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通过系统调查湘西州吉首市周边的柑桔粉虱类害虫,发现湘西州柑桔粉虱主要是黑刺粉虱,其次是柑桔粉虱,黑刺粉虱在湘西1年发生4代,存在世代重叠,柑桔粉虱主要发生在9月份和10月份,其它时间很少发生。黄板对黑刺粉虱和柑桔粉虱成虫的诱杀效果明显,可作为监测和防治柑桔粉虱类害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对近20年来我国粉虱为害记录进行了整理,发现自2000年以来我国粉虱类害虫为害明显加重。柑橘粉虱和烟粉虱是为害最重的粉虱类群,受害最严重的省份是福建和湖南。根据各类粉虱的生物学特性,预计了未来10年我国粉虱的为害趋势,特别要警惕柑橘粉虱可能在南方柑橘产区暴发为害。  相似文献   

3.
黑刺粉虱的发生、为害及其生物防治国内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为茶园和柑桔园为害严重的粉虱种类之一。本文概述了黑刺粉虱在国内分布、寄主种类、发生与为害等,探讨了近年来生物防治在控制黑刺粉虱为害中的作用,包括寄生性天敌、捕食天敌及昆虫病原性真菌等的利用,以期为黑刺粉虱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路慧  陈红印 《植物保护》2007,33(5):75-79
在温室内采用笼罩观察,通过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在两营养级(作物-天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三营养级(作物-天敌-害虫)体系中烟盲蝽对5种不同植物种类的选择性。以落虫量为选择指标,烟盲蝽成虫选择性结果表明:黄瓜+粉虱成虫、番茄+粉虱成虫、茄子+粉虱成虫、菜豆+粉虱成虫之间不存在差异显著性,但对油菜+蚜虫的选择性较好。烟盲蝽成虫非选择性试验,以其产卵后初孵若蝽量和死亡率为衡量指标,结果表明,烟盲蝽初孵若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排序为:黄瓜>番茄>油菜>菜豆>茄子;烟盲蝽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排序为:菜豆+粉虱成虫>茄子+粉虱成虫>番茄+粉虱成虫>黄瓜+粉虱成虫>油菜+蚜虫。烟盲蝽若虫选择性试验,以羽化率为选择指标,结果为:油菜+蚜虫>番茄+粉虱若虫>黄瓜+粉虱若虫>菜豆+粉虱若虫>茄子+粉虱若虫。另外,在茄子+粉虱若虫上的死亡率最高为90.5%,其次为菜豆+粉虱若虫90%,黄瓜+粉虱若虫71.4%,番茄+粉虱若虫42.9%,油菜+蚜虫40%。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释放前经历饥饿对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GiraultDodd)寄生取食粉虱能力的影响,以3龄Q隐种烟粉虱Bemisia tabaci Q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若虫为寄主,在2种粉虱单独或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比较释放前经适度饥饿、初羽化未饥饿和初羽化喂饲蜂蜜水3种处理的浅黄恩蚜小蜂对2种粉虱寄主的寄生和取食选择情况。结果表明,在2种粉虱单独存在时,经适度饥饿6 h的浅黄恩蚜小蜂寄生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显著多于其它处理,而且能取食更多的温室白粉虱,经适度饥饿的寄生蜂在24 h内通过寄生和取食杀死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总量分别为12.5头和12.9头。在2种粉虱同时存在时,适度饥饿寄生蜂取食2种粉虱的总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但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适度饥饿寄生蜂通过寄生和取食杀死2种粉虱的数量最多为11.5头,显著高于未饥饿处理的6.5头。表明释放前经历适度饥饿可以明显提高浅黄恩蚜小蜂寄生和取食粉虱若虫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粉虱取食为害以及传播植物病毒给全球作物生产带来重大危害.寻求高效、经济、环境友好型的防控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化学信息素的使用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然而目前并没有实际可用的防治粉虱的化学信息素类产品.鉴于挥发性化学信息素在粉虱行为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开发的化学引诱剂将在粉虱监测和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粉虱-天敌之间的信息化合物研究进展,重点关注粉虱相关的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及基于此类化合物开发新型防治技术和作物栽培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粉虱取食为害以及传播植物病毒给全球作物生产带来重大危害。寻求高效、经济、环境友好型的防控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化学信息素的使用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然而目前并没有实际可用的防治粉虱的化学信息素类产品。鉴于挥发性化学信息素在粉虱行为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开发的化学引诱剂将在粉虱监测和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粉虱-天敌之间的信息化合物研究进展,重点关注粉虱相关的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及基于此类化合物开发新型防治技术和作物栽培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2017—2020年通过对海南全省调查,采集发现常见的粉虱类害虫3属4种,分别为粉背刺粉虱、黑刺粉虱、烟粉虱和克氏裸粉虱,为害寄主植物29科49属57种,总体为害程度达中等水平。同时,从中收集寄生蜂2科3属6种,以浅黄恩蚜小蜂数量较多、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条件下,分别以温室粉虱和烟粉虱作为扩繁寄主,建立起稳定的2种丽蚜小蜂种群(分别以E1和E2表示)。对这2种不同寄主来源的丽蚜小蜂在番茄、黄瓜、菜豆、茄子上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寄生率进行了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E1和E2对4种寄主植物上温室粉虱的控制作用均显著大于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E1对茄子和黄瓜上的粉虱类害虫的控制作用较好,E2对4种植物间粉虱类害虫的控制作用无显著差异。2种小蜂在4种植物上烟粉虱的寄生率,除番茄上E1(27.84%)低于E2(42.22%),差异显著,其余3种植物上,均是E1高于E2,差异显著;2种小蜂在4种植物上对温室粉虱的寄生率,均是E1高于E2,差异显著,即对于4种植物上的粉虱类害虫的控害效果E1要相对优于E2。  相似文献   

10.
柑桔粉虱(Dialeurodes cvtri Ashmead)又名桔绿粉虱、桔黄粉虱,主要为害柑桔、柿、桅子和丁香等。柑桔粉虱在三峡库区秭归县柑桔产区发生越来越严重,已上升为柑桔产区的主要害虫,柑桔园普遍发生。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3年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局部柑桔产区大发生。为此,笔  相似文献   

11.
In recent years, a whitefly species has become more abundant in Belgian pear orchards, and a survey over six locations in the province of Limburg in 2017 showed it to be exclusively Siphoninus phillyreae Haliday, the ash whitefly. Although the puparia of the species are fairly easy to recognize in the field, S. phillyreae most probably has previously been overlooked but present in Belgium. Although the species is an important pest in some parts of the world, so far no significant damage has been observed in Belgian pear orchard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is pest in Belgium.  相似文献   

12.
螺旋粉虱SCAR标记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是一种严重威胁果树、蔬菜和园林植物生产的入侵性害虫。由于该粉虱的卵和初孵若虫体型微小,与其它粉虱类害虫形态相似,且易于携带传播,难以快速准确鉴别,本研究采用特征序列扩增区域(SCAR)标记法,通过对目的片段的克隆与测序,设计螺旋粉虱特征片段扩增引物,并对该引物的种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利用SCAR标记法获得了螺旋粉虱特异性片段(632bp,GenBank登录号为HM240855),根据此片段的碱基序列设计1对螺旋粉虱特异性引物,其扩增片段大小为307bp;该对引物只对螺旋粉虱具有扩增能力,对近缘种、属粉虱不具有扩增效果。该引物不仅对成虫具有良好的扩增效能,对单粒卵、1~3龄若虫和拟蛹等亦具有同样的扩增能力,其最低检出阈值为1/6400头成虫。从而表明,该SCAR标记技术完全可用于螺旋粉虱的鉴定识别及其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13.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n which the taxonomy of the Aleyrodidae is based are found in the last instar larvae (pupae). Since in many situations only adults are available (as in sticky trap catches), difficulties may arise if specific determination is needed. In fact, the information given by the vasiform structure of adults and the male genitalia is not always conclusive. In the course of the present study, two sources of useful information were found in the female abdomen, namely the morphology of the cement gland and the setal pattern of the gonapophyses. Both structures can easily be examined by light microscopy, with a simple method of preparation. These characters (mainly those concerning the cement gland) have been consistent enough to allow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in whitefly pest species in Portugal. An identification key mostly based on these structures is presented for Aleurothrixus floccosus, Aleyrodes proletella, Bemisia tabaci, Parabemisia myricae, Siphoninus phillyreae,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and Dialeurodes citri (this last not yet found in Portugal).  相似文献   

14.
天牛是一类重要的林木害虫,对我国林木业、果树业的发展有巨大的威胁。为阻止外来危险性天牛传入我国,对蒙古国的天牛种类进行了研究。本文记述了在蒙古国发生,而在我国无分布记录的天牛种类4亚科20属28种,并结合这些种类在蒙古国的生活环境和危害特点,分析了其对我国林木业、果树业可能造成的威胁,希望引起口岸检疫工作者的重视,以加强对相关检疫性种类的检验检疫。  相似文献   

15.
警惕检疫性害虫大洋臀纹粉蚧在中国大陆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minor)是一种近年来入侵我国大陆的检疫性害虫,原仅记载于我国台湾,2008年以来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地被陆续发现。该虫食性杂,为害超过250种水果、经济作物、花卉和园林植物。本文介绍了大洋臀纹粉蚧的基本信息、为害特点、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寄主范围、国内扩散趋势、口岸截获、风险评估以及防控措施,以期为防止该虫在中国大陆的再次传入及扩散蔓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刺桐姬小蜂的发生、危害与检疫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刺桐姬小蜂是一种新入侵的有害生物,专一危害刺桐属植物。近两年陆续在美国夏威夷、中国台湾等地严重发生,2005年7月中国大陆首次发现该虫。本文分别介绍了刺桐姬小蜂的发生、传播、危害、鉴定、生物学特性和防控检疫等。  相似文献   

17.
材小蠹属(非中国种)属于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随着对该属研究的不断深入,材小蠹属种类的分类地位出现较大变化。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查阅,结合野外采集的标本,对中国材小蠹属种类进行系统整理,明确了9种材小蠹属昆虫在中国大陆有分布记录,首次记录了对粒材小蠹在广东的分布以及棋盘材小蠹在广东和广西的分布,提供部分种类的形态图并制定了中国大陆已知材小蠹属种类的检索表,可为口岸检疫部门鉴定和判定材小蠹属中国种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白蜡树是可克达拉市园林绿化主要树种之一,在行道树中具有较高的占比,但近年来饱受蛀干害虫的不断侵扰。为明确可克达拉市白蜡树蛀干害虫为害情况,对白蜡树蛀干害虫进行了调查研究。经过调查共发现4种蛀干害虫,分别是小线角木蠹蛾Streltzoviella insularis(Staudinger)、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咖啡脊虎天牛Xylotrechus grayii White和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 Wei。其中小线角木蠹蛾、白蜡外齿茎蜂和咖啡脊虎天牛均是新疆新记录种。白蜡窄吉丁和小线角木蠹蛾发生相对普遍且为害严重;白蜡外齿茎蜂在多数白蜡树都有观察到,主要为害上部枝梢;咖啡脊虎天牛仅在2株白蜡树上发现。  相似文献   

19.
双条杉天牛在陕西省的风险分析和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是柏科树木上毁灭性蛀干害虫之一。该天牛主要以幼虫危害侧柏、杜松、圆柏等常绿树种,已经给我国很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目前双条杉天牛已在陕西部分地区危害,为了明确双条杉天牛在陕西省的风险等级,以制定相应管理对策。本研究依据原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赋分标准,对双条杉天牛在陕西省的风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双条杉天牛在陕西的风险综合评价值R=2.28,该天牛在陕西省属于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针对双条杉天牛在陕西省的高度危险性,提出了加强检疫、全面普查监测、实施分区防治和加强疫区治理的管理措施。本研究为陕西控制和管理该有害生物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烟粉虱基因组和转录组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为物种复合体,其中少数隐种近30年来入侵世界各国,并暴发成灾。在我国,最近几年MED隐种已经逐渐替代了之前入侵的MEAM1隐种,成为我国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致害隐种。基因组和转录组研究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推动了烟粉虱入侵机制、隐种替代机制、种系发生、不同隐种或地理种群鉴定、抗药性机制、烟粉虱与共生菌互作等领域的研究。本文简要综述了烟粉虱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转录组数据在种的分化和鉴定、共生菌的互作及抗药性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