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青海省白牦牛是牦牛当中的一个经济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通河流域两岸、门源县仙来、珠固、互助县的巴扎、松多和甘肃省天祝县境内。互助县的北山地区是白牦牛的主产区,白牦牛作为世界上稀有的牦牛地方类群和遗传资源,被列为不同于高原牦牛的国家家畜品种志,并获得了“高原自珍珠”的美誉。互助县的北山地区是白牦牛的主产区。近年来,白牦牛存栏数量逐年减少,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白牦牛资源,2006-2008年互助县专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白牦牛的分布、存栏数量、生产性能等进行了调查和测定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叶培麟 《中国牛业科学》2005,31(1):60-61,63
全世界仅有牦牛1400多万头,大都繁衍生息在我国青藏高原及周围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头数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的92%以上,拥有九龙牦牛等11个优良基因库。青海白牦牛是牦牛中的一个经济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通河流域两岸,门源县仙米、珠固、互助县的巴扎、加定和天祝县境内,互助县北山地区是白牦牛的主产区。  相似文献   

3.
天祝白牦牛产业发展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牦牛是天祝县的重要畜牧资源,“世界白牦牛的唯一产地”,“天下白牦牛,唯有天祝有”,这也成为天祝县对外宣传的名片。白牦牛产业是天祝县经济发展的4大品牌、5大特色产业之一。天祝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等机遇,大力发展白牦牛产业。本文主要介绍天祝白牦牛的种质特性、发展现状和产业化优势及产业开发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天祝县草地资源对白牦牛产业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祝县是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是白牦牛唯一产地。由于超载过牧,利用不合理,使得天然草原普遍退化,鼠虫害及毒草危害严重,可利用草地质量下降,面积缩小,不仅影响当地草地畜牧业生产,也制约了天祝白牦牛产业化发展。必须通过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扩大人工草地种植面积、加强白牦牛保种选育、提高白牦牛改良选育水平等措施和手段,才能使天祝的畜牧业生产走向持续、稳定和良性循环的轨道,也才能使天祝的白牦牛生产真正走向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正>青海省互助县北山地区是白牦牛的主产区,白牦牛是牦牛中的一个经济类型。棘球蚴病(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牛、羊、猪、人及其他动物的肝脏、肺脏及其他器官中引起的。家畜被棘球蚴侵袭后,幼畜发育迟缓,成畜生产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互助县北山地区是自牦牛的主产区,白牦牛是牦牛中的一种经济类型。牛皮蝇蛆病是危害牦牛的首要寄生虫病,使幼龄牛发育受阻,成年牛产肉和产奶量下降,皮革质量下降,给畜牧业生产和制革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掌握白牦牛皮蝇蛆病感染情况,笔者于2008年3月~6月对北山地区的白牦牛进行了牛皮蝇蛆病的调查,并用伊维菌素进行防治,为今后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调查情况和防治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牦牛皮蝇蛆病是危害高原牦牛的主要寄生虫之一,随着牦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牛皮蝇蛆的发病机率也越来越高。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近年来笔者对互助县牦牛皮蝇蛆病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共调查牦牛1000头,感染率45.8%,平均强度2.33;用阿维菌素对300头牦牛进行了防治,驱净率92.67%。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卫天祝白牦牛产地中国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区自然概况,白牦牛资源,开展开祝白牦牛保种选育研究,取得的显著成果,推广应用白牦牛本品种选育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建立天祝白牦牛自然保护区的建议和白牦牛的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调查和研究结果证明,中国牦牛在体型外貌、血液是白、洒色体特征及DNA分子等多个不同层次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中国牦牛能够适应复杂多样的高原气候环境条件的特制基础;也是培育牦牛新品种的重要基因资源,对中国畜牧业和世界牦牛业的持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肃南牦牛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揭示其遗传特性,选取12头(公母各半)4岁放牧肃南牦牛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雪多牦牛、环湖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肃南牦牛的活重和胴体重均高于环湖牦牛和天祝白牦牛,屠宰率高于查乌拉牦牛和环湖牦牛,净肉率高于甘南牦牛和环湖牦牛,熟肉率高...  相似文献   

11.
天祝白牦牛是天祝藏族自治县所繁育的稀有而珍贵的牦牛地方类型,也是甘肃省的特产畜种之一。白牦牛产区空气稀薄,气候交化剧烈,冷季漫长,牧草生产季节性不平衡,枯草期长达7—7.5个月。不给或少给补饲,牦牛处于半肌饿状态,一般是大群放牧、露天野营。白牦牛对这样的生态环境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不但能繁衍后代,而且为  相似文献   

12.
互助白牦牛红细胞钾浓度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火焰光度计法对70头互助白牦牛的红细胞钾浓度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被检白牦牛有高血钾和低血钾两种表型,以高血钾型为优势表型(85.71%);②K^h和K^L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258和0.0742;③白牦牛红细胞钾浓度基因座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杂合度和基因均质度指数分别为1.1593,0.1374和0.752。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青海省互助白牦牛与甘肃省天祝白牦牛间的父系遗传差异,试验使用5个Y-SNPs标记(SRY4、USP9Y、UTY19、AMELY3和OFD1Y10)和1个Y-STR标记(INRA189)对32头互助白牦牛和34头天祝白牦牛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分型分析,使用BioEdit 7.2.5、Arlequin 3.11和Network 10.1等软件综合分析2个白牦牛品种(群体)的父系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分化状况及遗传背景。结果表明:在2个白牦牛品种(群体)中共确定了5种Y染色体单倍型。其中,在互助白牦牛中共确定了4种Y染色体单倍型,即H1Y1、H10Y1、H11Y2和H12Y2;在天祝白牦牛中共确定了5种Y染色体单倍型,即H1Y1、H10Y1、H11Y2、H12Y2和H13Y2。互助白牦牛和天祝白牦牛Y染色体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750 0±0.034 9和0.688 1±0.061 4。2个白牦牛品种(群体)间的固定分化指数值为0.018 6,无显著遗传分化(P>0.05)。2个白牦牛品种(群体)均由Y1、Y2两个父系支系(单倍型组)组成,天祝白牦牛以Y1支系(单倍型组,59%...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通过对大通牦牛和天祝白牦牛DRA基因外显子的部分CDS区序列进行分析,测序分析后发现,两种不同牦牛的基因突变位点有所不同,大通牦牛的有一个错位突变,而天祝白牦牛只有沉默突变,从中可以看出两种牦牛在基因上的具体差异。可能是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门源县白牦牛养殖生产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白牦牛资源条件,阐述了白牦牛产业开发在增加农牧业收入有极大的潜力与优势以及养殖白牦牛的必要性,并为今后开展白牦牛产业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实现白牦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近日,全国牦牛育种协作组2013年度工作会议暨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培训班在新疆巴州召开。牦牛是我国特有的家养动物,目前,全国牦牛存栏1 200多万头,约占全世界牦牛总数的90%以上。全国共有11个牦牛地方品种,其中九天牦牛、天祝白牦牛、青藏高原牦牛和帕里牦牛等4个牦牛品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17.
论天祝白牦牛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天祝白牦牛的保护现状,分析和探讨了天祝白牦牛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相关问题。着重阐述了天祝白牦牛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开发的途径、方式及搞好保护和开发利用天祝白牦牛必须强化的基础性工作等。  相似文献   

18.
高原牦牛牛皮蝇蛆感染情况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牦牛牛皮蝇蛆病是危害高原牦牛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随着牦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近年来笔者对互助县牦牛牛皮蝇蛆病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共调查牦牛1049头,感染率为56.24%,平均强度为9.91个;用阿维菌素对400头牦牛进行了防治,驱净率达97.75%。  相似文献   

19.
麦洼牦牛、九龙牦牛种质资源特性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是世界上宝贵的稀有畜种,系青藏高原特有的优势育种资源,是高寒牧区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生产资料。牦牛业是川西北牧区的经济基础和支柱产业,为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牦牛养殖大省的四川,如何提高麦洼牦牛、九龙牦牛这两个地方优良品种的质量,保存和发挥其种质资源的作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广大畜牧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已开展的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现状,本文建议:为牦牛提供充足的优质草场,保持畜草平衡或草多畜少的自然繁衍空间;严格按照不同类群牦牛的品种标准选择牦牛个体,组建资源保护种群并合理地搭配优质公母牦牛的比例;利用现代遥控技术,监控牦牛种群的活动状况,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20.
舍饲育肥白牦牛养殖技术是在天祝高寒牧区探索总结出的提高白牦牛养殖效益的一种有效方法。近年来通过白牦牛养殖区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在白牦牛舍饲育肥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尤其是在白牦牛从放牧到舍饲的转变过程中的过渡,抗应激反应,饲草料变更等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白牦牛养殖效益增加明显。但是,在舍饲育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舍饲养殖的问题,比如一些疾病发生率升高导致延长育肥周期等,尤其是舍饲养殖育肥白牦牛呼吸道疾病发病较多,是影响舍饲育肥工作进行的主要疾病,笔者通过多年的白牦牛舍饲育肥,对在养殖育肥过程中出现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的原因、治疗以及预防进行了探索,总结出的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舍饲养殖育肥白牦牛呼吸道疾病起到了较好作用,在实践中推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