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浙西北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生态位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evins、Hurlbert、Schoener和Pianka的生态位计测公式,以综合群落梯度为资源轴,定量计测了青山湖针阔混交林24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分析了各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相似性比例和重叠的生态学意义,揭示了种群利用资源和效率的适应环境的能力。结果表明,该区域优势树种青冈、苦槠、马尾松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各优势树种,无论是耐荫种类还是阳性树种,均表现出较高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说明它们对现有环境适应的相似性;生态位重叠与竞争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不能等同起来。各优势种群对地上垂直空间的利用是互补的,但生态位重叠较大,存在明显的空间竞争。  相似文献   

2.
在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拟赤杨群落为对象,以样方为一维资源位,以树种的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表现特征,定量分析拟赤杨群落中主要树种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拟赤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在群落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其他树种则呈现较小的生态位宽度值;群落中主要树种种群之间的相似性比例值不太高,生态位虽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但总体仍然较低,群落内种间竞争并不十分激烈。其计测结果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梅花山拟赤杨群落结构、动态及种间关系的基础,亦可用于指导拟赤杨混交林的营造。  相似文献   

3.
以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应用Levins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公式对天台山景区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林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枫香在各个资源位上均占优势,枫香、荚蒾(Viburnum dilatatum Thunb.)、木姜子(Litsea pungens Hemsl.)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Levins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710 6、0.421 3、0.320 9,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et Zucc.)、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Thunb.)Thunb.]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之间的生态相似性比例较大,例如枫香和荚蒾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为0.538 7;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值大,如枫香、荚蒾和木姜子。总体而言,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1的有16对,仅占总对数的28.57%,表明天台山枫香林中因利用相同的资源位而产生的种间竞争并不激烈,是一个稳定的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4.
万木林木荷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群落组成类型资源轴上取样地段为一维资源状态,以重要值为生态位计测的资源状态指标,对木荷群落中的11个优势树种进行了生态位的计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木荷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各优势树种,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对环境适应的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趋势,从而为木荷林的保护、群落结构与动态预测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甘肃小陇山锐齿栎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ianka重叠指数对甘肃小陇山锐齿栎林的10个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及生态相似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关系,揭示了各种群在群落中的功能地位及其生态适应性.得出了:(1)研究区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BL:大小依次为锐齿栎、红果钓樟、椴树、椋子木、华山松、鹅耳枥、四照花、白桦、漆树、元宝槭.BSW值顺序则为锐齿栎、椴树、红果钓樟、鹅耳枥、椋子木、华山松、漆树、四照花、白桦、元宝槭.(2)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4的共有12对,占26.67%,说明生态位重叠的程度不是很高,生态位重叠最大值发生在鹅耳枥和元宝槭间,为0.736 3.(3)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大于0.5的只有2对,表明群落内物种对资源利用相似性程度比较低.  相似文献   

6.
澜沧江上游森林珍稀草本植物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20 0 2年和 2 0 0 3年 7— 8月 ,笔者采用常规调查方法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澜沧江上游物种进行了调查研究 .以不同群落类型和海拔高度作为资源位 ,分别以物种重要值和个体多度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 ,对澜沧江上游桃儿七、星叶草和角盘兰及选取的几种对照草本植物进行生态位的计测和分析 .结果表明 :桃儿七、星叶草、角盘兰生态位宽度值小 ,充分显示了它们的稀有性 ,在该地区应优先保护 .桃儿七种群在海拔 36 0 0~ 36 5 0m分布最多 ,并且种群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少 ;星叶草种群在海拔 36 5 0~ 375 0m分布最多 ,但种群数量不随海拔高度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 .草本植物物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大于 0 5的占 5 0 % ,桃儿七、星叶草、角盘兰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大 ,说明它们在该地区的生态位相似程度大 .草本植物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小 ,大于 0 0 1的占 2 1 4 3% .桃儿七、星叶草、角盘兰之间生态位重叠程度小 ,它们分布的群落类型相似程度小 .  相似文献   

7.
以高黎贡山中部的印度木荷、硬斗石栎林6条600 m2的样带调查为依据,对群落乔木层26个树种中重要值最大的10个种进行生态位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为印度木荷、硬斗石栎、绿叶甘橿、贡山大叶柳、针齿铁子,它们的Shannon-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772,0.761,0.741,0.659,0.632和0.971,0.934,0.843,0.708,0.658.生态位宽度的大小与按重要值排列的顺序基本一致.群落中生态位重叠值Lih及Lhi>0.08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8.89%和75.56%,主要树种对资源有明显的共享趋势.但这些树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与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大小并没有明显的正相关:生态位宽度值大的树种之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小;生态位宽度值大的树种与生态位宽度值小的树种,其生态位重叠值较大;生态位宽度值小的树种之间,生态位重叠值却较大.  相似文献   

8.
天宝岩竹阔混交林毛竹及其伴生树种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竹阔混交林中毛竹与伴生树种间生态关系,寻找适宜混交比例,从生态位角度为竹阔混交林优化经营提供依据。采用样方法对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的竹阔混交林进行群落调查,以不同混交比的竹阔混交林作为不同资源位,运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分别测定并分析竹阔混交林乔木层与更新层各树种间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反映情况一致;栲树、米锥、拟赤杨作为毛竹优势伴生树种,其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都很大,生态适应能力强,对群落结构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2)各树种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不高,对毛竹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也不高,除了栲树生态位重叠指数Lhi值为0.509,其余树种Lhi值均小于0.5,说明毛竹与大多数树种存在较大的生态异质性与资源利用差异性,彼此间可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3)整体上常绿树种较落叶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大,对毛竹的生态位重叠也相对较大,当毛竹所利用的资源不足时,也更易对其造成潜在的竞争。4)竹阔混交林混交比在15%~20%时,毛竹的密度和地上生物量最大;当混交比过大时,毛竹逐渐失去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它与阔叶树形成的共生协同关系更多转变为了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9.
支提山突脉青冈天然林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计测突脉青冈天然林主要乔木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组成突脉青冈天然林的种群大多数为宽生态位,种群之间关系较复杂,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样方法对不同资源位群落进行调查,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公式研究了璧山县水土保持修复工程项目区内11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的变化.结果表明:漆树、白栎、马尾松、杉木的生态位宽度(Ba)较大,其生态位宽度(Ba)分别为0.574,0.464,0.439,0.306;而黄杞、川杨桐和小叶栲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其Ba分别为0.027,0.104,0.111.生态位宽度大的树种间一般具有较高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如漆树和白栎、漆树和马尾松、白栎和毛叶木姜子;目前,该区处于次生林退化过程中,生态位宽度较大(或者较小)的物种,它们构成的种对间的重叠值并不一致,可见生态位宽度与重叠程度并不完全是相关的,也表明植物对环境资源存在竞争和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对建溪流域常绿阔叶防护林群落20个主要优势灌木种群进行生态相似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组成建溪流域常绿阔叶防护林灌木种群大部分为广生态位,对资源的共享性比较明显.种群之间生态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对建溪流域常绿阔叶防护林群落的30个主要优势乔木种群进行生态相似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组成建溪流域常绿阔叶防护林的乔木种群大部分为狭生态位,对资源的共享性不明显。种群之间的生态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小叶青冈群落11个主要优势种进行了生态位研究,测定其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等生态位特征值.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小叶青冈、甜槠、木荷、弯蒴杜鹃、乌饭和深山含笑.小叶青冈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高(猴头杜鹃例外),表明它与其他种群之间的竞争相对激烈,易与生态位宽的树种形成共优群落.  相似文献   

14.
以湖南省凤凰县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天然种群分布相对集中的9个样地作为资源位,按重要值总和排序确定主要植物种,应用Levins、Shannon–Wiener、Pianka和Schoener公式分析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总计29个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结果表明:在乔木层中,刺楸的重要值总和最高(1.345),杉木、柞木、刺楸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木层多数种对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对环境需求存在较高的相似性,高重叠种对的相似度为69.23%,高相似种对的相似度为52.75%;刺楸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呈正相关;灌木层种间生态位分化不明显,在资源不足时极易产生竞争;生态位宽度值与生态位重叠值、生态位相似比例值关系复杂;刺楸生态位宽度较宽,当资源不足时,刺楸在竞争中不占优势,其种群更新会受到其他物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生草苹果园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明确果园生草对果园病虫害的影响,调查了生草苹果园不同时期苹果主要害虫及其天敌自然种群的数量,从而获得各期害虫与害虫、害虫与天敌、天敌与天敌之间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指数,分析了它们彼此在空间及时间维度上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生草果园害虫优势种为绣线菊蚜和山楂叶螨;天敌资源丰富,优势种为大草蛉;在空间维度上害虫之间存在较大竞争,主要天敌之间种间竞争也很激烈,天敌与主要害虫在空间上相遇机率较大;生草果园天敌对主要害虫绣线菊蚜和山楂叶螨在时间维度上有较强的追随效应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森林群落的53个主要种群进行生态位测定,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组成万木林森林群落的种群绝大多数为狭生态位、种群之间关系复杂,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长苞铁杉林林隙内外更新层主要树种生态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林隙内及其所对应非林隙更新层主要乔木树种的生态位进行了测定,计测指标包括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计测结果表明:长苞铁杉林隙内更新层主要树种生态位宽度大小顺序为长苞铁杉、细叶青冈、青冈、猴头杜鹃、米槠、深山含笑、山矾、香桂、木荷和甜槠;非林隙生态位宽度位序为猴头杜鹃、米槠、细叶青冈、木荷、深山含笑、青冈、香桂、甜槠、山矾和长苞铁杉.长苞铁杉群落林隙内外更新层主要物种生态位重叠基本符合以下规律:林隙内更新层主要物种生态位重叠值较非林隙大;更新层长苞铁杉在林隙内与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有较小的生态位重叠值,而与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值,非林隙则相反.  相似文献   

18.
应用Levins、MacArthur-Levins和Pearson指数法对大巴山崖柏群落中重要值排名前20位的优势乔灌木树种进行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CCA排序研究。结果:1)崖柏为群落乔木层中优势种,其重要值最大(0.225 1),生态位最宽(6.704 2),且对其他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度较大(Oij>0.123 7),表明乔木层中的崖柏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和竞争优势。2)崖柏在灌木层中生存状况堪忧,其重要值(0.170 1)虽排在第1位,但其生态位宽度(1.853 0)仅排在第19位,且对其他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度较小(Oij < 0.482 3),其他树种对崖柏的生态位重叠度较大,说明处于灌木层的崖柏对资源利用的竞争能力较弱。3)对乔木层优势种CCA排序可知,崖柏、小叶青冈等生态位较宽的物种多分布在排序图的中心位置,华山松、野核桃等生态位较窄的物种多位于排序图的外围。结合生态位重叠可以看出,崖柏—多脉青冈、崖柏—川柯、崖柏—四川杜鹃等生态位重叠度大的物种,在排序图中一般都相邻或相近。参与排序的9个环境因子,坡度、pH及土壤含水量对崖柏的生存有较大影响。4)生境特化、人为破坏是导致崖柏分布区狭窄、斑块化、种群更新困难和濒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主要物种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群落标准地作为资源状态,以物种的重要值作为物种对资源位计测依据,用Levins公式中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10种主要乔木、9种主要灌木和10种主要草本植物进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在群落的乔木层中,华北落叶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3.252 4,它与云杉是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种;灌木层中毛叶水子、茶条槭等为优势种;草本层中黄精、粗根老鹳草等为优势种.优势种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资源共享趋势比较明显,在资源利用中存在一定的竞争.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以及景观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目标管理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20.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松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松Pinus kwangtungensis群落内,通过典型样地调查(调查面积共7200m^2),以不同林层作为一维资源位,以个体多度作为计测指标,计测了广东松群落中10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显示,在考虑资源利用率和不考虑资源利用率2种情况下,所得出的生态位宽度值不同,2种情况下优势种群排列顺序有很大差异.结合重要值分析结果,认为在考虑资源利用率情况下所计测的生态位宽度值更具有合理性.群落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值大部分较高,各优势种之间能相互适应与互补,整个群落处于稳定状态.广东松与其他优势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小,一方面与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与在不考虑资源利用率情况下其生态位宽度值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