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野外对比实验,分析了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和8%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稀释2 000倍防治效果为81.8%,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稀释300倍防治效果为75%,二者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都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杀灭光肩星天牛成虫。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持效期长达30 d,针对性地解决了光肩星天牛羽化周期长、为害持久的防治难题,减少了同类药品的施药次数,降低了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2.
通过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及卵卡、喷施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等措施开展光肩星天牛防治效果试验,找出该虫的最佳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危害。  相似文献   

3.
锈色粒肩天牛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锈色粒肩天牛是国槐毁灭性害虫,成虫在树体外活动,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本次防治试验采用绿色威雷,高氯氰可湿性微胶囊剂和吡虫啉可湿性微胶囊剂,这些药剂对锈色粒肩天牛具有击倒快,药效高,持续期长的优点。30d后通过爬行,取食,毒杀效果仍达90%以上;并对卵的防治效果也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4.
吡虫啉微胶囊剂防治桑天牛成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虫啉微胶囊干悬剂防治桑天牛成虫,最佳防治浓度为1 500~2 000倍液。7月桑天牛成虫羽化补充营养时,在桑树或构树的树干、枝条上喷洒吡虫啉微胶囊毒杀桑天牛成虫,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尽量减少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后自然飞翔传播蔓延现象,逐步控制此类虫害,以甘州区为例,参考监测现状,结合光肩星天牛的生活习性,探究提出了通过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营林措施、舆论宣传措施等防治光肩星天牛的有效措施。经多年防治后,成虫密度降低,虫害发生面积得到控制,防治效果明显。经过科学监测、多样化综合防治,可有效控制光肩星天牛虫害。  相似文献   

6.
随着林业生态建设不断深入,更多山地、半山地、荒地、沙地用于植树造林,传统的林用机械不能满足有害生物防治要求,通过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多功能绿化喷洒车、四轮拖拉机喷药泵5种林用机械防治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率对比,结果表明,使用上述林用机械防治光肩星天牛成虫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但每种机械的防治效果和效率各有优势,需根据不同的防治环境和防治条件,选用不同林用机械对光肩星天牛成虫进行喷雾防治,以便达到最理想的防治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摸清光肩星天牛成虫的生物学特性,更好地防治光肩星天牛,我们对光肩星天牛成虫产卵情况进行了挤腹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成熟卵发育规律光肩星天牛5月下旬在树体内已能发育为成虫,6月中旬咬通木质部、皮层,钻出树体,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自然死亡。第一阶段,营养补...  相似文献   

8.
触破式微胶囊剂防治天牛成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林间应用触破式微胶囊剂 (Aprionagermari)防治杨树桑天牛、柳树光肩星天牛成虫试验 ,结果表明该药剂不仅对两种天牛致死快、防治效果显著 ,且药效持续时间长达 5 0天。  相似文献   

9.
威雷微胶囊水悬剂喷干法防治栗山天牛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栗山天牛幼虫在干材里危害、隐藏性强、一般药物很难触及、防治非常困难等特点,在栗山天牛成虫羽化期,用触杀式威雷微胶囊水悬剂喷干灭虫,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光肩星天牛为害悬铃木情况调查及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证明为害石家庄市悬铃木的蛀干害虫优势种是光肩星天牛。虫道注药治幼虫及微胶囊制剂喷雾防治成虫相结合,对树高低于8m的悬铃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综合生态效应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生态场理论为基础初步提出生物体与环境间相互作用产生空间综合生态效应场,这种生态效应场包括温度效应场、湿度效应场及CO2效应场等。并选取哈尔滨市的两片典型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与人类舒适度密切相关的三种效应场(温度效应场、湿度效应场及CO2效应场)的研究,指出了综合生态效应场存在的物质性及有限性。同时指出以产生场的主体绿地为中心的综合生态效应场为空间梯度场,场强由绿地中央至外围逐渐减弱,其减弱的程度各绿地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城市热岛效应对气候变暖和植物物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热岛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及其对植物物候的影响是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城市热岛的形成机制及其特征、对气候变暖的时空尺度效应以及对植物物候的影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提出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应加强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蓝桉水提液对蓝桉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蓝桉枯叶、鲜叶、树枝、树皮、树根1∶50、1∶100、1∶200、1∶400的水提液对蓝桉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除蓝桉各器官的水提液对发芽率大多数起促进作用,树根、树枝及树皮的水提液对鲜重的影响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外;高浓度的水提液对芽及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幼苗茎严重卷曲和呈倒伏状,且随着水提液浓度减小,抑制作用减弱,有的消失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继而幼苗生长恢复正常;鲜叶、枯叶水提液对蓝桉幼苗胚根长、总长的抑制作用强度大于其它器官,枯叶和树根水提液对种子发芽率起促进作用的强度比其它器官大,树根水提液对鲜重的促进作用强度比其它器官大。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敖汉旗基本情况的描述,采用翔实的森林资源数据,评价了敖汉旗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利用非线性混合模型模拟杉木林优势木平均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介绍国内外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方法模拟林分优势木平均高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江西省大岗山实验局不同初植密度的人工杉木为研究对象,考虑初植密度的随机效应,选择常用的Richards和Logistic形式,通过变换混合效应参数个数来构造优势木平均高和林龄关系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采用确定系数、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残差等模型评价指标对不同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Richards形式还是Logistic形式的优势木平均高与林龄关系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其估计精度比传统的回归模型估计精度明显提高;但是增加随机效应参数个数并不一定绝对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相反估计精度有可能下降。以(4)式为基础的Logistic方程中,3个参数都作为混合模型的模拟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越冬代松毛虫的严重危害 (针叶损失 70 %以上 ) ,对当年的高生长量、胸径生长量和材积生长量有极显著影响 ;一代 (7月 )的严重危害 ,对当年和后一年的胸径生长量、材积生长量有显著影响 ,对高生长影响不显著 ;二代 (9月 )的严重危害 ,对当年的生长量无影响 ,对后一年的高生长量、胸径生长量和材积生长量有极显著影响。无论哪一代危害 ,对后 2年的生长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龙竹的常压液体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压渗透法对竹材液体渗透性进行了试验测定,以单位体积增重率作为评价指标对竹材液体渗透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预处理方式对竹材液体渗透性有影响,水煮处理竹材试件的液体渗透效果较好。(2)竹材构造对竹材液体渗透性有显著影响。未剖分含竹青和竹黄竹材试件的液体渗透性小于去掉竹青和竹黄的竹材试件的液体渗透性;不含竹节试件的液体渗透性优于含竹节试件的液体渗透性;竹材纵向的液体渗透性优于横向的液体渗透效果。(3)液体种类和液体浓度对竹材液体渗透性有影响,低浓度酸性染料渗透效果较好。(4)竹材液体渗透效果随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对毛豹皮樟4个品种在人为水涝胁迫下测定其叶片的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OD、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涝害处理对SOD有显著影响,对叶绿素有极显著影响;品种对SOD有显著影响,对MDA有极显著影响;涝害和品种对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均没有显著影响,而对SOD则有显著影响。经主成分分析SOD与耐涝性有较好的相关性(R2=0.99563),SOD对毛豹皮樟耐涝性评价经检验精度都在98%以上。因此SOD可以作为毛豹皮樟耐涝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对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径流、侵蚀效应进行长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产流和侵蚀次数效应为:坡耕地>牧草地>乔木林地>天然草地>灌木林地;不同植被类型之间径流量和侵蚀量差异较大,其大小次序为:坡耕地>牧草地>乔木林地>天然草地>灌木林地;灌木林地的减流率和减沙率均在较高的水平,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应;天然草地由于其独特的功能,水土保持效应较好;乔木林地和人工草地除了乔木林地减蚀效应较好外,减流效应较差;坡耕地的累积径流量及侵蚀量最大,而累积减沙率和减流率最低,水土保持效应最差.  相似文献   

20.
果园生草栽培是果树生态培育的一种重要模式,研究其系统内生理生态机制是完善这一模式的重要环节.综合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及公布的有关文献和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生草栽培的果树生理效应、土壤效应、环境效应及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