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是促进入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发达的林业是国家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国家林业局最近提出了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即构建三大体系:一是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二是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三是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林业三大目标体系的提出,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贾治邦局长明确提出,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他说,林业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林业工作者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  相似文献   

3.
从2007年起,国家林业局将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通过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充分挖掘和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功能,逐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现代林业建设上的差距。森林公安是保护森林资源的主力军,应当注重提高如下几方面能力,才能在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中有所作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2007年初,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提出了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构建三大体系的总体思路,第一次把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与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并列一起,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生态文化体系的框架确立了,但生态文化包含内容和外延广而繁,作为林业工作者来讲,开展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活动应从何做起呢?笔者认为要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当从发展森林文化入手。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时期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林业进入了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崭新发展阶段。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已经成为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但随着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何加强现代林业资金与项目管理等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6.
打造塞罕坝生态文化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延 《中国林业》2008,(10):34-35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是构成现代林业的要素之一,是评定现代林业的重要内容和标尺。只有建设底蕴深厚、品位高雅、特色突出、功能完备的现代生态文化体系,才能牢固树立人们的生态意识,促进林业经济和林业产业的繁荣,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相依共存,才能最终实现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社会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安徽林业》2005,(6):7
“十五”期间,我省狠抓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林业改革开放步伐,推进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造林绿化超常规发展,森林资源大幅增长,生态面貌进一步改善,林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了林业发展的大步跨越。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业产业》2007,(6):61-61
陕西省林业产业建设紧紧围绕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以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依托林业生态工程,围绕红枣、核桃、板栗、花椒、柿子、茶叶、蚕桑、中药材等八大干果产业和能源林基地建设,实施项目带动,依靠科技,突出特色,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真抓实干,加大林业产业建设力度,开创林业产业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鄢陵县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框架与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工程建设的原理,以生态、经济、景观和社会效益为目标,根据花卉之乡鄢陵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基于城乡一体化、大地园林化,点、线、面结合的县城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布局体系,提出了林业生态体系的建设模式及其配置。  相似文献   

10.
常德市地处雪峰山和武陵山余脉、洞庭湖畔,集山区、丘陵、平原、湿地为一体,具备发展现代林业的优越条件。由此,全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全面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着力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先进的林业科技体系、科学的林业管理体系和多元化的林业投入体系,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武威市林业建设坚持“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战略方针不动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以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各级领导把林业建设列入经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行政和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签定合同、明确奖罚。认真落实各项林业建设优惠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全市生态林业建设和产业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个山、川、沙结合的防护体系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2.
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快建立两大体系庆阳地区行署专员/李生林随着经济建设步入实现“两个转变”的时期,林业建设也应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林业工作是事关生态、经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问题。我们要用更广阔的视野去认识林业,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  相似文献   

13.
以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结合上虞市的社会经济状况、林业发展现状等,从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基础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上虞市现代林业建设内容,并按南部低山丘陵区发展山区林业、中部河谷区发展河谷林业、北部平原区发展滨海林业的布局等相关现代林业建设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4.
图片报道     
贾达明 《中国林业产业》2007,(4):F0002-F0002
4月5日,国家林业局召开社会团体工作会议。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贾治邦在会上强调,林业社团要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宣传发动、服务保障三大作用,努力提高依法办事、宏观谋划、组织协调、经营管理和开拓创新五种能力,力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素质和效益,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伊犁州林业局以建立林业“两大体系”为目标,以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推进五大转变和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为主线,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林业法律法规和林业政策为保障,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推进依法治林,全力推进造林绿化进程,力促全州林业跨越式发展。1构筑两大体系坚持以生态效益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社会效益为目的,抓产业促生态,使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协调发展,实现伊犁州林业的跨越式发展。1郾1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体系,以绿色通道、农田林网、四旁植树、五大工程为重点,建设点、片、面相结合,工程绿化、义务…  相似文献   

16.
中方县是全省最年轻的山区农业县,同时也是经济基础最薄弱的县,林业对整个县域经济有相当的推进作用。为更好发挥山区林业优势,林业发展就要在思路上、体制上、方式上进行创新。根据全省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发展的目标,结合我县的实际,“十五”期间中方县确立的林业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主要是:以抓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重点工程建设为龙头,努力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以林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净增有林地面积5000公顷,森林蓄积量达4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9%,比“九五”提高5.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业产业》2008,(1):24-2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林业发展总体思路,我局举办的2007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参展单位的大力配合下,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8.
森林公园是林业面向社会、联系社会的主要窗口。也是人们认识森林、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窗口。在我国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今年,国家林业局党组更是明确提出把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努力构建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一大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云南林业》2003,24(2):2-2
我省的森林分类区划工作已开展了4个年头。认真总结我省森林分类区划工作的经验,巩固森林分类区划的成果,是今后我省林业两大体系建设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各地对此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大举措,是林业政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一场深刻变革。林业分类经营,就是根据森林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对所有的森林及林业用地进行分类,将一部分区划为生态公益性林业用地,另一部分区划为商品性林业用地,并按各自不同的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20.
张秋艳 《中国林业》2013,(14):29-29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角,为陕西省入川之主要门户。是陕西省25个林业重点县之一。同时,宁强县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水源给养地源头,担负着长江水源涵养的重要功能。长期以来,宁强县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加强生态建设为首要任务。控制或限制地方工业企业发展,以保障宁强生态安全,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强化森林经营,着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