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垦区水稻面积的不断扩大,水稻病害的发生面积也在增加,如水稻稻瘟病、水稻褐变穗等病害,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防治水稻病害,目前垦区大部分农场都使用飞机航空作业对水稻病害进行大面积有效防治,近3年来防治面积已累计达到100万hm2,收到了很  相似文献   

2.
南方水稻面积波动与我国夏季降水分布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水稻面积的消长与我国各主要气象站点夏季降水量变化的相关性及其区域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水稻面积变化与我国各地夏季降水量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6~8月江南地区降水量与南方水稻面积呈负相关,7、8月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与南方水稻面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209万hm^2,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20.5%,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7.19/6;2008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已达236.78万hm^,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我镇的主栽作物,我镇现有水稻种植面积9万亩。但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水稻生长不正常,笔者现把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的因素及相应的防治对策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优质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全世界近30亿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种植五大洲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亚洲。中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大国,水稻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但总产居世界第一位,虽然水稻在国际贸易中占有率极低,但成功地养活了世界1/4的人口。  相似文献   

6.
“如果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到水稻总种植面积的一半.那么世界上的水稻总产量可以增加1.5亿吨,每年可以多养活4亿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  相似文献   

7.
<正>种植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最有效方法。当前,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安徽、湖北、湖南等省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三系法杂交水稻。随着  相似文献   

8.
平罗县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平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2008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为9133hm2,比2007年增加587hm2.其中插秧稻3933hm2,比2007年增加200hm2;水稻旱播幼苗旱长轻型栽培面积2133hm2,比2007年增加1067hm2;播后上水栽培面积3067hm2,比2007年减少1267hm2.全县水稻总产量7344.7万公斤,比2007年增加348.9万公斤,增产5%.  相似文献   

9.
种植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最有效方法。当前,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安徽、湖北、湖南等省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三系法杂交水稻。随着水稻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两系法种子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两系法杂交水稻对我国粮食安全将作出更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闵行区水稻生产通过最近3年的挖潜扩种,面积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生产规模稳定在1.6万亩左右,其中1万亩设施粮田已建成,亩产量在550kg左右。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为1.66万亩,良种覆盖率达100%,杂优化率为73.7%;种植规模上,19家300亩以上的本地人规模经营面积达1:24万亩,规模经营比重达74.7%,其余0.42万亩水稻由1847产中、小散户经营,户均面积为2.27亩。  相似文献   

11.
自1976年引种试种以来,云南省的杂交水稻生产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步提高,对促进云南省水稻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杂交水稻的推广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生产措施。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云南省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500万亩,在适种她区已普及种植。当前。应当借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时机,积极筛选和发展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淘汰品质较差的组合,确保杂交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人民赖以生活和生存的物质基础。将栽培技术对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权重进行分析有利于水稻超高产目标的实现,更是对我国解决粮食安全和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水稻生产和育种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结合层次法对栽培技术对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权重进行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3.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龙江省庆安县水稻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1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1.7%。近几年,水稻稻瘟病危害日趋严重,尤其2005年发生了水稻稻瘟病流行危害,流行发生面积达70万亩,减产水稻375万kg,损失600多万元。稻瘟病已严重威胁到我县水稻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水稻二化螟九十年代初在吉林省各地零星发生,1993年一些县份报告发现二化螟危害,局部造成减产。1994牟曾作了一次调查,各市县均有二化螟发生,并有成灾地块,但面积不是很大。到九十年代末,发生面积逐年成倍增长,全省水稻种植区都有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极大威胁,已成为吉林省最重要的水稻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日,天津农垦黄庄农场所有稻田已插秧完毕。种植面积达3300亩,品种包括津川1号、津原17、E28、E23、E5、津原45等,其中津川1号水稻种植面积350亩,用于选育优质水稻品种种植面积35亩。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加强水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江苏省水稻种植时空格局及动态变化特征,评价其稳定生产水平和种 植结构的空间变化规律,为江苏省水稻生产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 据。【方法】文章选择江苏省水稻主产区50 个1∶50 000 比例尺标准地形图图幅单元为研究 区域,基于江苏省5 m 空间分辨率耕地遥感数据库,利用2011—2019 年水稻生长期内多源 遥感卫星影像,提取研究区当年的水稻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信息。运用数理统计和GIS 空间 分析功能,研究水稻面积变化幅度、变异系数以及转非水稻面积的时空分布特征,继而分析 2011—2019 年水稻种植面积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研究区内50% 的地区水稻种植面积 仍然保持相对稳定,42% 的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缓慢下降,仅8% 的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急剧下 降。2011 年以来,累计有11.6 万hm2 水稻田逐年转为非耕地或持续种植其他作物,占2011 年研究区内水稻种植面积的13.7%。【结论】2011—2019 年研究区内水稻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线斜率为-0.88,总体呈下降趋势,水稻面积平均变化率为-1.03%,变异系数为2.99%。  相似文献   

17.
粮食是我镇种植面积最大的支柱产业,大干镇农技站和县农机管理站在2005年小面积杂交稻机插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06年在自石村示范推广机插杂交稻200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机插杂交稻单位面积产量。与手插相比平产.但每亩可节省生产成本50多元。而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水稻生产方式,与化学除草、收割机配套,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有效地解决了水稻生产中的“三弯腰”问题。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受到广大粮农的欢迎。但要使杂交水稻机插栽培获得成功.实现节本增收,实际生产中还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否则可能造成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我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技术的引进.推动了全省水稻生产的阶段性发展。到2006年,全省水田面积达到800万亩。水田机械耕地达到60%.机械插秧面积280万亩.占水田面积的35%.水田收获机械化占15%.运输、场上作业和后勤加工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  相似文献   

19.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水稻栽培的一项重大技术改革,解决了几千年的『脸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的插秧方式。惠安县1991年晚季开始引进试验示,范获得成功,面积逐年扩大,现每年推广面积达万亩。  相似文献   

2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变化的GM模型,得出了灰色预测区间,并由此对面积作了中长期预测,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