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铜仁地区栽培甘薯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贵州省甘薯主要的集中产区。2006年以来,在以精制甘薯淀粉及系列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贵州华力农化工程有限公司带动下,高淀粉甘薯产业化进程加快。2010年,全区淀粉型甘薯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91万hm2,占全区甘薯种植面积的37.2%。为了推行淀粉型甘薯标准化生产,通过大量的...  相似文献   

2.
山东是中国甘薯的主产区,如何发挥甘薯优势,增强甘薯及其制品的竞争力已成为当今甘薯研究的首要课题。针对目前甘薯生产上品种繁多的现状,选择北方甘薯生产上正在推广的16个不同类型甘薯品种进行试验,测定甘薯的鲜薯产量、烘干率、薯干产量、薯干淀粉率、粗纤维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鲜薯产量最高的是‘南薯8号’,为74253.25 kg/hm2,烘干率最高的是‘商薯025-6’,为39.19%,薯干产量最高的是‘南薯8号’,为25857.6 kg/hm2,薯干淀粉率最高的是‘商薯025-6’(73.03%),薯干粗纤维含量最低的是‘商薯025-6’(1.8%)。同一生态环境下食用型品种‘南薯88’的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都最高;‘鲁薯8号’、‘齐宁031’、‘北京553’、‘南薯8号’、‘泰中6号’既可作为食用型品种又可作为淀粉工业型品种;所有供试品种的粗纤维含量均较低;鲜薯产量与薯干产量之间存在极高度的正相关,淀粉率与烘干率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食味总评与薯干淀粉率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甘薯是我国主要淀粉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6×106hm2,随着国家甘薯产业化的发展和国际育种目标的改变,高淀粉品种的选育是当前我国甘薯育种的重  相似文献   

4.
甘薯是主要的粮、经、饲兼用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00hm2,平均单产1000kg/667m2.为加快淀粉专用甘薯产业的发展,近两年来,通过引进高产高淀粉甘薯新品种试验、示范,高产田达到4000 kg/667 m2,一般平均单产2500 kg/667m2,比当地老品种甘薯常规栽培增产1000 kg/667 m2以上,增加产值1200元/667 m2.推广淀粉专用甘薯,实行产业化目开发是贫困山区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为此,将淀粉专用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甘薯精制淀粉的制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原料的选择 甘薯淀粉的含量一般在15%~22%之间,不同品种淀粉的含量差别很大,做加工淀粉的甘薯应选择出粉率高的品种。根据我地加工实践,选择卢选1号、一窝红、胜利百号、868等红皮白瓤的淀粉型优良品种为佳。另外还有山东的鲁薯7号、烟薯16号、济薯14号、15号;河南的豫薯7号、12号、13号;河北的冀17-4等。  相似文献   

6.
甘薯淀粉含量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高淀粉甘薯品种漯徐薯8号(母本)和低淀粉甘薯品种郑薯20(父本)杂交得到的F1分离群体,选择其中240个单株为材料,以该群体所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以2008年和2009年所测定的淀粉含量为指标,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并利用QTLMapper2.0软件分析了甘薯淀粉含量的QTL。实验结果表明,检测到了1个主效位点,位于父本郑薯20的Z31连锁群上a02b40.02ds**和a08b37.03fs*两个标记之间,QTL的加性效应为-0.73,解释表型变异的7.70%。定位甘薯淀粉含量相关的QTL,将为发掘与淀粉含量相关的基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甘薯SRAP连锁图构建淀粉含量QTL检测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SRAP标记(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是由Li和Quiros发展了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SRAP标记具有简便、稳定、中等产率、在基因组中分布均匀的特点,已被广泛利用.本实验利用甘薯高淀粉品种绵粉一号与甘薯低淀粉品种红旗四号杂交F1代分离群体,根据淀粉含量,选择F1代分离群体中高、低淀粉含量极端类型材料各23个构成选择性基因型子群体.构建的连锁图包括21个SRAP标记和9个连锁群(母本4个连锁群,父本5个连锁群).复合作图检测到1个淀粉含量QTL,红旗4号的加性效应增加淀粉6.37%,解释表型变异的20.1%.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挖掘甘薯新品种漯薯11号的生产潜力,对国鉴兼用型甘薯新品种漯薯11号的生长发育动态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漯薯11号具有营养分配比例合理,结薯早、薯块干率高、干率提升快、根块耐缺氧、高温干旱逆境后恢复速度快等特性,适宜作为淀粉加工型甘薯品种使用;兼用型甘薯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气候条件适当调整生育期,减少与...  相似文献   

9.
‘万薯10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鲜食型甘薯新品种,为挖掘该品种的增产潜力及完善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探求不同肥料、不同密度处理条件对优质鲜食型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选用优质鲜食型甘薯品种‘万薯10号’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和肥料对鲜食型甘薯‘万薯10号’栽培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并且不同的肥料处理对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而不同密度仅在淀粉含量上存在差异极显著,鲜薯产量差异显著。2个因素交互作用在淀粉含量存在差异极显著。在‘万薯10号’栽培过程中,肥料因素比密度对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更为关键。为达到淀粉高产的目的,必须满足肥料与栽培密度处在一个合适的配比中,试验结果表明,鲜食型甘薯‘万薯10号’在使用腐殖肥525 kg/hm~2、栽插密度为75000株/hm~2的条件下,甘薯产量及各方面品质都处在较优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宜龙岩市种植的紫色甘薯新品种,采取一年多点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金山57”为对照,2014年夏季引进6个紫色甘薯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农艺性状、经济性状、鲜产、干产、淀粉产量、品质和花青素含量等方面进行筛选鉴定。结果表明:6个紫色甘薯新品种中,2个品种表现较好。其中,‘龙津薯1号’鲜薯产量最高,为39.11t/hm2,薯干产量9.22 t/hm2,淀粉产量5.53 t/hm2,干物率23.57%,淀粉率14.15%,食味评分80.0分,花青素含量17.66mg/100g。‘福薯24号’鲜薯产量其次,为36.30 t/hm2,薯干产量10.82 t/hm2,比对照增产3.32%,淀粉产量7.11 t/hm2,比对照增产6.77%。干物率29.81%,淀粉率19.57%,食味评分84.7分,花青素含量11.95mg/100g。‘龙津薯1号’鲜薯产量高,干物率和花青素含量指标适宜,可以推荐作为紫色地瓜干加工品种在龙岩市推广种植。‘福薯24号’鲜薯产量较高,食味品质好,干物率和淀粉产量高,可以推荐作为鲜食型和紫色淀粉加工型品种在龙岩市推广。‘广紫薯8号’将进一步观测。‘福宁紫3号’、‘宁紫薯1号’和‘徐紫薯2号’等品种均不适宜在龙岩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甘薯研究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阐述了甘薯品种、生产和加工方面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状况,指出提高甘薯育种的科研水平,加强甘薯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拓宽和深化以甘薯为原料的产品研究与开发,全面?提升甘薯产业的产业化水平,是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改进杂交法在紫甘薯资源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创新杂交方法,选育适合中国产业化发展的紫甘薯新品种。我们创新利用改进杂交法,并对其杂交后代进行改良或直接利用。结果表明:改进杂交法的单株平均结实率比人工定向授粉和辅助授粉分别提高20.8%~32.3%和14.6%~28.9%,后代紫心品系入选率分别提高7%~14.6%和30.4%~62.2%。利用该方法创新选育出优良亲本烟164、80、194。选育出优良新品系烟紫薯653、176、323、优良后备材料烟紫薯18、20,选育出优良新品种烟紫薯337。并初步探明:紫甘薯后代产量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后代紫心品系入选率的遗传部分受加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3.
紫薯市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应对市场对紫薯品质,产量的要求,筛选适合原州区种植的高产的优良紫薯品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通过从9个品种的产量和基本成分分析得出,徐紫薯1号产量最高,淀粉含量达到最高56.47%,口感好。广紫薯135号薯形较美观,薯块紫红皮,紫花色肉,耐贮性好,萌芽性好,适口性好,属优质品种。宁紫4号产量较高、适应性强,蛋白质含量4.72%,淀粉含量47.58%,总糖4.57%,粗纤维2.95%。而且均具有抗旱、耐瘠薄等特点,薯块均匀、薯皮光滑、鲜食口感很好,色泽鲜艳、肉质细腻,最适宜薯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草酰胺作为昂贵的缓释氮肥逐渐被人所知,为了降低草酰胺农业应用的成本,与尿素配合施用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为了获得甘薯增产的草酰胺和尿素使用比例最佳配方,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投入等量氮磷钾养分情况下,尿素与草酰胺不同比例混合设5个处理,尿素:草酰胺比例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100%:0。结果表明,随着草酰胺比例的增加甘薯产量也随之增加,尿素:草酰胺0:100%的甘薯产量最高,尿素:草酰胺100%:0的甘薯产量最低,即施用草酰胺可促进甘薯生长,在甘薯需氮最高时期,即甘薯生育期的中期,尿素:草酰胺0:100%,25%:75%,50%:50%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高,满足了甘薯氮肥需求规律,从产量角度,尿素:草酰胺0:100%处理是甘薯增产的最佳比例,从成本考虑,尿素:草酰胺50%:50%处理是甘薯增产的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15.
14份菜用甘薯种质在海南的试验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为推广适宜海南的高产优质菜用甘薯品种,同时也为选育热带地区的菜用甘薯新品种奠定基础,经收集国内外的甘薯种质资源和系统初评后。【方法】对14份菜用甘薯种质进行形态特征、农艺性状、食味和营养成分进行试验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以福薯18、北海1号和灵山2号较佳。【结论】建议进一步生产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选育优质、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以优质淀粉型甘薯品种‘西成007’为母本,通过开放授粉的方法获得实生种子。在田间,经过实生苗初筛和高代鉴定获得稳产的候选材料,再结合西南联合试验和抗病鉴定筛选,最终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定名为‘川薯231’。对‘川薯231’的形态特征、开花习性、产量、抗病性、品质以及优势特征进行了研究。在2017和2018年的西南联合试验中‘川薯231’平均鲜薯产量为33.84 t/hm2,平均干率为35.62%,薯干产量为11.87 t/hm2,淀粉率为23.01%,均超出对照‘徐薯22’。‘川薯231’在大田抗病中表现为抗蔓割病,中抗黑斑病和根腐病。在生长特性上‘川薯231’薯块表现为萌芽性好,幼苗生长势强。‘川薯231’属于优质、高产淀粉型新品种,其具备的萌芽性好和生长速度快的特征,能够减少种薯消耗,提早栽插,延长大田生长期,增加经济效益。此外,‘川薯231’在田间生长速度快,有利于增强其抗逆性,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可为改良具有较强抗逆性的优质、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提供重要的育种材料。在2021年‘川薯...  相似文献   

17.
锰锌?乙铝600倍液、800倍液、1000倍液、1200倍液、1400倍液均对甘薯黑斑病有一定的防效,其中以600倍液(833ppm)防效最佳,800倍液次之,1400倍液最差;浸渍锰锌?乙铝溶液10分钟后,用水冲洗对防病效果产生影响,使得防治效果降低;延长浸渍时间可以提高防效,而溶液温度对药效基本上不产生影响;用锰锌?乙铝浸苗防治效果很差,仅为19.8%,种薯浸蘸防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甘薯直播栽培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根系发达、分枝多、绿叶数、大薯比例高),能延缓甘薯衰老,延长光合作用时间,生物产量高,效益好,能解决夏收夏种劳力紧张和夏季连续干旱不易甘薯扦插的问题,对于发展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甘薯育苗生产与需求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仁崑  梅丽  王立征  张新 《作物杂志》2016,32(3):17-106
对从北京市密云、大兴、房山、延庆、顺义的16个乡镇随机抽取的116户甘薯种植户的薯苗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再选取密云、大兴、房山、延庆7个乡镇的41户甘薯育苗户进行育苗生产情况调研,结果发现:北京市甘薯育苗及生产存在甘薯种植面积零散、育苗质量参差不齐、种薯(苗)生产销售非专业化、脱毒种(苗)普及率低、甘薯贮藏损失率高等问题。建议:优化甘薯品种布局、创新甘薯脱毒技术,推广绿色环保高效育苗方式,打造京郊“籽种农业”,辐射京津冀地区,带动甘薯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作物和新型的生物能源作物,细胞壁蔗糖转化酶是植物源、库组织蔗糖代谢的关键酶,但关于甘薯细胞壁蔗糖转化酶基因IbCWIN家族成员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测定供试品种不同组织部位的蔗糖淀粉含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IbCWIN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关系、启动子作用元件、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薯茎中蔗糖含量最高,须根和叶次之,块根最低;块根淀粉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甘薯中含有10个IbCWIN基因,编码氨基酸442~1115个,蛋白质分子量范围49.56~124.44kD,等电点为5.0~9.1。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都含有Glyco_32保守结构域及相同或相似的保守基序motif,属于糖基水解酶基因家族GH32。IbCWIN与木薯MeCWINV同源性高,IbCWIN基因家族启动子区域含有多种类型的顺式作用元件。qRT-PCR结果表明,IbCWIN基因家族在甘薯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有多种表达模式,其中IbCWIN2和IbCWIN9在块根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部位。本研究为下一步探索甘薯IbCWIN基因家族的功能及调控甘薯源、库关系机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