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栗山天牛MalambyxraddeiBlessig是危害柞树Quercusspp.的蛀干害虫。该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柞树枝干,被害林木千疮百孔,严重时生长停止,风折断头,木材失去工艺价值。据调查,近些年来栗山天牛在辽宁东部山区大面积发生,涉及丹东、本溪、...  相似文献   

2.
栗山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栗山天牛是柞树的重要蛀干害虫,近年在辽宁省发生面积已达6~7万hm^2。受害后的柞树材积生长及材质下降,甚至造成树木枯死。为有效控制栗山天牛危害,1995~1999年,进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查清了栗山天牛的生活史,掌握了栗山天牛的生物学特性。防治试验证明,采用卫生伐、人工捕捉、利用天敌及熏蒸剂,都能经济有效地防治栗山天牛。  相似文献   

3.
柞树(辽东栎、蒙古栎)是新宾县天然林最主要的树种,分布最广占比最大,从1999年起,栗山天牛在新宾县发生危害柞树成灾并呈现扩散蔓延趋势,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该文针对栗山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状况,分析了其发生与寄主分布情况、生长情况和防治困难因素等,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可为今后有效地控制栗山天牛危害提供...  相似文献   

4.
栗山天牛在辽宁省发生危害的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山天牛是柞树林的毁灭性蛀干害虫,其危害不仅影响林木生长,破坏森林资源,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但由于近年来栗山天牛在防治上被忽视,加之气候干旱和立地条件瘠薄的林分抗虫能力低下的因素,使得栗山天牛呈现逐年加重趋势,局部地区已经成灾。栗山天牛的持续危害已成为制约辽宁省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因素。针对栗山天牛在辽宁省的危害规律和危害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营林措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检疫控制等方面阐述了栗山天牛的防治对策。通过对策在实践中的实施,有效的控制了栗山天牛的危害,对保护柞树资源,促进林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栗山天牛对柞树类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2年以来,宽甸县的柞树资源大面积发生栗山天牛,危害面积现已达546万hm2,占柞树类总面积的209%。本文概述了该天牛的发生与危害情况,分析了大面积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与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该文详述辽宁省柞树害虫栗山天牛的发生现状和防治情况,对成灾原因和损失进行详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可为今后有效地控制栗山天牛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宽甸县近年有5.3万hm^2天然柞树林受栗山天牛危害,并有继续扩散蔓延的趋势,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栗山天牛3年1个世代,以幼虫在树干内危害为主,并且幼虫期长,给防治带来很大难度。在防治中发现斑啄木鸟的取食习性可以弥补我们在防治栗天牛幼虫期的一些难题。招引斑啄木乌防治栗山天牛幼虫,简单易行、用工少、成本低,无环境污染,防治效果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栗山天牛是危害我国东北柞树天然林的重要蛀干害虫,长期营隐蔽性生活,3 a发生1代,自然条件下栗山天牛世代发生非常整齐而且高度同步,幼虫共6龄,经历3次越冬。该文通过对栗山天牛幼虫期在林间的空间分布型及序贯抽样方法研究,利用聚集指标I、C、CA指标和Iwao的方法,测定空间分布型,确定最佳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方案,旨在进一步明确了栗山天牛幼虫期的生物学特性,为生产上更有效地防治害虫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管氏肿腿蜂人工繁殖及在防治栗山天牛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森林害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文中论述了管氏肿腿蜂的繁殖技术以及在防治栗山天牛中的试验效果,研究表明,管氏肿腿蜂对栗山天牛幼虫有较高的寄生率,平均寄生率达36.6%。管氏肿腿蜂对不同径级柞树中的栗山天牛均有寄生,径级26cm以上者寄生率较高,达38.1%。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岫岩县柞树害虫栗山天牛危害情况、发生规律及其天敌花绒坚甲、管氏肿腿蜂林间寄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栗山天牛危害重度发生面积呈逐年下降、轻度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虫态平均期距值的标准误差最高为5.0 d,最低为0 d,平均为1.8 d;花绒坚甲平均林间寄生率为47.6%;管氏肿腿蜂平均林间寄生率为35.3%。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栗山天牛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是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危害栎属、栗属、桑属、玄参科、泡桐属等,在辽宁省主要危害蒙古栎、辽东栎。栗山天牛于1992年在辽宁省首次发现,目前发生面积已达12万hm^2,发生区主要分布在抚顺、丹东、本溪、锦州、阜新、葫芦岛等地区。为有效地控制栗山天牛的危害,辽宁省经过多年的防治实践,探索出适合辽宁地区的综合防治技术,并有效地控制了栗山天牛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在辽东地区柞树害虫管理实践中,首次将生态防治和工程治理对策结合起来并付诸应用,收到理想成效。通过对辽宁省危害柞树的栗山天牛、舞毒蛾等主要害虫的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及种群数量变动的调查与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各年度柞树主要害虫发生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危害程度、发生面积逐年下降,轻度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辽东地区近些年来危害柞树的几种主要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特性,重点采取建立生态示范区、营林措施、生物防治、物理措施、人工等措施实施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3.
栗山天牛是辉南县柞树天然林重要害虫,2005年发生面积达6 520 hm2。采取虫害木采伐更新和除害处理、黑光灯诱集人工捕杀成虫以及生物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进行应急处置,使栗山天牛发生面积下降到720 hm2,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应急处置目标。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栗山天牛专项调查技术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栗山天牛专项调查结果表明,栗山天牛是我省目前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造成经济和生态损失最大的林业有害生物。通过专项调查,全面掌握了栗山天牛在吉林省的分布面积、发生面积和成灾面积,并将栗山天牛的分布、发生与成灾面积落实到了具体林班和小班。为进一步监测栗山天牛的发生、发展趋势与危害情况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制定栗山天牛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栗山天牛防治策略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栗山天牛防治策略初探沈夫钧,何韶春,马喜英(丹东市森防检疫站118000)栗山天牛(MallambyxraddeBlessig)在丹东地区是辽东柞(one。usif’aotungensis)和蒙古柞(Q.mongolica)等栋类天然次生林的重要蛀干...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栗山天牛作为一种常见的林业害虫,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地区均有分布,做好栗山天牛的识别和防治迫在眉睫。从栗山天牛的危害出发,对其识别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以期能够为栗山天牛的防治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柞树是宽甸地区天然林的主要树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宽甸柞树林分别遭受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花布灯蛾Camptoloma interiorata、栎粉舟蛾Fentonia ocypete等虫害的危害,累计发生面积达到9.33万hm2,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到9.4亿多元。通过采取自然调控和人工、物理、生物等无公害防治措施,可以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01 ~2008年的连续调查,鉴定出岫岩县柞树主要害虫有栗山天牛、舞毒蛾、栎粉舟蛾、黄褐天幕毛虫和银杏大蚕蛾,并对这5种害虫的发生面积和发生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威雷微胶囊水悬剂喷干法防治栗山天牛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栗山天牛幼虫在干材里危害、隐藏性强、一般药物很难触及、防治非常困难等特点,在栗山天牛成虫羽化期,用触杀式威雷微胶囊水悬剂喷干灭虫,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栗山天牛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林区危害严重的钻蛀性害虫,主要危害25 a生以上的辽东栎、蒙古栎等栎属树木。文章综述了栗山天牛的分布、寄主、危害、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及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为其综合治理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最后,阐述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栗山天牛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