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茉莉酸类物质在调节植物对逆境的反应和生长发育方面有重要作用.最近,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分离鉴定了茉莉酸响应基因的转录抑制因子JAZ(茉莉酸ZIM结构域蛋白)蛋白家族的12个成员,这是植物茉莉酸信号途径分子机制研究的重大进展.JAZ蛋白不仅是联系COI1和下游茉莉酸反应基因的环节,而且COI1-JAZ蛋白的相互作用导致发现活性形式的茉莉酸类物质及其受体.笔者综述了JAZ蛋白家族的结构特点、不同成员之间及其与MYC转录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JAZ蛋白对茉莉酸响应基因的转录调节机制,并展望其在橡胶生物合成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茉莉栽培繁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茉莉植物栽培繁殖、修剪施肥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从茉莉植物的利用角度,提出了今后应从提高有效物质的含量、安全、优质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茉莉为木犀科素馨属(茉莉属)植物,有约100个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有大花茉莉(Jasminum grangiflorum L.)和小花茉莉(Jasminum sambac(L.)Ait)两个种。小花茉莉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广西、福建、云南、四川等地,主要栽培品种依花形结构一般分为单瓣茉莉、双瓣茉莉和多瓣茉莉3种。双瓣茉莉是我国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品种,20世纪60年代以前,单瓣茉莉是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因其花单产较低,逐渐被双瓣茉莉所替代,致使目前单瓣茉莉已趋绝种。现将单瓣茉莉和双瓣茉莉形态性状的调查结果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4.
茉莉花的生产现状与科研方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叙述了茉莉的植物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及茉莉生产与茉莉花茶销售现状,根据茉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茉莉育种研究方向设想。  相似文献   

5.
荣莉花是花茶的主要原料之一,全国茉莉花栽培面积相当大,尤以福建和广西栽培面积最大。长期以来,茉莉花产量较低,营养生长过旺,在生产中常采取疏叶打项的措/施来提高花的产量,从而增加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如何抑制茉莉过旺的营养生长、提早现蕾、提高花产量是茶叶科技界面临的课题。为此,我们通过不断摸索,筛选出若干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制成茉莉增花剂,可以协调茉莉营养生长与开花的关系,促进花蕾提早萌发,增加花数花重,提高产量,并且可以代替过去茉莉花生产中的疏叶打项的农事操作,减少了劳动力与劳动强度,降低了成本提…  相似文献   

6.
闽北是福建省茉莉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茉莉栽培面积的扩大,茉莉病虫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作者于1994年在闽北的建阳、政和等地茉莉花区调查观察了茉莉主要害虫的种类、为害程度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部分室内外饲虫观察,同时对主要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做了初步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综防措施,初报如下:一、闽北地区为害荣莉的主要病虫害种类主要害虫有:茉莉叶野螟、茉莉蕾螟、茉莉花瘿蚊和斜纹夜蛾。次要害虫有:小杰象虫、金龟、黄胸蓟马、小黄卷叶蛾、柳天蛾。主要病害为茉莉白绢病二、闽北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1.茉莉叶野螟(Na…  相似文献   

7.
1.茉莉花是一种天然高级香料植物。茉莉花渣是茉莉鲜花经过花茶警制失去一小部分的花香后茉莉花干,通常作为废料处理。花茶香制过程中,茶叶仅吸收茉莉花中的芳香物质20%-25%。花渣内仍存有大量有价值的芳香物质和微量元素,作为提取香精的原料,具有很大生产价值和经济价值。据测定花渣内的内含物仍有:茉莉内脂占11%;卡醇占10.5%;右旋芳樟醇占9.1%;苯甲酚占77%;乙酸卡脂占6.3%;顺式茉莉酮少量;茉莉酮甲脂少量。试验、生产表明,花渣内残留物茶末、片等杂质会使浸膏色状变深,脂质增加,影响香气纯正,减少净油含量。所…  相似文献   

8.
茉莉花是我国最重要的茶用香花作物,也是我省农村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对茉莉物候学特性迄无系统资料可查。为了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茉莉化控栽培工程”的需要,在建阳赤岸(N27°20’,E118°10’)开展了茉莉物候学特性的系统观察研究,并取得初步结果。一、茉莉梢叶发生的物候学特点1.萌梢建阳赤岸茉莉有覆土越冬与露地越冬二种越冬管理型式,其中:覆土越冬型,于春分前后清兜留桩15-20厘米修剪;露地越冬型,春分后留桩5-7厘米左右台刘清园。3月下旬旬平均气温达12.6℃,叶芽开始萌动,其中:(1)覆土越冬型:茉莉梢芽萌发数…  相似文献   

9.
茉莉香105的引进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香105为泰国香稻品种,我国已从茉莉香105的变异株中选育出了特一级优质稻品种茉莉占,并利用茉莉占选育出茉莉新占、茉莉丝苗、茉莉油占、茉莉软占等新品种(品系)。茉莉新占、茉莉丝苗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茉莉油占、茉莉软占通过广东省两年区试、本文主要介绍了茉莉占衍生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0.
茉莉花是一种气质花,其香气是在开放过程中形成的。茉莉鲜花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酸苄酯、芳樟醇和α-法呢烯,但不同鲜花品种、产地和采摘时节的香气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广西茉莉花香气中芳樟醇相对含量与福州茉莉花相当,但乙酸苄酯和α-法呢烯的相对含量则低于福州茉莉花;单瓣茉莉花香气中芳樟醇和α-法呢烯相对含量高于双瓣茉莉,乙酸苄酯相对含量则低于双瓣茉莉;7、8和9月的福州茉莉花香气中乙酸苄酯相对含量接近;9月的芳樟醇相对含量高于7、8月,但其α-法呢烯的相对含量却低于7月和8月。利用茉莉花茶香气品质评价指数(JTF)考察鲜花香气品质,结果发现福州双瓣茉莉鲜花的JTF指数(1.88)高于福州单瓣茉莉(1.66)和广西双瓣茉莉(0.77),7月福州双瓣茉莉的JTF指数(2.37)高于8月(1.88)和9月(0.88),这表明本研究中福州双瓣茉莉品质优于福州单瓣茉莉和广西双瓣茉莉,且伏花的香气品质好。  相似文献   

11.
福建茉莉病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Jasminum sambac Ait)是福建重要的经济花卉,花适宜窨制花茶。福建是我国茉莉花茶的主产区,由于常年各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茉莉花的产量与质量,从而给茉莉花茶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1985~1986年,笔者受福建省农业厅的委托,承担此项调查研究工作,本文报告福建茉莉病害的种  相似文献   

12.
茉莉酸甲酯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境胁迫能力,但在对香稻香气物质2-乙酰基-1-吡咯啉(2-AP)的影响研究还鲜有报道。以香稻品种象牙香占为试验材料,设置茉莉酸甲酯3种喷施浓度(0.25、0.50和1.00 mmol/L),研究苗期喷施对香稻幼苗2-AP合成与累积、香气前体物质含量、香气相关酶活性、香气相关基因表达量调控、抗性酶活性变化和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喷施适当的茉莉酸甲酯浓度(0.50~1.00 mmol/L),香稻幼苗2-AP含量增加,香气合成前体物质1-吡咯啉、丙酮醛和1-吡咯啉-5-羧酸(P5C)含量提高,二胺氧化酶2基因(DAO4)、鸟氨酸转氨酶基因(OAT)和脯氨酸脱氢酶基因(ProDH)表达量提升。茉莉酸甲酯处理还提高了香稻秧苗素质,增加了抗性酶活性,提高了抗氧化能力。适度的茉莉酸甲酯能提高香稻2-AP含量和秧苗素质,归因于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闽东茉莉白绢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瑞国 《福建茶叶》1991,(1):31-31,50
白绢病是茉莉的主要病害,危害严重,常发生大面积枯死,造成茉莉花产量大减。本文研究茉莉白绢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及其发疫规律,总结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病害。  相似文献   

14.
茉莉栽培在我国历史悠久。茉莉害虫种类颇多,危害严重,影响茉莉花的产量和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茉莉主要害虫及危害、防治措施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非洲茉莉是一种广泛栽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观赏价值很高的观叶植物,其叶片常遭致瘿昆虫的为害而形成卷叶型虫瘿,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研究卷叶型虫瘿的形态结构特征,可为阐明植物与虫瘿的关系及对虫瘿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调查了海南省儋州地区栽植的非洲茉莉叶片受到卷叶型虫瘿为害的情况,并对非洲茉莉卷叶型虫瘿叶片的形态结构和卷叶型虫瘿内的昆虫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洲茉莉卷叶型虫瘿的致瘿昆虫主要为钝鬃滑管蓟马,主要发生在幼叶上。按非洲茉莉叶片的被害情况和卷叶型虫瘿的形态,将卷叶型虫瘿分为5个受害等级。钝鬃滑管蓟马主要发生在非洲茉莉幼嫩叶片的快速生长时期,其特征为叶片明显变厚、细胞变大、叶片向上弯曲成U形,造成该性状的主要原因是叶片中各组织的细胞大小不一致造成的。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展非洲茉莉叶片虫瘿的形成机制研究以及开展致瘿昆虫的综合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台湾茉莉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台湾茉莉当年生茎枝细软,呈匍匐状,树高70.5~111.4cm,分枝较密,树幅101.1~176.5cm,为直立丛生灌木。叶长6.9~11.5cm,叶宽4.8~7.5cm,叶面积24.2~57.2cm~2,花朵大而饱满,花冠直径为3.0~4.0cm,花瓣12~15枚,百花重37....  相似文献   

17.
对茶树茉莉酸合成与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和对萜类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茉莉酸合成与信号转导途径中共11个关键基因家族,包含133个候选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该途径关键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包含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茉莉酸响应、损伤响应和厌氧诱导响应等元件;qRT-PCR分析表明,该途径大多数基因在萎凋过程呈上升趋势,在二摇后达到最高,四摇过程显著下调,杀青前略有回升,且关键基因可响应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多种胁迫;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检测出73种萜类物质,主要包括芳樟醇、香叶醇和α-法尼烯等呈花果香型物质;相关性分析表明,CsLOX11、CsLOX12、CsAOS2、CsAOC1、CsACX4、CsACX8、CsMYC2-4、CsMYC2_15和CsMYC2_21与β-蒎烯、柠檬烯和月桂烯等呈正相关,CsOPR2、CsTPL6和CsLUG4与反式-橙花叔醇、α-法尼烯和紫罗兰酮等呈正相关,其中CsTPL6与35种萜类化合物呈极显著正相关。明确茶树茉莉酸合成与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参与调控乌龙茶加工过...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外茉莉花资源进行收集保存及评价,并比较不同生长调节剂及浓度对茉莉非试管快繁生根率、平均生根数的影响。在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和横县中华茉莉园分别建立了种质资源圃,共保存茉莉品种(系)33个,筛选出加工型茉莉品种越南单瓣茉莉和尖瓣茉莉,观赏型品种越南粉苞茉莉和金茉莉。茉莉非试管快繁,选用浓度750 mg/L的IBA溶液慢浸0.5 h,生根率最高,平均生根数最多,越南粉苞茉莉生根率为94.67%、平均生根数为7.2根,尖瓣茉莉生根率为92.00%、平均生根数为7.5根。  相似文献   

19.
近日,广西横县中华茉莉园新移栽的一棵树桩比人的拳头还要大的茉莉老树灿烂地开花了。据了解,该茉莉老植株是园区内一名工作人员历尽辛苦才发现并成功移植到园区内的,可谓镇园之宝。  相似文献   

20.
茉莉(Jasminum sanbac Ait.)原产于波斯湾附近。据历史记载,在汉朝自亚洲西南部传入我国,最初栽培于华南,我省是较早种植茉莉的省份之一,自应用于熏制鼻烟和窨制茶叶后遂迅速发展,成为我国许多茉莉花区的苗源地;目前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一半,其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福州地区种植茉莉历史悠久,其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之冠,故定为福州市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