壤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栽培基质,并以纯菇渣和纯铁皮石斛栽培废料为对照,进行草莓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配制的栽培基质营养元素均衡丰富,容重、电导率、孔隙度、pH值等理化性质均适合草莓生长,不同配方的基质对草莓植株营养生长无显著影响,但配方H1(80%菇渣+20%土)和H5(80%铁皮石斛栽培废料+20%土)的草莓产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配方,草莓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固酸比均以配方H5最高。配方H5的综合栽培效果优于其他配方,适用作草莓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20.
对巴西蘑菇进行了母种和原种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巴西蘑菇母种在新鲜棉籽壳煮汁配制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发酵棉籽壳料制的原种培养基中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