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安市河桥镇泥骆村是个蚕桑生产老区,早在1957年村民叶梅仙就以养蚕能手代表参加全国“三八红旗手”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为使这古老传统产业进一步焕发青春,结合本地生产实际需要,河桥镇泥骆蚕桑专业合作社于2003年2月开始筹措至8月份正式成立,现有社员335户,社员股金18.8万元,固定资产30万元,幅射带动农户1500多户。三年来,通过加强规范化管理和运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发展生产为宗旨,紧紧围绕服务蚕农,积极探索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提高了蚕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促进了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  相似文献   

2.
浅论蚕桑专业合作社作用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推进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蚕桑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并从加强组织,宣传引导和完善机制等方面提出蚕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浙江省建德市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经验和主要成效,合作社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开展合作服务、扩展基地规模、开拓蚕茧市场和推行订单蚕业,增强了产业的竞争能力;使合作社的民主管理逐步健全,蚕农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蚕茧产销规模迅速发展,市场风险有效降低,蚕农收入持续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4.
《四川蚕业》2015,(3):60-62
蚕桑专业合作社是我市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经营组织形式,在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增加农民收入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其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笔者对阆中市示范专合组织——黄龙滩蚕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深入调研,期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找出目前阆中蚕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蚕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运行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蚕桑业是临安市重点扶持发展的八大农业产业之一,临安已被列为浙江省蚕桑发展和实施"蚕桑西进"的重点县市之一.随着蚕桑业的稳步发展和"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加快了茧丝产业化建设步伐.2003年4月筹建成立了临安市茧丝产业协会,在茧丝产业协会的组织引导下,各蚕桑重点乡镇相继建立村级蚕桑合作社.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在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推进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方面,已体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新生事物,在实际筹建和筹建后的运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结合工作实践,就蚕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运行方式,谈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蚕桑专业合作社作为蚕农劳动和资本联合的新形式,组织生产经营的新体制,在现代蚕桑业中必将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004年在修水县蚕桑产业化领导小组、县委农工部、蚕桑局、工商局、民政局等部门的关怀支持下,漫江乡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蚕桑专业合作社成为推进高效蚕业规模化,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宜都市蚕桑产业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提高对宜都市贫困山区发展蚕桑产业的重要性认识;并针对宜都市蚕桑产业发展所存在的产业规模小、劳动力明显不足、技术人员缺乏、科技推广难度大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鼓励适度发展、科技推广培养专业农民、提高蚕农的组织化程度等稳定宜都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创建蚕桑专业合作社加快蚕桑产业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是杭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但是近年来由于整个丝绸行业不景气使蚕桑生产面临严峻考验.随着蚕茧价格的急剧下滑,蚕农的经济效益显著下降.面对如此低迷的市场行情,如何探索出一条既有利于蚕农抵制市场风险、增加效益,又有利于整个丝绸行业发展的新路子是我们蚕业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经过近几年的摸索认为: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是蚕农小生产和大市场有效对接的桥梁,是实现蚕桑产业化经营、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以浙江省建德市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组建和运作情况为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蚕桑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发成 《中国蚕业》2003,24(4):61-63
1 蚕桑专业合作社是新时期蚕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1 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的必然性 我国加入WTO以后,蚕丝业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变,由主要受自然风险向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转变,由主要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向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转变,蚕农分散小生产与规模经营大市场的矛盾困扰着我们。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组织化推进蚕桑产业化,进而实现现代化,是新时期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的动力源,是蚕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宜都市蚕桑产业生产现状的分析认为,当前宜都市蚕桑产业主要存在技术力量薄弱、产业布局不合理、蚕农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精深加工能力弱等困扰产业发展的四大问题;提出今后扶持桑蚕产业发展,应重点抓好技术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普及、推广实用养蚕技术,鼓励适度发展,加快组建蚕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蚕茧精深加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蚕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蚕桑产业从业人员流失、养蚕用房紧张、比较效益低下、生产不安全因素增多等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临安燕村蚕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家省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始终把服务蚕农,提高蚕桑经济效益为已任,从加强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密切产销合作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蚕茧质量,增加蚕农收入,蚕桑产业稳定发展。临安燕村蚕桑专业合作社于2004年4月经工商部门登记成立,注册资金20万元,合作社成立初认购股金社员138户,现已发展壮大为312户。由于运作规范,服务能力和带动农户致富能力较强,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现已成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将该合作社近年来发展壮大的基本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蚕桑生产是杭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但是近年来由于整个丝绸行业不景气使蚕桑生产面临严峻考验。随着蚕茧价格的急剧下滑,蚕农的经济效益显著下降。面对如此低迷的市场行情,如何探索出一条既有利于蚕农抵制市场风险、增加效益,又有利于整个丝绸行业发展的新路子是我们蚕业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经过近几年的摸索认为: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是蚕农小生产和大市场有效对接的桥梁,是实现蚕桑产业化经营、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以浙江省建德市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组建和运作情况为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建德市蚕桑产业是五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 2003年成为浙江省蚕桑西进八个县市之一,蚕桑生产不断扩大,主要分布在大同和大洋两个乡镇,其中大同镇桑园总面积600余hm2;大洋镇桑园面积606余hm2,2个乡镇占全市桑园总面积的80%左右,逐步形成蚕桑两大区域优势.大同镇位于建德西南部,交通较为便利,通信设施完备,土地资源丰富,是经济作物主产区,也是我市蚕桑重点规划发展乡镇,而且建德市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是浙江省示范性蚕桑专业合作社,其中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从2008年至今就一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示范性蚕桑专业合作社.近几年合作社规范内部管理,强化服务功能,基本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蚕桑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完善收烘设施,方便蚕农售茧.但近年来蚕桑比较效益降低,生产上存在薄弱环节制约了蚕桑产业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态资源利用的重视,为了稳定当地蚕桑产业,建德市农业局和建德市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以桑园基地为产业基础,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为开发手段的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鲁泓 《北方蚕业》2012,33(2):41-43
介绍了千阳县昌盛、利民、丝宝、乾龙蚕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色,分析了千阳县蚕桑专业合作社的构建类型,总结了蚕农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经验和取得的成效,指出了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南充市针对龙头企业带动力弱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蚕桑专合组织,涌现出了南部先锋蚕业合作社、中心蚕业合作社、兴盛蚕业合作社、西充友林蚕业合作社、阆中小观蚕业合作社等一批蚕桑专合组织,它们在解决蚕农增收、提高蚕农整体素质、推广养蚕新技术、新成果以及推进蚕桑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探索南充市蚕桑专合组织的成功模式,笔者多次深入四川省西充县友林蚕业合作社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建德市大同蚕桑专业合作社于2001年4月组建,至今已走过4年多历程.在各级政府和蚕桑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入社蚕农由2001年的70户增加到现在的523户,带动1500余户农户发展蚕桑;桑园基地由建社前的15.4 hm2发展到153 hm2,蚕种年饲养量由450余张增加到3000余张,蚕桑生产走上了一条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江津市石门镇不断充实完善蚕桑生产服务体系,坚持蚕农就是上帝,切实为蚕农解决后顾之忧.近三年来.蚕桑生产呈现出“打滚翻”的好势头.今年春夏两季发种近5000张,收入150万元,是1992年同期的两翻.该镇地处丘陵,气候适宜栽桑养蚕,养蚕一直是当地农民的大宗收入之一.1992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立足服务,把引导蚕农发展“三高”蚕业作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来抓.充实壮大了蚕桑科技队伍,健全了镇、村、社蚕桑技术服务网络,一支由25  相似文献   

18.
千阳县蚕桑工作站立足“打造丝绸之路蚕业航母,建设东桑西移工程基地”,紧扣建设蚕桑之乡、促进蚕农增收主题,认真落实蚕桑科技入户工程任务,以蚕农土专家和高级蚕农培训班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优化蚕农劳动技能“手拉手”培训的新路子,为做大蚕桑产业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型农民。1营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蚕桑专业合作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农民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加剧,农民互助合作的愿望日益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营体制的重要制度创新,成为浙江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应对加入W TO后的重要举措。目前,传统的茧丝绸行业进入了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培育和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浙江省深化蚕业经营体制创新,切实转变蚕业增长方式,促进蚕业增效、蚕农增收,保障全省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现就浙江省蚕桑专业合作社现状与发展对策作一浅析和探…  相似文献   

20.
蒋佳 《四川蚕业》2014,(2):54-57
<正>为改变农村家庭分散经营高成本、高风险、低效益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农民以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农民合作社。允许运行规范、具备服务能力的合作社承担财政项目,持有和管护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并在用地、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蚕桑产业作为我省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产业发展方向亟待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发展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