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成龄大果树移栽,关键要掌握以下10个环节:1移栽时间秋季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萌芽前进行移栽。最好是秋季落叶后进行移栽,因为成龄大果树在秋季有一次根系生长高峰,此时进行移栽,树体养分已经回流,有利于断根的愈合,有时还能发出部分新根,为来年树势转旺打下基础。而春季进行移栽,树势恢复缓慢,而且春季气温高,容易出现地上部蒸腾大,下部根系吸收少,树上树下水分"收支"不平衡,从而影响栽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一、选用优质壮苗柿树根中单宁物质含量较高,苗木出圃时断根,伤口单宁容易氧化,形成不透水的隔离层,伤口不易愈合,容易失水,导致柿树发芽迟,生长慢,缓苗期长,成活率低。因此要选用根系完整(根幅30厘米,侧根7条以上),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质壮苗,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避免柿树苗应长途运输而失水,影响成活率。二、促根处理对就近取苗,就近栽植的树苗栽前一般可不再浸水,对外地调运的苗木,栽前应将苗木根部在清水中浸泡一昼夜,再用泥浆蘸根,以防失水。三、适时栽植(一)春季栽植宜在3月底4月初柿芽萌动时栽植。(二)秋季栽植适宜…  相似文献   

3.
一、准确掌握造林季节 1、春季造林。土壤开始解冻到苗木萌芽以前是春季造林的有利时机,早栽的苗木先扎根后发芽,苗根愈合快再生能力强,可以给枝叶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水分,所以成活率比较高.相反,栽植过迟苗木就会“跑秧”,水分散失快而根系来不及供应导致枯死。既使处于垂死的状态还没有死掉,也因受过外界不良条件的严重影响,生长不好很容易变成“小老树”。从甘肃中部大部分地区来讲,一般从3月中旬到4月上旬是春季造林的最佳季节,这一时期特别宜于植苗造林和插干造林.  相似文献   

4.
板栗秋季带叶栽植有利于根系的愈合与生长,当年伤根即可愈合并发生新根,翌春及时生长,因此能显著地提高栽植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同春栽相比,栽植成活率提高17.1%,春季萌芽期提前14天,新梢生长量提高58%。  相似文献   

5.
板栗秋季带叶栽植有利于根系的愈合与生长,当年可使伤根愈合并发生新根,翌春及时生长,因此能明显地提高栽植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同春栽相比,栽植成活率提高17.1%,春季萌芽期提前14天,新梢生长量提高58%。  相似文献   

6.
提高春季栽树的成活率关键在于早,同样的栽培技术,早栽比晚栽成活率可提高 30%。   因早栽的苗木是先生根后发芽,当苗木大量发芽放叶时,需要供给水份和养份时,它的根系已恢复了吸收土壤水份的能力,如此早栽的苗木抗春旱能力也强,另外,早栽的土壤墒情好,空气湿度较大,苗木散失的水份少。   如果栽晚了,晚春气温升高快,苗木发芽放叶快,此时苗木根系还未恢复吸收土壤养份的能力,势必造成水份和养份的供应不足,导致苗木缓苗期延长,缺水严重时苗木还会干枯而死,进而影响成活率。   所谓早,就是在土壤化冻层已达到该苗…  相似文献   

7.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土壤水分状态较稳定。其次,从苗木的生理方面来看,苗木在落叶时已进入休眠状态,地上部的蒸腾量达到最低的程度,而根系在土壤中的生理活动仍在继续进行。这时栽植的苗木对来年的成活十分有利。秋季栽植的苗木,翌春生根发芽早,晚春干旱季节来临时已恢复正常生长,这样就大大加强了苗木的抗逆性。因此,各地应大力推广秋季造林。秋季造林多数地区采用植苗造林,就是在  相似文献   

8.
秋季是我区植树造林的一个重要季节。从季节条件讲,由于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土壤含水量比较稳定,对苗木的成活较为有利。从苗木生理方面讲,这时苗木落叶并进入休眠期,地上部分的水分蒸腾已达到很低的程度,而根系在土壤中的活动仍在继续进行。因此秋季栽植的苗木到翌春生根发芽早,待晚春干旱时节到来时,苗木已恢复正常生长,增强了抗性,有利于苗木渡过春旱关而成活。特别是在我区中西部春旱严重、  相似文献   

9.
谈起栽树、栽花,许多人以为没什么难的。然而有的人栽后,当时苗子成活了,过后却不见长或干脆死去。这是没有掌握好技术要领所致。如何提高成活率,保证新植苗木生长旺盛呢?适时栽植通过秋季落叶后至早春发芽前期为最佳栽植时期。当然还要掌握好各树种的物候期,如阔叶树应抢在发芽前栽,针叶树则在反青而未抽“薹”前栽植为好。保护苗木起苗少伤根,尽量缩短起苗到栽植的时间。如果苗木远途运输,最好根蘸泥浆,用湿草包好,苗木运到后要及时假植,确保成活率。磷肥蘸根用3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黄土、100公斤水均匀搅拌成磷肥泥浆。栽之…  相似文献   

10.
杨树大多在春季栽植,经常出现部分品种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的现象。部分杨树秋冬季栽植效果较好。杨树秋季造林宜选在杨树树叶自然脱落前半月左右进行。因为这段时间正是树木根系生长的第二次高峰期,有利于根系恢复生长。在土壤不结冻的情况下,杨树可冬季栽植。虽然栽植后树木根系不能立即生长,但在初春土壤温度回升以后。地下根系便可生长,等到气温达到树木发芽所需温度时,地下根系已完全恢复,长出新根,促使地上部分生长。栽植要点:一、整地。先对造林地进行全面整地。多数采用开槽低植的方式进行,个别地方因土层较浅采用穴状整地的应考虑换…  相似文献   

11.
板栗秋季带叶栽植衣利于根系的愈合与生长,当年伤根即可愈合并发生新根,翌春及时生长,因此能地提高栽植成活率,促进幼 生长。同春栽相比,栽植成活率提高17.1%,春和萌芽期提前14天,新梢生长量提高58%。  相似文献   

12.
出圃的苗木应达到枝条健壮、芽眼饱满、根系发达、侧根多、无病虫害。起苗一般在苗木的休眠期。落叶树种从秋季落叶开始到第二年春季树叶开始流动以前都可进行,秋季起苗应在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后进行,起苗后及时载植,翌春能较早开始生长,而且成活率高。春季起苗最好在芽苞开放前进行,否则会大大降低苗木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树苗起运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产量和质量,同吋也影响造林成活率和造林后林木的生长发育情况。因此,必须重视做好苗木的起运出圃工作。一、掌握起苗时间。一般从秋季落叶后到翌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前(即苗木休眠期)进行。秋季造林所用苗木,应在落叶后,随起苗随栽植,这在霜冻前根系能够恢复一部分创伤,来春可较早生长。根部含水量较高,不宜较长期假植的落叶树(如榆树)和常绿树进行  相似文献   

14.
正1.采集种根。楸树种根可利用苗木出圃后留下的苗根,也可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大树,在距树干1m以外之处挖半圆形的沟掘取侧根。采根时间,从落叶后到发芽前均可进行,一般多在春季随挖随育苗;秋季掘取的种根需砂藏越冬;严冬不宜采根,以免树木的根系受到  相似文献   

15.
秋冬季造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择适宜的物候期。具体适宜的季节在自树苗落叶至封冻约一个月左右,物候期应掌握在树叶尚未完全落净时栽植成活率最高,这是因为叶片到生长后期叶柄与苗干已形成离层,栽后不会影响苗木的养分回收,同时根系在土壤中能提早形成愈伤组织,早扎根,到来年不仅成活率高,而且长势好。  相似文献   

16.
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一、种苗因素。①苗矮。滑县在沟河路渠上栽植苗木绝大部分在3.5米以下,其中2.5米左右的苗也占了相当的比例,这样弱小的苗木,在人为活动较为频繁的沟河路渠上栽植,很容易受到人畜、机械的毁坏。②根系短小。据调查,死亡苗根系一般都不超过10厘米。由于根系短小,自身贮存的养分少,影响了发根量,使苗木栽植后在缓苗期不能保持水分平衡而死亡。③机械损伤。造成苗木大量失水。④苗木中转时间长。在春季干旱季节,不采取其它保护措施,苗木根系就会干枯。 二、栽植因素。①整地不当。因土壤漏水透风严重而使造林成活率低。②植树坑过小。沟河路渠一般土层坚硬、土壤含水量低,应挖大坑  相似文献   

17.
秋季是我区主要的造林季节之一。实践证明,秋季栽植大苗,只要技术措施得当,同春季一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区秋季栽植大苗,有着明显的不利因素,这就是苗木地上部分要经过一个冬季,容易失水干枯。但是,秋季造林也有许多有利因素。从气候上来看,这时气温逐渐下降,大气相对湿度较大,大风日数较少,苗木失水和土壤蒸发都较春季缓慢;从树木生理特点上看,由于根系活动要求的温度比地上部分低,所以在苗木落叶后,根系仍  相似文献   

18.
《林业科学》2021,57(7)
【目的】探究秋季施肥对苗木质量、养分贮存和造林效果的影响,明确苗木生长与养分回流的内在联系,确定最佳施肥水平,为苗木培育精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组培苗"北林雄株1号"为试验材料,顶芽形成后进行秋季施肥,每周1次,连续6周平均施入(9月2日—10月7日)。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秋季施肥水平和1个对照,每株施肥0、5、10和20 g(水溶肥花多多1号:20%N+20%P2O5+20%K2O+TE),分析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养分贮存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水平以及造林后苗木成活、生长和养分回流等的影响。【结果】1)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的影响较小,但可显著促进苗木尤其是根系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茎、根氮浓度分别提高2.4%~12.0%和17.4%~48.1%,根淀粉浓度提高17.9%~34.5%;秋季同时施用氮、磷、钾肥,主要提高氮贮存而不影响磷、钾贮存,表现出氮元素利用偏好性; 2)翌年造林后,苗高、地径和茎体积生长量在施肥量每株10 g时达到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40.0%、80.4%和85.3%),苗圃施肥效果得以充分体现;苗圃施肥量每株20 g的苗木造林后生长受抑,成活率最低(63.3%); 3)造林后苗木(施肥量每株10 g时)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氮回流效率(71%),降低落叶氮淋失(56.4%); 4)回流效率的变化并非受单一元素控制,而与叶片中多种元素的浓度变化相关;氮回流效率与落叶氮、落叶钾浓度呈负相关,与绿叶磷、落叶磷浓度呈正相关;磷回流效率与绿叶氮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苗木氮贮存量、非结构性碳积累量、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是评价秋季施肥效果的主要指标,苗圃合理秋季施肥能够提高苗木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进而提高苗木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表现;造林后,苗木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叶片氮回流效率,降低落叶氮淋失。秋季施肥是一种理想的养分加载方式,但合理秋季施肥量的确定尤为重要,施肥量每株10 g时最有利于苗木养分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贮存及造林后成活和生长,施肥量每株20 g时则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9.
枣树春季栽植效果好平度市林业总站对同苗源、同规格苗木和同等立地条件及栽培管理条件下,春季栽植的枣树和秋季栽植的枣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春季栽植比秋季栽植的枣树一是发芽早而整齐。一般发芽提前1周左右。春栽的5月下旬发芽率即达97%;而此时秋栽的仅为7...  相似文献   

20.
秋冬气温低 ,但地温高 ,苗木根系生长旺盛 ,伤根易愈合 ,此时栽植树木 ,易成活 ,翌春生根早 ,发芽壮 ,是植树造林最佳季节。为了提高栽植成活率 ,应采取以下原则和主要措施 :1 适时适树秋冬气温低 ,要选用抗冻能力强 ,易成活的树种 ,如杨树、泡桐、刺槐、栎类、枫杨、椿树、苹果、山楂、李子、杏、梨等。2 优质壮苗应选用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 ,无机械损伤的优质苗木。杨树、泡桐等用材树苗高 4m以上 ,直径 3cm以上 ,苹果、山楂等经济树苗高 1.2m以上。3 保护苗木在起苗和运苗时 ,要保护苗根 ,尽量不伤根或少伤根。对过长的根、受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