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委会选举是农村法治的表现,农民工的选举权实现则是村委会合法选举的关键。作者通过对农民工缺失村委会选举的了解,阐述了农民工参与村委会选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解决农民工缺失村委会选举的措施,以期对农村选举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进城农民工政治上处于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政治意识、政治权利、政治参与等方面。导致进城农民工政治上弱势地位的原因有户籍制度和选举制度不完善,一些具体政策不公平,进城农民工政治参与缺乏组织依托和进城农民工自身因素。为了改变进城农民工政治上的弱势地位,从政府层面来说,应改革户籍制度、完善选举制度;加强政治参与制度建设,拓宽进城农民工参政渠道;转变观念,为进城农民工提供相应政策支持。从社会层面来说,应充分发挥媒介作用,引导社会广泛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为进城农民工提供维护利益和表达诉求的平台。从进城农民工自身角度来说,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养,增强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3.
常素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97-1498
阐述了实现和维护农民工的政治权益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解决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农民工的政治权益实现和维护的3条途径:即转变观念,改革选举制度和选举程序,建立和完善政治保障体系及提高农民工的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作为农民中的“精英”,其政治参与水平是衡量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近年来农民工政治参与困境的研究,报告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社会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参与机制的不健全、利益代表组织的缺失是导致农民工陷于制度化政治参与“真空化”和非制度化参与扩增的因由,进而提出了通过变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积极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来破解农民工政治参与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我国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特殊群体,作为“断裂”社会中政治参与的弱势群体,把农民工纳入民主政治建设的范围,积极支持广大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省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趋势。本文审视了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边缘化状况,分析造成农民工政治参与边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有较高的政治认知和强烈的自我意识,更愿意通过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诉求.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制度内政治参与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对政治参与方面的法律法规认知程度不高,在务工输出地和输入地政治参与均处于边缘化状态,组织资源缺失等.应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制度内参与渠道,以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王维  朱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43-6644
政治参与具有中西定义差异性的同时又具有同一性;通过对政治参与同一性(即一般规律)的把握,借鉴中西方关于政治参与定义的合理因素,吸取有价值的内容;结合中国现实的城乡政治生活,用普通性的理论概括界定农民工政治参与;提出构建一个制度化的农民工政治参与机制,维护其自身利益,从而使农民工随着经济地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参与政治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研究是近几年来政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要注意的问题: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主要制约因素;对农民工的再分层研究;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调查研究;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的可操作性程度;区分农民工的政治参与行为的种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是中国产业工人的主要构成和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对济南市300名建筑业农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表明,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中,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心理层面都体现出边缘化的特点,要从多方面入手,逐步消除导致农民工边缘地位的各种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身份步入政治舞台,得以同其他阶层一起在体制内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但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充分肯定其制度性参与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预见到其非制度性参与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问题是目前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非制度性参与的政治风险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人数庞大,工作岗位不稳定,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平等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几乎与土地分离,期望融入城市等群体特点。由于受各种客观和主观原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还存在经济基础薄弱,政治参与缺乏物质保障;政治参与处于边缘化;政治参与社会认同感不足;组织化程度低,政治参与缺乏有效性;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较低等问题。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提出了建立新生代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歧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是政治参与行为的主体,但是有序参与的政治活动有限,值得深思和研究。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在政治参与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三方面出发,对新生代农民工在政治参与中的主体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一个范围广泛的系统工程,解决农民的政治参与问题,提倡制度性政治参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除了制度性政治参与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存在,要从制度、经济、教育,转变观念等方面入手,解决非制度参与的问题,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涌入城市的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工的主流群体。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维护和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权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从维护和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破解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7):176-177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融入城市生活。这些人能否合理合法地参与政治生活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梳理和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破解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刘珊珊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7):114-115,118
以西安南双凤村选举为例,对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凸显出的农民政治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较深刻的剖析,并提出通过提高干部素质、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加强教育文化建设、完善选举制度、保护农民基本权力等措施提高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消解农民参与选举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从新时期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入手,探究其原因并提出改善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南方某普通山村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的观察,着重分析了村庄空心化带来的选民结构变化、宗族势力减弱和政治资源分布不平衡等问题,以及"空心村"选举中由于缺乏竞争和监督从而导致精英制衡缺失的现象。笔者认为,村庄空心化是农村变迁的特殊阶段,选民民主参与意识并未丧失,只是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相分离造成暂时的"系统脱嵌",农民工的逐步回归将促使基层民主政治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改善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宋菊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200-10202
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改善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