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菊花依自然花期可以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寒菊。春菊花期为4月至5月下旬;夏菊花期为5月下旬至7月;秋菊花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寒菊花期为12月上旬至翌年1月。一般在2月、3月、8月、9月见不到菊花开花,特别是品种菊,一般都在秋季开花,要想在其它季节观赏到品种菊则更难,为此,笔者总结出了菊花反季节开花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常见的菊花切花品种我国常按自然花期的早晚分为夏菊、秋菊和寒菊三类。切花菊品种要求茎秆粗壮挺拔、花色鲜艳、花朵大小适中、耐贮运、耐插性能好等。目前我国切花菊品种多由欧美及日本等地引进。见常见切花菊品种一览表。菊花切花品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菊花是较耐寒的宿根花卉.性喜凉爽的气候,有一定耐寒性,地下宿根能耐-10℃的低温。生长适温为15℃-25℃,菊花适温为10℃-15℃。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因为短日照和低温是菊花发育的重要条件,所以夏季应遮荫防烈日暴晒。菊花适合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生长,忌积涝和连作,要求…  相似文献   

3.
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既可作为插花,又可作为盆栽供节日装饰摆花之用。但是,各个节日选择什么品种、栽培的时期及花期的调控,却是大有讲究的。菊花虽说是多年生植物,但多数品种经过4个月生长都能达到成熟开花期。所以,各个节日用花栽培时间(从小苗到成品)一般不超过120天(大立菊、悬崖菊等整形菊花除外),种植时间各不相同。各节日盆菊生产程序“五一”用花1月初即开始上盆。适合此时栽培的为春菊和夏菊,但以春菊更适宜。品种有‘二月黄’、‘尖叶黄’、‘黄中黄’、‘贵妃红’、‘世界白’等。因春菊和夏菊为中日照植物,在中…  相似文献   

4.
中原地区菊花(秋菊)大多数品种及类型,在常规栽培条件下,一年开花一次,花期多集中在10月中下旬—11月。为使更多的观赏型菊花在国庆节开花乃至更早时间上市,需采用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促进花芽提前分化,以达到提前开花的目的。理论依据菊花属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其自然开花期受品种特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同一品种在同一环境条件下,采用同样的技术措施,开花时间基本一致;不同品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开花时间有早有晚;同一品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开花时间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生态特性相似的品种在生态环境相近、管理措施相同的条…  相似文献   

5.
赤霉素对夏菊‘滨波’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农科院大连东华农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从日本引进了夏菊品种“滨波”。该品种花色纯白,商品性状好,大连地区自然花期在6月中旬,通过电照栽培可以延迟花期至7月下旬。但由于‘滨波’是夏菊品种,栽培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积温已经满足花芽分化要求,虽然高度不够但提前开花的现象。如果采用电照栽培,‘滨波’对电照的要求高,  相似文献   

6.
所谓寒(冬)菊,是指无需光照处理(一般菊花须用长、短日照控制花期,才能冬季开花),在自然光照下即能于冬季开放的菊花。这是辽宁农科院原子能所花卉室近年来研究出的新成果。他们在选育寒菊时采用了以下方法: 1.辐射诱变育种用钴~(60)γ射线对一些品种进行辐射处理(辐射对改变生于期、花期最有效),将花色、花期发生变异的植株移人温室保留。次年对其中能在12月~2月开花的M1代再次辐射处理。然后将用被处理植株的脚芽繁殖的无性系于9月在温室扦插,选  相似文献   

7.
菊花开放时花朵的色泽是否纯正,与开花前温度、日照等方面的管理分不开。先说说温度。首先花青素系统的色素是随着温度的不同而变化的。如寒冷地区栽培的秋菊,其色彩要较温暖地区栽培的浓艳。故秋菊经短日照处理,提前在高温季节开花时,有花色变淡的现象;而在进行长日照处理,延迟至寒冷季节开花时,又较秋季正常开花的鲜  相似文献   

8.
“柳叶头”是菊花的一种生理病态。这种病态如发生在8月下旬以前,大多数品种都可自上部叶腋萌发新枝而开花。据观察,在菊花生育后期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部分品种仍会发生“柳叶头”。这时如再施行人工摘除或任其自行萌发侧枝,势必会造成花期推迟、花姿欠佳而影响观赏,甚至会发生哑花。如对这种晚期“柳叶头”采取保护性措施,不但可以令其  相似文献   

9.
开封菊花花期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因素菊花为短日照开花植物,其开花主要受日照和温度影响。一般菊花的临界日长在13~14小时左右。菊花生长适温在18℃~2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花芽分化。秋菊在春夏季日照时间长、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10.
二、有性繁殖授粉播种时机与方式的选择在武汉地区,星球属在一般养植条件下开花盛期是3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10月下旬。而暮春至初夏这段时期,气温稳定,阳光和煦,昼夜温差也较大,这时单朵花期也相对较其他时间长,便于有性繁殖授粉。授粉时较忌讳的是干燥的  相似文献   

11.
蟹爪兰在万花凋谢的冬春之交开花,花生于茎顶端,不规则或左右对称,花瓣张开反卷,长6.5~8.0cm,有粉红、紫红、大红、橘红、黄、白等颜色。花期长达2个月,自然花期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通过对蟹爪兰进行短日照促成栽培,可以提前到10月开花。  相似文献   

12.
<正>紫枝玫瑰又名四季玫瑰,是目前惟一的一年可以多次开花的玫瑰品种。紫枝玫瑰观花期在4月下旬至10月上旬,11月下旬至2月下旬枝条呈红色。因此,紫枝玫瑰深受园林绿化和观光旅游部门的青睐。传统紫枝玫瑰育苗通常采用绿枝扦插的方法,在7月份进行,此法不仅技术要求高,而且严重影响采条母株的生长,扦插枝条当  相似文献   

13.
菊花‘金不凋’(如图)开花不分季节,只要生长条件适宜,完成生长周期就开花。在山东野外自然生长,花期从6月上旬到11月中旬;盆栽室内越冬,可从4月中旬开到12月下旬;温室培育四季皆可开花。花色金黄,瓣多不露心,中型菊,棵形很矮,一般高度40厘米。但是,宿根草本花卉在一年之中也是经过青少年和中老年阶段  相似文献   

14.
寒菊,12月至翌年2月开花,这优点有多少花能比得了?但偏偏株型高大,不屑于栖身小盆。怎么办呢,变通一下,它就乖乖地成为矮小精巧的小盆栽了。扬长避短,大胆探索,总是养花高手乐此不疲的一件事。在飒爽的秋风中盛开,在冰凉的秋雨巾坚守,在凛冽的朔风中凋谢……年年种菊、赏菊,总难逃季节的轮回,带着些许惆怅,走人萧瑟的冬天。直到几年前的一个冬日,在雪地中与一丛清雅灵动、傲雪盛开的紫菊花相遇,方才蓦然忆起菊花家族中那一群极特殊也极珍贵的种类——寒菊。  相似文献   

15.
仙人掌类篇     
怎样使虎刺梅多开花?虎刺梅又名铁海棠、麒麟花、叶仙人掌。花期由3月开到10月,但以春季开花最多。使虎刺梅多开花首先要注意它性喜温暖气候和充足的阳光、不耐寒的特点。家庭盆栽一般10月下旬就要移入室内,室温以15~25℃为好,低于  相似文献   

16.
产地与习性郁金香性喜高燥、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沙质土壤,在背风向阳之地生长良好,但夏季要适当遮荫。性耐寒,较耐湿,不太喜阳光,冬季气温在-3℃--5℃时尚可生长,适应性较强。郁金香花期分早、中、晚三种,早花种 3、4月开花,中花种 4、5月开花,晚花种5月下旬开花。花期短。郁金香为春季球根花卉,花期早,花色艳丽,是点缀春景的美丽花卉,多用丛植、片植或作花坛布置及作切花,能为春天的百花曲添上一段美好的乐章。 繁殖栽培郁金香为秋植球根,以分离小鳞茎为主要繁殖方法。10月份植球,种植前土地需深耕,用腐熟的厩肥和磷肥作基肥。种植时穴底…  相似文献   

17.
切花菊生产中的养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习性 切花菊喜疏松肥沃、透水透气性好的土壤,不耐涝。从定植到采收大约需要3~4个月。切花菊的生长期主要分为营养生长期、花芽分化期、花蕾发育期和采收期。以切花菊‘优香’的生长发育为例,在设施生产中各生育期所需要的时间大致为:定植后7~10天摘心,约30天后整形;约55天后开始遮光,进入花芽分化期;约75天后现蕾;95天左右采收。其中营养生长期前期的浇水和施肥技术对切花质量的影响最明显,此时要特别注意水肥管理。根据生态类型,切花菊可分为夏菊、夏秋菊、秋菊和寒菊。品种之间的日长反应和温度反应差异巨大。  相似文献   

18.
大丽花在我国的栽培比较普遍,但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千差万别,各地的自然花期也各不相同。在东北沈阳地区,9月为盛花期;在黄河以北地区花期为10月下旬至翌年初春(冬季需入室);在福建沿海地区盛花期为5—10月;在广州地区,10月下旬开秋花,翌年初春又开春花;在长江中下游一带,9—10月盛花(夏亦有花,但不如秋花);在海南,气候温和的冬春间为其盛花期。要想使不同地区的大丽花都在元旦至春节期间开放,就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花期促  相似文献   

19.
‘金不凋’是菊花的一个品种。它喜凉爽气候,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深冬和盛夏则生长缓慢。开花不分季节,只要温度适宜,完成生长周期就开花。它极耐寒,温度不低于-23℃都能野外越冬。其生长特点是: 1、花期长:在山东露地栽培。花期为6月上旬至11月中旬。如室内  相似文献   

20.
栗树为山毛榉科栗属植物,以实生繁殖为主,栽植后5~7年开始结实,20年后进入结果盛期,寿命长达200年。栗树每年于4月末至5月初萌芽,5月中旬展叶,6月中、下旬开花,7月上旬坐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10月下旬落叶,全年生育期160~170天。栗树虽然大多作为经济林栽培,但在有的地方也将其作为行道树应用。栗树是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不抗涝,不耐盐碱,喜微酸性土层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