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烟草黄酮类物质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是次生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不仅对烟草的生长发育起重要的作用,而且黄酮类化合物中的芸香苷也是衡量烟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黄酮类化合物在次生代谢过程中的合成和积累受到一些关键合成酶和转运蛋白的调控,利用生物合成途径和基因工程技术对控制这些酶和蛋白的基因进行克隆和修饰,促进这些基因的表达,可以获得更多的目标产物。主要介绍黄酮类化合物的次生代谢途径,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调控次生代谢途径的一些重要的酶和相关蛋白的基因修饰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
不同UV-B辐射强度对烤烟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K326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在烟草成熟期进行不同UV-B辐射处理,研究其对烟叶质体色素、多酚类物质、有机酸、糖和烟碱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积累与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会使烟草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质体色素、多酚类物质、有机酸、烟碱含量增加,水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减少。但不同UV-B辐射强度对烟草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各异,其中高强度较低强度UV-B辐射其质体色素、多酚类、有机酸含量有所下降,而烟碱和糖类含量则随辐射强度的增强分别呈现递增、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3.
多倍体育种是提高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手段之一。从次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途径及其基因调控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关于多倍体育种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生影响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在研究过程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多倍体育种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4.
遮阴对烤烟叶片结构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烟草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为培育合理的株型、确定适当的栽培密度和烟草品质与生态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烟85为供试品种,通过盆栽试验,用遮阴网营造不同的光照环境(覆盖1层遮阴网,约透光50%;覆盖2层遮阴网,约透光25%),研究了遮阴对烤烟叶片结构、光合性状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烟草叶片组织厚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增加。致香物质多为烟草叶片次生代谢产物,而光照对植物次生代谢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结论]遮阴改变了烤烟生长的光照条件,因而影响烟株体内生理代谢和次生代谢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5.
毛状根应用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已有近30年的历史.对毛状根形成的影响因素、毛状根应用于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生态条件和种质因素对烤烟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为低危害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贵州道真县、威宁县、盘县和天柱县采集K326、云烟87和贵烟1号3个烟草品种的C3F和B2F等级烟叶初烤样品,测定不同烟叶样本有机酸类、生物碱、多酚类、甾醇类物质等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分析烤烟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品种和地区差异性。【结果】同一地区3个品种(系)间的有机酸和生物碱含量差异不显著;道真县和盘县不同品种间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威宁县和盘县不同品种间烟叶甾醇类物质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威宁县、天柱县不同品种间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和道真县、天柱县不同品种间烟叶甾醇类物质含量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烟叶间的有机酸、生物碱、多酚和甾醇类物质含量差异明显,地区间烟叶主要次生代谢产物总含量的差别明显大于品种间。【结论】生态条件对烟叶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影响明显,种质因素对烟叶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影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星  乔传英  古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76-11378
从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方面综述了其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影响,并展望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光照强度时烟草中茄尼醇含量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烟草中茄尼醇的含量.结果表明:光照影响烟草的次生代谢过程,遮阴条件下茄尼醇的含量降低,降低光照强度不利于烟草中茄尼醇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反应器是植物生物反应器的一种,通过代谢调控及代谢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在分子水平上对植物原有次生代谢途径进行遗传改造达到提高植物中有用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目的。随着越来越多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不断解析,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以萜类和生物碱类等次生代谢产物为代表,简述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
萜类化合物是烟草重要的香气前体物质,它们的降解产物是烟草最重要的香气来源之一.本研究概述了类萜代谢途径及其相关酶类的克隆与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并对利用类萜代谢工程调控该代谢途径来提高烟草香气品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从植物的光合作用、酶活性、形态特性、叶片组织结构、营养元素、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和次生代谢物等方面,概述了光照强度和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钟亚霖  向青松  田茂成  谢春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55-20657,20660
从赤星病病菌特征、烟草生理特征和烟草次生代谢物3个方面探讨了CO2浓度升高对烟草赤星病的影响,预测CO2浓度升高可降低烟草赤星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环境胁迫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光照、水分、生物、盐及矿质元素等环境因子胁迫药用植物,影响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和积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环境胁迫影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4种假说,探讨了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优化药用植物的栽培和提高药材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有机烟叶及其生产地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参照有关有机、绿色农产品对产地环境要求的国家标准,以及有机茶叶的相关质量标准,对有机烟叶生产基地拉乌乡的有关生产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对烟叶样品中有害物质和农药残留33个项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种植试验基地的农田灌溉用水和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优于国家标准对产地环境要求。试验种植的有机烟叶达到国家有机茶标准。烟叶产品中25项农药没有发现残留,8项有害物质(重金属)的检测值也远低于对比的有机茶叶标准。该基地的有机烟叶种植试验基地无论是环境质量还是所生产的烟叶,均达到国家有机农产品标准。目前中国还没有有机烟叶的生产标准,本试验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旨在对有机烟叶生产地和有机烟叶农残、重金属量进行评估,为规模生产有机烟叶及其在卷烟工业上的使用作前期研究。研究表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壤条件是生产有机烟叶的重要基础。建立有机烟叶生产基地及其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有机烟叶质量标准和相关生产技术规程是有机烟叶的规模种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氮水平下枸杞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与多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考虑枸杞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与多糖关系的基础上探索枸杞最佳施氮量。[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枸杞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甜菜碱、类胡萝卜素、黄酮的影响及其与多糖的关系。[结果]不同的施氮肥水平下枸杞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甜菜碱、类胡萝卜素、黄酮的含量存在着差异。适中的施氮量(600~900 kg/hm2)对枸杞类胡萝卜素等次生代谢物质的形成和积累有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糖与甜菜碱、黄酮、总糖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在枸杞生产中,产量和品质不能同时达到最佳,应通过施氮量调节多糖与次生代谢物质的关系,获得产量与品质均较高时的平衡点。[结论]考虑到产量和质量的关系,枸杞最适宜施氮量应为600~90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黄刚  徐明勇  钱凤英  张西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28-20529
[目的]探讨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烟蚜的致病性。[方法]以4株球孢白僵菌(B-1、B-2、B-3和B-4)为供试菌株,测定其对烟草蚜虫的致病性。[结果]受测的4株白僵菌菌株对烟草蚜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虫效果。其中,B-3处理烟草蚜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5%以上,B-1、B-2菌株的分生孢子处理烟草蚜虫的校正死亡率超过80%,其菌丝对蚜虫也有较高的致病率;4株菌株的代谢产物对烟草蚜虫均有较强的触杀作用,施用48 h后其烟草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超过85%。[结论]为烟草蚜虫的微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甘薯块根总RNA提取与psy基因保守序列的克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甘薯块根富含的次生物质严重干扰了总RNA的提取.本试验采用 4种方法对甘薯块根总RNA进行提取,筛选出 1种最佳的改进方法,排除了甘薯块根中淀粉、多糖、多酚以及纤维等次生物质的干扰,提取到了高质量的甘薯块根总RNA.所提取的RNA得率较高,完整性好,纯度高,以其逆转录的cDNA为模板,克隆出了甘薯psy基因 422bp的保守序列.  相似文献   

18.
硫是烟草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是仅次于氮、磷、钾的第四要素。硫素对烟草的生长发育、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就近年来国内外烟草硫素研究进展,包括国内主产烟区土壤硫含量的测定分析、烟株对硫元素的吸收利用、施硫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等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烟草硫素的研究方向谈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