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水稻种子不同活力测定方法与其田间成苗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个杂交水稻品种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批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标准发芽试验、低温发芽测定和高温催芽试验3种活力测定方法,并将试验结果与田间成苗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标准发芽试验的发芽指标、低温发芽10 d的发芽率和高温催芽后的发芽率均与田间成苗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高温催芽后的发芽率与田间成苗率相关系数最高。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催芽法可以作为杂交水稻种子活力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姚云峰  陈晶杰 《农业与技术》2014,(4):130+132-130,132
2012~2013年在海盐县进行了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通过在移栽、直播2种栽培模式下3个高油品种的比较,结果标明,在移栽模式下浙油50产量最高,在直播模式下浙油18产最高。3个品种含油量浙油50最高达49.14%。综合认为,浙油50可作为高油品种在海盐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低温胁迫下高羊茅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4个高羊茅品种,研究了高羊茅种子在低温胁迫和常温下的发芽特性。研究发现,在低温胁迫下,陈种子的发芽为线性趋势,而新种子的发芽为指数趋势。低温对高羊茅种子发芽速率有明显减缓作用,而对发芽率影响不大。研究还发现,高羊茅种子萌动开始后的2~3天发芽速率最高,在这个时期保持良好的发芽环境对将来的成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研究氮肥对普通油菜(扬油6号)和高油分含量油菜(中双11号、浙油50)产量、品质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扬油6号、中双11号和浙油50等3个品种不同氮肥处理油分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2.87%、47.37%和48.28%,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4.15%、22.71%和21.84%。增施氮肥扬油6号氮素积累量增加幅度高于中双11号和浙油50两个高油品种。扬油6号籽粒蛋白质总量最高,浙油50籽粒油分总量最高。随着氮肥用量增加,不同油菜品种氮肥利用率各指标下降。普通油菜品种扬油6号3个施氮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平均值为68.70%,高于两个高油品种中双11号和浙油50(平均值分别为65.06%和60.30%);氮肥农学利用率3个施氮处理平均值也是扬油6号最高,为8.97 kg/kg;而氮肥生理利用率两个高油品种中双11号和浙油50(平均值分别为13.03、13.84 kg/kg)高于扬油6号(平均值为12.91 kg/kg);氮肥偏生产力3个品种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5.
油菜新品种试种概况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新品种试种概况景宁县自从前几年引进双低油菜"浙双72"、"高油605"等新品种以后,2010年又引进了"浙大619"和"浙油50"两个新品种。据多点试种示范结果表明,这两个新品种不但含油量高、品质优、茎秆粗壮、耐寒抗湿性好,而且产量高,全生育期适中。在我县种植,全生育期一般为220~225d,  相似文献   

6.
在义乌市今后一个时期,油菜生产发展的重点是主攻单产,在提高油菜栽培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引进和推广高产、稳产的油菜新品种,已成为我们发展油菜生产的工作重点。为此,我们引进试种了“浙油18”等4个油菜新品种,并与“高油605”进行产量及生长习性对比,发现“浙油18”、“浙双72”比“高油605”长象好,适宜机械化收割,抗逆性强,增产效果显著,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油菜浙油50在温州直播的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植株经济性状、产量构成因子、产量呈下降趋势;产量以11月中旬播种的最高;超过11月份播种易受极端低温天气影响,产量损失大;过早播种不能提前收获,且生长过旺,倒伏风险加大.浙油50在温州适宜直播播期可定为11月中旬.  相似文献   

8.
高产高油优质油菜浙油50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稳产、高产、高含油量、低芥酸和低硫甙含量的油菜新品种,缓解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中优质油菜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文章详细阐述了高产、高油、双低油菜品种浙油50的选育过程,并就其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还探讨了浙油50的育种策略。以9715为母本,鉴6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历经8代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的选择,育成了高产、高油的优质油菜新品种浙油50。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浙油50最高含油量达50.78%,产量达303.8 kg·667 m-2。该品种现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 种子活力是决定种子或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动度和表现的潜在水平的那些特性的总和。简单地说是指种子在一般的田间条件下的成苗潜力。高活力的种子,在田间播种后具有迅速、一致的发芽潜力,出土的幼苗在一般甚至相当不利的田间条件下,具有茁壮生长的能力,能及早建成作物群体,避免或抵抗病源微生物与害虫的侵袭,并能与杂草竞争,因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油料产能提升”,油菜是我国油料作物扩种潜力最大的品种,长江流域是扩种潜力最大的区域,本文力图通过“浙油50”油菜品种案例,反映出在长江流域冬闲田扩种油菜面临的困难,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浙油50”的品种特征和推广情况“浙油50”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油菜品种,具有抗倒伏、抗病性能好、高产、高油、低芥酸、低硫苷等特点,由于“浙油50”的良好发展成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张冬青团队曾获2015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收集辽宁省4个主要水稻科研机构近20年育成的50个品种(品系),采用室内培养皿培养法,对处于发芽期和3叶期的各品种进行低温胁迫处理5℃下10d和10℃下7d,室温下缓苗10 d,调查成苗率、萎蔫率和死苗率等指标以评价供试品种的耐冷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低温胁迫下发芽期和3叶期的耐低温能力差异显著,供试50个品种发芽期低温胁迫下,只有盐粳48和铁粳14两个品种成苗率在50%以上,说明供试品种的芽期耐低温冷害能力普遍较低;供试50个品种3叶期低温胁迫下,有9个品种的萎蔫率在50%以下,表现耐低温能力较强的品种有盐粳22和沈农1501-2等;有22个品种的死苗率在50%以下,其中耐低温能力较强的有铁粳11、铁粳14、盐粳22等;综合芽期和苗期供试品种的表现,具有较强耐低温能力的品种是铁粳14和盐粳22,可以作为耐低温的推荐材料。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我国目前较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种的研发和创新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农业方面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杂交水稻不同的品种之间种子活力进行试验,并且通过对比标准发芽、低温发芽以及高温催芽3种方式下活力的具体表现,来研究杂交水稻种子不同活力测定方法与其田间成苗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水稻种子活力鉴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高温催芽,这种方法能够帮助缩短出芽时间。  相似文献   

13.
利用冬季空闲田、山坡地采取免耕直播方式种植油菜是浙西山区农民的传统习惯.不仅可以满足食用油的自给自足.而且还能增加效益和培肥地力。由于受多年种植习惯影响。浙西山区还有绝大部分的农户选择种植高芥酸油莱品种“高油605”.近年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杭州市良种引进公司联合浙西山区部分县(市)农技推广部门,大力开展高产、高含油、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浙犬619”的高产示范,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改善和提高食用油品质.促进浙西山区油菜品种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以24份不同粒形宁夏水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粒形与低温发芽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圆粒群体的耐低温发芽特性稍强于偏长粒材料,但群体间差异不显著;发芽初期,随着时间的延长,2种材料间发芽特性差异性逐渐变小。相关性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下宁夏水稻粒形与发芽率、成苗率、苗高、根长和根数均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进一步表明宁夏水稻粒形与低温发芽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并筛选出6份耐低温发芽性较强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1998,(8)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新品种高油605(原名浙农大605)由695与农林18(日本)杂交育成,于1998年5月4日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含油量高、丰产性好,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油潜力;对菌核病抗性强;单株角果数与每角实粒数多;熟期适中。1997年度在浙江省内实际收获面积达到45.60万亩。1.农艺特性(1)生育期据浙江省1995、1996年度油菜区试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来新选育的10个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在浙北地区进行晚稻茬口免耕直播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秦优10号和浙油50产量较对照浙双72有显著增加,秦优11号和向农07产量略有增加;所有新品种的产油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浙油50和秦优10号分别增产26.77%和19.42%;综合各农艺性状表现,浙油50、秦优10和向农07比较适合浙北地区晚稻茬免耕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17.
抗寒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水稻发芽和成苗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明抗寒种衣剂包衣处理对常温和低温环境下水稻发芽和成苗的影响.【方法】以湘早籼31号(常规稻)和Y两优1号(超级杂交稻)为材料,在华南农业大学研制成功的多成分、多功能的"齐苗快"浸种剂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垦区常用拌种剂,添加杀菌杀虫剂、粘合剂等物质配备成种衣剂,设置未包衣浸种催芽(CK)、干种包衣(A)和浸种包衣(B)共3种处理方式,研究了抗寒种衣剂包衣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的发芽和成苗特性的影响.【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包衣处理后,在自然环境正常温度下,稻种发芽时间延长,但对种子发芽率有提高作用,对Y两优1号,干种包衣和浸种包衣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11.10%和16.55%,湘早籼31号分别提高了30.83%和37.68%;在低温环境下,稻种幼苗受到低温侵害后成苗率降低,但包衣处理相较于未包衣处理提高了稻种的成苗率,其中又以浸种包衣处理的成苗率最高,湘早籼31号和Y两优1号分别为54.95%、74.10%,相较于对照(CK)分别提高了120.24%、127.30%.同时,种衣剂包衣处理(A、B)提高了稻种秧苗受芽期低温侵害后的存活率,浸种包衣(B)处理提高了"二叶一心"期低温侵害后稻种秧苗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应用小型恒温催芽箱,对浙蒲2号、绍兴长蒲、越蒲1号和农民自留4个瓠瓜品种进行发芽试验,研究在20℃,25℃,30℃和35℃条件下对瓠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的影响,调查不同瓠瓜品种间种子发芽情况。结果表明,在25℃下瓠瓜种子发芽率最高,发芽速度较快;35℃下种子发芽速度快;4种瓠瓜品种中浙蒲2号种子发芽情况较佳。  相似文献   

19.
油菜是油料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低温胁迫会对油菜种植的发芽以及成苗造成直接影响。如果不能采取科学措施加以防控,最终必定会导致油菜作物减产。本文将会切实展开低温胁迫对油菜种子发芽以及成苗影响的内容的研究,希望为有关人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金衢地区稻-麦(油)不同种植方式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金衢地区的稻(Oryza sativa L.)-麦(Triticum aestivum L.)[油(Brassica napus L.)]种植方式和主栽品种。[方法]选取在金衢地区种植的油菜品种(浙双6号、浙双3号、浙双72、浙油50、浙油18)、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甬优9号)、小麦品种(扬麦14),分别进行了免耕直播、翻耕直播等种植方式比较研究,筛选直播油菜品种,对比考察油菜、水稻、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下的产量、产值、农资投入、人力投入等。[结果]油菜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其中浙油50和浙双72产量最高,同一品种翻耕直播产量较免耕直播高,适宜金衢地区的油菜的种植方式是免耕直播,可选择产量高、株高适中的浙油50;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与甬优9号直播时的产量与移栽差异不显著,但应用直播技术较移栽可分别节本增收1 911和1 716元/hm2,综合效益较好;小麦品种扬麦14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其生育期、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免耕直播节本增效1 110元/hm2,适宜采用免耕直播。[结论]该研究可以为金衢地区油菜(小麦)免耕直播-单季稻的直播栽培及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