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棉花水浮育苗技术是湖南农业大学陈金湘教授研究发明的棉花育苗新技术。是以营养液水体为苗床进行的漂浮育苗技术.是棉花耕作栽培的一项新技术。在一定的光热条件下用常规栽培模式已经很难使棉花的产量得到较大提高.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可以使棉花在特定环境下的光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延长棉花有效铃期,避开棉苗受开春低温、霜冻、冰雹等天气影响.从而提高棉花品质与产量.  相似文献   

2.
棉花水育苗不同育苗专用肥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杂66F1为试验材料,在湖南省常德的鼎城和澧县两个试验点,对4种不同育苗肥(棉花水育苗肥Ⅰ号,水育苗肥Ⅱ号,营养钵苗床肥和对照)作用下棉花的发芽率、成苗率、移栽后的生长发育动态以及棉花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花水育苗肥Ⅰ号和Ⅱ号能够显著的提高发芽率、成苗率;缓苗期缩短5~7d;生育期提早4~5d;子棉产量比对照增加450~585kg/hm^2,比营养钵育苗肥处理增产285~525kg/hm^2;皮棉产量比对照增加150~210kg/hm^2,增产幅度为9.5%~14.4%,比营养钵育苗肥处理增加150~185kg/hm^2,增产幅度为9.9%~13.6%。  相似文献   

3.
棉花秸秆基质育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操宇琳  陈宜  杨磊 《中国棉花》2013,(11):40-41
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新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棉农因育苗制钵和移栽挑钵两道繁重的体力劳动,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推广的棉花基质育苗技术以蛭石河沙为基质,采用保护地育苗,方法简便,易被广大棉农所接受。蛭石是由云母矿高温加热后膨化而成的,透气性好,不易分解,质量稳定,质地均匀,孔隙度大,是目前无土栽培常用基质之一。但蛭石资源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4.
棉花水育苗是一项集约化程度很高的育苗新技术。本文概述了棉花水育苗技术的主要特点、操作规程及推广应用优势,并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5种棉花育苗移栽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冕  戴中新  王谧 《中国棉花》2016,43(9):25-29
试验采用应用较广、影响较大、代表性较强的5种棉花育苗移栽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棉花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以疏松透气的无土基质育苗最高,有土育苗较差,水浮育苗最差;棉苗生长速度以水浮育苗最快,次为有土育苗,但无土基质育苗较慢;棉苗素质以有土育苗较好,无土基质育苗较差。棉苗的移栽效果上,无土基质穴盘育苗的成活率最高,缓苗期最短,营养钵育苗次之,3种无土(裸根)移栽的较差。从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看,营养钵和穴盘育苗较好。  相似文献   

6.
棉花无土育苗技术适应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三产业和城市转移的形势,可以把棉农从进行繁忙的营养钵育苗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具有广阔的市场产业化前景,成为当前棉花产业界研究推广应用的热点,涌现出了多种生产经营方式,红太阳集团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使用了育苗盘播种,在管理中,根据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专利营养液A剂,在适于移栽时,取苗后用专利促根剂R剂醮根处理。  相似文献   

7.
苏沿海棉花无土育苗栽培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射阳县是全国重点产棉县之一。应用20多年的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为射阳县棉花增产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繁重的棉花营养钵育苗已成了影响棉花发展的瓶颈。通过调查考察棉花无土育苗、移栽的轻简栽培技术,十分符合棉花生产发展方向。对此,作者对该项技术进行了认真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棉花漂浮育苗中施肥量及育苗盘孔数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3种施肥量及3种育苗盘规格对漂浮育苗中棉苗的生物性状、叶绿素含量及营养液的电导率、pH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为保证苗数可用325孔盘育苗,施肥浓度0.2%(质量分数)为宜。棉花2叶1心期根系形成,宜于移栽。  相似文献   

9.
棉花两段育苗技术及其增产效应王伯龄,刘永棣,李玉巧江苏铜山县棉办2210091989~1992年对棉花两段育苗进行了反复试验研究,获得了成功。棉花两段育苗是棉花育苗技术的又一次革新,是把传统的营养钵育苗分两段进行。1育苗方法与技术第一段育苗。在农闲时...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12年在江苏省盐城市便仓镇进行了棉花水浮育苗、营养土穴盘育苗两种轻简育苗与移栽技术的示范试验,以当地常规育苗方法营养钵育苗为对照。结果表明:水浮育苗和营养土穴盘育苗分别比营养钵育苗增产6.0%和14.9%,但前期缓苗时间长,生长速度较慢,中期生育进程加快。同时还对轻简育苗移栽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培养棉花壮苗是提高棉花产量,促进植棉增收的关键一环。多年来,在棉花育苗过程中,由于气候、不当的施肥施药以及茬口衔接等方面的原因,生产上常出现苗期发病死苗重,棉苗素质差,高脚苗多的情况,给棉花生产带来诸多不利。本试验旨在运用水稻壮秧剂具有施肥、调酸、消毒和化控四合一功能的作用,探索该剂在棉花育苗中不同施药方法和不同用药量对培育壮苗和提高成苗率的效果,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供试药剂为葵花牌强力水稻壮秧营养剂(下称壮秧剂),由浙江江山市兴农复合专用肥厂生产提供(其中的母剂由黑龙…  相似文献   

12.
晚稻塑盘旱育抛秧苗期喷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杂交中、晚稻水育秧,其主要作用是有效控制秧苗高度,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低节位分蘖,增加叶绿素含量,达到培育壮秧、增产的目的。但多效唑在晚稻塑盘旱育抛秧中试验和应用,则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试验研究报道尚少。 湖北省监利县双季晚稻育秧期间高温、多雨,秧苗生长快、易徒长,尤其是塑盘旱育抛秧播种密度增大,秧苗更易徒长成高脚弱苗,不利于抛栽和立苗。因此,晚稻塑盘旱育抛秧在培育壮秧上控苗是关键。我们就晚稻塑盘旱育抛秧施用多效唑的控促效果及其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做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对棉花壮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江华 《江西棉花》2001,23(4):18-20
据 6月 5日株高调查结果的显著性测定 ,在A、B、C三个因素中 ,只有A×B互作效应极显著 ,其它均不显著。说明用壳聚糖处理棉种 (浸种、包被 )的效果与光子和毛子关系及为密切。而在包被处理中 ,与浸种的趋势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对棉花壮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江华 《江西棉花》2001,23(4):18-20
据6月5日株高调查结果的显著性测定,在A、B、C三个因素中,只有A×B互作效应极显著,其它均不显著.说明用壳聚糖处理棉种(浸种、包被)的效果与光子和毛子关系及为密切.而在包被处理中,与浸种的趋势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考察秧龄和插植密度在早稻旱育秧栽培中对产量的影响,采用复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旱育秧秧龄可定为3.5~5.5叶,二因素互作显著,最适秧龄为4.5叶。秧龄4.5叶时,插植密度适宜范围25~30丛/m^2,以25丛/m^2最适宜。生产上适宜的组合是秧龄4.5叶、插植密度25丛/m^2。  相似文献   

17.
棉花营养钵育苗不同覆盖方式的环境和壮苗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地双膜育苗、普膜育苗、双地膜育苗、网膜育苗都有增温、保湿、壮苗效应,而前两者效果又明显优干后者。尤以普地双膜最佳。因此,普地双膜育苗是棉花营养钵培育早大壮苗、抗灾育苗的好方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稻谷价格的持续下滑、农业用工成本的提高 ,种植早稻出现连年亏损。直播栽培技术由于具有省工、节本、增产等特点而在我市发展较快 ,面积逐年增加。但手工撒直播栽培存在落谷不均匀、技术要求较高及播种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出现的用“东方红18型”弥雾机进行喷直播的栽培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为进一步探索、完善此项技术 ,笔者特设置本试验 :一、试验地点试验地点在牧屿镇金水村林小根户面积为0.12hm2 的承包田上进行。二、试验材料及方法1.材料 :试验采用优质早籼品种嘉育948,机械为东方红18型弥雾机一台。2…  相似文献   

19.
李淑英 《中国稻米》2004,10(5):25-26
本文对水稻抛秧技术在新形势下的推广前景及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该技术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Crop Protection》1988,7(3):202-206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farmers' fields at Guimba, Nueva Ecija and at the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RRI), Los Baños, Laguna to test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controlling weeds in rice (Oryza sativa L.) seedling nurseries. Hand weeding was laborious and ineffective due to the morphological similarities between rice and the Echinochloa species and the regeneration of perennial weeds. It was also injurious to rice seedlings. Manual separation of weed seedlings from rice seedlings before transplanting was ineffective, laborious, time consuming and expensive. Thiobencarb, butachlor, pretilachlor+fenclorim, propanil and quinclorac+bensulfuron were inexpensive and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weeds in seedling nurseries without any deleterious effect on r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