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了研究小麦生育后期不同叶位的叶片衰老情况,采用分光光度法,以郑麦7698、周麦18、矮抗58、京411小麦品种为材料,对抽穗期、灌浆中期和成熟期小麦不同叶位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抽穗期和灌浆中期,4个小麦品种不同叶位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表现为旗叶>倒2叶>倒3叶,且品种间差异不大。抽穗期,4个品种旗叶、倒2叶和倒3叶平均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3.22、2.68、2.34mg/g,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1.02、0.89、0.82mg/g,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0.59、0.49、0.43mg/g;灌浆中期,旗叶、倒2叶和倒3叶4个品种平均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3.22、2.68、1.86mg/g,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1.29、1.15、0.81mg/g,类胡萝卜素分别为0.14、0.08、0.05mg/g。而成熟期不同叶位间光合色素变化无明显规律,且品种间差异较大。叶绿素a/b值在抽穗期和灌浆中期也基本呈现出随着叶位上升而升高的规律,而成熟期叶绿素a/b值明显降低,且倒3叶叶绿素a/b值高于旗叶,相同叶位品种间叶绿素a/b值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桉树叶绿素含量与焦枯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筛选桉树对焦枯病(Cylindrocladium quinqueseptatum Morgan)的抗性生化指标,对福建省11个桉树主栽种系接种焦枯病菌前后桉树体内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前桉树体内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与桉树对抗焦枯病抗性不呈正比;接种后抗病种系体内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下降幅度小,回升速度快,回升后数值均超过接种前;而感病种系叶绿素含量随接种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叶绿素a/b值在接种的中后期出现小幅回升后继续下降.因此,接种后桉树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变化率可反映出桉树抗焦枯病能力的大小,可以把它们作为桉树对焦枯病的抗性鉴定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枣树叶片叶绿素年变化规律,以甘肃沿黄灌区23个枣树品种为材料,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研究了枣树不同生育期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值的变化问题。结果表明,在枣树整个生育期,不同品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的变化趋势相同,从展叶期(5月10日)到枣晚熟期(10月9日),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加,而叶绿素a/b值呈缓慢下降趋势;23个枣树品种叶片叶绿素a、b及总量(a+b)的年平均含量分别为3.336~4.986、0.798~1.506mg·dm~(-2)和4.134~6.489mg·dm~(-2),a/b的比值为3.306~4.192。所有供试枣树品种中蜂蜜罐枣和晋赞大枣的叶绿素含量较高,而新郑早红枣和小梨枣的叶绿素含量较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枣树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均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P0.05),叶绿素含量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河南主栽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15个河南主栽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水分条件叶绿素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不同小麦品种Chl a/b比值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异,但灌浆期不同小麦品种干旱处理的Chl a/b比值均达到最小,花期不同小麦品种灌溉处理的Chl a/b比值最小。花期水分胁迫下小麦品种的Chl a/b比值较同一时期灌溉处理Chl a/b的比值大,灌浆期干旱处理的Chl a/b比值均小于相应灌溉处理的小麦Chl a/b比值。  相似文献   

5.
选用4个海岛棉品种,研究了黄河流域种植条件下,海岛棉整个发育进程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不同材料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变化规律相似,叶绿素a含量表现为现蕾期最高,现蕾至花铃期下降,并达到最低,然后又上升;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表现为整个棉花生育期呈现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花铃期;叶绿素a/b值的变化规律为6月18日至7月20日缓慢升高,然后下降,在8月6日花铃期最低,然后升高。  相似文献   

6.
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对小麦双亲和衍生后代以及亲本近缘品种叶绿素组分、比例和总含量进行分析,可为品种选育及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依据。取越冬期冬小麦基因型衡9966及其亲本良星99和良星66以及亲本近缘品种济麦22的幼苗叶片,进行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以及叶绿素a/b测定与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衡9966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其二者总量和比值均高于双亲本及济麦22,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叶绿素a/b与双亲和双亲平均值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但与济麦22无显著差异。衡9966叶绿素a含量分别较良星66、良星99、济麦22高57.89%、46.34%和17.65%,较高的叶绿素a含量导致其叶片颜色较深。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b这4个指标均具有明显的正向超亲现象,育种选择十分有效。叶绿素组分、比例及总含量可以作为检测品种真实性的手段和方法之一,用于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小麦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含量的日变化动态,于2013—2014年度以周麦18、矮抗58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这2个小麦品种拔节期的根系活力、叶绿素日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在06:00—18:00时间段的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二者出现最大值的时间不同,其中根系活力在12:00左右出现最高值,而叶绿素含量在15:00左右出现最高值;2个品种之间相比较可知,矮抗58的根系活力高于周麦18,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值表现为周麦18高于矮抗58,而叶绿素b含量表现为矮抗58略高于周麦18;2个品种根系活力日变化范围为50.51~79.34μg/(g·h),总叶绿素含量变化范围为4.78~4.99 mg/g;产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周麦18比矮抗58产量增加233.8 kg/hm2,增幅达2.77%。  相似文献   

8.
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对59个水稻品种剑叶净光合速率及其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和相关分析后发现,叶绿素各组分及叶绿素a/b比值均存在显的品种间差异。叶绿素a含量决定总叶绿素含量水平,叶绿素b的含量主导叶绿素a/b比值的变化。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显正相关,叶绿素b含量与剑叶净光合速率的正相关关系接近显水平。叶绿素a/b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无直接相关关系,但在品种间叶绿素含量由少增多的过程中,叶绿素含理状况对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由总量的增加转向叶绿素a/b比值的降低,同时发现,在高光强、低叶绿素含量范围内,仍然存在光合作用的最适叶绿素含量值。  相似文献   

9.
在温室里比较了小麦叶锈菌叶中三号生理小种的夏孢子侵入慢叶锈小麦品种(中引305、中引515、中引709)和快叶锈小麦品种(无沙八号、纳罗)后,菌丝体和夏孢子堆的扩展速度.结果表明,接种后48小时到192小时,菌丝体在叶片组织内扩展长度与时间里幂函数回归关系,慢锈品种是Y=0.0879X~(1.3459);快锈品种是Y=0.1205X~(1.3859)。菌丝平均日增长速率,慢锈是0.169毫米、快锈是0.2535毫米。夏孢子堆面积增加与时间呈直线回归关系,慢锈品种为Y=0.0076X 0.005;快锈品种为Y=0.0182X 0.0142。夏孢子堆面积平均日增长速率慢锈为0.0065毫米~2;快锈为0.0156毫米~2。夏孢子堆面积的扩展呈现两个增长峰。较大的峰出现在夏孢子堆形成初期,另一个是在夏孢子堆形成后的8~10天,峰较小。快叶锈品种的增长峰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上述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抗扩展是小麦慢叶锈抗病品种的重要抗病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贵州省小麦条锈病中的慢锈性品种资源,对贵州种植的115个小麦品种资源进行慢锈性品种鉴定。结果表明:初步筛选出的26个可能具有慢抗条锈性品种中,绵阳48等3个品种具有高度慢锈特性,川农27等2个品种具有中度慢锈特性,川麦107等10个品种具有低度慢锈特性,其余10个品种虽具有慢锈性特点,但为快条锈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