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太阳岛风景区自然江河漫滩地的植被进行了调查,初步得出了各群落的基本类型及其优势种类组成,并分析了群落的多样性及其结构.结果表明:太阳岛自然植物群落的植物区系属满洲植物区系与达乌里亚植物区系的交错地带;群落类型属山地森林向松嫩草甸草原过渡的森林草原;除了气候因子外,影响植被群落形成的因子主要是地形、土壤与水分; 确定了自然群落演替趋势为沙生系列与湿生系列两大演替,最终的顶级群落分别为榆树疏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或柳丛.  相似文献   

2.
杉木人工林群落中立木密集程度均匀,处于同一年龄层。群落的植物区系特征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并具有明显的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倾向。群落结构较为单一,木本植物占优势,乔木层优势种群杉木作用明显,控制着整个群落的森林环境;乔木更新层中杉木的幼苗、幼树较多,天然更新良好。若不采取任何抚育措施,该群落将暂时保持相对稳定的针叶林结构,但最终将演替为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  相似文献   

3.
江淮丘陵大蜀山大叶榉群落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江淮丘陵合肥大蜀山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典型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群落植物组成、生活型特征、层次结构以及优势种群年龄结构和发展动态。结果表明,群落内共出现维管束植物28科45属49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主要由热带和温带区系成分组成,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群落中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群落垂直空间分化明显,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群落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群落中大叶榉占有明显的优势地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山槐(Albizia kalkora)、枫香(Liquidam bar form osana)为亚优势种。群落中大叶榉正处于旺盛生长期,自然更新良好,在未来的演替中,马尾松针叶树种将会逐渐减少,演替为稳定的落叶阔叶林结构。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植被基本特征及其主要类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植物区系分析,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植被的基本特征,介绍了主要群落类型的分布、种类组成、特点,并分析阐述了植被演替的基本规律和过程。  相似文献   

5.
辽西地区包括朝阳、锦州、阜新等地,自然气候由以湿润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干旱为主,山桃属辽西地区原生乡土树种,通过对山桃天然群落进行标准地调查,总结了所调查群落的不同属性特点,如建群种和优势种特性、群落自然演替的稳定性、植物区系过渡性等特性,结合山桃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为山桃及群落伴生种在退化林地生态修复、园林苗木培育以及经济林产业开发等生态应用中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物群落演替进行研究,以探讨该方法在植被演替研究中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可以将13个样地客观地划分为5个群系。结合不同群系的恢复时间,即可得到较完整的植物群落演替序列:猪毛蒿群落-赖草群落-长芒草群落-铁杆蒿群落-沙棘群落。该演替序列与传统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说明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植被演替是可行的。同时该方法数学上较为严格,且计算简单、运算量小,精度较高、可在计算机上运算,可大大提高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定量化水平,在植被演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阔混交林次生演替群落土壤营养元素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群落演替和土壤环境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方法]采用时空迭代法,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典型、有代表性的针阔混交林次生演替阶段群落,进行植被调查和土壤分析。[结果]在同一气候和母质条件下,针阔混交林次生演替群落中土壤有机质与氮、磷、钾等在剖面分布上的变化趋于一致,且在表层土壤中养分积累作用明显,与凋落物-土壤的分解吸收作用有关。随着群落演替的发展,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土壤营养元素供给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改善,改善后的土壤条件更适合下一代群落的生长。群落自组织、自我施肥能力增强与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相适应。[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多种干扰形成的"干扰系统"、群落动态变化以及东北地区次生林保育与生态恢复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岩溶石漠化植被恢复区之一的中梁山为研究区,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植被演替研究法,结合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2种数量分析技术,从定量的角度对研究区恢复植被的演替阶段、演替系列、群落特征以及演替过程中的物种组成变化、演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梁山植被恢复演替共分为9个阶段,基本遵循旱生进展演替一般规律,即从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受土壤、岩性的特殊生境影响,中梁山形成了三大土壤顶级,即以乔木为主的马尾松群落、柏木群落,以及以耐旱、耐瘠薄灌木树种构成的灌木群落.由于人工修复植被与自然恢复植被差异明显,分别形成了自然恢复演替和人为辅助演替两大演替系列;自然恢复群落与人工林相比,物种丰富度更高,功能群组成更复杂,并表现出乔木群落大于灌丛、灌草丛群落大于杂草群落,而人工辅助演替尽管加快了植被演替进程,但生态功能最差;DCCA排序结果与TWINSPAN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均出现物种组成和环境条件相似样方的集聚,这是植被与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和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ascendens)的群落特征,根据吴征镒科属区系分析方法,对武夷山和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早樱群落共有种子植物261种,隶属于64科、144属,其中以寡属种居多,物种分布不均匀。区系特征上,从科的区系成分来看,两地3个群落植物区系热带性强于温带性分布类型;从属的区系成分来看,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区系热带性分布和温带性分布类型基本持平,而宝华山温带性分布类型要明显强于热带性分布。该群落区系T/R值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海拔高度的影响不明显。该群落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保留有大量的原始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以昆明西山林场2008年、2001年和1993年3个梯度的云南松林火烧迹地自然更新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演替梯度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区系成分,采用DCA排序分析植物的演替梯度变化,并分析不同演替梯度下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内共计有物种102种,分属50科,88属;除5 a自然更新群落外,12 a和20 a自然更新群落均以乔木层为优势,优势树种为云南松;灌木层主要以杜鹃花科的碎米花杜鹃、卵叶南烛为优势,草本层主要以菊科、禾本科和蕨科的物种为优势;植物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其中尤以北温带分布的属为多;在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物种重要值也发生规律性变化,反映了火烧迹地植被演替的梯度变化趋势。DCA排序揭示了云南松林火烧迹地从灌丛至森林的演替变化趋势,也反映了植被随时间序列的演替梯度变化。不同演替梯度上群落物种多样性呈现规律性变化,自然更新20 a云南松林的Gleason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自然更新12 a的云南松林;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以12 a自然更新群落为最高,且显著高于5 a和20 a自然更新的植物群落,自然更新5 a的灌丛则最低;草木层3个演替梯度中自然更新5 a的灌丛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均显著高于另外2个梯度,自然更新20 a的灌丛则最低。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典型群落样地调查法,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森林群落乔木层具有不同的物种多样性.处于演替前期和后期的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均较低.以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混交的森林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均较高,基本上处于演替的中期,是喀纳斯旅游区分布较为广泛的森林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2.
南平部分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根据南平部分森林群落样地的数据研究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种间相遇机率(PIE)和Shannon-Wiener均匀度作为多样性测定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纬度带内,具有越接近群落的顶极阶段,其物种多样性越高的趋势;同一群落类型的样地,具有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群落物种多样性呈减少的趋势;从群落结构组成上看,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低于下木层,体现群落向区域顶极阶段演替.认为物种多样性测定与比较,说明群落的结构、类型、生境和演替等方面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规划决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森林为例,进行了中、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规划决策的研究。在规划中以恢复地带性顶极群落作为经营目标,以各种林分类型向相应的顶极群落演替所需要的相对时间长短作为距离系数建立目标函数。在研究了该区域天然林经营与替模型基础上,把东方红林场森林划分为8个森林经营类型组,分析和定义了决策变量及约束条件。进行线性规划求解。研究结果认为,这种森林规划兼顾森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适应性经营与一体化森林规划体系是控制和纠正这种森林规划风险性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森林采伐对大熊猫栖息地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平武县暗针叶林不同采伐迹地植被类型的调查和研究表明:①同强度采伐后,大熊猫次生栖息地植被类型的组成和结构差异明显,林下箭竹综合质量分化显著,其中森林郁闭度、苔藓层厚度与盖度以及凋落物厚度与盖度对林下箭竹质量的影响较大。②不同强度采伐对大熊猫栖息地群落组成、结构和林下箭竹质量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间伐比皆伐更有利于栖息地箭竹质量的提高。③森林采伐后随着顺行演替的进行,乔木层郁闭度、平均树高和胸径逐渐增长,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④随着顺行演替的进行,林下箭竹的更新与生长发育状况逐步好转,至演替顶极暗针叶林阶段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从1993年2月开始对福建武平帽布常绿阔叶林火烧前群落生态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本文对该群落的重要值、结构、区系组成和米槠种群立木级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是以米槠为主的植物群落,与其所在地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宜,处在相对稳定阶段.本群落将于1993年8月~12月间砍伐火烧,至于火烧后演替规律,以后再作报道.  相似文献   

16.
对大连城市森林群落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随演替阶段的变化,包括不同群落演替中植物功能性状叶厚度、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平均冠幅、平均胸径、平均盖度、平均树高、叶碳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植物功能性状与土壤环境(土壤养分、植物凋落物重量及分解与地下食物网)的关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群落黑松林、黑松-栎树混交林、栎树林演替过程中叶干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叶厚度、比叶面积呈下降趋势;而半人工群落黑松林、黑松洋槐混交林、洋槐阔叶林演替过程叶干物质含量下降、叶厚度下降,比叶面积呈上升的趋势。黑松林、黑松-栎树混交林、栎树林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平均盖度呈上升趋势;而在黑松林、黑松洋槐混交林、洋槐阔叶林呈下降趋势。平均树高在黑松林、黑松-栎树混交林、栎树林呈下降趋势,在黑松林、黑松洋槐混交林、洋槐阔叶林呈上升趋势,其与土壤有机碳显著负相关。围绕植物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功能的关系,进一步讨论了其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可为研究大连城市森林群落水平的植物功能性状对土壤环境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关帝山次生林区森林交错带群落为研究对象, 运用Excel软件, 对森林交错带群落林木年龄结构做直方图, 并用多项式模型对群落内各树种的年龄结构进行拟合, 根据结构分析, 研究了各交错带群落的年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研究地区的森林交错带群落可分别处于群落演替的前期、中前期、中期、中后期、后期5个阶段。在整个演替过程中, 交错带群落内各树种的年龄结构变化不相同, 分别表现出同龄和异龄结构特征。对群落年龄结构绘制直方图, 用多项式模型拟合后, 落叶松、白桦和山杨的年龄曲线依次为反J型、正态分布型和右偏正态分布型3种, 云杉的年龄曲线变化依次为反J型和右偏双峰态分布型2种。交错带群落内各树种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主要由各树种的生态学特性、自然稀疏过程和树种的迁入过程决定, 此外, 自然和人为干扰也是引起各树种年龄结构波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外环境因子监测,分析研究了长白山次生白桦林不同演替阶段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演替是环境因子指标变化的主导因素;林内空气温度、林内空气温度日振幅和相对湿度日振幅随群落演替下降,光合有效照度和相对湿度随群落演替升高,土壤温、湿度不随着群落演替有规律变化;变化速率vav能明显地反映环境因子随群落演替的变化规律,通过比较vav获得了群落演替过程中环境因子的敏感性:光合有效照度〉5 cm深土壤湿度〉相对湿度日振幅〉10 cm深土壤湿度〉林内空气温度日振幅〉相对湿度〉林内空气温度〉20 cm深土壤温度〉10 cm深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19.
小兴安岭天然次生林经营模拟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PACE模型对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某研究样地进行了不同经营方案的模拟,并建立了反映森林多效益功能的层次分析评价结构模型。通过实例研究表明,SPACE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应用于森林经营模拟与评价是可行的,对森林经营决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的结果表明,对研究样地所设计的8种经营方案中,最佳经营方案为:当年伐除胸径34cm以上的全部阔叶树,25年时伐除胸径38cm以上全部林木,50年时伐除胸径40cm以上全部林木,75年时伐除胸径46cm以上全部林木。这一方案既满足了一定的木材需求,又使经营后的森林资源林相完整,演替为当地的顶极群落,且未来演替方向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