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12kaBP以来南疆博斯腾湖气候环境演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根据博斯腾湖沉积物自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以及孢粉和地化元素资料的分析,建立了近12kaBP以来此地区的气候环境的演变序列,并得到以下结论:(1)其气候演变特征同新疆地区由其他地质记录所反映的基本一致,气候演变具有明显的西风型环境演变特征,表现为冷与相对湿润、暖与相对干旱的水热配置关系;(2)由δ(18)O所反映的温度波动存在显著的后期增温特征,结合δ(13)C及Ca-CO3等指标的变化,可以划分出若干具有广泛区域一致性的冷暖阶段,其中暖峰主要出现于11.5-11.0ka、9.4ka、7.5-7.0ka、6.0-5.5ka、3.0ka和2.0kaBP;而冷峰主要出现于11.0-10.0ka、8.8ka、5.0-4.5ka、3.3ka和1.5kaBP和2.0-1.5kaBP期间快速的冷暖变化都具有显著的突变性特征;(4)在7.0-5.0kaBP期间相对暖湿的环境特征可能是全新世大暖期鼎盛期的反映,这也是剖面中唯一的最为显著的暖湿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方法(DCA)对内蒙古草原中东部草原植被120个群落样地的分析表明:该区六种主要的草原群落类型在生境干燥度梯度上的顺序依次为:小针茅草原→短花针茅草原→克氏针茅草原→大针茅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和羊草草原。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每种草原的群落组成、地上生物量及其种群结构,以及各类草原的理论载畜量。六种草原群落的地上生物量介于112Kg.DM.m ̄(-2)──1620Kg。DM.m ̄(-2)之间;相应地,理论载畜量变化于0.10─1.57羊单位/公顷。研究地区草原地上生物量(B)与年降水量(P)、年平均气温(T)和与≥10℃的积温(Tac)的关系分别为:B=-134.92+0.84P,B=136.37-25.68T,B=351.61-0.12Tac;与气候干燥度(依Penman方法计算)的关系为B=0.26+4.33e.  相似文献   

3.
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探讨了蚕豆高产高效优质栽培中的主要措施与构成群体生产力性状的主次关系,和双因素互作对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效应。根据回归数学模型求得的亩产高于300kg,亩纯收益大于100元的农艺组合区间是:亩播密度是12420-14720株,亩施N3.88-6.00kg。P2O56.96-10.34kg;措施中心组合是:密度13570株/亩,施N4.94ka/亩,P2O5  相似文献   

4.
水稻近等基因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的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抗水稻白叶枯病的近等基因在CBB3(Xa-3)、CBB4(Xa-4)、CBB12(Xa-12)和感病轮回亲本沈农1033一两个致病力不同的白叶枯病菌株75-1、76-25组成非亲和性和亲和性反应的组合。以无菌水模拟接种为对照,成株期剪叶接种后分别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叶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AL活性在处理后48h达到高峰,且接种病菌后的酶活  相似文献   

5.
多因子栽培试验及反馈验证结果表明,目前陕西渭北旱原甘蓝型油菜亩产150kg以上较优农艺措施方案为:肥力较高的陕西省西部播期8月30日-9月5日,密度每亩1.4-1.6万株,亩施纯N10.5-10.8kg,亩施纯P2O5,5.5kg,喷施100-150mg/kg的多效进行化控,肥力较低的陕西省东部,播期83  相似文献   

6.
产抗菌蛋白芽孢杆菌的筛选及抗菌蛋白性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对小麦赤霉病菌(JF-12)有拮抗作用的76个芽孢杆菌菌株中有30个能产生抗菌物质。根据无细胞培养滤液对氯仿和热处理的稳定性将30个菌株分成三类。属于类型I的14个菌株中,B3、Ant-27和Ant-64的抗菌物质可以被8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不能通过透析膜。B3的粗提抗菌蛋白对胰蛋白酶、蛋白酶K和RNA酶均不敏感;在pH5.0 ̄10.0范围内,抑菌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别;热处理(60℃/30min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产PB-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机王卫国(全国植保总站,100026)1994年6月,马来西亚原昌有限公司赠送农业部全国植保总站40台PB—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机。该机药液泵方式为唧子,药箱容量16L,重量4.3kg,最高压力8.0kg/cm2,...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内蒙古后山地区10年93项试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每公斤氮素增产小麦5.25-7.48kg,平均为6.96kg,每公斤P2O5增产小麦5.54-8.51kg,平均为7.3kg,且肥效与地力产量呈抛物线相关。2.可根据地力产量确定氮磷化肥施用量。3.氮肥的适宜施用方法是秋深施,秋施尿素和碳铵等量等效。4.同一块田,连续施用氮磷化肥仍有较好效果,钾肥和有机肥在麦茬上施用效差。5.适期早播  相似文献   

9.
谷子氮(N),磷(P2O%)二因素,三水平正交回归设计试验得出,在豫西旱地谷子生产中,增施氮,磷可以增加谷子产量,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其增产模式分别为:高产田(亩产〉200kg)y=219.05+13.69N+17.89P-1.12N^2-2.03P^2-0.17NP;低产田(亩产〈200kg)y=166.65+12.90N+15.82P-0.72N^2-1.31P^2-0.77NP。氮,磷两种元素  相似文献   

10.
陇东旱原小麦玉米组合种植的增产增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5年研究了龙东旱原冬小麦玉米组合系统的增产增收,土壤水分利用,组合耗水量及补偿供水效应。结果表明:(1)小麦玉米组合具有增产增收和水资源集约利用的优势,土地当量比,收益当量比分别达到1.215,1.199。(2)在组合系统中,冬小麦边行优势总值达到94.9%-144.5%,其补偿率为18.90%-28.99%。(3)冬小麦对土壤水分的竞争利用是玉米带土壤水分不足的主要原因,系统组合  相似文献   

11.
12.
In Memoriam     
Het Bestuur der Nederlandsche Phytopathologische Vereeniging, De Redactie van het Tijdschrift over Plantenziekten.  相似文献   

13.
14.
15.
In memoriam     
  相似文献   

16.
In memoriam     
  相似文献   

17.
In memoriam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  相似文献   

18.
19.
In memoriam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  相似文献   

20.
In memori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