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美国的高等教育十分发达,采取社会化方式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当前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鲜明特色,具体表现为整合公共就业服务系统的资源,实现就业指导主体的社会化;发挥校友和学生家庭的作用,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的社会化;注重就业指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就业指导内容的社会化;重视就业指导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实现就业指导平台的社会化。我国高等林业院校要积极借鉴美国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大力引进社会就业指导力量,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整合社会实践与就业实习资源,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与就业适应力;着力增强就业指导网络平台的社会化功能,提高学生就业的自我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法和专家法构建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林业大学150名大学生实施了问卷调查,对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专业能力和其他能力5个一级指标及其下24个二级指标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性别、专业、生源地、政治面貌、学生身份、社会实践等不同维度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分别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和高校的角度提出提升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夯实基础知识与加强专业技能、主动参加就业指导培训、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等,高校要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相似文献   

3.
鲁晨阳  李艳 《绿色科技》2013,(6):335-337
指出了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高职生明确职业目标,提高就业能力,但从总体上看,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现有就业指导课程在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教师队伍等方面仍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对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要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科学定位和认识,重视课程设置,改进既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4.
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就业指导教育方式,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一种必然趋势。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该文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实行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高等林业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构建以实现全程化就业指导为目标、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服务为主线的高等林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并在就业指导教育的内容体系、组织实施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职业锚理论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和核心。面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运用职业锚理论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帮助学生打破传统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改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等对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策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的重压下,大学生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他们或迷茫、或恐慌、或自卑,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文章认为要加强在校生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能力;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提高学生职业竞争能力;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赵锁泽 《绿色科技》2013,(9):269-271
指出了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该针对服务意识缺失的弊端,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拓展大学生职业指导途径和方法、加强现代化信息服务建设、建立高质量的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四个方面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必须转向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认识自己、了解社会,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制定相应的学习和培训计划,构建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及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的培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及高校工作的重点。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启示:首先要将价值观的塑造融入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其次,应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机遇和问题,提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相结合的途径:首先应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其次应加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第三,利用高校科技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就业创业的实践教育;第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旅游行业的就业环境,全面了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情况和采取的就业措施以及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等,对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专业就业对口率等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为此,以华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特色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针对大学三、四年级学生开展了有关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问卷调查。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语言掌握情况、综合素质情况、专业相关实践活动参与情况、就业核心竞争力情况、求职劣势情况、毕业后的发展方向、对口就业意愿、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获得就业指导情况等的了解和分析,得出以下调研结果:一是学生存在自身定位不明确、就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在就业市场缺乏核心竞争优势等问题;二是近年来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虽有所提高,但比例仍然较低;三是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知水平、招聘企业对高学历和名校的看法、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自我定位和求职方向等。同时,基于调研结论提出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措施,包括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加大就业指导力度、丰富就业信息获取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在专业满意度、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意向等方面调查发现,由于专业选择被动、自我认识不足、职业生涯规划欠缺等方面原因,导致护理专业学生对专业满意度低、学习目标不明确、职业兴趣模糊、就业方向模糊等。所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学生对专业、对自我、对职业认知,提高他们学习热情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校女硕士研究生人数比例不断上升,但整体就业率偏低、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准确分析女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形成的自身原因,有助于女硕士研究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以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对2016—2018年硕士毕业生开展了网上调查,对男女硕士研究生职业涯规划的情况、求职意向、薪酬期望、就业地域选择等进行了对比,深入分析了造成女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的自身原因:首先,女硕士研究生缺少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其次,女硕士研究生个人发展主体意识淡薄;最后,女硕士研究生就业求稳的期望明显。对此,提出了改善高校女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的对策与建议:一是应切实加强对女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生价值的引领,强化人格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应大力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对其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三是全面提升女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夯实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能力;四是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以提升女硕士研究生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为目标,鼓励女硕士研究生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把握行业发展现状,放弃不合理的就业期望,提高从学校到社会的转换速度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高校和学生关注的重点.目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现状并不乐观,大学生对农村就业存在认识误区,即对自身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不恰当的专业意识、对农村的了解片面.同时,城乡差异和政策制度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主要因素.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首先要加强实践教育和就业指导,使大学生对农村“认得清”;其次要加大政策引导和激励的力度,使大学生“下得去”;第三要加大支持和扶植的力度,使大学生“干得好”;最后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大学生“留得住”.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生涯教育的内涵是有效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对专业、学业和职业等进行合理的认知、探索、决策、规划和行动。生涯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优化、拓展、深化作用,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针对新时代高校生涯教育面临的机制建设缺乏全面性、内容缺乏系统性、过程缺乏连续性、落实缺乏协同性等问题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新时代高校生涯教育模式的创新要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特点以及各高校生涯教育的实际情况,遵循主体性、创造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原则,理清生涯教育模式创新的思路,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有效地融入到入学前、求学中、离校后的生涯教育过程中,并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确定生涯教育的重点、内容和目标,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思想内涵、以"专业""学风""自律""课程"为核心要素、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为目标的生涯教育新模式。通过用"专业"唤醒高校生涯教育的源动力、用"学风"激发高校生涯教育的驱动力、用"自律"培养高校生涯教育的行动力、用"课程"增强高校生涯教育的竞争力,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涯教育的融合,进而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摘要: 高校的课程设置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学生需求所进行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划。从农林院校课程设置的“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高质量”特点入手,分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程等各类主体课程的特点,阐述了各类主体课程在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探讨了与拓展未来职业发展能力相关的课程模块在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以及对目标职业有利的通用素质课程,提出农林院校在校大学生既要重视主体课程的学习,又要重视与拓展未来职业发展能力相关的课程的学习,以避免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摘要: 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1998~2003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从毕业生的就业地区、目标行业、薪酬水平、从业与专业相关度、就业能力的需求、影响求职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据此提出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措施,包括明确专业培养的定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薪酬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鲜活的内容,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成才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从情感上凝聚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在"共同理想"中择定"个体理想"。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成才教育要把"引导大学生更加准确地进行自身成才的目标定位、更加全面地把握自身成才的规律、更加自觉地认知自身成才的意义"作为预期实现的目标。为此,高校要坚持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有机结合,坚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主动投身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将大学生实现"人生出彩"的个体目标与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相结合,积极探索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成才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某高校消防工程专业2007-2012年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详细分析了其就业去向,以便了解当前就业形势以及社会对消防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提出能够适合并促进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措施与建议,为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构建的途径进行了探讨:首先应明确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其次应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三,要建设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第四,要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第五,编写科学的实训指导教材。经过建设,校企深度融合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能较好地将教学与教育、学校与企业有机融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宗旨,校企共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全国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特点,分析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近年来的就业趋势,介绍了毕业生就业的主流行业,确立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方案:要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设计;结合专业进行就业指导;制定具体的职业生涯方案;了解所从事行业必备的资格证书等,以此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生将来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