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和梨套袋是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操作技术不规范,配套技术跟不上和外界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曾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套袋的效果。 1 问题 1.1 幼果日灼 套袋后不久发现幼果部分变褐或全部变褐,形似蒸熟果,常称“褐蛋果”。其原因是套袋过早,果面受高温所致。当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外界温度超过28℃时。袋内温度已超过30℃,这样,因袋子质量不过  相似文献   

2.
正1幼果日灼一般由于天气干旱高温(气温超过34℃的干热风天气),果园土壤墒情较差,套用劣质塑膜袋或纸袋,纸袋遮光性不强、透气透水性不好,温湿度稳定性较差。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套袋时操作不当,未将幼果置于袋内中央,果实和纸壁未能完全分离。上述原因都会对弱势果树果实套袋发生日灼果现象。解决方法:套袋前浇水,或在高温天气时进行果园喷水;选用质量好的果袋,并按正确方法操作;选择对着色较好、生长健壮的树进行套袋;  相似文献   

3.
《果农之友》2007,(7):48-48
1防日灼 套袋苹果发生日灼的主要原因是袋内果面温度过高。导致温度过高的因素有3点:  相似文献   

4.
1999年我市共套葡萄袋 90余万个 ,分别于 6月 2 4日、 6月 2 5日、 6月 2 6日进行套袋。套袋 1~ 2天后发现部分果园套袋葡萄受阳光直接照射果穗肩部部分果粒变褐色 ,后经鉴定确认发生日灼。经对我市连山区塔山乡、台集屯镇、龙港区北港镇及兴城市南大乡等 15个葡萄园调查。日灼危害程度 ,重者 1/2果穗受害 ,轻者果穗 1~ 2果粒受害。后经对比试验表明 ,套袋果穗日烧百分率的 2 0 % ;未套袋葡萄果实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日灼现象。在同样管理条件下 ,不同产地厂家生产蜡质袋均发生了日灼 ,但发生程度不同 ,天津、山东产果袋日灼发生比例平均为…  相似文献   

5.
作为苹果果面障害的果锈,是果皮一部分木栓化,成为褐色。锈重时显著地使商品价值降低。果锈发生的程度,因品种而异。据观察,在树冠外侧的果实,比在树心的果锈多。幼果期(开花后约一个月内)受水湿或农药的影响时,发生也多。笔者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无袋栽培时果锈发生较重的金帅(落花后五天套袋的和不套袋的比较)和发生轻的红星(不套袋),着重观察幼果期表皮的微细构造的变化和果锈发生状态。 金帅落花后15天的无袋果,全果面看到微细的凹陷,果面粗糙。有袋果看不到这种,凹陷,果面平滑,角质层生成蜡质。此时红星果面状态与金帅不套袋的很不同,不…  相似文献   

6.
南方梨果实套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园设在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凤凰山林果场 ,品种为金花梨、金水一号梨 ,砧木为豆梨 ,树龄为7年生 ,行株距 4m× 1 5m ,管理水平中上等 ,每6 6 6 7m2 产量 2 50 0~ 30 0 0kg。套果袋为山东莱阳瓜果研究所生产的专用套果袋 ,规格为 19 5cm×14cm ,双层 ,外灰内黑。分两次进行套袋 ,第一次在5月 15~ 18日 ,第二次在 5月 2 5~ 2 8日。套袋前先疏果 ,每株留果 10 0个左右 ,并全园喷农抗 12 0一次 ,试验套袋树 2 0株 ,每株在树冠外围、内膛不同部位均匀套 50个果 ,余下 50个果作为对照。套袋时 ,先把幼果装入袋内…  相似文献   

7.
苹果套上塑膜袋,再在膜袋外加套上一个价格低廉的纸袋,可生产出同套优质纸袋一样的高档精品果,果农把它叫做膜 纸双套法。我从1999年开始试验并推广此项技术,现就5 a(年)的生产实践和感受谈以下几点体会。1 苹果双套袋技术的优点1.1 该技术有更可靠的可操作性 苹果套纸袋套早了,果个小;套晚了,果面差,影响果农套袋的积极性。而双套法,第一对幼果只要认准基本坐稳即可先全部套上膜袋,而且套膜袋的时间越早,幼果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特别是风沙和病虫害的影响就越少,果面质量就能提高。与单独套纸袋相比较还可减少喷药次数。第二加套纸袋的…  相似文献   

8.
1999~ 2 0 0 2年 ,我们在红富士苹果盛花后 2 0天先套上膜袋 ,6月再在膜袋外面套上纸袋 ,进行苹果双套袋试验 ,结果如下。(1)试验方法 该试验设双套袋、单套纸袋、单套膜袋、不套袋 (对照 ) 4个处理 ,每个处理套 30个苹果 ,重复 5次 ,随机排列。所用的纸袋为森全牌 ,膜袋为孟海牌。供试品种为红富士 ,5月 2 1日套膜袋 ,6月 11日套纸袋 ,10月 5日解纸袋 ,10月 2 1日带膜袋采收。(2 )试验结果 双套袋的红富士苹果为鲜红色 ,果面果粉厚 ,十分艳丽 ;单套纸袋苹果色泽没有双套袋苹果艳丽 ,果粉不明显 ;单套膜袋的苹果为暗红色 ,色泽不及单套纸…  相似文献   

9.
1防日灼 套袋苹果发生日灼主要原因是袋内果面温度过高.导致温度过高的因素有三点:袋质量差,放水口小或不全,内外空气不能交换,导致袋内温度上升过高.套袋方法不规范,纸面紧贴果面,局部温度上升过高.枝轴单轴延伸,背上无小枝组,使果实处于完全裸光状态(针对自由纺锤形树体).  相似文献   

10.
1果面色泽不均匀套袋果面有片状、条状或边缘不甚清晰的绿色痕迹。发生原因为套袋时袋口扎绑不严密,有透光的地方;套袋方法错误,套袋时将幼果裹在袋的一侧,随着幼果的发育将袋撑破;果袋的质量不合格,袋纸薄厚  相似文献   

11.
苹果贴字是作为果品增值的一项新技术 ,已得到广大果农的认可 ,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现将其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 谨防日灼 气温在 3 5℃左右时 ,贴字后易发生日灼 ,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利用早晚将字贴在果实阳面两侧 ,决不可贴在正阳面。2 了解胶质 工业用胶污染果面 ,易引发小红点且难以清洗 ,使用时应了解胶质成分 ,一般粘贴塑膜字用医用凡士林或黏性较强的稀米汤。3 掌握时间 纸袋果在除袋后喷 1次高效杀菌剂 (如3 0 0倍果优宝 ) ,于药液晾干或果面无水珠时贴字 ;膜袋果隔袋贴字时间为果实着色始期 ,即果个达 75、80时…  相似文献   

12.
伏旱高温期不同品种柑桔果面温度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温州蜜柑、脐橙和椪柑为材料,在重庆伏旱高温期间,选择晴天和阴天分别测定树冠南面朝天果顶部和基部表面温度的日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果面温度为温州蜜柑>脐橙>椪柑;晴天果实顶部日最高温一般出现在12:30—14:30;果实表面温度与气温和太阳辐射极显著正相关,气温对果面升温有显著影响,但太阳辐射对果实持续高温甚至发生日灼有更重要作用。在气温38.3℃时,温州蜜柑果顶最高温度达55.2℃,脐橙次之(54.1℃),椪柑最低(50.2℃);日灼果比例也以温州蜜柑最高,脐橙次之,椪柑最低,说明高温季节果面温度不同是这3个品种日灼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梨果实袋光温特性及鸭梨套袋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研究 7种梨果实袋的光、温特性 ,结果表明 :单层袋透光率明显高于双层袋 ;梨果实袋内温度高于树冠内温度 ,昼夜变化趋势与冠温相同 ;单层木浆纸袋内平均温度较低 ,双层纸袋和涂蜡纸袋内温度较高 ,套袋期间套袋果平均温度高于无袋果 ,平均高 0 .13~ 0 .4 4℃ ,最高达 0 .4 4~ 1.10℃ ;套袋期 ,套袋梨果呼吸强度均高于无袋果。鸭梨套袋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 ,但果实含糖量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国营园艺场三分场和民营潘坝村进行。供试品种砀山酥梨 3株、红富士苹果 3株 ,管理水平中上 ,树冠大小基本一致。供试套袋为四川省眉山县惠阳药膜套袋厂和台湾信泉果实双层套袋厂提供。在供试树上各设套药膜袋、双层袋及不套袋 (对照 ) 3个处理 ,于 2 0 0 0年 5月 2 5日进行 ,套前供试植株普遍喷 1次 12 .5%乙菌唑 2 0 0 0倍液混加 1.8%阿维虫清 60 0 0倍、4 0 %赛丹 2 50 0倍液 ,主要防治轮纹病、黑星病、黄粉蚜、梨木虱等病虫害。采收时 (砀山酥梨为 9月 2 0日 ,红富士为 10月2 0日 ) ,从供试植株上采取果个大小、方位…  相似文献   

15.
绿宝石梨是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出的优新梨品种,由新世纪和早酥梨杂交而成。在辛集定植4 a(年)来表现为果形正,果皮绿色,果肉乳白色,脆嫩多汁,石细胞少。套袋后果面光洁,果皮黄白色,是品质极佳的早熟品种,但在生产中套袋梨常出现果锈、虎皮、果面花青色、黑点、裂口、裂纹、日灼、畸形果等情况,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质量。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1 发生原因分析1.1 树势不稳树势不稳,过弱或虚旺,贮藏营养不足,幼果角质层发育不良,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易受伤害,从而导致果面光洁度差。1.2 幼果期用药不当套袋前喷布含…  相似文献   

16.
1 套袋失败的原因1 .1 纸袋质量差 果袋纸质差 ,果实采摘前烂袋 ,或纸袋透气性差 ,袋内湿度过大 ,特别是黄皮梨 ,易产生果锈。1 .2 风光条件差 树体本身通风透光条件差 ,温度过大时 ,易产生锈果。1 .3 套袋时间不恰当 套袋过早 ,幼果太小 ,易发生落果 ;套袋过晚 ,影响后  相似文献   

17.
套袋对苹果果实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套袋栽培能有效改善果实外观品质 ,明显减少农药污染 ,已作为当前生产优质果品的重要技术推广。但生产中发现套袋在减轻果实多种常见病虫害的同时 ,又可加重或诱发一些潜在病虫害的发生 ,必须注意防治。1 套袋加重某些潜在病虫害的发生1.1 日灼病 日灼病是由于阳光直射引起果实局部表面温度过高所致。果实套袋后袋内温度高于外界 2 .5~ 3.7℃ ,往往容易烫伤果实 ,发生不同程度的日灼。调查发现日本小林袋、南韩袋日烧病发生率低 ,而台湾袋、涂蜡袋发病重 ;浇水次数多的果园发病轻 ,干旱果园发病重 ;弱树发病重 ,旺树轻 ;树体南、西部及…  相似文献   

18.
《烟台果树》2016,(4):51-52
正6月26日,成都首届全国水果幼果套袋产业生态峰会隆重召开,致力于解决全国果农的幼果套袋需求。会上,四川阔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康麟推出的"好果子幼果套袋机",引爆现场。水果种植大户和农资经销商等约500人,对第3代的幼果套袋机"果易套"极其感兴趣,疯狂围观。那么幼果套袋的市场有多大,为什么要幼果套袋?我国现在每年4万亿只果袋需求,千亿元  相似文献   

19.
去年扶风县南阳、法门、天度、段家、午井等乡镇的一些果农,都积极采用了苹果套袋技术,但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发生日灼、落果及萼洼、果面出现小斑点等。 1 出现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套袋质量和套袋技术问题 1.1.1 套袋质量 目前市场上的套袋种类很多,有国产袋,也有进口袋。苹果套袋,一是要求纸质拉力大,经得住风吹雨打,保证在外界气候变化很剧烈的情况下,袋内温度不会很快就发  相似文献   

20.
苹果套袋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实套袋技术是我国当前提高果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实行苹果套袋,能够改善果实色泽,防止果锈,提高果面光洁度,减少病虫害,降低果面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但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风味变淡,易引起日灼,诱发一些黑点、苦痘等病害,以及对果实大小、贮藏性的影响.套不同种类的果袋,效果不一.为了提高套袋成功率,必须做好套袋前果园准备工作,选择合适果袋,灵活掌握套、摘袋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