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垦啤6号是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以98-003为母本,以垦啤91134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来的高产、优质、抗逆啤酒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已通过甘肃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甘认麦2010003),2009年申请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5816E).  相似文献   

2.
正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7号由甘肃省农科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于1994年以8759-7-2-3为母本、KRONA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连续多代系统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甘认麦2010002),2015年通过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国品鉴杂2015013),2015年7月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CNA20090823.2)。1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早熟陆地棉品种金垦108号(原代号金垦108-107)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于2003年用本单位优系562为母本,引进K22系选早熟优系为父本有性杂交,经过多次南繁加代,在枯黄萎病天然重病地鉴定、定向培育而成的早熟陆地棉品种2009-2010年参加本单位品系比较试验及多点试验,产量、品质、抗逆性均表现突出.2011-2012年参加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系)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2013年1月通过甘肃省棉花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金垦108号(甘审棉2013004).  相似文献   

4.
甘啤4号(原系号8810-3-1-3)是由甘肃省农科院啤酒原料研究所以法瓦维特为母本、八农862659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甘垦啤7号(原代号:垦啤7号)是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以品系98-003为母本、自育中间材料垦啤910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的二棱春性啤酒大麦专用新品种。2009-2010年参加甘肃省多点试验,经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酿酒技术中心麦芽品质检验,各项品质指标符合制麦国家标准。2011年进行生产对比试验,2012-2013年参加国家大麦北方区域试验。2011年申请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啤酒大麦新品种(系)区试结果的GGE 双标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于甘肃省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啤酒大麦新品种(系),采用GGE双标图对2012-2013年甘肃省区域试验7个试点的8个啤酒大麦新品种(系)及1个对照品种(甘啤4号)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922-28、农大7号、农大NFC属于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种(系).在7个试点中,代表性和鉴别力较好的是玉门农技中心、永昌县农技中心.品种0008-3和试点山丹良种场在本次试验中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7.
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4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4号(原系号8810-3-1-3)由甘肃省农科院于1988年以法瓦维特为母本、八农86265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已于2002年7月1日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的技术鉴定,其研究成果“达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适宜在我省河西走廊、中部沿黄灌区及西北同类地区种植,是继甘啤3号之后又一个优质高产啤麦新品种,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陇薯3号在湟中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平 《中国马铃薯》2007,21(3):185-186
<正>1品种来源马铃薯新品种陇薯3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技术,以具有近缘栽培种“Solanum.Andigena”血缘的创新中间材料35-131为母本,以育成品系73-21-1为父本组培杂交,并经系统定向选育成功的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199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青海省湟中县从2003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至2006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1 500 hm2,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陇春3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对太谷核不育小麦的杂种材料进行花药培养,获得加倍单倍体纯系材料,经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09-2011年参加甘肃省水地春小麦(东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1-2012年进行大田示范,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为甘审麦2013005。  相似文献   

10.
任喜宏 《麦类作物学报》2019,(5):F0003-F0003
静麦4号是甘肃省静宁县种子管理站以抗条锈病、品质优异的自育品系(D5003-1×RAH122)F1为母本,D28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应用分子标记技术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旱地冬小麦新品种。于2015年1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5010。  相似文献   

11.
西藏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在西藏生产种植的高产、优质的马铃薯新品种,2011年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引进17个新品种(系),并在西藏自治区蔬菜所试验地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引进的新品种(系)当中,L0227-18、L0528-3、天06-4-3、L0527-2表皮光滑,商品率高,抗病性强,各个调查指标都比对照好;但产量与对照艾玛土豆差异不显著,下一年继续进行试验;TP002产量较低,不适宜在拉萨种植。  相似文献   

12.
陇鉴9343(原系谱号93-4-14-2-1-1)是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以贵农22为母本、普通小麦兰天1号为父本经常规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抗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2002~2004年该品种参加甘肃省天水市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1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2005013)。  相似文献   

13.
甜荞麦新品种平荞5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纯喜  杨华 《杂粮作物》2009,29(6):400-400
甜荞麦新品种平荞5号(系谱号01-039)是从甘肃省农牧厅下达的《荞麦新品种选育研究》课题中选育而成,于2008年12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验收,2009年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认定,定名平荞5号。  相似文献   

14.
临麦36号是甘肃省临夏州农科院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于2004年通过国内外高产、优质、抗锈优异材料的引进应用,拓展遗传多样性,利用三交和聚合杂交,经北育南繁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2-0292[9414×(M75×88鉴12)]/00J26。该品种于2010-2012年参加甘肃省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4年3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4003。  相似文献   

15.
中植7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甘肃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抗病高产新品种。系谱为温麦8号//遗选/中植1号。温麦8号和遗选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抗病性,中植1号为甘肃陇南生产品种,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2004年5月上旬通过常规杂交配制杂交组合;2006-2013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廊坊试验站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进行多代系统选择,其中系谱号为CP06-73-2-2-1-1的高代品系群体整齐稳定,丰产性好,抗病性强而被提升参加新品系抗性鉴定和产比试验。2013-2014年度参加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产量比较试验,2014-2016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区域试验,2016-2017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示范。于201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80015。  相似文献   

16.
陇春23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实施国际穿梭育种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原代号CM4860.1999年参加新品系比较试验,2000年参加甘肃省东片水地春小麦区试预备试验,2001-2002年参加甘肃省东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11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7.
天选43号(原代号天9362-10)是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小麦育种中心1993年以自育中间材料8845-01-01-1-1为母本,以抗源材料贵农22号(簇毛麦\硬粒小麦\\普通小麦)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选择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静麦3号是甘肃省静宁县种子管理站以普通小麦D5003-1为母本,小黑麦RAH116为父本进行杂交,F1又用普通小麦D282为父本进行回交,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1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正>武春8号(原代号D68-20)是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武威市武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以引进种质石1269作母本、2014作父本杂交,经多年北育南繁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两亲本均引自宁夏石嘴山市农技中心。该品种2012年2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2003)。  相似文献   

20.
文国宏 《中国马铃薯》2007,21(3):191-191
<正>1品种来源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1993年以武薯85-6-14为母本,以陇薯4号为父本组配杂交,在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择,至2003年选育完成了淀粉与全粉加工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6号(原代号L9408-10)。2004年8月31日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的技术鉴定,2005年5月23日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