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寿国成 《农家顾问》2006,(10):55-56
克氏螯虾又名淡水龙虾,近几年,克氏螯虾出口量猛增,在国内也越来越受欢迎,逐渐成为畅销水产品,价格一路攀升。克氏螯虾饲养管理较为容易,饲料来源广,生长快速,疾病少,个体大,产量高,具有较好的养殖前景。1.池塘准备(1)池塘条件。克氏螯虾对养殖池塘要求不高,各种池塘均可养殖。  相似文献   

2.
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特性及人工繁育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不同体长、密度、雌雄配比条件下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的情况。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特性与体长、群体密度、性别配比等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虾苗饲养密度提高,自相残食率相应提高。在相同密度条件下,体长越大的虾苗其自相残食率越高。体长1.0~1.5、2.0~2.5、3.0~3.5 cm的虾苗,培育密度分别为667万、400万和267万只/hm2时,其自相残食率均在7%左右,人工培育虾苗时可以此为参照;在不同规格虾苗混养情况下,个体间体长相差越大,体长小的个体被残食的概率越高。人工培育虾苗时,应根据虾苗大小分群培育;成虾饲养密度小于16只/m2时,其自相残食率低于5%。人工养殖成虾时,养殖密度以15万只/hm2为宜。在雌雄比为(2~3)∶1时,克氏原螯虾自相残食率为5%左右。在克氏原螯虾人工繁育配种时,适宜雌雄比应为(2~3)∶1。  相似文献   

3.
红螯螯虾又称淡水龙虾,俗称澳大利亚龙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其特点是个体大、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且肉质细嫩,但耐低温性差,养殖产量不高。1.人工繁殖(1)亲虾选择选择附肢完整,躯体光亮,活动力强,个体重75克左右的成虾,雌雄亲虾的性别比为2~3:1。(2)雌雄区分雌虾生殖孔在第三步足基部,雄性生殖突在第五步足基部;雄虾螫足粗大,前端有明亮、柔软的红色薄膜,雌虾螫足较小,一般无红色  相似文献   

4.
克氏螯虾俗称 “龙虾”,或 “淡水龙虾”,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日渐为人们认识并大量食用 . 从其甲壳中提取的 “虾青素”、几丁质及其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和环保等方面 . 近年来,克氏螯虾不仅在国内成为畅销的水产品,而且其虾仁、虾黄及整条虾出口也迅速增加,因此,开展人工养殖既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需求,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现将其养殖技术措施归纳如下 :  相似文献   

5.
《农村百事通》2001,(6):35-36
红螯螯虾原产于澳洲热带地区的近海湾河流,俗称“澳洲淡水龙虾”.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试养,证实其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养殖产量高、肉质细嫩、出肉率高(可食部分占体重的40%左右)等特点,是一个值得推广养殖的优质淡水螯虾新品种.其人工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克氏螯虾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螯虾又名淡水龙虾,虾壳可提取虾青素,虾肉为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近几年,克氏螯虾出口量猛增.在国内也越来越受欢迎,逐渐成为畅销水产品。价格一路攀升。克氏螯虾饲养管理较为容易。饲料来源广,生长快速,疾病少,个体大,产量高,具有较好的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7.
克氏原螯虾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克氏原螯虾(Procabarus clarkia)的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克氏原螯虾受精卵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棕色→棕色中夹杂着黄色→黄色中夹杂着黑色→黑色;(2)克氏原螯虾的胚胎发育过程共分12期: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前期、出现半圆形内胚层沟、出现圆形内胚层沟、原肠后期、无节幼体前期、无节幼体后期、前蚤状幼体期、蚤状幼体期和后蚤状幼体期;(3)在9月份时,整个孵化期间的水温为19~30℃,平均水温为25.8℃,胚胎发育时间为17~20 d,在此期间孵化所需要的有效积温为453~516℃.d;而在11月份时,孵化期间的水温为4~10℃,平均水温5.2℃,胚胎发育时间为90~100 d,孵化所需要的有效积温为462~520℃.d。  相似文献   

8.
淡水螯虾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的人工养殖热潮正在我国部分地区兴起,由于养殖者缺乏饲养克氏原螯虾的经验和技术,随着养殖面积的迅速扩大,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性发生正在威胁着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由致病性细菌、病毒和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人工养殖克氏原螯虾的危害严重.本文对克氏原螯虾传染性疾病和防治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养殖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克氏原螯虾在工厂化繁育条件下的胚胎发育形态与时间序列。[方法]选择健康的克氏原螯成虾作亲本,在室内水泥池进行工厂化繁殖育苗,采集抱卵虾的受精卵,测定水温,观察胚胎发育状况,记录胚胎心跳情况,并进行数码摄影显微镜观察。[结果]克氏原螯虾在工厂化繁育条件下的胚胎过程可分为7个主要时期,即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无节幼体期、复眼色素期和孵化期,胚胎发育各期出现的时间序列分别为0、1.5,4、6、11、21和32d,有效积温分别为0、31、61、96、181、340和520℃·d。[结论]克氏原螯虾在工厂化繁育条件下的胚胎发育中,在室内水温控制在15~19℃时,仍能进行工厂化繁育苗,发育时闻为32d。有效积温为520℃·d,可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25±1)℃水温条件下,设定5种养殖密度(50、75、100、125、150尾/m2),以专用养殖颗粒饲料为饵料饲养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探讨了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摄食节律的影响。通过连续24h随机取样,测定肠道饱满指数,结果显示:125尾/m2密度组摄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对克氏原螯虾进行育种和养殖,对江苏省淮安区南闸镇水产养殖基地中夏季和秋季的克氏原螯虾作生物学分析和稳定同位素分析。其中,有效试验龙虾共90尾,体长范围在6.48~12.88 cm,其中夏季和秋季克氏原螯虾体长、体质量、头胸甲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克氏原螯虾δ~(13)C值范围为-28.97~-19.03(n=90);δ~(15)N值范围为4.86~14.30(n=90)。按不同体长将克氏原螯虾进行分组,发现体型较小的组与体型较大的组之间稳定同位素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性别之间的克氏原螯虾稳定同位素值不存在差异。不同季节之间雌性克氏原螯虾δ~(13)C值之间没有差异,而δ~(15)N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季节雄性克氏原螯虾δ~(13)C值和δ~(15)N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δ~(15)N值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对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特征和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养殖环境中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情况以及摄食状况,从而能够根据克氏原螯虾的生长习性和生活习惯进行养殖改进,为克氏原螯虾的育种和养殖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克氏原螯虾和红螯螯虾出肉率与可量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寻找合理的方法评估比较克氏原螯虾和红螯鳌虾出肉率的高低,从而为其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2种虾的出肉率和可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红螯螯虾出肉率高于克氏原螯虾出肉率,第一腹节宽为影响克氏原螯虾出肉率的重点性状;体长和头胸甲长为影响红螯螯虾出肉率的重点性状,全长次之。得出结论:(1)可量性状与出肉率的相关性相较于可量性状与肉质量的相关性更能突出重点性状;(2)通过测量可量性状或通过性状比值进行克氏原螯虾和红螯螯虾出肉率方面的选育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克氏螯虾以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外观美丽、价格低廉等特点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人工养殖克氏螯虾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作为引进澳洲淡水龙虾红螯螯虾的科研单位,经过几年养殖试验,生态养殖模式及种苗繁育获得成功,并通过海南省科技厅组织的项目验收。其承担的"澳洲红螯螯虾高产养殖技术引进与示范推广"项目已获得2项相  相似文献   

15.
红螯螯虾俗称澳洲淡水龙虾。属甲壳纲、十足目、拟河虾科、光壳虾属。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的河流和新几内亚南部的溪流中。1992年引入广东试养,并相继在浙江、安徽、山东等地安家落户。红螯螯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易饲养、病害少等养殖性能优势,同时作为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夏季生产,提升其经济效益,设计单层透明薄膜遮盖、遮阳网遮盖及无遮盖3种不同遮盖处理,分别模拟盛夏高温、阴天及无处理的对照条件,研究3种不同气象条件对克氏原螯虾投苗存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对养殖池溶解氧、水温等环境要素、克氏原螯虾存活率、生长量进行监测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影响克氏原螯虾存活率的关键主要因子是溶氧量,溶氧含量高,存活率高,溶氧含量低,则存活率低;水温对投苗存活率的影响不大。投苗后遇连阴雨天气对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十分不利,夏季克氏原螯虾投苗要避开连阴雨天气,尽量选择一段晴好天气,尤其是投苗后有连续晴好天气对提高虾苗的存活率有很大帮助。适应期过后,相较溶氧量,水温对虾苗生长快慢的影响更大,此时溶氧量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影响相对较小。相较30℃以上的水温,27~28℃的水温环境更适宜克氏原螯虾生长发育,当水温超过30℃时,克氏原螯虾生长速度明显降低。适应期过后采取适当措施(如种植水草、遮阴、虾塘适量增加地下水等)降低水温,可提高克氏原螯虾生长量。  相似文献   

17.
一、淡水龙虾生物学特征淡水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又称红色沼泽螯虾。一般雄虾体长约15厘米,体重50 ̄70克;雌虾体长10厘米左右,体重50克上下。其出肉率17%左右,虾米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淡水龙虾生命力极强,对水质要求不严,适于湖泊、池塘、湿地、江河、水渠、水田和沼泽地养殖,甚至在一些鱼类难以存活的水体中也能生存。能适应40℃以上的高温和-15℃以下的低温,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能养殖和自然越冬。淡水龙虾繁殖力强,雌虾每年3月中旬至10月下旬产卵,每只雌虾产卵700粒左右,受精卵发育快,孵化率高。仔虾孵出后,在温度适宜(20 ̄32℃)、饲料…  相似文献   

18.
池养澳大利亚红螯螯虾的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红螯螯虾的食性分析表明,红螯螯虾为底栖要食性动物,不同体长的个体均可以摄食浮游植物的死的(煮熟)浮游动物,但较少摄食活的浮游动物,这与它们的摄食方式有关。红螯螯虾对人工投喂的不同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的摄食量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克氏螯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克氏螯虾消费量逐年增加,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带动了克氏螯虾人工养殖产业的发展.克氏螯虾人工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困扰养殖者的难题,本文就目前诸如苗种全国性紧缺和区域性过剩、苗种下塘成活率低、回捕率低等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大,克氏原螯虾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克氏原螯虾养殖业却深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的威胁。本次研究主要调查浙江省4个地区克氏原螯虾的WSSV携带情况和WSSV阳性感染率与季节温度变化的相关性。本研究检测了4—8月浙江省4个地区螯虾WSSV阳性感染率和阳性螯虾的血淋巴、鳃、肠的病毒拷贝数。综合4个地区每月实验数据,发现在2026 ℃时,4个地区的螯虾WSSV阳性率都可达60%以上,4—6月为WSSV发病的高危时期,到8月随着水温超过26 ℃螯虾WSSV阳性率显著下降。检测发现在鳌虾的血淋巴、鳃、肠中病毒最低的拷贝数为103,最高的拷贝数为1010,这说明病毒会长期潜伏感染,等待温度及其他条件合适时再大量复制。本研究将为在克氏原螯虾养殖过程中防治WSSV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