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小鹅瘟的流行情况小鹅瘟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100%。最早发病为2~5日龄,其死亡率高达95%以上;6~10日龄雏鹅死亡率为70%~90%;11~15日龄死亡率为50%~70%;16~20日龄死亡率为30%~50%;21~30日龄死亡为10%~30%;30日龄以上死亡率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淮安市部分养鹅专业户饲养的雏鹅相继发生一种精神沉郁、严重下痢,引起雏鹅大量死亡的传染病,发病多为20日龄以下的雏鹅,15~20日龄为发病高峰,发病日龄越小,病情越严重,有的养鹅专业户雏鹅发病率高达90%左右,死亡率达60%,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经诊断为小鹅瘟并发沙门氏菌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以侵害25日龄以内雏鹅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和剧烈传染病。该病只感染鹅和番鸭,对其它畜禽无致病性。发病以4-20日龄的雏禽为主,发病的日龄越小则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的雏鹅发病多为急性,患病雏鹅见不到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95%-100%。  相似文献   

4.
1997年以来,江苏、广东、上海、浙江、江西、山东、安徽等地的鹅群发生了一种以整个消化道粘膜结痂、溃疡、出血、坏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鹅业造成威胁,后经确诊为副粘病毒感染引起的鹅副粘病毒病。我省今年也有发生,应该对这种新疫病引起高度重视。1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和流行,各种日龄的鹅均有易感性,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不同日龄鹅的发病率30%~100%,平均60%左右,死亡率30%~100%,平均40%左右。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11~15日龄雏鹅为90%以上。随鹅群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  相似文献   

5.
1997年以来 ,在江苏、广东、上海、浙江、江西、山东、安徽等地的鹅群中发生了一种以整个消化道粘膜结痂、溃疡、出血、坏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对鹅业生产造成威胁 ,后经确诊为副粘病毒感染引起的鹅副粘病毒病。目前我省也有发生 ,应对这种新疫病引起高度重视。1 流行特点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和流行 ,各种日龄的鹅均有易感性 ,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不同日龄鹅的发病率为 30 %~10 0 % ,平均 6 0 %左右 ;死亡率 30 %~ 10 0 % ,平均 40 %左右。 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 10 0 % ,11~ 15日龄雏鹅为 90 %…  相似文献   

6.
<正>该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其他禽类均无易感性。本病主要侵害5~25日龄的雏鹅,10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5%~100%,以后随日龄增大  相似文献   

7.
储金保 《当代农业》2010,(23):47-47
小鹅瘟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病鹅及带病鹅群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100%。小鹅瘟在华东地区流行季节为每年12月至次年7月。  相似文献   

8.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与番鸭,其它禽类均不易感染。本病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与日龄密切相关,主要侵害5—20日龄的雏鹅。10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70—100%,以后随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20日龄以上较少发病,有些可能自行康复,成年鹅可带毒排毒但不发病。病雏及带毒成年鹅是本  相似文献   

9.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以发生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传染快而死亡率高的一种传染病。一、流行病学本病多发生于4~20日龄的各品种雏鹅和雏番鸭。最早发病的雏鹅一般在2~5日龄;7~10日龄时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90%~100%;11~15日龄死亡率达50%~70%;16~20日龄为30%~50%;21~30日龄为10%~30%;30日龄以上为10%左右。传染源  相似文献   

10.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一般为40%~80%,在新疫区高达90%~100%。该病的传染源是患病雏鹅,主要传播途径是经消化道传染,雏鹅最早发病一般在4~5日龄开始,数日内可波及全群,死亡率一般为70%~95%;10日龄以上雏鹅感染后,死亡率一般不超过60%,20日龄的感染后发病较少。该病的潜伏期3~5  相似文献   

11.
一、小鹅瘟本病为小鹅的急性传染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3~4日龄乃至20日龄左右的雏鹅易发病.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为10日龄的雏鹅.15日龄以上的雏鹅比较缓和,有半数可能自行康复,20日龄以上的很少发病.7日龄以内的雏鹅感病常呈最急性型,病鹅精神沉郁、缩头、步行艰难,常离群独处,继而食欲废绝,严重下痢,一般12~48小时死亡,有时不显现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死亡率达30%~40%,最高死亡率可达70%以上.防治对策:①搞好孵坊和鹅舍消毒,一切用具设备,必须清洗消毒.②出壳雏鹅每羽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病鹅皮下注射1.5毫升.③母鹅注射鹅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鹅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注射,500倍稀释液小鹅滴鼻免疫.④卵黄抗体每羽1毫升,腿部皮下注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续第1期第1 7页)二、鹅副黏病毒病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消化道症状以及肠道黏膜出现结痂样溃疡为主要特征,对鹅危害较大,常引起大批死亡,尤其是雏鹅死亡率可达95%。本病对各年龄段的鹅都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日龄愈小,发病率、死亡率愈高,2周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鹅球虫病主要由艾美耳属和泰泽属球虫寄生于鹅的肠道以及’肾脏引起的一种原虫性疾病。近年随着养鹅的增加,鹅球虫病流行加重,有的地区感染率高达90%-100%,死亡率达10%~80%。本病以湿热多雨的夏季多发,其中以3—8周龄鹅最易感.10日龄以内雏鹅少发,成年鹅感染则不表现症状。1月龄左右鹅多患盲肠球虫.2月龄以上鹅多患小肠球虫。  相似文献   

14.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其他禽类均无易感性。本病主要侵害5~25日龄的雏鹅,10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5%~100%,以后随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在自然条件下,成年鹅的感染是无症状的,但可经卵将病传至下一代。该病在寒冷季节和养殖环境恶劣时发生尤其严重。一、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确定福建某鹅场雏鹅以痛风为主要病征导致高死亡率的病原.[方法] 2019年8月福建省南平市某鹅场暴发一种以痛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在5~20日龄的雏鹅中发病率高达40%,死亡率为80%,对该场采集的3份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 PCR检测结果显示3份样品新型鹅星状病毒均为阳性;细菌分离结果...  相似文献   

16.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NGVE)是由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EV)引起的雏鹅(3~30日龄)的一种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渗出性和坏死性肠炎。1 流行特点 本病既可垂直传播也可横向传播。3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其中3日龄以后即开始发病,5日龄开始死亡,10~18日龄死亡达到高峰,30日龄以后死亡基本停止。死亡率25%~75%直至100%,成年鹅感染后无临床症状,自然感染发病或人工感染发病,其死亡高峰期都集中在10~18日龄。2 主要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3~5d,人工感染潜伏期2~3d。自然感染发病症状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2.1最急性 多发…  相似文献   

17.
辛丰 《新农村》2009,(2):20-20
1.小鹅瘟 多发于春夏期间,尤以7~20日龄雏鹅发病较多,病程1个月左右。死亡率40%~70%。  相似文献   

18.
疾病防治篇     
鹅常见的病毒传染病有:鹅副黏病毒、小鹅瘟、鹅(禽)流感、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鹅的常见普通病有:鹅软脚病、痢特灵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鹅副黏病毒病原:鹅副粘病毒病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各日龄鹅都可发生。发病最小的仅为3日龄,最大的为300余日龄。发病率为16%~100%,平均32%,其中15日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以达到100%。症状:主要特点是腹泻。患雏发病初期拉灰白色稀便,病情加重后,粪便呈水样,带暗红、黄色、绿色或墨绿色。患雏精神萎顿,无力,常蹲地,有的单脚时常提起,少食或拒食,体重迅速减轻,但饮水量增加,行动无力。部分…  相似文献   

19.
雏鹅暴发小鹅瘟,死亡率很高。据调查,今年丹徒乡润南村、蒋桥乡雏鹅发病,死亡率达71.3~83%。 雏鹅一般在出壳后3~4日龄发病,发病时精神萎顿,离群独处,不吃食,排水样的稀粪,鼻腔分泌液增多,摇头,口角有液体甩出,嗉囊中存有气体或液体,7~8日龄开始死亡,临死前有的出现神经性症状。  相似文献   

20.
胡嘉俊 《饲料博览》2003,(12):49-49
此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0%~100%,超过3周龄雏鹅仅少数发生,1月龄以上雏鹅基本不发生。1.雏鹅免疫:活苗免疫,未经免疫种鹅或免疫后期种鹅的雏鹅,在出壳48h内用1∶50~1∶100稀释的鹅胚化雏鹅弱毒苗进行免疫,每雏鹅皮下注射0.1mL,免疫后7d内严格隔离饲养,防止强毒感染,有较高的保护率。2.种鹅免疫:①活苗免疫。一次免疫法:种鹅产蛋前15d左右用1∶100稀释的鹅胚化种鹅弱毒苗(简称种鹅苗)1mL皮下或肌肉注射。在免疫12d后至4个月内,鹅群所产蛋孵化的雏鹅能抵抗病毒感染,有较高的保护率。4个月后雏鹅的保护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