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鲫鱼的食补     
《科学养鱼》2007,(1):72-72
鲫鱼属鲤科,鲤亚科.俗称喜头、鲫拐子(湖北),鲫瓜子(东北)、河鲫鱼(上海)。鲫鱼生长水温较低,生长速度缓慢,营养价值丰富。  相似文献   

2.
工程鲫(鲤)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献  周工健 《内陆水产》1997,22(12):16-17
1工程鲫(鲤)的来历工程鲫、工程鲤(均为暂定名)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筠为主的协作组,经过多年的研究,运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出来的三倍体鲫鱼和鲤鱼。即由协作组培育的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四倍体新型鱼类种群为父本,与二倍体鲫鱼(母本)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称之为工程鲫;而与二倍体鲤鱼(母本)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则叫做工程鲤。2形态特征工程鲫是完全鲫鱼体型,头小体大,头部、鳞片及鳍条颜色一致,其鳞片与鲫鱼无明显区别,仅背鳍至尾鳍侧线上部的鳞片(特别在靠近尾鳍)排列较为紊…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棉籽浓缩蛋白及小球藻替代豆粕对大规格鲤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28℃~32℃下,将初始体质量为(247.22±9.90)g的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饲养在9个池塘沉性网箱(1.0 m×2.0 m×2.0 m)中,每个网箱30尾鱼,分别投喂3种蛋白水平相同(30%)而饲料蛋白源不同的3组饲料,分别为豆粕组、棉籽浓缩蛋白组及小球藻组,养殖8周。结果表明,小球藻组鲤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豆粕组和棉籽浓缩蛋白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豆粕组(P<0.05)。小球藻组鲤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小球藻组鲤肌肉亮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棉籽浓缩蛋白组(P<0.05),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豆粕组和棉籽浓缩蛋白组(P<0.05),小球藻组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含量及其余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为最大值,其中小球藻组的呈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小球藻组的肌肉硬度显著高于豆粕组和棉籽浓缩蛋白组(P<...  相似文献   

4.
21、为什么湘云鲫、湘云鲤不宜与其它鲤、鲫鱼品种混合养殖? 答:湘云鲫和湘云鲤都是三倍体新型鱼类,它生长快.耐密养,但它们的性情温和、不好斗,与其它鲫、鲤鱼养在一起,在争抢食物方面不敌对手,在饵料供应不充足的情况下.混养的湘云鲫、湘云鲤吃食比其它鲤、鲫鱼品种少,影响其生长速度,不能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在小水面高密度养殖条件下,不宜将湘云鲫和湘云鲤与其它鲤、鲫鱼品种混养在一起。同时,利用湘云鲫性情温和、不钻泥、不混水的养殖特点,珍珠养殖塘内放养.可以取到其它鲤、鲫鱼品种不可替代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鲤、鲫鱼是我省重要的淡水鱼类,具有适应性强,能自然繁殖,便于饲养等优点。在水库建成蓄水初期,由于库底未经清理,所以肥源充足,水生植物茂盛,给鲤、鲫鱼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和生长条件。这时期敌害鱼类尚未大量繁殖形成一定种群,残害家鱼。鲤、鲫鱼就在这优越的自然条件下,迅速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6.
芙蓉鲤鲫     
《海洋与渔业》2012,(1):52-52
芙蓉鲤鲫(原名芙蓉鲫。品种登记号:GS-02—001—2009),以散鳞镜鲤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鲤鱼品种间杂交,获得芙蓉鲤。芙蓉鲤再与红鲫进行属间远缘杂交,即是芙蓉鲤鲫。它是运用鱼品种间杂交、属间远缘杂交和系统选育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技术培育成的新型杂交鲫鱼。  相似文献   

7.
鲫鱼是福建省漳州地区的传 统养殖品种,特别是近来年推广 养殖彭泽鲫鱼,养殖周期由原来 的一年半至二年缩短到现在的一年。其主要措施之一是投放早春 繁殖的当年苗或秋季繁殖的越冬 鱼种,因此,养殖户除需要早春苗 外还需要秋季繁殖的鲫鱼苗。为 了适应生产的需要,近年来,我们 除了抓好早春繁殖鲤鲫苗外,还 在秋季进行彭泽鲫人工繁殖,并 获得大批量的鱼苗。现将主要技 术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亲鱼 选择当年春夏季已 产卵繁殖过、个体在400克以上 健壮的亲鱼。 2.亲鱼培育 为了使春夏季 已产过卵的彭泽鲫鱼在秋季再…  相似文献   

8.
刘云华 《水产科学》1997,16(1):22-23
异育银鲫鱼种池套养建鲤养成试验刘云华(丹东市宽甸鱼种场,118200)异育银鲫是采用方正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应用“异精雌核发育效应”而获得的子代。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比方正鲫生长速度快34.7%,比普通鲫快2倍左右。而且肉味鲜美,是近几年国内颇...  相似文献   

9.
科学放养鲤鲫鱼,能提高优质鱼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在一些地方往往忽视了对鲤鲫鱼的科学放养,造成大部分鲤鲫鱼年终上市时未达商品规格,效益不高。存在的不科学做法有:  相似文献   

10.
杨勇 《水利渔业》2003,23(5):33-34
观音阁水库15℃以上的年度积温为3517-3620℃,2001年网箱养鲤增重9倍、鲫鱼增重3.6倍;2002年网箱养鲤增重8倍、鲫鱼增重6倍。适宜开展网箱养殖常温性鱼类。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中下旬以来,云南地区养殖的鲤鱼(建鲤)大面积暴发以烂鳃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发病速度快,死亡量大,治疗困难,给当地鲤鱼养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以下为一具体病例。曲靖麒麟区一主养草、鲤(建鲤)池塘,有少量鲫鱼与花白鲢混养,面积12亩,水深1.7m,草鱼、鲤鱼各1万尾左右,规格约250-500g。2009年6月5日开始发病,鲤鱼在水面下10cm左右慢游,活力差,不吃料,并于当天开始死亡,死亡3条;主要症状为皮肤粘液增多,头部皮肤及眼眶凹陷,鳃部粘液增多,严重的烂鳃发白。解剖发现肾脏肿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总DNA直接导入鲤(Cyprinus carpio L.)受精卵内,获得显微介导中国对虾基因鲤。为了研究显微介导中国对虾基因鲤蛋白质的表达变化,利用i TRAQ技术定量蛋白质测序分析了未进行显微介导和显微介导中国明对虾基因的2种鲤的肌肉组织,寻找与氨基酸和脂肪酸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分析了差异表达蛋白GO功能注释和KEGG代谢通路。结果共鉴定蛋白质999个,表达差异蛋白92个,其中上调蛋白58个,下调蛋白34个。差异蛋白Pathway富集分析表明,显著富集于脂肪酸和氨基酸等代谢通路上的差异蛋白有13个,其中在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中发现的上调7.51倍的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有促进鱼类肌肉发育的作用;而在脂肪酸代谢通路中发现的下调0.59倍的线粒体三功能蛋白(mitochondrial trifunctional protein),有提高鱼体内多种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作用。同时对筛选到的两个蛋白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证实了蛋白质组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水田养殖鲤、鲫鱼,以早期的产卵、鱼苗的培育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湘鲫是红鲫(♀)×野鲤(♂)杂交育成的,具有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的优点。食性与红鲫、野鲤的食性相同。鲤、鲫鱼及不同种的鲤、鲫鱼的食性研究资料,见于报道的很多,共同揭示了鲤、鲫鱼或不同种的鲤、鲫鱼的食性基本相同,同属杂食性鱼类。笔者对湘鲫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鱼苗、鱼种阶段的食性,肠管内食物的重量百分比进行了分析,并观察了成年个体与食性相关器官的形态结构。同时对照父母本进行了食性及相关器官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薛家骅 《水库渔业》1983,(2):28-30,15
山东省莱芜县雪野水库,历年来鲤、鲫鱼产量在总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6.
鲤、鲫鱼产卵时间,视水温决定,水温在18-21℃时,就可大批产卵;从季节上看,就是清明至谷雨之间,但鲫鱼产卵比鲤鱼晚一个节气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鲤白细胞介素17B基因(IL-17B)的功能,实验使用同源搜索和基因克隆技术在鲤基因组中挖掘到2个IL-17Bs基因(CcIL-17B1和CcIL-17B2),均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编码198个氨基酸,内含IL-17家族特有的由4个半胱氨酸形成的2个二硫键,蛋白序列一致性高达91.92%。共线性分析显示,在硬骨鱼类染色体加倍过程中,IL-17B及其附近基因出现了丢失,大部分硬骨鱼类有1个IL-17B、斑马鱼2个IL-17Bs均丢失,而鲤特有的染色体加倍致使存在2个CcIL-17Bs。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结果显示,CcIL-17Bs在鲤受精卵发育早期(0~12 h)和成鱼性腺中高表达。使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了可溶的重组蛋白NusA-17B。肛灌不同浓度的NusA-17B,结果显示,高浓度(500μg/kg)组的1和3 d的鲤肠道组织肠绒毛缺损,出现大量的杯状细胞和炎性细胞,定量分析显示,炎症因子基因IL-1β、IFN-γ、IL-6、趋化因子CCL20和NF-κB的表达均显著上调;7 d时肠道组织结构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均得到恢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低浓度(5...  相似文献   

18.
鲫鱼     
薛钲宇 《水产科技情报》1978,(5):30-31,M032
名称鲫鱼,学名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属鲤形目,鲤科,鲫属。上海地区叫河鲫鱼,东北称鲫瓜子,湖北省叫它喜头;古名叫鰿、鲋鱼、寒鲋、鲫等。  相似文献   

19.
湘云鲫是以红鲫与湘云野鲤杂交后代中挑选成熟的雄性个体为父本,与普通二倍体鲫鱼成熟的雌性个体为母本,进行杂交所得的新型三倍体鲫鱼。它型似土鲫和青鲤之间;其以粗养易管,生长速度快,耐低氧低温能力强、起捕率高、食味好、营养丰富,肉多刺少(据测定:可食部分比一般鲫鱼高出15%左右,硬剌甚少)、价格适中等优点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近年来,我们每年从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入湘云鲫鱼花(幼苗)100万尾,从4月上旬起开花培育,  相似文献   

20.
水库由于春灌大量放水,水位下降,对鲤、鲫鱼产卵繁殖影响很大,造成鲤、鲫鱼资源下降。因此,发展水库渔业生产,对鲤、鲫鱼采取人工增殖措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977年和1978年,我们在莱芜县雪野水库作了人工筑巢提卵的试验,取得了成功。1979年以来,又将这一方法在6个县的11个单位推广,并结合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