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红优二号”西瓜的胚珠为倒生型,双层珠被,厚珠心。孢原细胞为表皮下3~4层细胞处的一个细胞,孢原细胞不经分裂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线型排列的四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具有功能,其核经3次分裂形成蓼型胚囊。成熟胚囊的珠孔处同珠心细胞形成一短珠心喙  相似文献   

2.
嘉兰(Gloriosa superba L.)的胚珠是倒生型,具双珠被和厚珠心。单个孢原细胞平周分裂,形成初生周缘细胞和初生造孢细胞,后者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作用。四个大孢子线型排列。通常合点端大孢子是有功能的,但也见到珠孔端大孢子具功能。胚囊发育属蓼型。成熟胚囊是八核七细胞的。助细胞具丝状器,反足细胞具有传递细胞的某些特征。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的过程中,胼胝质和多糖的积累和消失有一定的规律性。嘉兰花基数为3,子房上位,子房由三个合生的心皮组成,三室中轴胎座。在发育过程中胚珠经历了直生、弯生、横生和倒生的过程。内外珠被先后在造孢细胞形成后分化,在发育前期,内珠被长于外珠被,并由它形成了珠孔道,当外珠被伸长后与内珠被共同构成了珠孔。内珠被细胞层数恒定为两层,而外珠被细胞层数则变化于4~5层间。珠柄中的维管束多为螺纹,环纹导管和管胞组成,由胎座发出后经珠柄到合点端终止,内外珠被中均无维管束。厚珠心,珠心细胞为3~4层,由周缘细胞分裂形成。珠心细胞富含淀粉粒,其细胞解体缓慢,尤其珠孔端,直至成熟胚囊阶段,仍有很发达的珠心细胞。  相似文献   

3.
绿豆子厉由单心皮构成,1室,有9—13个弯生胚珠着生在边缘胎座上。胚珠具厚珠心双珠被。大孢原细胞1—3个。初生造孢细胞直接形成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Ⅰ产生不均等大小的二分体,减数分裂Ⅱ为同步。4个大孢子线形排列,合点端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3个反足细胞等大,早期退化。极核在受精前融合。助细胞在受精前未见退化。在成熟胚珠的合点端由珠心表皮细胞构成承珠盘结构,在珠孔端有珠心冠。  相似文献   

4.
蝎尾菊(KoelpinialinearisPal.)的胚珠为倒生型,单珠被,薄珠心,孢原细胞1个,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一直线排列的大孢子四分体,珠孔端3个大孢子退化,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功能大孢子,其核经过3次有丝分裂形成蓼型胚囊;珠被绒毡层在大孢子二分体时开始分化,在大孢子四分体时形成,为单层细胞,其发育状况直接影响胚囊的发育,它的异常发育与退化直接导致胚囊的败育;在少数胚珠胚囊的合点端,常有不定胚存在;此外,本文还对胚珠发育过程中的多糖动态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5.
用石蜡切片的方法研究了盾叶薯蓣(D ioscorea z ing iberensis C.H.W igh t)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得到以下结果:①雌蕊三心皮三室,子房下位,中轴胎座,每室两倒生胚珠,厚珠心,双珠被,内珠被独自形成珠孔。②珠心表皮下一个孢原细胞平周分裂产生周缘细胞和造孢细胞,造孢细胞进一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状的四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造孢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和四分体时期周缘细胞仅1层。③胚囊发育为蓼型,胚囊成熟后为7细胞8核胚囊,2极核受精前不融合,反足细胞退化较晚。  相似文献   

6.
龚芳  张胜男 《现代农业科技》2013,(4):171-172,176
通过体视镜观察的方法,研究和了解银杏传粉滴对不同花粉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①将银杏花粉授至胚珠直立生长的传粉滴上,花粉迅速下沉至珠孔内,在花粉的刺激下,传粉滴在4 h即完全消失。将银杏花粉授至胚珠倒生的传粉滴上,花粉积聚在传粉滴的近地端,即远离珠孔处,传粉滴在8 h即完全消失,刺激作用依然明显;②将黑松花粉授至胚珠直生的传粉滴上,由于黑松花粉具有气囊,所以花粉会悬浮在传粉滴的顶部,远离珠孔处,传粉滴在18 h即完全消失。将黑松花粉授至胚珠倒生的传粉滴上,花粉积聚珠孔处,传粉滴在21 h内完全消失,但刺激作用不明显;③将日本冷杉花粉授至胚珠直生的传粉滴上,由于日本冷杉花粉同样具有气囊,花粉会悬浮在传粉滴的顶部,远离珠孔处,传粉滴在21 h即完全消失。将日本冷杉花粉授至胚珠倒生的传粉滴上,花粉积聚珠孔处,传粉滴在24 h即完全消失,刺激作用同样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1)小孢子多孢原起源,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四面体型。2)花粉壁由三层结构组成:最外为表皮,其次为药室內壁和中层,绒毡层为腺质型。3)单柱小孢子分裂为营养柱和生殖核后,再不进行分裂,成熟的花粉粒为2—细胞型。4)大孢子孢原进行平周分裂,产生一个周缘细胞和一个造孢细胞。造孢细胞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珠心属厚珠心类型。5)外珠被分化迟于內珠被,但发育较内珠被快,尤其是位于胚珠凸出一边的外珠被发育更快。胚珠类型属弯生胚珠型。6)四个大孢子其孔端三个退化,合点端一个大孢子有功能,胚囊类型属蓼型。反足细胞在极核融合时消失,所以成熟胚囊似待霄草型。7)同一朵小花中,从产生孢原细胞到形成大小孢子母细胞,雄蕊发育均早于雌蕊,减数分裂不同步现象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用光学显微镜对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的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用组织化学方法对成熟的雌配子体中不溶性多糖的分布和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蕊子房一室、一心皮;边缘胎座;胚珠7~8个。倒生: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内外二层珠被形成,维管束终止于合点端。孢原细胞2~4个,分化于珠心表皮下第三层细胞.其中,只有一个直接形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四分体直线形排列,寥形胚囊发育。助细胞具丝状器结构。子房壁、珠柄、内外珠被等细胞内均有不溶性多糖的积累。胚囊的卵细胞、助细胞、中央细胞反足细胞内都积累有多糖颗粒。其中,中央细胞中积累最多。助细咆丝状器呈PAS 正反应。  相似文献   

9.
1.长瓣短柱茶子房3-4室,中轴胎座。每室着生4个倒生胚珠。属薄珠心,胚囊形成时珠心细胞全部消失。2.倒生胚珠具有二层珠被,内珠被形成珠孔。有明显的珠被绒毡层。3.长瓣短柱茶胚囊形成时,孢原细胞不分裂而直接长大成胚囊母细胞。4.长瓣短柱茶的胚囊属葱型,即双孢子、八核、二等极型。5.三个反足核不形成细胞而消失。6.不育胚珠主要特征是:既不产生孢原细胞又不形成胚囊,而后枯死。  相似文献   

10.
委陵菜大孢子的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委陵菜不同时期花器官解剖结构的观察表明,胚珠类型为弯生型,厚珠心型。孢原细胞纵向分裂或斜向分裂,形成2个造孢细胞,多数情况下,其中一个造孢细胞退化消失,另一个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三分体,三分体在珠心中作纵向直线排列,珠孔端的细胞是功能大孢子,功能大孢子发育经过单核胚囊、2核胚囊、4核胚囊、8核胚囊。成熟胚囊属蓼型胚囊,胚囊成熟时,3个反足细胞解体遗留痕迹。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受精对板栗胚胎发育的影响,以“遵玉”品种10年生树为试验材料,通过控制授粉试验,观察不同授粉处理板栗胚珠、总苞和子房的形态发育及其氮素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受精不良导致空苞的产生,人工授粉板栗空苞率为0%,自然授粉板栗空苞率为12.37%,不授粉板栗空苞率为100%。在板栗果实发育早期,不授粉板栗与人工授粉、自然授粉板栗的胚珠大小、总苞和子房外观形态及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但其氮素含量显著小于其他2个授粉处理板栗;授粉后16 d,正常发育胚珠大小显著大于发育异常胚珠,此时人工授粉、自然授粉板栗总苞和子房体积显著大于不授粉的板栗子房,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不显著;幼胚发育期,人工授粉、自然授粉板栗子房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显著高于不授粉板栗子房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The emergence of the seed habit in the Middle Paleozoic was a decisive evolutionary breakthrough. Today, seed plants are the most successful plant lineage, with more than 250,000 living species. We have identified a middle Givetian (385 million years ago) seed precursor from Belgium predating the earliest seeds by about 20 million years. Runcaria is a small, radially symmetrical, integumented megasporangium surrounded by a cupule. The megasporangium bears an unopened distal extension protruding above the multilobed integument. This extension is assumed to be involved in anemophilous pollination. Runcaria sheds new light on the sequence of character acquisition leading to the se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油菜胚胎的发育与油菜产量的构成因子、粒重和每荚果粒数密切相关。通过对油菜胚珠发育障碍突变体的形态鉴定和生理特性分析,揭示油菜胚胎的发育机制。【方法】对一个胚珠发育障碍的突变株OVA047的胚珠发育进行了组织解剖学观察,并对可能影响败育的硼营养以及发育中的温度变化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鉴定OVA047的花粉育性,选取OVA047植株上即将开放的花蕾,人工去雄授粉后,每隔4 h剥取子房,观察花粉管伸长情况。对正常材料和突变体OVA047一个月龄的幼苗进行叶面施硼处理,调查营养生长情况,花粉育性和结实率。对OVA047人工剥蕾去雄并授粉,标记授粉时间,分别在授粉后不同时期观察统计败育率,记载日均温度和每日最高温度,调查温度与败育率的相关性,用SA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突变体OVA047的雄蕊和雌蕊发育正常,花粉可染率95.90%。花粉管萌发正常并能到达胚珠,授粉后7 d和14 d胚珠解剖观察均发现其发育良好,授粉20 d后胚胎出现败育,尤其主花序顶部败育严重,授粉35 d后该部位平均每果有效胚珠数为0.8,为对照的4%。在相同硼肥量的处理中,正常材料与OVA047叶片硼含量均随着施硼量的增加而增加,OVA047叶片的硼含量与正常材料无显著差异;在不同施硼处理间,OVA047的败育程度无显著变化,施硼处理后OVA047依旧败育,平均每果有效胚珠数仅为3.2,平均败育率为60%左右,而对照材料不论施硼处理与否均结实正常,平均每果有效胚珠数为29。2年观察结果均显示突变体OVA047在重庆种植时,主花序顶部、中部、基部胚珠的大规模败育现象均发生在温度显著上升时期,胚珠发育后期随温度升高而败育加剧,不同组织部位的胚珠败育率与日最高气温相关联。【结论】突变体OVA047的败育并非源于受精障碍,与硼营养障碍无关,但可能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葡萄二倍体与四倍体品种间杂交胚挽救取样时期的确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系统测定葡萄二倍体与四倍体品种间杂交胚珠的重量变化和解剖观察胚珠的发育情况,判断其败育发生时期和发生方式,并进一步通过胚珠培养试验确定取样时期。与无核品种不同,大多数有核品种与倍性不同的品种杂交后,胚珠的败育存在个体间差异。胚珠发生败育的时期与母本品种的成熟期相关,早熟品种从花后第5周开始出现败育胚珠,中熟品种开始败育时期比早熟品种晚1周,晚熟品种花后9周才开始败育。胚挽救的取样时期可以根据母本品种成熟期确定,早熟品种为授粉后6~9周,中熟品种为授粉后7~10周,晚熟品种为授粉后9~12周。  相似文献   

15.
巴旦杏雌蕊形态及早期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①巴旦杏雌蕊形态结构为:湿型柱头,花柱实心,子房1室,基生胎座,横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有珠孔塞。②巴旦杏存在明显的雌雄蕊异熟现象:花粉授粉后2h左右便可萌发,而雌蕊胚囊在开花时仍处在4核期。观察的材料中,绝大部分胚囊在授粉第3天逐渐进入8核早期,第9天发育为成熟胚囊,胚囊为蓼型。③珠孔授精,花粉管最早在授粉第9天进入珠孔,第10~11天进入胚囊完成双受精。胚乳在授粉第11天后出现,受精卵休眠1~2d于授粉第12天前后进行第一次分裂,胚胎发生为紫菀型。此外,本研究还对巴旦杏早期胚胎发生中胚珠的多糖和单宁物质动态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6.
对多花水仙4个品种类型进行胚珠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品种的倍性起着重要作用。三倍体难以培养成功。胚珠的发育状况亦有很大影响。用作离体培养的胚珠,以授粉后15—20天,正值球形胚或心脏形胚形成期为最适宜;未经授粉、受精的胚珠未能培养成功。适宜的培养条件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直接在试管审发芽成苗。  相似文献   

17.
克服百合自交及杂交障碍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亚洲百合普瑞头(Lilium asitic hybrids CV.Prato)和麝香百合雪皇后(Lilium longiflorum CV.SnowQueen)为材料,研究了23种授粉方法和4种胚挽救方法对百合自交及杂交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蕾期多次授粉和延迟多次授粉对克服百合自交的受精前障碍效果较好;切割花柱授粉(应多次授粉)和离体授粉对克服百合杂交的受精前障碍具有~定效果;胚珠培养和胚培养对克服百合受精后障碍较为有效;外源激素可诱导子房的膨大。  相似文献   

18.
分别于人工授粉后的不同时间段对毛葡萄雌能花株雌蕊进行荧光染色后压片观察,结果表明:人工授粉后花粉的萌发率显著高于自然授粉状态,且环境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花粉的萌发。人工授粉72 h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胚珠内部,且参与受精的花粉管由于先端膨大出现了生长受阻现象;而自然授粉72 h内均未见有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主要在花柱中部停止生长。2种授粉方式出现的花粉管生长停滞现象,均对毛葡萄结实率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选连续三年发生空苞率达90%的树为材科,对其胚眙发育进程进行了观察,并与连续三年不发生空苞树作比较。结果表明:板栗空苞发生的原因在胚胎学上有如下几方面,大孢子母细胞发育停止,减数分裂不能正常进行;成熟胚囊结构异常,卵细胞、助细胞解体;传粉受精不良导致受精作用异常;原胚早期敗育、胚乳败育、胚发育中止及部分空苞中种子的子叶不发育等?鄄熘谢狗⑾?总苞及子房外形的大小与胚珠发育进程之间有密切关系;另在珠形胚时期,一个子房内发育胚珠与退化胚珠在外形大小上也有明显差別。  相似文献   

20.
山核桃开花生物学特性与雌花可授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去雄套袋控制授粉技术对山核桃花器官构造、发育规律以及雌花可授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核桃花器官具有明显的风媒传粉适应机制;雄花散粉期短,集中散粉期仅3d,并呈现爆发性,雌花在显花期柱头颜色先后经历青绿色-微红色-鲜红色-紫红色-紫黑色的变化过程,发育进程不一;雌花适宜授粉时期为柱头呈鲜红色时,其坐果率达47.77%,雌花有等待授粉的习性,约有10d的等待授粉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