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悬铃木方翅网蝽原产于北美洲,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树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合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长和繁殖且难以根除,其中河南省最为严重。本文根据河南省悬铃木方翅网蝽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征总结了如何从检疫、化学和物理三方面对危害进行综合防控,希望为河南省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 Say)属半翅目网蝽科网蝽属。危害悬铃木、海棠等园林绿化树种,特别是对一球悬铃木的叶片危害最为严重,是一种新传入我国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悬铃木方翅网蝽具有繁殖量大、发生代数多和危害范围广等特点。悬钤木方翅网蝽原产北美,我国除西北、东北外的大部分地区为适生区。近年来在我国上海、浙江、湖北、四川、河南和河北等省发生。  相似文献   

3.
悬铃木方翅网蝽对悬铃木的危害在华北地区日益严重,作者在进行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危害历史、虫口密度、传播途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症状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林业生产上,对及时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危害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分析了入侵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监测要点,介绍了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生规律、形态特征和危害特点,并提出了防控技术,以期为同行业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危害悬铃木属植物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天津市2009年在蓟州区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2014年在武清区发现危害,之后静海、宁河等区也发现其分布危害。该虫属半翅目网蝽科方翅网蝽属,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植物,造成寄主早期落叶,严重时甚至枯死,对我地区重要的行道树种——悬铃木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文章根据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传播规律提出了主要防治技术要点,通过防治使该虫在我地区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正悬铃木方翅网蝽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危害悬铃木属植物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天津市2009年在蓟州区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2014年在武清区发现危害,之后静海、宁河等区也发现其分布危害。该虫属半翅目网蝽科方翅网蝽属,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植物,造成寄主早期落叶,严重时甚至枯死,对我地区重要的行道树种——悬铃木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文章根据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传播规律提出了主要防治技术要点,通过防治使该虫在我地区能够得到有效的控  相似文献   

7.
悬铃木方翅网蝽为半翅目网蝽科范畴,原本出现在北美中东部,在20世纪60年代到意大利,在欧洲如爆发般快速蔓延。悬铃木方翅网蝽是一种我国新入侵物种,主要对悬铃木一类园林作物构成危害,在长江中下游已经呈爆炸式发展状态。本文主要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寄主,分布与危害特征进行浅析,对该物种扩散方式和速度简单介绍,综述其生物学相关特性和防治技术,对防止它进一步蔓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重要苗木种植区域对悬铃木害虫的重点调查,概述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对悬铃木种苗的危害现状,通过实践试验总结出针对悬铃木种苗悬铃木方翅网蝽害虫的快速诊断方法,提出了检疫、虫情监测、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入侵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严重危害我国城市行道树悬铃木,甚至可导致树木死亡。本文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贵阳市调查越冬期悬铃木方翅网蝽在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树干不同高度、方位和不同地点的分布规律,为其防控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在寄主树干2.01~3.00 m虫口数最大,占48.19%,树干高度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虫口数量影响差异极显著;越冬末期的悬铃木方翅网蝽偏好寄主树干北面休眠,占28.97%;树干方位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虫口数量影响差异极显著;不同地点的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调查结果表明:花溪公园平均越冬虫量最多,为69.80头,迎宾路平均越冬虫量最少,为27.70头,各路段越冬后期的虫口数量明显下降,迎宾路虫口下降率为76.51%,贵州大学南校区为58.79%,花溪公园为47.75%;因此,悬铃木树干高度﹑方位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有偏好性影响,可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合理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凤  王章训  吴时英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2092-2093
室外调查发现,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天敌有7科8种,均为捕食性天敌。军配盲蝽和小花蝽是悬铃木方翅网蝽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军配盲蝽成虫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捕食功能反应能用Holling圆盘方程很好地拟合(r=0.948),且军配盲蝽成虫一天捕食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最大量达到27头。  相似文献   

11.
卢航  芶琳  李成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31-13433
[目的]探索并建立悬铃木方翅网蝽总DNA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改良SDS法结合Silica吸附柱提取悬铃木方翅网蝽总DNA,通过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对获得的DNA进行浓度、纯度及质量检测。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悬铃木方翅网蝽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和基因组28S基因,克隆测序。[结果]悬铃木方翅网蝽总DNA浓度为52.8μg/ml,A260/A280为2.06,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清晰。PCR扩增产物条带清晰特异,经克隆并测序后表明为悬铃木方翅网蝽COⅠ和28S基因。[结论]该方法可得到较纯净完整和扩增效果良好的DNA,能满足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2013年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林业鼠害发生防治情况及其发生原因,并据此来预测2014年鼠害的发生情况,以期为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鼠害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泰安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泰安市土壤污染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泰安市110个农田表层土壤(0~20cm)中7种重金属(Cr、Zn、Cu、Ni、Pb、Cd、Hg)元素进行分析并提取了3个主因子,结合泰安市工业分布情况,对比这3个主因子,分析其可能来源,并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泰安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现象比较明显,尤其是Hg、Ni、Cu的最大值均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相关性分析表明Zn与Ni、Zn与Cu、Ni与Cr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Zn与Hg呈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显示,研究区土壤中Zn、Cu、Ni、Cr主要来源于工矿业活动,农业活动和居民生活对Cd和Hg的影响较大,商业活动对Pb污染贡献最大。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的结果是Cr、Zn、Ni、Pb4种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均处于低危害水平,Hg、Cd、Cu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4.
威海市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无公害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对威海市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药剂极其适宜浓度。[方法]针对威海市园林植物3种病害(紫薇白粉病、红瑞木溃疡病和草坪褐斑病)和3种虫害(美国白蛾、黄杨绢野螟和方翅网蝽)进行了无公害药剂试验,并制定出针对病虫害的无公害药剂防治技术。[结果]嘧啶核苷类抗菌素防治紫薇白粉病和红瑞木溃疡病的效果在72%以上;梧宁霉素1 250倍液和解淀粉芽孢杆菌50倍液防治草坪褐斑病的效果较为理想,均达57%。采用甲维盐8 000倍液、森得保2 000倍液、阿维菌素2 000倍液防治美国白蛾,效果较好且成本较低;采用甲维盐8 000倍液防治黄杨绢野螟,效果较好且成本较低;甲维盐8 000倍液对方翅网蝽的防效达97%,能有效遏制方翅网蝽的传播蔓延。[结论]该试验结果为北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泰安作为一座旅游城市,其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泰山作为泰安市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整个泰安市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泰山旅游规划及泰安周边其他景点的规划有利于泰安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泰安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密度对其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室温条件下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若虫密度与其羽化成虫的性比、寿命和产卵量的关系,发现若虫饲养密度与性别分化和成虫寿命无显著关联,而对单雌产卵量有一定影响,10头若虫/叶时的单雌产卵量最高,达到171.8675粒/♀,显著高于2~4头若虫/叶的95.3333~100.1250粒/♀。  相似文献   

17.
玉米铁甲虫是广西玉米主产区主要害虫,玉米是河池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铁甲虫历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且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玉米生产。本文通过对玉米铁甲虫发生情况的田间调查,分析其偏重发生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为遏制玉米铁甲虫对玉米生产的危害和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街路绿化树木病虫害发生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春市主要街路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的恶化是长春市街路树木病虫害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从改善街路土壤性质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减少街路绿化树木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彭汉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73-9775,9902
对湖南省娄底市城区的主要园林植物常见害虫种类、危害情况、发生规律进行了多年调查,并在分析娄底市城区园林植物虫害持续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凤城市"十二五"期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筛选出美国白蛾、日本蚣干蚧、栗山天牛、杨干象、杨树烂皮病5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作为灾害损失评估对象,进行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凤城地区"十二五"期间5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年均损失为61 376.777万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87.218万元,间接经济损失为61 289.559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