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胆汁酸对"817"肉杂鸡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817"肉杂鸡6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对照组为基础日粮,3个处理组设置3个胆汁酸添加水平200、400、600mg/kg。试验结果显示:添加200、400、600mg/kg胆汁酸,平均日增重提高(P0.05),料重比降低(P0.05),粗脂肪和钙的表观利用率提高(P0.05),经济效益显著。本试验中,日粮添加400mg/kg胆汁酸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王莉  陈晓  王书全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8):2354-2359
试验旨在研究天蚕素抗菌肽对817肉杂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817肉杂鸡900羽,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对照组、抗生素组及Ⅰ、Ⅱ、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 mg/kg金霉素,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和300 mg/kg天蚕素抗菌肽,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Ⅱ、Ⅲ组能显著提高1~21日龄817肉杂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21、42日龄817肉杂鸡的胸腺、法氏囊和脾脏指数(P<0.05);显著提高42日龄肉杂鸡的ND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能提高817肉杂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添加量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3.
胆汁酸对"817"肉杂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817"小型优质肉杂鸡是山东农科院培育而成的优质杂交鸡种,目前,它已经成为肉鸡养殖业中的主要品种之一.较高的油脂添加在"817"肉杂鸡日粮中,有时会带来一些消化道疾病,限制了脂肪的利用.添加外源乳化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胆汁酸即是天然乳化剂之一.本试验以"817"肉杂鸡为试验动物,探讨胆汁酸对其生长性能及粗脂肪表观代谢率的影响,分析经济效益,为胆汁酸的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选用3000只1日龄817肉杂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0只鸡,研究不同添加水平(0、0.05%、0.1%、0.15%和0.2%)合生素对肉杂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生素提高了肉杂鸡的生产性能,添加0.15%和0.2%合生素均显著提高0~35日龄肉杂鸡的日增质量,降低料肉比(P0.05);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15%合生素明显降低35日龄肉杂鸡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提高乳酸杆菌数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维生素A对肉杂鸡生长性能、钙磷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为肉杂鸡饲粮中合理添加维生素A提供依据。选取1日龄罗斯308×海兰褐肉杂鸡7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饲喂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1 000、2 000、6 000、10 000、14 000和18 000 IU/kg维生素A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18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肉杂鸡21日龄体重显著高于1 000、2 000和6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P0.05),与10 000和14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14和21日龄肉杂鸡体重及1~21日龄耗料量与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各组肉杂鸡22~42日龄耗料量和料重比、42日龄体重和1~42日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2) 21和42日龄肉杂鸡肝脏、脾脏和法氏囊指数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6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肉杂鸡21和42日龄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显著高于1 000和2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P0.05),并且血清新城疫抗体与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有显著二次曲线回归关系(P0.05),维生素A添加量为12 000 IU/kg时效价最高。肉杂鸡血清禽流感H9抗体效价随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的增加有增加趋势(0.05≤P0.10),血清法氏囊病毒抗体效价则没有显著变化(P0.05)。3)各组肉杂鸡21和42日龄血清钙、磷含量、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胫骨灰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提高饲粮维生素A水平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肉杂鸡血清新城疫和禽流感H9抗体效价以及21日龄生长性能,但对肉杂鸡骨骼代谢和42日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认为1~21日龄和22~42日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6 000和1 000 IU/kg维生素A可满足肉杂鸡获得良好的生长性能、免疫状况和骨骼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饲喂不同油脂对肉鸡生长性能及油脂酸价对采食量和体重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2100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个组10个重复。处理1组添加豆油,处理2组添加鸡鸭油,处理3组添加精炼混合油A(酸价1 mgKOH/g),处理4~6组分别添加不同酸价的劣质混合油A、B和C(酸价分别为8、35 mgKOH/g和53 mgKOH/g),处理7组添加劣质脂肪酸。结果表明,日粮添加劣质脂肪酸组可显著增加8~21、36~42日龄及1~42日龄肉鸡日采食量和料肉比(P<0.05)。劣质混合油C组8~21日龄肉鸡的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而与豆油组比,劣质混合油B和C组8~21日龄肉鸡日增重和21日龄体重显著降低。混合油的酸价与肉鸡采食量及42日龄体重呈负相关,随着酸价的升高,1~42日龄肉鸡平均采食量和42日龄体重逐渐降低,其中劣质混合油C组采食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选取432只l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重复1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g/t、550g/t和800g/t的胆汁酸复合乳化剂,试验期42d。结果表明,胆汁酸复合乳化剂能有效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添加800g/t胆汁酸复合乳化剂对生产性能的提高作用最明显,平均日增重提高7.63%(P<0.01),料肉比下降8.04%(P<0.01),经济效益提高8.65%。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比例高粱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作为主要能量饲料日粮,探讨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1920只23日龄健康的初始体重相近的817肉杂中鸡,公母各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20%高粱组、30%高粱组和40%高粱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试验为期28天,各试验组营养水平一致。结果显示:在添加不同比例高粱的3个试验组中,30%高粱组生长性能最佳,较对照组其末重提高0.69%、料重比降低1.78%。日粮中添加20%、30%、40%高粱对817肉杂中鸡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添加量的提高,采食量呈下降趋势。结论:与对照组相比,20%高粱组、30%高粱组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0.84%、2.37%,其中尤以添加30%高粱组经济效益最佳;建议高粱在817肉杂中鸡料中添加量以不超过30%为宜。  相似文献   

9.
不同铜水平对肉杂鸡817#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日龄肉杂鸡817#9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过渡期(1~6日龄)饲喂肉鸡前期配合饲料,试验分前期(7~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分别饲喂肉仔鸡全价粉料。试验1、2、3、4组分别添加铜10、60、120、180mg/kg,铜源采用碱式氯化铜。试验于1、21和42日龄分别称重并记录各阶段各组的采食量,统计各阶段增重并计算料重比。结果显示,试验前期3组,也就是碱铜120mg/kg采食量最大,增重最多,料重比最低,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全程来看,3组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采食量以2组也就是碱铜添加60mg/kg最高,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经济效益以3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0.
将36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鸡,21日龄后分别在各组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和300mg/kg乳能(替代3、5和8 kg油脂,同时用玉米补充少添加的油脂量)进行试验,通过对成活率、平均日增质量、料肉比、屠宰率、半净膛率、腹脂率、血清溶茵酶含量、碳粒廓清指数和新城疫抗体水平来探讨胆汁酸对肉鸡生产、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00 mg/kg乳能代替5 kg油脂能显著提高肉鸡的生长和屠宰性能,并显著提高血清溶菌酶含量、碳粒廓清指数和新城疫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红外断喙在"817"肉杂鸡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将160羽1日龄"817"肉杂鸡随机分为红外断喙组和不断喙组(对照)两组,每组80羽,统计初生重、1~7周龄体重、料肉比和喙长等数据。结果表明,红外断喙后,喙部尖端在9日龄开始脱落,23日龄100%完成脱落;红外断喙组的上喙喙长与对照组呈极显著的差异(P0.01),下喙喙长比对照组短,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外断喙对"817"肉杂鸡体重有短期影响,但这种影响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消失,且红外断喙组表现出了较好的出栏体重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2.
合生素对肉杂鸡免疫机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3000只817肉杂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0只鸡,用来研究不同添加水平(0、0.05%、0.1%、0.15%和0.2%)合生素对肉杂鸡免疫机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生素提高了肉杂鸡的免疫机能,添加0.1%、0.15%和0.2%合生素可使34日龄肉杂鸡淋巴细胞转化率和20日龄肉杂鸡的新城疫(HI)抗体水平明显提高(P0.05);在19日龄肉杂鸡淋巴细胞转化率方面,添加0.15%和0.2%合生素添加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1.82%和21.13%(P0.05);脾指数和法氏囊指数亦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提高十二指肠和空肠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添加0.1%、0.15%和0.2%合生素添加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0.59%、43.53%和41.76%(十二指肠),28.72%、29.74%和28.72%(空肠),差异显著,添加0.15%合生素显著提高了空肠的蛋白酶活性;降低了盲肠内容物氨质量浓度,添加0.1%、0.15%和0.2%合生素添加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9.21%、32.25%和32.06%,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按中兽医组方原则配制加工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A和B,分别按0.5%、1%、2%三个浓度添加,设抗生素(泰乐菌素)和空白对照,对28日龄土杂鸡随机分组进行饲养试验,分别于42、56、70日龄测定C3、C4含量。结果显示:中草药添加剂能显著增加土杂鸡C3、C4水平,而且随着日龄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1日龄商品代AA肉鸡混合健雏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处理120只,设4个重复,每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400mg/kg和600mg/kg胆汁酸脂肪乳化剂,同时将3个试验组各试验期日粮中的油脂添加量分别减少30%,减少的油脂量用等量玉米替代,试验期49d。试验结果表明,在减少日粮油脂用量的情况下,添加胆汁酸脂肪乳化剂能有效提高肉鸡生产性能,添加600mg/kg胆汁酸脂肪乳化剂组肉鸡生产性能最高,平均日增重提高7.87%(P0.05),料重比降低7.00%(P0.05),经济效益提高22.33%。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乳化剂以及添加乳化油替代不同比例油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饲养对比试验法,选用1日龄健康罗斯308肉仔鸡5 600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结果表明:日粮中外加油脂分别减少10%、20%,添加100、120 g/t乳化剂,可以使1~21日龄肉仔鸡料重比分别降低0.14%、0.21%;21~42日龄肉仔鸡料重比分别降低了1.18%、0.10%1;~42日龄肉仔鸡料重比分别降低0.92%0、.11%。减少日粮中外加油脂10%、添加100 g/t乳化剂,显著提高了日增重。日粮中90%和80%的外加油脂制备成乳化油后代替原来全部油脂,显著提高了肉鸡日增重和出栏体重,降低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1~21日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3.53%3、.14%,料重比分别降低1.12%、0.49%;21~42日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2.75%、2.50%,料重比分别降低1.53%、1.03%;1~42日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3.00%2、.71%,料重比分别降低1.47%、0.82%。一定程度上减少日粮外加油脂,添加乳化剂或者乳化油可以改善肉鸡生产性能,并且乳化油效果优于直接添加乳化剂。替代10%日粮外加油脂后添加100 g/t乳化剂,以及90%外加油脂制备成乳化油替代原来全部油脂为适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致鸡急性肉瘤组织细胞提取液的泛嗜性,本研究采取发生急性肉瘤的山东某地饲养的36日龄817肉杂鸡肉瘤组织细胞提取液接种CEF进行细胞培养,同时人工感染1日龄817肉杂鸡、海兰褐蛋鸡与白羽肉鸡、白来航系SPF鸡等4个品系鸡,结果均复制出同样肉瘤。将复制出的新鲜肉瘤分别制备肉瘤细胞、组织切片与培养12 d的细胞同时采用IFA试验进行病毒鉴定,结果从肉瘤组织中分离到A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A)、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与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对1日龄817肉杂鸡进行的致瘤性与接种部位的嗜性研究结果表明肉瘤形成与接种部分密切相关。对不同日龄817肉杂鸡致瘤性结果显示肉瘤发生率对感染日龄有较强的依赖性。本研究表明来自817肉杂鸡的肉瘤组织细胞提取液中存在ALV-A、ALV-J以及REV共感染,具有急性、高致瘤性、泛嗜性等特点,在不同品系、不同日龄鸡均可诱发急性肉瘤。但急性肉瘤由不同病毒诱发还是与多种病毒共感染相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817"肉鸡,是莘县当地土杂鸡,又叫肉杂鸡,肉杂鸡的种蛋是商品代蛋鸡与快大型父母代公鸡(艾维因AA)杂交生产的,鸡在开产前和在280~300日龄不做法氏囊灭活苗免疫,使用这些种蛋孵化出的"817"鸡苗,出壳后母源抗体水平很低甚至没有母源抗体,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很易发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日粮中不同水平维生素A、维生素E和维生素C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972只AA肉仔鸡,随机分成12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7只鸡。研究分4个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按AA肉仔鸡饲养标准(维生素A8500IU/kg,维生素E50IU/kg)的0.75倍、1.0倍、1.25倍和1.5倍供给,使日粮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分别为6375和37.5IU/kg、8500和50.0IU/kg、10625和62.5IU/kg、12750和75.0IU/kg。每个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分3个维生素C处理组,每处理日粮中维生素C添加量分别为肉小鸡(1~21日龄):100、150和200mg/kg;肉中鸡(22~40日龄):50、100和150mg/kg;肉大鸡(41~49日龄):0、50和100mg/kg。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可提高增质量,降低料重比(P〈0.05),对肉鸡的死淘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420只1日龄肉杂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处理组锌水平为0、20、40、60、80、100、120mg/kg,研究不同水平无机锌源(ZnSO4·7H2O,纯度为94%,锌含量34.5%)对肉杂鸡生产性能、组织锌含量、含锌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效评价肉杂鸡锌营养需要量的指标为血清5'核苷酸酶、胫骨锌、胰脏锌和胰脏金属硫蛋白,锌适宜添加水平为60mg/kg。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D3(VD3)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骨磷代谢利用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艾拔益加肉公雏,采用2×4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设2个饲粮非植酸磷水平[0.45%和0.23%(实测值为0.44%和0.21%)]与4个VD3添加水平(0、1 000、2 000和4 000IU/kg),共8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21d。结果表明,与0.21%非植酸磷水平相比,0.44%非植酸磷水平显著提高肉仔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胫骨灰分含量和胫骨灰分磷含量(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F/G)和胫骨灰分磷绝对沉积率(P0.05);与不添加VD3相比,饲粮中添加VD3显著提高肉仔鸡ADG、15~21和1~21日龄ADFI、胫骨灰分含量和胫骨灰分磷绝对沉积率(P0.05),显著降低1~21日龄肉仔鸡F/G(P0.05);0.21%非植酸磷水平下,与不添加VD3相比,饲粮中添加VD3显著降低肉仔鸡死亡率(P0.05),显著提高21日龄肉仔鸡胫骨灰分磷重量(P0.05),添加2000IU/kg VD3显著提高14日龄肉仔鸡胫骨灰分磷重量(P0.05);0.44%非植酸磷水平下,与不添加VD3相比,饲粮中添加VD3显著提高肉仔鸡胫骨灰分磷重量(P0.05)。以上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VD3可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并降低死亡率,促进磷在骨骼中的代谢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