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5—2016年福建省冬季平均气温正常,极端气温偏低;降水异常偏多;日照偏少,大部县市为明显到异常偏少。2016年1月出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强冷空气过程,极端最低气温超过历史同期最低值,寒冻害属历年第2位,仅比1999—2000年冬季寒冻害轻;中南部连续2次暴雨过程历史罕见,降水量属历年第1位。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低温阴雨寡照、暴雨和寒冻害3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寒冻害。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5年冬季宝鸡全市11个县区的气温、降水、日照资料与2014年冬季、1981—2010年冬季气候标准值进行统计对比,对宝鸡市11个县区2015年冬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宝鸡市冬季气温太白、千阳、凤县正常,其余各县偏高0.1~1.2℃;降水陇县、太白、凤县偏多1~5成,其余各县偏少2~5成;日照时数时空分布不均,麟游、眉县正常,其余各县偏多1~3成。宝鸡市2015年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是寒潮、雾霾、道路结冰等。这些气象灾害对设施大棚蔬菜生长和果树安全越冬以及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交通运输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1、2006年农业气象年景分析 (1)主要气候事件及农业气象灾害 ①暖冬突出.2006年冬季云南省大部地区气温偏高至特高,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全省各地气温平均偏高1.1℃.冬季气温偏高值为1961年以来45年中的次高年(最高年1998年).  相似文献   

4.
2015年康县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甘肃省康县1958~2015年气温、降水、日照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2015年康县主要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康县平均气温11.7℃,较历年偏高0.7℃,其中冬、春、秋季偏高,夏季略偏低;年降水量为795.6 mm,与历年相比属正常,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其中冬季偏少近6成,春季偏多6成,夏季正常略偏少,秋季正常;年日照时数为1 610.5 h,较历年偏多9%;年内主要气象灾害特点为:多短时局地阵发性灾害天气,年内出现了局地冰雹、局地暴雨,冬季出现冬干现象,夏季康北旱象有所抬头,连阴雨天气少于往年;局地冰雹导致康县农作物和基础设施等受损严重.  相似文献   

5.
2014年济宁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气候学的原理与方法,以2014年为例,介绍了济宁市出现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并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济宁市全市总体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且时间上分布极不均匀;日照时数偏少。主要气象灾害:冬季有大雪、大雾、道路结冰,春季有暴雨、大雾,夏季有干旱和冰雹,秋季有连阴雨、雾霾和寒潮。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2008-2009年度冬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福建省2008-2009年度冬季总体农业气候特征表现为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正常到一般偏多;发生了3次对农业有影响的寒潮降温过程;出现了时间长、范围广的秋冬气象干旱,尤其是南部地区。对农业生产而言,大部分时段光温条件良好,有利于作物和果树的光合生长,作物长势基本正常;3次主要的寒潮降温过程造成的寒冻害对农牧业造成了较重的经济损失;秋冬气象干旱对缺乏灌溉条件的农作物生长极其不利。  相似文献   

7.
陈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91-8292
以2010年为例,采用气候学的原理与方法,介绍了濮阳市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并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濮阳市全市气温正常,降水偏多,日照时数偏少;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冬季低温冻害和大雾天气、春季晚霜冻、初夏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盛夏暴雨洪涝灾害和低温阴雨天气、秋季干旱;但影响范围和程度偏轻,气候条件总体上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业科学》2020,(5):218-220
选用安徽省宣城市气象站2018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宣州区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宣州区年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为1958年以来最高值;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其余各季平均气温均较常年偏高。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21%;冬季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余各季较常年同期偏少。年日照时数偏多,1、5和11月日照时数偏少,其余月份日照时数均偏多。2018年气象条件对双季早稻生长的影响为利大于弊;对油菜生长的影响为前期弊、后期利,弊略大于利;对双季晚稻和烟草生长的影响是利弊相当。总体来看,2018年属正常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9.
2010年度(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浙江省年平均气温偏高;浙北大部地区和浙中南年降水量偏多;大部地区年日照时数偏少。雨雪冰冻、倒春寒、连阴雨、暴雨、夏季高温等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属正常略偏差年景。冬春季以及梅雨期间雨雪冰冻影响大,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出梅后光温水条件正常,阶段性高温和台风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利用福建省1978-2004年66个县(区)的粮食单产资料,通过统计处理得到相对气象产量,并以相对气象产量的变化来表征福建粮食产量气象灾害风险程度.采用歉年平均减产率,教年减产率变异系数,相对气象产量低于-5%的保证率3个风险指标作为综合风险评估指标,来评估福建粮食单产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全省各县综合风险指数介于0.08~0.73之间,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平潭县、泉州和漳州的大部县市、龙岩和三明的西部县市、宁德市东北部和南平的部分县市,这些区域的台风、暴雨、干旱和寒害等灾害对粮食单产的影响较大;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福建中部沿海县市及内陆县市,气象灾害对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相对小些.  相似文献   

11.
利用商丘市所辖7个国家气象站降水、气温、日照等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和天气分析方法,分析了商丘市2016年基本气候特征、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气候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5.4 ℃,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1.1 ℃,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均偏高;年降水量711.8 mm,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4%,其中冬季、春季、夏季偏少,秋季偏多;年日照时数1 890.2 h,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166.7 h,其中冬季、春季、秋季偏少,夏季偏多.年内出现了低温、干旱、暴雪、高温热害等天气气候事件.总体来说,气象灾害为偏轻年份,是个好年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用定陶气象站1971~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对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探究。结果表明:(1)80年代为低温期,90年代为升温期,2001~2010年为高温期;年平均气温以0.232℃/10a的倾向率波动上升;气温日较差有变小的趋势;年平均最低与冬季气温的上升对气候变暖贡献显著;冷空气活动对气温上升起到减缓或助长的作用。(2)1981~1990年为少雨年代,2001~2010年为多雨年代;年降水量的倾向率为13.454 mm/10a,未来有振荡性增多的趋势;旱涝灾情有阶段性,1993~2005年明显加重;厄尔尼诺(El Nino)事件与当地异常降水相关性较好。(3)年日照时数随年代减少,倾向率为-135.21 h/10a;夏秋两季日照时数的气候倾向决定着年日照时数的总体趋势;降水量与云量对日照时数减少起到一定的促进或制约的作用,不决定其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3.
赵冬艳 《现代农业科技》2011,(3):312-314,323
利用大连市1951—2009年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大连市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风速、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大连市1951—2009年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春季和冬季上升趋势明显,夏季和秋季升温较弱。年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比年极端最高气温上升趋势更为显著。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年蒸发量均呈下降趋势。年蒸发量与年日照时数的相关性最显著,其次为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与年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风速呈正相关,而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从分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水稻丰欠气象特点入手,探讨丰欠年热量、降水、光照气象指标,为农业生产预测年景提供气象依据。结果表明,丰年5~9月气温偏高,≥10℃积温偏多,无低温冷害,降水分布适于农时,无干旱内涝,光照充足,即热、水、光三要素配合比较协调。欠年5~9月气温偏低,积温少,降水分配失常,或旱或涝,低温寡照,综合气象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大同市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2℃,春季气温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低值,夏季气温为次高值;年降水量418.9mm,比常年偏多5%,秋季降水量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多项气象要素突破极值。冬春季持续低温致春播延期、作物发育推迟;夏季全市高温破历史纪录,阶段性干旱明显,局地冰雹及洪涝灾害偏多;秋季连阴雨天气造成涝灾及作物贪青晚熟,春季全市出现大范围大风沙尘天气,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较大的损失和影响,其中干旱、冰雹及洪涝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刘帆  高萌  刘艳  吕阳 《农学学报》2022,12(5):65-69
根据2020/2021年度冬季(12月—翌年2月)咸阳市12个国家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比1959—2019年冬季的气候标准值,总结分析咸阳市2020/2021年度冬季的农业气象条件及其对主要农作物和设施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咸阳市2020/2021年度冬季气温偏高、北部负积温不足、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期间阶段性出现了大范围低温寒潮、寡照等农业气象灾害,其中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大降水量突破或接近历史极值,总体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弊大于利;(1)气温偏高,有利于冬小麦增加分蘖,但小麦也得不到抗寒锻炼,易出现冻害;(2)北部负积温不足,使冬小麦和油菜对春季低温更敏感,也使果树休眠期推迟,降低苹果坐果率;(3)光照偏少,寡照日数多,大棚内温度低,大棚蔬菜生长受阻,出现生长减缓、落花落果,遇到寒潮天气时极易出现冻害,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4)冬季低温寒潮天气有利于杀灭虫卵,减轻病虫害;(5)2月下旬的首场透墒雨,增加了土壤含水量,为春季农业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大洼县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洼县1961~2010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资料,统计分析该县50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大洼县全年及春、夏、秋、冬季四季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降水全年及春、夏、冬季有增多的趋势,秋季有减少的趋势,夏季降水量增幅最大;全年及四季的日照变化明显呈减少趋势,其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8.
程智  王胜  田红  朱保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03-4905
利用2006年9~11月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资料对安徽省秋季的灾害性天气作了分析,表明2006年9~11月全省温度异常偏高1.5℃;10月全省温度异常为有历史资料以来的第一位;11月除江南外,淮北、江淮之间、沿江和全省平均的温度异常均达到了极端气候事件的标准。2006年秋季全省降水量基本上正常,但其中存在两个降水极端异常时段。10和11月月淮北和江淮之间的降水排在有史以来少雨年的前5位,都达到了极端气候事件的标准。2006年秋季全省日照时数基本正常。9~11月主要气候事件为干旱和连阴雨。总体来说,2006年秋季气候影响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连市7个观测站1971~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2010年的气候特征及影响评估。结果表明,全市平均年降水量显著偏多,气温偏低,日照异常偏少,相对湿度和雷暴日正常,大风日偏少,大雾日偏多,无霜期偏长。气象灾害较多,年内发生持续低温、雪灾、海冰、冰雹、大雾、暴雨、大风、雷电等主要天气气候事件,给农业、林业、水资源、水产养殖业、交通和旅游等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且低温寡照,农业收成正常,气候上属于一般年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