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郭自温 《中国棉花》2002,29(1):34-35
洋葱-西瓜-棉花一年3熟间作套种模式是耕作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提高棉田效益,使棉农增收的有效途径.2000年南乐县示范推广种植66.8hm2,平均每公顷产洋葱6万公斤,西瓜5.25万公斤,皮棉1425kg,公顷产值6万元.较常规麦棉间作公顷产值增收3倍多.因此,2001年本县推广该模式种植面积达333.5 hm2.  相似文献   

2.
大棚双膜瓜套棉技术是指在同一地膜内西瓜棉花套种 ,外覆 4~ 8m的拱棚 ,起到增温保湿的作用 ,从而使农作物生育期提前的一种立体栽培技术。一般西瓜在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成熟 ,上市早、销路好、效益高 ,一茬西瓜每公顷产量达 2 .63万~3.40万公斤 ,二茬西瓜每公顷产量达 6万~ 7.5万公斤 ,棉花每公顷产量达 90 0~ 1 1 2 5kg以上 ,比麦套棉中棉花产量高 ,每公顷综合效益达 4.59余万元 ,虽然大棚每公顷多投资 3万元 ,但每个大棚至少可使用 3年 ,每公顷大棚年均多投入 1万元 ,扣除此项投入 ,每公顷大棚双膜瓜套棉比麦套棉平均增收 1 .95余万…  相似文献   

3.
潜江市周矶农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推广"麦豆棉"种植模式,面积大、措施硬、技术精、效果好,取得了棉花增产20%,棉田公顷平均增收1500元,户均增收千余元的效果,成为潜江市推广"麦豆棉"模式的典范.2000年,周矶农场植棉300hm2,其中推广麦豆棉模式133.3hm2,占44.4%.据对20户的调查.麦豆棉平均公顷产小麦2700kg,产值2700元;产皮棉1350kg,产值1.32万元;产大豆1350元.产值2430元,合计公顷平均年产值1.83万元,比麦棉增收2430元,增产15.3%.公顷平均纯收入1.18万元,比麦棉增收2130元.20户年平均纯收入增加1310元.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七连种植有机棉187公顷,总产92万公斤,比2005年增产30万公斤已成定局。”望着如雪山一般的棉花垛,三团七连连长梁文英微笑着对笔者说。增产30万公斤,意味着增收200多万元,每公顷增产子棉超过1500公斤。三团从2000年开始,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香港统基投资有限  相似文献   

5.
花生覆膜栽培在我县已有六年的时间,80到86年,全县累计推广面积21.28万亩,平均亩产346.2公斤,比对照亩增117.6公斤,增产52.6%,其中千斤以上地块2011亩,最高亩产703.5公斤,全土层35厘米左右的中低产田覆膜11.6万亩,平均亩产292.5公斤,比对照亩增105.5公斤,增产56.4%,总增荚果1223.8万公斤,总增收673.09万元,纯增收670.16万元。本文  相似文献   

6.
余世学 《玉米科学》1994,2(4):033-035
凉山彝族自治州从1984年引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巩固玉米覆盖效益,1987年开始进行地膜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历经7年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实践,逐步改单作全覆盖栽培为分带轮作套种马铃薯、豆类和光叶紫花苕,用地养地相结合促进粮增产、钱增收。1993年完成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面积16407公顷,每公顷产玉米6846公斤,每公顷增产2756公斤,新增总产45229吨;其中马铃薯套种4052公顷,套种豆类(芸豆、黄豆)7281公顷,套种光叶紫花苕4428公顷,增收马铃薯34220吨、豆类3713吨、光叶紫花苕青99630吨,新增总产值3477万元,新增纯效益1737.4万元。推动了高寒山区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莉  刘芳  谭忠宁 《中国棉花》2002,29(7):37-38
巴州是南疆重要的产棉区之一.2001年该地区棉花喜获丰收,全区皮棉产量每公顷可达1670kg,较2000年增加147.33kg,总产增收421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3031.2万元(皮棉7.2元/kg).增产原因主要是气候因素有利于棉花各生育时期的生长发育,并且降低了棉铃虫对该地区棉花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截止2004年9月21日,新疆兵团农一师三团已收购棉花993万公斤,一级棉达90%以上.该团是国家确定的优质棉核心示范区,2003年种植棉花0.7万公顷,子棉总产达4920万公斤.由于注重棉花品质,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评为"抓质量、创品牌全国先进棉花加工企业",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3年,该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9亿元,比上年增长78.7%;全团职均收入2.25万元,较上年增加1.38万元;人均收入7662元,比上年增长72.2%.  相似文献   

9.
王艳  郭金萍 《中国棉花》2005,32(3):39-40
吐鲁番地区作为新疆主要的棉产区之一 ,由于气候、地理条件特殊 ,夏季极端炎热干旱 ,棉花栽培与其它棉区有着较大的差异。近年来 ,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下跌 ,技术部门不断探索新的增收措施 ,瓜棉套作以其一份地二份收成的显著增收效果而成为一项重要的增收措施 ,2 0 0 2 - 2 0 0 4年 ,在吐鲁番地区迅速推广普及 ,种植面积达 40 0 0 hm2 ,平均每公顷产商品哈密瓜 1 .8万公斤 ,产值 2 .1 6万元 ,每公顷产子棉 45 0 0 kg,相当于单作棉花产量水平 ,产值 1 .89万元 ,合计年产值 4.0 5万元。1种植方式哈密瓜采用拱棚栽培 ,于 3月 1 0日左右播种 ,株距…  相似文献   

10.
脱毒马铃薯与棉花间作套种是我区棉农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的一种新型套种模式。 1 997年示范 ,1 998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 ,1 999年推广面积3 5 0公顷 ,平均每公顷产马铃薯 3万公斤 ,皮棉1 3 3 5 kg公斤 ,公顷纯收入 2 .85万元。 2 0 0 0年面积发展到 80 0公顷。这种套种模式一般公顷产马铃薯2 .7万~ 3 .3万公斤 ,产皮棉 1 2 75~ 1 3 5 0 kg,公顷纯收入 2 .4万~ 2 .7万元。1脱毒马铃薯与棉花间作套种好处马铃薯采用早春地膜栽培 ,早种 ,早收 ,产量高 ,价格好 ,且耐贮藏、运输 ,市场稳定 ,效益好 ;马铃薯、棉花套种田间操作技术简便 ,省…  相似文献   

11.
钱洪璋 《江西棉花》2002,24(6):31-32
盐城市棉田立体种植由过去从单一麦子套种,发展到多品种、多层次、多格局的立体种植模式,2001年全市棉田秋冬套种经济作物3 52万公顷,占棉田面积22 2%,春夏间作经济作物9 84万公顷,占棉田面积的62 3%,每公顷平均生产皮棉1431kg,每公顷增收15000元以上,部分高产高效田增收达37500元以上,东台春马铃薯套种棉花,每公顷增收16500元以上,大丰三龙镇刘如干0 41公顷棉田套种阳春白菜收入就达1 2万元,仅2000年棉田立体种植全市农民计增纯收入5 4亿元,有效地提高棉田综合效益。为适应市场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棉田种植业调整,提高农民增收增效,…  相似文献   

12.
盐城市棉田立体种植由过去从单一麦棉套种 ,发展到多品种、多层次、多格局的立体种植模式 ,2 0 0 1年全市棉田秋冬套种经济作物 3.5 2万公顷 ,占棉田面积 2 2 .2 % ,春夏间作经济作物 9.84万公顷 ,占棉田面积的 62 .3% ,每公顷平均生产皮棉1 431 kg,增收 1 .5 0万元以上 ,部分高产高效田增收达 3.75万元以上 ,东台春马铃薯套种棉花 ,每公顷增收 1 .65万元以上 ,大丰三龙镇刘如干 0 .41公顷棉田套种阳春白菜收入就达 1 .2万元 ,仅 2 0 0 0年棉田立体种植全市农民计增纯收入 5 .4亿元 ,有效地提高棉田综合效益。为适应市场经济 ,推进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平度市从外地引进美国抗虫棉新棉3 3 B,在市良种棉加工厂示范面积 1 0公顷 ,并在 1 2处植棉镇进行了试验 ,结果均获得了大丰收 ,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1 76 2 .5kg,比常规棉石远 3 2 1增产2 1 .1 % ,毛收入 2 .6 4万元 ,扣去费用 6 585元 ,公顷纯收入 1 .98万元 ,比常规棉增收 480 0多元。 1 999年全市种植 3 3 3公顷 ,因受严重伏旱影响 ,每公顷产皮棉 90 0 kg,比常规棉增产 2 0 %。两年的实践证明 ,种植抗虫棉确是高产高效 ,经济效益显著。1 株型较理想 ,叶功能期较长 该品种株型紧凑 ,茎杆坚硬 ,果枝上举 ,叶片中等大小 ,且皱折较大 …  相似文献   

14.
高青县是山东省的植棉大县 ,也是国家棉花百强县之一 ,常年植棉 1 .4万公顷左右。近几年来 ,通过建立棉花良繁基地 ,兴办棉花专业合作社 ,拉长产业链 ,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 +良种繁育 +专业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达到了棉花增产、棉农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 ,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年来全县共收棉 3万吨 ,在本县棉花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 ,实现经济效益 45 0 0多万元 ,为棉农增收 930万元。具体做法是 :1加强棉花龙头企业建设棉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关系到棉花产业化经营能否巩固和发展 ,关系到棉农的收入能否提高。要把棉花产业化经…  相似文献   

15.
1991年,喀什地区各族人民克服了雹雨、霜冻、低温等自然灾害,全面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棉花播种计划。实际播种13.2万公顷(198.2万亩),总产皮棉17.5万吨,比大丰收的1990年增产29.17%,平均单产1320公斤/公顷(88公斤/亩),比1990年增产15.8%。  相似文献   

16.
国家统计局8日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623.9万吨,比2015年减少520.1万吨,减少0.8%.其中,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3?028.2千公顷,比2015年减少0.3%.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每公顷5?452.1公斤,同比减少0.6%.  相似文献   

17.
回收滴灌带、实施秸秆还田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红 《中国棉花》2009,36(2):35-35
农五师八十九团地处阿拉山口40余公里处,是一个严重缺水的边境团场。全团90%以上的耕地安装了滴灌等节水设施。为节约资源,减少滴灌带对耕地造成污染、该团将其全部回收再利用。2008年回收废旧滴灌带70多万公斤。按每公斤6元计算,可增收400万元左右,一举两得,受到职工的欢迎。另外,2008年该团植棉6000余公顷,  相似文献   

18.
2011—2015年甘蔗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应用,实现了品种效益与收益最大化,共增收7.235亿元,甘蔗间套种直接为蔗农增收3091.7万元~9893.44万元,蔗糖产业效益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防治经验调查丁宏议江苏省南通市农业局南通226006南通市1994年是旱、虫灾害极为严重的一年,但全市9.9万公顷棉田,获公顷皮棉898.05公斤,比1993年增产12.17%。据典型调查,不少乡镇出现了公顷皮棉1611.90公斤(比对照增产3...  相似文献   

20.
射阳县地处苏北沿海,常年植棉面积在4万公顷。1995年全县一膜多用的应用面积为0.67万公顷,1996年发展到1.06万公顷,1997年突破2万公顷。据1997年调查,一膜多用的每公顷产值达到4.25万元,比纯作棉田增1.3万元;效益3.57万元,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