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用成年公牛因其体重大,四肢负重大,肢蹄病多发,而且一旦发病,治愈率不高。因此,肢蹄病的预防治疗和肢蹄保健是种公牛站日常饲养管理和兽医保健工作的重点。国内优质种公牛资源稀缺,一头优质种公牛其价值可达数十万元,每年因种公牛肢蹄病造成冷冻精液产量降低或种公牛遭淘汰都会给种公牛站造成较大的损失。长春新牧科技有限公司(原吉林省长春优质种牛繁育中心)自1997年成立以来,对肉种公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多方面的认识和体会,现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1群内肢蹄病调查通过对种公牛站历年种公牛牛群变动的统计情况看,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的饲养条件下,肢蹄病是种公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淘汰率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肢蹄病可导致种公牛爬跨困难而影响采精。研究肢蹄病发病的原因,预防肢蹄病的发生,可显著提高种公牛的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3.
蹄是公牛最重要的支柱器官,具有保护知觉和支持体重的功能。有资料表明,在奶牛业中肢蹄病已经成为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导致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疾病。我国每年因肢蹄被迫过早淘汰的奶牛占淘汰总数的15%~30%,给养牛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由于种公牛的价格比较昂贵,一旦发生蹄病,不仅会影响其生产性能,更有甚者导致种公牛淘汰,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蹄是公牛最重要的支柱器官,具有保护知觉和支持体重的功能。有资料表明,在奶牛业中肢蹄病已经成为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导致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疾病。我国每年因肢蹄被迫过早淘汰的奶牛占淘汰总数的15%~30%,给养牛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由于种公牛的价格比较昂贵,一旦发生蹄病,不仅会影响其生产性能,更有甚者导致种公牛淘汰,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肢蹄是种公牛的运动器官,种公牛患肢蹄病明显地影响了其生产性能,降低了繁殖能力,重者被淘汰,使其失去种用价值,给畜牧业及“黄改”事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无蹄则无牛”,蹄病是直接导致四肢和关节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加强种公牛肢蹄的监护工作尤为重要。另外肢蹄病的种类较多,病因也不尽相同,单一的预防和治疗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有效地防治种公牛的肢蹄病,几年来我站对种公牛群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性的防制措施,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几点体会介绍如下。一、预防措施1.牛舍、运动场、各通道地…  相似文献   

6.
良种是养牛业发展的基础,种公牛对牛群的发展和改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养牛业良种繁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养殖种公牛的核心目的在于确保优质的精液。近年来随着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种公牛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尤以肢蹄病最为突出。国内优质种公牛资源稀缺,一头优质种公牛价值可达数十万元,每年因肢蹄病造成冷冻精液产量降低或种公牛淘汰都会给种公牛站造成较大的损失。从发病原因、肢蹄病种类和治疗方法及预防等方面阐述种公牛肢蹄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浅谈影响种公牛肢蹄健康的因素和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肢蹄是牛的重要支柱器官。蹄的坚实角质壳具有保护知觉部和支持牛体重的作用。在种公牛生产过程中肢蹄病是一种多发病,一旦表现出症状,很难治愈。因此肢蹄病的防治在种公牛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就影响种公牛肢蹄健康的因素和防护措施作以下讨论。  相似文献   

8.
饲养管理情况对种公牛肢蹄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肢蹄病对种公牛来讲是多发疾病,一但表现出症状,往往很难治愈。我站十几年来,淘汰种公牛中,因肢蹄病的占90%以上。引发种公牛肢蹄病的因素很 多,就饲养管理方面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 饲料对种公牛肢蹄病的影响 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多少,尤其钙磷的含量及其比例对种公牛肢蹄影响很大。如微量元素的含量不足,可使种公牛体内矿物质的平衡状 态改变,引起种公牛异嗜;钙磷比例不平衡造成钙磷流失过多,进而引起种公牛骨质疏松,表现为四肢无力,运动时四肢拘紧,采精时起跳困难,甚至不能 参加采精生产。  相似文献   

9.
正肉牛肢蹄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种公牛容易发生。病牛发生肢蹄病后,主要表现肢蹄跛行、蹄裂以及蹄变形,如果出现明显的跛行、站立困难,会对机体爬跨、采精造成明显影响。当病牛症状严重且无法逆转时,如发生严重的骨裂、骨折以及腐蹄病等,只能作淘汰处理。1病因分析1.1病原因素肉牛发生肢蹄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病原菌,且多种病原菌都能致病。从大部分病牛患处可分离得到的病原体主要有坏死杆菌、结节状类杆菌、脆弱类杆菌以及产黑色素类杆菌。  相似文献   

10.
种公牛蹄角质不断生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种公牛在长期舍饲条件下,缺乏运动,牛蹄角质合理磨灭不足,易发生蹄变行、蹄裂和肢蹄跛行病发生,当跛行症状明显,站立困难时,严重影响采精爬跨。如防治不力,则减少种公牛使用年限,甚至过早淘汰。1蹄病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饲养种公牛已有3  相似文献   

11.
种公牛的肢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肢蹄是公牛的半条命”。种公牛的肢蹄(尤其是后肢)一旦患病,它就无法爬跨,也就无法正常(电刺激采精除外)采得精液。病情严重不可逆转者(如严重的腐蹄病、骨折、骨裂等)只能淘汰。肢蹄疾患的诱因主要有:一是日粮配比不当,主要是日粮中钙、磷不平衡,导致角质蹄疏松,蹄变形和不正;二是牛舍不清洁、潮湿,运动场泥泞,蹄部经常被粪尿、泥浆浸泡,使组织软化,石子、砖块、铁丝、坚硬的草木、玻璃渣等刺伤软组织而引起蹄部发炎;三是牛舍、运动场、牛舍到采精场的通道和采精场坑洼不平以及牵引、驱赶公牛不当引起的跌打损伤。对于公牛肢蹄疾…  相似文献   

12.
种公牛对牛群的发展和品质改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日益普及的今天种公牛的作用更为重要。我们饲养种公牛的目的在于使其保持健壮的体质,有充沛的精力生产大量品质优良的精液,并且将其优良的性状稳固地遗传给后代。因此,应尽量延长种公牛的利用年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种公牛的利用年限普遍偏低。以下以我站1995年以来淘汰的71头种公牛为例,说明影响种公牛利用年限的几个原因。1肢蹄病肢蹄病是影响种公牛利用年限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淘汰的71头种公牛中,不乏精液品质好、后测成绩高的种公牛,…  相似文献   

13.
奶牛一旦患上肢蹄病,轻者影响产奶量、增加药费,重者不能治愈被迫淘汰,即使能治愈,治愈后多数奶牛的产奶量也不能恢复,给奶牛饲养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奶牛的肢蹄病应以预防为主.只有做到预防奶牛肢蹄病的发生,才能使奶牛饲养者因肢蹄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收益才能最大化。预防奶牛的肢蹄病应注意营养、环境及修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谈种公牛的护蹄管理贾士杰(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张秀锦(黑龙江省290农场畜牧公司)王淑荣(黑龙江省格球山农场畜牧科由于患肢蹄病,常使种公牛不能正常进行采精,甚至造成种公牛不得不提前淘汰,严重地影响了种公牛的利用。所以对种公牛的护蹄管理越来越引起人...  相似文献   

15.
肢蹄病在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和动物福利方面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其经济损失源于产奶量降低、治疗费用增加、繁殖效率降低和过早淘汰几个方面。过早淘汰是肢蹄病引起的最大损失。淘汰和更新成母牛需综合考虑后做出决定,例如:用一头青年牛代替经产牛,不但要考虑经济性方面的问题,如折旧、青年牛和成母牛的销售价值等,还要考虑遗传优势。加利福尼亚很多奶牛场每年的淘汰率在30%~40%,且不同管理水平的牛群区别不大。管理好的牛群的淘汰更多属于"主动"淘汰(由于产奶量低的原因而出售),淘汰的奶牛出售后仍用于产奶,其售价要高于因健康问题而淘汰的牛。预防肢蹄病可以提高产奶量、奶牛福利、牛场经济效益;快速诊断和早期处理可以加快蹄病恢复、预防早期淘汰及提高奶牛舒适度;监控肢蹄健康和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可将肢蹄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适度修蹄是控制肢蹄病和提高奶牛舒适度的必要环节。奶牛的卧床尺寸要合适,要易于奶牛进入、躺卧和退出,并且要有充足且干净的垫料。所有用于奶牛行走的地面应没有积粪,地面要防滑和舒适。适时对蹄浴池进行维护和清洁、监控肢蹄病的流行和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将肢蹄病发病率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种公牛腐蹄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蹄是种公牛最主要的运动器官,种公牛患蹄病显著地影响其生产性能,即使再好的种公牛,如果发生蹄病,其冷冻精液的生产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者将无法正常采精。这不仅严重影响种公牛的使用年限,为饲养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限制某些优秀个体性能的发挥。通常发生蹄病有三种:腐蹄病、蹄底磨损和趾间皮炎。前两种发病率较高,特别是腐蹄病发病率最高,占蹄病50%~60%。近几年来,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一套比较实用的腐蹄病的防治措施,可以基本杜绝因腐蹄病淘汰种公牛所造成的损失。1病因腐蹄病,使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发生急性和亚急性炎…  相似文献   

17.
笔者结合多年种公牛饲养管理和兽医临床实践经验,对种公牛肢蹄发病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了种公牛的修蹄护理和肢蹄病防治措施,以及多年来防治种公牛肢蹄病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肉用种公牛的培育过程中,自始至终要防止种公牛蹄病的发生,因为肉用种公牛的蹄病是种公牛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种公牛蹄病的发生率占各种疾病之首,在过去没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之前,本站存栏公牛各种蹄病的发生率高达27.9%,严重影响了牛冷冻精液的产量和质量,影响了优秀种公牛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甚至导致种公牛淘汰,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从而严重影响了种公牛站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种公牛肢蹄病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蹄病是肢蹄所有疾病的总称,种公牛由于体重大,肢蹄负荷大,加上经常采精,肾气亏虚,貌似强壮实则外强中干,精不填髓,故肢蹄病是种公牛的常见病、多发病,当跛行症状明显、站立困难时,严重影响采精爬跨,成为严重影响种公牛站经济效益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种公牛日常饲养管理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种公牛肢蹄病发病率较高,影响牛冷冻精液生产。本文从牛场的建设、饲养管理、蹄部保健、防疫消毒、药物治疗5个方面总结了种公牛蹄病的防治,种公牛蹄病的治疗应坚持以防为主原则,早发现早治疗,将病情控制在前期,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