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果沙棘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是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沙棘属 (Hippophae L inn.) ,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原产我国及欧洲 ,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高山区 ,以前苏联、蒙古、中国分布最多。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是沙棘为主要布区 ,其中以内蒙、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新疆等省区最多 ,主要有中国沙棘亚种 (通常称为中国沙棘 ) ,还有少量的柳叶沙棘、西藏沙棘、云南沙棘、中亚沙棘等亚种。大果沙棘是从沙棘栽培品种筛选培育出来的果大、无刺或少刺的沙棘。1 栽培意义沙棘是一种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的沙棘资源及开发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甘肃省的沙棘种质资源、类群分布及其生态生物学特性,并就如何更好地利用、保护和发展资源,提出了设想和看法。一、甘肃省的沙棘种质资源沙棘在全世界有5种8亚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及亚洲的亚热带高山区。多生长在河谷灌丛、河滩沙砾地及林缘。我国有5种4亚种,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西南高山地区。甘肃省现在已知有3种2亚种。 (一)鼠李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相似文献   

3.
沙棘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属植物种质资源非常丰富。这一属植物共有15个种和亚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其中只有4个亚种被研究和开发。本文综述了沙棘属植物种质资源利用的现状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沙棘(Hoppophae rhamnoides)又名黑刺,醋柳等,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灌木或乔木,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高山区。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是沙棘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共有4个种和5个变种。现代研究表明,沙棘富含多种营养  相似文献   

5.
沙棘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13,他引:14  
沙棘属(Hippophae L.)为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植物,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高山区.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是沙棘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四川大学张泽荣教授将我国沙棘属植物分为4个种5个变种.廉永善等将我国的沙棘属植物分成两个组6个种12个亚种.由于沙棘属植物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已引起了各国科技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沙棘果既可食用,又可药用,为营养价值颇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的天然药物.国内外学者对沙棘进行了命题广泛的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沙棘属(Hippophae Linn)我国共有四种,五亚种。其中以中国沙棘(H.rhamn-oides Linn.subsp.sinensis Rousi)、西藏沙棘(H.thibetana Schlechtend)、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W.Lin et T.N.He)分布较广,价值较大。沙棘属植物为我国西北、华北、西南的重要水土保持树种。果实及种子富含维生素C、A、P 及多种矿质营养,可制作高级饮料其它食品,目前各地竞相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同工酶技术结合传统分类,使沙棘种和亚种不仅从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方面,而且从基因的表达上给予正确的分类。同工酶分析的结果表明,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分属不同的种,而云南沙棘、青海沙棘、内蒙沙棘和建平沙棘则属同一种,但分属不同的亚种,即Subsp.yunnanensisRousi和Subsp、sinensis Rousi(青海沙棘,建平沙棘,内蒙沙棘属这一亚种),它们都是近缘种,它们的亲缘关系依次疏远,呈从西南到西北的地理递变。其中肋果沙棘是递变的中间过程,是沙棘从西南到西北的替代表观。这和传统的从生物学特性分类是吻合的,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沙棘(Hippoplae rlamnoicls L.),又名酸剌、黑剌(青海)、醋柳(山西)、戚际艾(维吾尔族),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的野生植物. 我国是沙棘资源分布最广的国家.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广大地区.其中,西北地区(陕、甘、青、宁、新)分布尤为集中,即沙棘多生于沙漫滩、河谷阶地、丘陵河谷及丘间低地,垂直分布可达5000m的高寒地带.但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沙棘,别名醋柳果、沙枣,系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灌木或乔木。主要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温带地区,中国、蒙古、印度、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丁香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香属主要分布于亚洲温带地区及欧洲东南部,我国原产25种,为丁香属分布中心,其分布自中国西南至东北约跨越15省份,以西南及秦岭地区种类最多。本文从系统分类、种子生物学、开花生物学、营养繁殖、杂交育种及应用等多方面对我国丁香属植物的研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沙棘别名酸溜溜、醋柳,属于胡颓子科沙棘属,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原产于我国及欧洲。俄罗斯、蒙古、中国分布最多。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是沙棘的主要分布区。沙棘不仅对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而且还能在恶劣的气候、土壤条件下生长,被誉为“绿色卫士”。它是一种用途广泛,利用价值高的经济树种。随着中西部地区开发、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它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山西广泛栽培的沙棘良种有向阳、优胜、浑金、橙色、乌兰格木、阿楚拉、阿列依(雄株,沙棘杂交种)、辽阜1号和2号等。沙棘良种一般采用无性繁殖。首先应…  相似文献   

12.
火炬树别名鹿角漆,漆树科漆树属。原产北美洲,广泛分布于加拿大东南部及美国中部地区,现欧洲、亚洲及大洋洲许多国家都有栽培。我国最早于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作为观赏树种引入,随后陆续推广至华北、西北、东北、华中和西南许多省区。  相似文献   

13.
<正>一、沙棘研究的意义沙棘为胡颓子科酸刺属的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于一身的珍贵树种。沙棘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广大地区,其生态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耐寒、耐旱、耐盐碱、耐瘠薄,萌蘖能力强,具有良好  相似文献   

14.
李坤  都桂芳 《沙棘》1994,7(3):1-3
综合前人及自己的研究成果,从沙棘属植物的分类、分布、生态地理及细胞学等方面分析,提出了该属的起源中心应分为原生中心与次生中心,并认为原生中心在中国,次生中心为中亚和高加索.在4种9亚种的沙棘属植物中,原生种是中国沙棘(subsp sinensisRousi).  相似文献   

15.
榛树为桦木科 (Betulaceae)榛属 (Corylus L inn.) ,全世界约 2 0种榛属植物 ,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我国是榛树的原产地之一 ,栽培和利用榛子已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约有榛属植物 9种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云南产 6种 ,即 :藏刺榛 (Corylus thibetica Batal.)、  相似文献   

16.
沙棘放牧利用经济效益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丽  李敏 《沙棘》1996,9(4):29-31
1 背景 中国的沙棘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华北、东北。以及西南的部分省(区),涉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四川、辽宁等省(区)。其中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是中国沙棘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沙棘分布地区远离海洋,地处内陆。多为大陆性气候,降雨量较少,水资源缺乏。其中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年降水量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7%;单位面积地表水平均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4%。沙棘分布区所涉及的行政区总面积超过400万km~2,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但土地质量不高。在总土地面积中,包含了全国沙地的98%,裸地的40%,戈壁的83%,沼泽的39%.以及待开发土地资源的47%(表1)。全区有林地30.46万km~2,占总土地面积的7.4%,远低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其中西北五省(区)林地面积仅占4%,草地也多为干草原。中国沙棘分布最集中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冷杉     
冷杉属(Abies Mill)约五十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及非洲北部的高山地带:我国有21利3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浙江、台湾、广西、贵州和湖南各省区的高海拔地带.冷杉为常绿乔木,树高一般在20—40米,胸径达1米.树干端直、小枝对生,树冠塔形.叶螺旋状着生,辐射伸展.叶脱落后留有叶痕.雌雄同株.球果直立,卵状圆柱形,种子具长翅,种子成熟后一同与种鳞脱落,中轴宿存.冷杉常组成大面积的纯林或混交林.其中:  相似文献   

18.
4种榆科保护树种种子及幼苗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科植物[1]广布于全球热带及温带地区,主要产于北半球.该科植物约16属,230种,我国有8属,59种,全为木本,多数种类的木材材质优良,适于建筑、家具、车辆、造船、桥梁、器具、文具等.枝皮、树皮纤维坚韧细长,可用作编绳织袋,或作人造纤维原料.其中榆属植物[2]有40多种,分布于欧洲、亚洲和美洲,我国有23种.  相似文献   

19.
1 西双版纳叶下珠属植物资源分布大戟科叶下珠属(Phyll-anthus)植物约有600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叶下珠属植物33种和4个变种[1],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其中云南省有13种。经调查西双版纳有7种(表1),5种可作药用,其中苦味叶下珠和叶下珠  相似文献   

20.
华南的短期绝对低温是引种热带棕榈成败的关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世界已知的棕榈科植物约有210属3000多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热带亚洲及澳洲的种类最多,约有100多属,1300多种,其次分布美洲约有60多属,800多种,少数产于非洲。欧洲仅1属,1种。我国约有28属,100余种(含常见栽培种),产西南至东南部各省区。现在华南植物园引种棕榈种类约有71属,260种(包括未定名种)。 由于地理隔绝,棕榈植物的寡种属有近百种之多,其中绝大部分生于高温多湿的热带雨林区,混生于丛林之中或阴蔽于林荫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