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制种母本设置3个移栽密度、可育株拔除设置2个不同时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母本种植密度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率仅为0.7%~2.0%,效果不显著,但密度加大,拔除可育株工作量增加,投入加大,比较效益降低,合理的密度以6000~8000株/667m2为宜;拔除可育株时期在蕾期比在临花期提高制种产量达17.3~20.4kg/667m2, 增产率30.5%~36.69%, 增产效果极显著.因此,蕾期是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拔除可育株的最佳时期,特别是母本种植密度较大时更应掌握在蕾期尽早拔除.其技术已在制种区得到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优质丰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母本移栽密度及可育株拔除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处理A1B1(母本移栽密度7 500株/667m2、可育株采用挤浆识别拔除)制种产量最高(77.42 kg/667m2),处理A2B3(母本移栽密度5 625株/667m2、可育株采用看花识别拔除)制种产量最低(55.74 kg/667m2),极差为21.68 kg/667m2。可育株识别拔除技术间制种产量差异极明显,以挤浆识别拔除的处理(B1)平均产量最高(75.83 kg/667m2),分别较看花识别拔除处理(B3)和花蕾形态识别拔除处理(B2)增产33.95%和12.49%,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黔油系列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Ⅲ.可育株的识别及拔除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通过对不同生态地点两系核不育杂交油菜制种可育株识别及拔除技术的研究得出:小花蕾(0.31~0.41 cm)挤浆及大花蕾(≥0.42 cm)直观识别拔除可育株,能提高母本不育株个体发育及分枝结角能力.小花蕾挤浆识别较开花识别拔除可育株的处理,遵义、德江、紫云三地制种母本不育株根颈粗平均增加33.63%,全株有效角增加13.6%,产量增加17.93%;大花蕾直观识别较开花识别拔除可育株的处理,三地制种母本不育株根颈粗平均增加22.43%,全株有效角增加8.07%,产量增加6.2%.耗工量及杂种不育株率以小花蕾挤浆识别最低,分别为14.18h/667m2及0.08%.  相似文献   

4.
通过隐性核不育两型系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2号多年的亲本繁育实践,根据其母本隐性核不育两型系SAB-3的特点,总结出其高产保优扩繁技术规程,以确保品种的制种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利于两型系杂交油菜制种(一定时期)的发展,对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制种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油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凯育11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适应性好、优质丰产的杂交油菜品种,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01A为母本、双低恢复系18R为父本,成功配制杂交油菜新品种凯育118。该品种在2010—2012年国家中游区域试验20个试点中18个点增产,2个点减产,2年平均产量162.93kg/667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00%;2年平均产油量76.43kg/667m2,比对照中油杂2号(61.36kg/667m2)增加13.09%。2年含油量平均为46.80%,芥酸含量均为0,硫甙含量平均18.51μmol/g饼。2012年12月通过国家中游区域试验并获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12004)。适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油菜核不育两系制种的产量远远低于质不育三系的产量,其原因是核不育两系材料在理论上可育株和不育株的分布比例是50%,在田间制种过程中,将有一半的母本油菜将从制种田内剔出。因此,如何提高油菜制种产量,达到平衡增产,是核不育油菜制种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生产中苗床地的制种油菜往往形成三类苗的现状,我们调查研究了留窝苗油菜的情况,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业的发展,从制种基地地理条件(面积、气候及土壤肥力等)与社会经济条件(产业结构、劳力情况及交通条件)的选择,以及基地人员、技术及田间操作方面的要求,对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的建立与规范管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9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黔杂6-18是以不育株与可育株分离比例为1:1、稳定的、性状优良的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用系Q618AB为母本,双低优良恢复系6-18C为父本于2004年配制的杂交油菜新组合.在2006-2008年贵州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89.18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1.13%.在2008年贵州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65.7 kg/667m2,较对照(油研10号)增产4.02%.芥酸含量0.6%,硫甙含量32.58μmol/g,含油量40.54%,种子蛋白质含量28.13%.2008年12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黔油29号.适于在贵州省及邻近相同生态区域油菜适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以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3A为不育源,按照合成转育模式将核不育基因向可育品系sl05中转育。遗传分析表明,可育品系sl05的基因型为Ms′Ms′,新甲型“两用系”和新临时保持系可从3A和sl05的F2后代中获得。以新甲型“两用系”的不育株为母本与新临时保持系进行杂交,获得了不育株率100%的新不育系。  相似文献   

11.
以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全不育系6515A与恢复系6373R为亲本组配育成了高效型杂交油菜新组合油07-4.该组合在2008-2010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63.52 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7.0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5.53 kg/667m2,较对照增产3.99%...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利用的一些障碍,研究了隐性核不育×温敏核不育分别在温敏核不育繁殖区和制种区的育性表现,发现其杂交后代为一种新的温敏核不育类型,这种新类型的温敏不育系能有效地降低育性转换温度,从而使杂交制种过程更简易、安全,可进一步扩大了温敏核不育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合型恢复株作母本,纯合型显性不育监保系作父本去雄杂交,经过自交和测交筛选。转育了一份对细胞质不育和显性核不育为恢复的广恢品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育性分离世代中,利用不育细胞质和显性核不育性对恢复基因传递的鉴别作用,可以显著提高目标基因型的选择机率,是转育广恢品系快速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 5个隐性核不育系材料与 5 2个来源不同的抗卡那霉素标记的单价转基因抗虫棉进行双列杂交 ,做连锁测验 ,创建具有标记的核不育系材料。F2 代苗期通过叶片涂抹适当浓度的卡那霉素溶液进行连锁测验。连锁紧密的 ,抗卡那霉素的均为可育株 ,不抗的为不育株 ;连锁较紧密的 ,除苗期鉴定外 ,开花时需要拔除 10 %连锁互换部分的可育株。这个材料应用于棉花杂交制种 ,比需拔除 5 0 %的一般核不育材料 ,可大大降低制种成本  相似文献   

15.
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是指在母本初花期识别并拔除母本中50%的雄性可育株,利用剩余的50%的雄性不育株完成杂交制种的过程。该技术具有杂交种纯度易于控制、在拔出母本可育株后没有人工去雄环节而省工省力等优点,在辣椒杂交制种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籼稻温敏核不育系5460S同它的等基因可育系5460,原始亲丁IR54以及4个具研究标记性状的品种杂交,全部组合的正反交杂种F1都表现可育,证明5460S温敏不育是一隐性性状,5460S同5460杂交的F2,B1F1群体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率分别符合3:1和1:1,说明5460S是5460的单隐性育性基因空变系;该突变基因符号暂定“tms(t)”,在5460S同金早6号的组合,温敏核不育也表现1对  相似文献   

17.
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MS1及其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MS1(C49S-89/J-17)系以重庆温光型核不育小麦C49S-89为不育系,用自育品系J-17为恢复系组配而成的强优两系组合,具有丰产、稳产、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在各级试验中表现突出。采用不育系种植密度8万/667m^2和2:20行比等技术制种, 其制种产量可达220kg/667m^2以上。是一个极具希望的两系杂交小麦强优组合。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稳性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黄籽双低转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低芥酸油菜隐性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和双低不育材料388A与黄籽双低品系杂交,F1去雄正反回交,以BC1后代B2代中的A株与原父本回交,再与B3中的A株测交转育,经7代即可有效地育成黄籽频率在80%以上、硫苷含量30μmol/g介酸含量<1%、且植株性状整齐而稳定的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型系。  相似文献   

19.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1601AB的发现及初步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双低隐性核不育系1757A为母本与常规双低品系601杂交,经威宁夏繁加代,于F3代自交株行中发现6株不充,3株可育,3株半不育的株行,经4年8代选育,育成了不育株率达75%左右的株行材料,并保持原隐性核不育系不育性稳定彻底,恢复源广等特点,该材料中的不育株能使其它育性分离为1:1的隐性核不育株达到并保持75%左右不育株率的育性分离,同时它具有低芥酸,低硫甙的品质性状,为优质杂交油菜育种提供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利用隐性核不育系201A与优质油菜贵油七号选系贵7-5进行测配.得到强优势组合贵杂98-3。在1998~2000年贵州省杂交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分别为129.7kg/667m^2和166.6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5.2%和6.11‰.最高产量分别为193.3kg/667m^2和212.33kg/667m^2。在2000~2001年贵州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28.97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8.15%,最高产量达l64kg/667m^2.比对照增产13.49%。抽样品质分析结果,芥酸含量1.42%,硫甙含量10.3μmol/g.含油量39.2%。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贵杂4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熟期适中、抗性较好等特点,适于贵州油菜产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