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名优绿茶品质问题的成因浅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茶叶消费者和经销商普遍反映,名优绿茶品质已有不同程度降低,主要表现为香气不高,甚至带有青气和烟味,滋味也常不够浓,醇厚甘爽的茶叶很少。消费者怨茶农滥施化肥,没把茶叶生产加工好;有位茶叶经销大户则认为,是不懂茶的顾客和目光短浅的茶商注重茶叶“好看”所致。  相似文献   

2.
改善芽形绿茶香气的制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采摘茶芽所制成的绿茶,通常称为“芽形绿茶”。1999年,经笔者审评的1500多只名优绿茶中,芽形绿茶占1/3以上。在这些芽形绿茶中,有近50%的茶叶带生青气,10%以上的茶叶带木炭异味。可见,问题比较严重。要改善芽形绿茶的香气,防止成茶带有生青气和木炭异味,在制茶工艺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鲜叶不宜现采现制 部分生产者认为,采回的鲜叶应立即付制。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鲜叶不经摊放就付制,正是使成茶带生青气的最初原因。因现采的鲜叶中含有较多的低沸点醛、醇类化合物,有很重的青草气。在正常条件下…  相似文献   

3.
漫谈“烂石”出好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最早知道茶树栽培,也最早知道茶树的土宜要求。如在陆羽的《茶经》中,就有“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的记载,意思说品质好的茶叶产自烂石,品质一般的茶叶产自砾壤,品质差的茶叶产自黄土。后人对陆羽的这一观点大都持肯定的意见,如明代程同宾  相似文献   

4.
普洱茶贮藏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将成品普洱茶在不同条件下贮藏,分析其茶多酚、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时茶叶含水量和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最佳品质出现时间提前,55℃/12%的处理最佳品质出现在贮藏45天左右,37℃/9%的处理最佳品质出现在贮藏135天左右,处理后感官品质明显优于对照。茶多酚、可溶性糖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贮藏温度提高而下降,且茶叶含水量高者下降幅度大。氨基酸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贮藏温度提高而下降,但与茶叶含水量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5.
引言斯里兰卡茶运到世界各个销售中心时要贮藏3—9个月,在此期间茶叶通常收敛性大大减少,致使品质不好,育时甚至卖不出去。考察最近的一些试验研究,其目的是在于认别茶叶在贮藏期间变质的起因和寻求防止茶叶变质的补救办法。成茶制造红茶的最后阶段是干燥过程,它使发酵叶变为稳定的产品。在干燥期间,起“发酵”作用的酶已钝化。而在干茶中进一步产生变化的是由于缓慢的氧化反应。可是在一些研究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评茶术语是感官审评时用于表达茶叶品质状况的一类词汇,据初步统计有近600条之多。其中有些术语是一个名词,本身不具有区分茶叶品质好坏的功能,只有在其前面或后面添加辅助词,才能表达出茶叶的品质情况。例如“洒面”一词,它只是作为砖茶表层茶的一个名称,本身无品质上的含意,但与辅助词组合后,如组成“洒面太粗老”,才具有表达品质优劣的功能,成为评茶术语。也有一些术语既可用于香气,也可用于滋味,或者既可用于外形,也可用于叶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故而会在不同的审评项目中重复出现。还有一些词语,本身虽不属于评茶术语,但在茶叶审评中  相似文献   

7.
香气和滋味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两项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品尝茶叶的主要内容。但是当前有相当一部分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对茶叶的香气和滋味认识不足,存在一些误区,有必要加强宣传,正确引导。1清香和青气有着本质的区别清香是指茶叶香气高而清爽;青气是指茶叶有青草气或青叶的气息,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当前国内市场流行清香型乌龙茶,有相当一部分人误把青气当作香气,把青气型乌龙茶当作清香型乌龙茶。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对乌龙茶初制技术半知不解。乌龙茶在初制过程中,具有强烈青草气的青叶醇和具有青气的青叶醛大部分挥发逸散,使其臭青气转…  相似文献   

8.
黄仲先  蒋洵  李赛君 《茶叶通讯》2009,36(3):17-18,20
从唐代开始就有人用“韵”来评价茶叶品质。品茶的韵有两种含义,一是味觉的感应,即余味或回味,一是品茶可以领会的茶韵,这种茶韵是精神产物。茶韵与茶叶品质有关,但不等于茶叶品质。影响茶叶品质的只有客观因素,而影响茶韵的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领会茶韵,首先要有好茶,其次要会喝茶,第三要有好的环境和心境。  相似文献   

9.
贮藏条件对炒青绿茶主要品质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鼎大自茶、槠叶齐和白毫早三个品种早春一芽一叶鲜叶所制炒青绿茶为材料.研究炒青绿茶在不同温度、含水量及光照等贮藏环境下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贮藏过程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温度越高,下降得越快;经太阳光照射和暴露在空气中的茶叶更容易陈化劣变,使茶叶失去其品质特征。且供试的三个品种绿茶各品质成分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0.
茶叶在贮藏过程中因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得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和化学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茶叶感官品质及其功能特性。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因其耐贮藏的特性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本文主要从年份茶的鉴别技术、贮藏时间对黑茶品质及功能特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黑茶产业发展、茶叶收藏爱好者和消费者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茶叶品质评分是评茶人员通过给分的多少来表示茶叶品质优次的方法。它与评茶术语、茶叶价格构成茶叶品质的评价体系。通常茶叶感官审评较多采用评茶术语描述,应用茶叶品质评分的较少,在实际工作中也常遇到“高级茶低分,低级茶高分”的尴尬,甚至把茶叶品质“在档内之差,扩大到档次之差”。因而一些人认为没有“实用”并加以否定。本文以乌龙茶品质评分为例,阐述了茶叶品质等级评分的依据、方法,结果判断和注意事项,并通过例题计算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不同用量的制茶专用油脂对龙井茶的感官品质、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茶专用油脂在茶叶炒制过程中对降低成茶碎裂程度有一定作用,添加量在0.3%时具有较好效果;处理组感官审评表现为外形色泽较绿润,香气高爽,略带花香,汤色嫩绿明亮,滋味较醇,表明制茶油能够提高茶叶内在品质,但过量使用使茶叶表面油脂氧化程度加重,不利于茶叶贮藏保鲜;制茶油的应用不会影响茶叶主要脂肪酸的组成,但能够影响成茶脂肪酸含量分布,尤其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等含量的增加,推测与成茶内质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科学贮藏茶叶必须分析茶叶质变的外界因素,讲究贮藏和保管方法。一、影响茶叶品质变化的因素由于茶叶具有吸湿、吸附的特性,加上贮藏过程中茶叶内在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茶叶极易发生变质。这些内外因素主要有以下5点:①茶叶自身含水量是影响茶叶品质劣变的最主要因素,如果茶叶含水量超过7%,则茶叶在贮藏中就易回潮而影响品质。②温度也是引起茶叶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之一,贮藏温度越高,品质劣变越快、越显著,特别是对色泽、汤色、滋味的影响最大。③氧气在茶叶贮藏过程中也是使茶叶产生自动氧化引起质变的主要因素之一。④光…  相似文献   

14.
某些食品经过烟熏加工形成别具一格的风味,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染有烟气味的茶叶,则被看作是一大弊端(除个别茶叶品种和嗜好带烟气味食品的地区外),不论是外销茶或内销茶,也不论是红茶、绿茶或花茶,都禁忌烟气味。在品质管理上,长期以来都把带有烟气味的茶叶视为“劣变”、“次品”。随着茶叶初制机械的普及,由于一些茶机制造的粗陋、安装的不规范、管理维修的不善,以及初制生产上片  相似文献   

15.
前言水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早已被制茶师所认识和应用,如水分常作为加工工艺掌握的工艺指标和茶叶收购,贮藏,产品出口时一项重要的品质检验指标,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发现,降低含水率,不仅保持茶叶品质稳定,而且使茶叶审评品质提高。同样的原料,含水率低的茶叶香高,味浓。茶叶贮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水分是影响茶叶品质变化最主要的因子,但对其作用机理尚未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品质化学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饮料,其品质的优劣是通过“色、香、味、形”来反映的。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很多,除了品种、自然条件、肥培管理、加工技术等方面外,贮藏保管方法的不同对品质影响也很大,众所周知,茶叶经过一段时间贮藏,品质一般都有下降,而保管不善的茶叶更容易陈化,甚至  相似文献   

17.
安化县云台山茶树大叶种,是我国的宝贵物质财富,列为全国二十一个优良群体茶树品种之一,是发展茶叶生产的良好物质基础。自宋代开发梅山时,安化“岩谷之间生野茶,品质甲于诸州邑。”云台山系畔资江中游,属中梅地区,其“野茶”,很可能就是  相似文献   

18.
红碎茶是国际市场上销量最大,且品质可比性和市场竞争性均十分强烈的一种商品茶。近年来,我省自营出口的红碎茶虽数量成倍增长,品质也有提高,但仍处于国际市场上普通级的中、下档水平。且换汇成本高。因此,如何挖掘我省出口红碎茶的品质潜力,为四化多创外汇,是我省红碎茶出口中可望解决的问题。其中红碎茶的含水量及其贮藏过程中对品质的影响,虽已引起了茶叶界的关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制茶工艺研究室  相似文献   

19.
游离脂肪酸组成在绿茶贮藏中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游离脂肪酸是构成茶叶香气的重要化学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分析检测技术等问题,对茶叶加工和贮藏中游离脂肪酸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试图就绿茶贮藏中游离脂肪酸组成的变化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以及贮藏条件的影响作用,进行一些探讨。一、游离脂肪酸组成与绿茶品质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茶的故乡,产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饮茶已成为“国饮”。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新兴饮料的问世和激烈竞争,茶叶市场受到了很大冲击,面对新形势的挑战,茶叶必需推陈出新,以迎合市场变化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已朝着高档次、芳香型、保健型的方向变化。为拓展我国茶叶新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