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首先界定了休闲渔业的定义和分类,在此基础上从产值规模、增长率、占渔业年产值比例以及产业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接着从政策、经济、文化和技术四个角度分析休闲渔业发展具有的机遇,并从人才、风险承受能力、新冠疫情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休闲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最后基于产业融合理念对我国休闲渔业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进行探究。研究表明:我国休闲渔业的产值规模持续提升,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渔业年产总值增长率,其占渔业年产总值的比例稳步提高;与此同时,休闲渔业形成了以休闲垂钓及采集业和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为引领,钓具、钓饵、观赏鱼渔药及水族设备等相关产业为补充,观赏鱼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结构;目前休闲渔业的发展具有自身优势明显、政府政策支持,外部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良好、配套设施和技术完善等一系列机遇,同时面临人才相对不足、风险承受能力有限、新冠疫情冲击等挑战。文章最后提出了基于产业融合的休闲渔业高质量发展三维模式,旨在推动休闲渔业长期稳步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合理的企业空间布局有利于休闲渔业经营单位减少资源调配成本,发挥区位优势。研究以海南省799个休闲渔业经营单位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变异系数、核密度分析法、聚类和异常值分析,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分布形态、分布均衡程度、分布密度三个维度对海南省休闲渔业经营单位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海南省休闲渔业经营单位整体上呈现集聚型的分布形态,集聚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琼北区、琼南区、琼西区、琼东区、琼中区;(2)海南省休闲渔业经营单位的空间分布密度具有显著差异性,形成南北两极,零星集聚,沿海环绕内陆的密度特征,密度梯度自沿海向内陆呈现4个等级的递减差度;(3)海南省休闲渔业经营单位的空间分布受到交通、市场、景区区位因素的影响显著,符合“沿路”、“环城”、“傍景”的分布规律;同时,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休闲渔业经营单位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海南省休闲渔业企业选址,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开发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江秀辉 《广西农业科学》2013,(11):1932-1936
[目的]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的开发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开发策略,为海岛休闲渔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综合归纳法构建海岛休闲渔业开发的评价模型树,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集中的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4个有代表性地区的休闲渔业开发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4个有代表性地区海岛休闲渔业开发评价的综合得分高低次序为: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表明在山东半岛海岛休闲渔业开发最好的是青岛,之后依次是烟台、威海和日照;就海岛休闲渔业开发综合得分的级别而言,青岛和烟台得分在30~40,属于Ⅱ级,威海和日照的得分在20~30分,属于Ⅲ级;海岛休闲渔业开发综合得分较高的青岛和烟台也仅30多分,说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就开发条件而言,即使分数最低的日照也达到22.5078分,但就开发水平而言,仅烟台和青岛在7.5000分以上,表明这4个地区满足休闲渔业的开发条件,但其开发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应积极修复海洋渔业资源、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健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拓展休闲渔业资金来源、开发和设计有特色的休闲渔业产品,以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开展休闲渔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渔业经济的重点从养殖渔业开始向渔业经济多元化发展。休闲渔业在很多的渔业地区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而且由于开展休闲渔业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很多地区为开展休闲渔业而更主动自觉地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从休闲渔业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上进行了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得出,休闲渔业的开展对生态环境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体验经济视角的休闲渔业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体验经济的视角提出了理解休闲渔业的新思路:以水产品、水生生物和渔业工艺为道具、以渔业服务和渔(鱼)文化为舞台、以提供"三渔"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品的渔业经济门类或形态。在探讨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进一步推动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建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整体形象定位和合理规划、要以渔文化整合休闲渔业资源、要与渔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要针对不同休闲渔业经营方式进行体验化设计、要按照体验经济的要求选择营销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体验经济视角的休闲渔业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体验经济的视角提出了理解休闲渔业的新思路:以水产品、水生生物和渔业工艺为道具、以渔业服务和渔(鱼)文化为舞台、以提供"三渔"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品的渔业经济门类或形态。在探讨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进一步推动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建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整体形象定位和合理规划、要以渔文化整合休闲渔业资源、要与渔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要针对不同休闲渔业经营方式进行体验化设计、要按照体验经济的要求选择营销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海洋休闲渔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青岛市是我国北部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滨海旅游胜地和著名的海洋科技城,在发展海洋休闲渔业方面有许多优势。发展海洋休闲渔业,可以优化青岛的海洋渔业结构,丰富青岛的海洋旅游形式。文中在全面分析目前青岛海洋休闲渔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海洋休闲渔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发展规划、完善管理体制、多元化发展等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近几年舟山市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并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尝试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发展模式和建议,为今后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休闲渔业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使休闲渔业产业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了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休闲渔业的资源利用、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剖析了休闲渔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认识不到位,管理不规范;产业不协调,资源环境遭破坏;经济规模小,人员素质差。并提出发展休闲渔业的对策建议: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产业间合作,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企业经营,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8年3-9月北部湾底拖网和刺网渔获物中采集的样本,对北部湾多鳞鱚的生长、死亡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对多鳞鱚渔业的开发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北部湾多鳞鱚优势体长为100—130mm,占60.71%;优势体重为5~25g,占83.96%;雌性个体略大于雄性个体,性比为1:1.36,雌雄个体数量不平衡;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参数分别为:k=188.6mm,K=0.51,t0=-0.32;体重的生长拐点年龄为1.86龄;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死亡系数分别为2.58、1.217和1.36;渔业生物学参考点R0.1和Fmax的值分别为0.34和0.50,渔业资源已处于过度利用状态。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休闲渔业发展的营销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休闲渔业的内涵、发展背景和发展意义,选取南京市典型休闲渔业营销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以期使不同的休闲渔业旅游地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开发,从而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休闲渔业是结合了农业和旅游业的一种新兴游憩活动.根据正外部效应的定义、特点和类型,介绍了我国休闲渔业的直接价值和在环境、经济和社会3方面产生的正外部效应.基于正外部效应提出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19年中西部太平洋海域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总渔获量为85050吨,比2017年的渔获量峰值少8365吨,其中96%的渔获量由延绳钓渔船捕捞。2018年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最新的资源评估结果表明该鱼种既没有资源型过度捕捞,也没有努力量型过度捕捞。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于2005年首次通过了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管理措施,旨在限制公约区南纬20°以南的捕捞努力量。2014年WCPFC通过了捕捞控制规则的养护和管理措施,并制定了发展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管理策略的工作计划。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管理目标,目的是将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资源维持在临时目标参考点以上。在此基础上,通过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管理路线图,修订新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养护和管理措施。本文分析了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管理措施的制定和修订历程,分析南太平洋岛国提出的基于专属经济区的渔业管理制度对中国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业的影响,探讨了中国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业的调整方向和初步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结合有关南海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状况相关资料,对1979—2017年南海区(广东、广西、海南)捕捞作业量、捕捞作业结构以及捕捞产量的变化趋势和现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洋捕捞渔船船数和功率实行总量控制(简称"双控")制度全面实施后,虽然南海区渔船数量上升势头得到控制,近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渔船总吨位和总功率却基本呈上升趋势。自2002年以来,南海区机动捕捞渔船总吨位增长了45%,总功率增长了13.7%,2017年44.1 kW以下的海洋捕捞机动渔船占77.5%。南海区海洋捕捞产量由不断上升至近年逐渐得到控制,近5年南海区的捕捞产量约为340万~380万t,对渔业资源破坏力大的拖网和刺网产量占72%~74%。南海区海洋捕捞渔业存在捕捞生产数据统计不规范、渔业资源面临衰竭和捕捞作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依托渔港建立健全渔获物统计和核查体系,压减近海捕捞能力,稳定外海渔业,同时加强科学调查研究,从而优化南海区捕捞作业格局。  相似文献   

15.
张晨  韩兴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89-9191
分析了实施多种休闲渔业经营定价策略的可行性,介绍了4种常见的休闲渔业定价方式,即时间(季节)差别定价、顾客差别定价、数量折扣、两部收费制,并以时间(季节)差别定价为例,研究了休闲渔业定价策略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慧茹  董志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23-13724,13729
在总结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及产业价值的基础上,提出科学规划、水陆一体化开发、政府提供"绿色通道"、经营体制创新等休闲渔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该区严重的土地盐碱化现象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发展渔业是东营市改造利用盐碱地、改良生态环境、改善生活水平、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该市近期高效生态渔业雏形的调查,提炼、设计、探求当地适用的5种生态渔业模式,分别是:海洋增殖放流资源修复模式、海参养殖及循环经济模式、大闸蟹池塘精养模式、贝类增养殖碳汇渔业模式和休闲渔业模式。自1992年至2012年,东营市水产品总产量、产值、渔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5倍、16.2倍、13.9倍,通过渔业改造利用盐碱地25 136 hm2,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在总结渔业模式特征,评估各项模式效应的基础上,提出高效生态渔业模式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中国沿海省份的渔业产业竞争力,通过分析并借鉴产业竞争力理论,查阅《中国渔业年鉴(2020)》获取统计数据,运用AHP方法和德尔菲法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山东省是沿海省份中渔业产业竞争力最强的省份,各省份之间差异大;影响渔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资源禀赋,其次是长期获利能力;休闲渔业的发展状况在评价渔业产业竞争力中倍受重视,将成为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议各地区要因地制宜推进渔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渔业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休闲渔业在国内的发展,学者们对休闲渔业概念的研究也不断增多。由于缺乏对其内涵的科学认知和梳理,不断涌现出的大量有关休闲渔业的概念给学术研究和行业管理带来了许多困惑。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近20年内有影响力的26个休闲渔业概念进行了分析,提炼出休闲渔业概念中能代表其内涵的标准。通过对这些标准的识别,对休闲渔业相关概念如旅游渔业、娱乐渔业等进行了辨析,最后对休闲渔业进行了定义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解框架。  相似文献   

20.
剩余产量模型中的Schaefer模型与Fox模型在渔业资源评估中被广泛应用,但这两个模型是剩余产量模型一般形式Pella-Tomlinson模型的两个特例,分别由形状参数的两个不同值确定。由于形状参数直接影响种群的生产能力,并与种群的年龄结构、繁殖能力等紧密相关,将形状参数固定为某个值,可能会影响剩余产量模型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为此,本文利用印度洋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数据,分析剩余产量模型形状参数对渔业资源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1)形状参数较难估计,并随数据时段的不同,形状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会有很大的不同;(2)形状参数会对承载能力、内禀增长率的估计产生显著影响;(3)随形状参数值的增加,资源被掏空率与过度捕捞程度会不断增加,因此,不同形状参数的设置会对渔业资源状态及过度捕捞程度的判断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