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果枸杞温室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黑果枸杞健壮母树2年生~3年生枝为试材,通过温室扦插育苗试验,探索插穗采集时间和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GGR)对黑果枸杞温室扦插育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试验表明,黑果枸杞扦插育苗时春天采集插条成活率高;春天采集的插穗用浓度为150 mg/kg的GGR处理,可使成活率提高到74.0%,扦插黑果枸杞苗最高苗高为40 cm,最大地径0.36 cm.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泰顺县野生爱玉子资源深入调查,发现生长良好、单株结果量大的优良爱玉子种源主要集中在该县司前、筱村片区。从以上2个片区选取了5个优良母株插条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1年生幼年枝未经任何处理扦插平均成活率达到88%;成年枝扦插,经过吲哚乙酸浸泡处理比无处理平均成活率显著提高,达到68%,而无处理平均成活率仅有29.2%。幼年枝扦插和经过处理的成年枝扦插可作为爱玉子小苗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为试材,以扦插成活率、不定根数量、根长为扦插效果的评判指标,对红花荷的不同插条(半木质化带顶芽、半木质化不带顶芽、完全木质化不带顶芽)、不同生长调节剂(GGR、IBA和NAA)及其不同浓度(100 mg·L-1、200 mg·L-1、300 mg·L-1)处理、不同扦插季节(冬季、春季、秋季)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半木质化带顶芽插条的成活率、平均不定根数量和平均根长均显著高于半木质化不带顶芽插条和不带顶芽完全木质化插条;(2)GGR、IBA处理均对红花荷扦插育苗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在200 mg·L-1效果最好,NAA处理对红花荷扦插育苗几乎无促进作用;(3)春季扦插效果最好。研究得出优化后的红花荷最适宜扦插条件为:在春季(4月),选取半木质化带顶芽茎段作为插条,用GGR 200 mg·L-1溶液浸泡4 h后进行扦插。  相似文献   

4.
选择在重庆地区分布广泛的3个豆腐柴主要品种。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生根剂对不同品种的插条在不同栽培基质上的成活影响,选择促进豆腐柴插条生根和成活的最佳条件。从而为重庆地区产业化发展豆腐柴种植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沙培插条比土培插条的生根率高,100mg/L GGR6处理后的插条生根和根系发育比50mg/L GGR6的效果更明显。3号豆腐柴在不同浓度、不同基质上扦插,其发芽率、生根率都比其它两个品种要好。豆腐柴1~2年枝条比多年生(3年生以上)枝条扦插的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5.
以银杏根蘖苗为插条,使用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1号,分别采用粘浆法和速蘸法处理插条,进行银杏扦插繁殖试验设。结果表明:ABT生根粉1号500 mg.L-1速蘸处理的成活率达98.38%,比对照高37.59%;发根数量3~6条和7条以上的扦插苗达96%,是对照的5倍;2年生苗木平均高度为63.4 cm,高于对照36.34%。其次是ABT生根粉1号250mg.L-1速蘸处理的成活率为97.15%,比对照高35.87%;发根数量3~6条和7条以上的为80%,是对照的4倍;2年生苗木平均高度为60.0 cm,高于对照29.03%。  相似文献   

6.
用冬枣当年生枣头嫩枝部分做插条,扦插前用植物生长调节剂GGR7处理,苗床基质由泥炭土、腐叶土和细沙混合而成,苗床上方使用塑膜拱棚和荫棚,膜棚内温度保持在20~28℃,湿度保持在75%以上;用50mg/L的GGR7浸泡插条1 h,插条生根率85%以上,根系长而多。  相似文献   

7.
以3年生中宁1号枸杞硬枝为试材,研究了ABT1号生根粉、GGR6号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枸杞硬枝插穗成活率、新稍生长量、生根情况等的影响。结果表明:GGR6号处理效果优于ABT1生根粉,以100 mg/L的GGR6处理2 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ABT生根粉在沙棘旱地硬枝扦插育苗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连雪斌 《沙棘》1994,7(1):28-31
沙棘是扦插育苗较难生根的树种.试验表明,在2~3年生沙棘枝条的中、基部剪取插条,用200ppml号ABT生根粉浸泡插条基部2~3h,在无灌溉条件的旱地成活率达到89.2%.对插条先经流水处理2~4昼夜,再用上述ABT生根粉处理,成活率达94.4%.沙棘插条的生根类型多为潜伏不定根原基生根型,愈伤组织生根的较少.其扦插苗的质量优于根蘖苗和实生苗.  相似文献   

9.
以3年生"中宁1号"枸杞硬枝为试材,研究了1号ABT生根粉、6号GGR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枸杞硬枝插穗成活率、新稍生长量、生根情况等的影响。结果表明:6号GGR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效果优于1号ABT生根粉,以100mg/L的6号GGR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2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景宁县外舍雷公藤苗圃1年生枝条,粗3~5mm,长12~15cm,每段带节2~3个,以插条下端切口位置为节间任意部位、芽下位置为处理作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插条下端切口不同位置对雷公藤苗木的成活率有差异,芽下切口扦插的苗木平均成活率(72.4%)显著高于节间任意剪切位置的苗木平均成活率(57.8%);二种处理对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影响不是很明显,但芽下切口扦插茁木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最佳的黑果枸杞优良种质资源的繁殖方法,对其不同繁育方式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实生繁育和嫩枝扦插是黑果枸杞成活率较高的繁育方式。条播、撒播、容器播种苗的出苗率差异不明显。1年生实生苗的移栽可有效促进侧根的伸长。嫩枝扦插用不同质量浓度(200、300、400、500、600 mg/L)的NAA与GGR处理插穗,最佳处理为GGR 500 mg/L,成活率为(84.00±9.17)%,平均新生枝长(5.13±1.57)cm,平均新生根长(2.85±0.94)cm。硬枝扦插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2.
四川桤木优株扦插繁育技术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引种栽培四川桤木4年后进行优株选择,在此基础上取优株1年生健壮穗条,采用不同浓度的GGR生根剂处理,在相同立地条件和培管措施下,分2、3、5、9月四个季节进行扦插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扦插季节对育苗成苗率有较大影响,运用200×10-6浓度的GGR处理穗条30 m in,成活率为91.33%,成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2年生的发财树梢部为扦插材料,研究了不同生根剂"根太阳"浓度处理、不同梢部长度和粗度的发财树扦插生根成活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1∶750浓度的"根太阳"溶液处理发财树梢部插条可较大幅度提高成活率,不同长度插条扦插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粗度为8cm的插条进行扦插时,插条扦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从扦插时间、扦插基质和激素处理3个因子对菊花扦插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2011年5月中上旬,从当年生的嫩枝上,剪取粗壮、生长势强、无病虫害的顶梢作插穗,以30%的菌根土+20%的火土灰+30%的腐叶土+20%沙子作扦插基质,用50 mg/kg GGR6号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基部1h,扦插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在粤北对桂花进行扦插繁殖试验,对不同扦插基质、促根素、扦插时间及插条母树年龄的扦插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扦插基质以黄心土效果最佳,生根率达90.9%;促根素以NAA+IBA混合处理效果最佳,成活率达91.0%;扦插时间宜在1~2月进行,插条宜选择3~10年生母树2年生健壮枝条。  相似文献   

16.
张晓伟 《防护林科技》2016,(Z1):100-101
通过对采自辽宁省建平县黑水镇林场的沙棘选优后雌株扦插,采用不同浓度GGR6号处理插穗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为100 mg kg-1的GGR6号浸泡处理6 h扦插的插穗成活率最高,达92.2%,平均苗高达81 mm.  相似文献   

17.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系扦插难生根性树种,为解决扦插枝条生根难、成活率不高的问题,采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青海云杉1年生休眠枝条处理后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处理8(50mg·kg^-1的GGR6号浸泡2h)为最佳组合,1年生青海云杉扦插苗愈伤组织形成时间、成活率、顶梢生长量、顶梢粗度等方面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成活率为81.33%,顶梢生长量3.46cm,顶梢粗度为1.47cm。  相似文献   

18.
从漳平五一国有林场6个2~5年生的试验林中选择优良个体,134个无性系培育为扦插苗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夏插半年生无性系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达76%。造林1~2年后与选择群体家系平均值比较,无性系苗1年生树高降低53%,2年生抽高提高26%。无性系树高随插条林龄增加而递减,5年生、4年生分别比3年生插条下降13%和9%。  相似文献   

19.
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采取有效的配套技术是山区造林的关键。通过采取不同苗木处理方法进行浅山区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营造青海云杉,应用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8号25mg?kg~(-1)浸根12h处理苗木平均成活率达86.25%以上,与对照相比,效果明显;营造华北落叶松,应用GGR8号处理、应用科翰高效树脂保水剂蘸根法栽植成活率较对照有显著提高。在石砾河滩立地条件差的情况下,处理成活率较对照有明显提高,生长情况优于对照。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8号对苗木后期生长有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为指导大荔县沙地造林,选择该县大荔沙苑地区4个试验点,进行了不同主栽树种(樟子松、柿树、铺地柏)和栽前苗木根系处理(蘸浆处理、GGR灌根处理、保湿袋技术)及径流集水对栽植成活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樟子松苗木成活率采用蘸浆处理后为87.3%,GGR灌根处理为89.1%,保湿袋技术为91.7%,径流汇集技术为85.6%;柿树苗木成活率采用蘸浆处理后为84.00%,GGR灌根处理为83.8%,保湿袋技术为90.1%,径流汇集技术为83.0%;铺地柏苗木成活率采用蘸浆处理后为80.3%,GGR灌根处理为86.0%,保湿袋技术为90.2%,径流汇集技术为91.9%,试验各处理与对照区相比,差异显著;说明蘸浆处理、GGR灌根处理、保湿袋技术和径流汇集技术对樟子松、柿树和铺地柏苗木的成活率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