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解鱼塘污泥中光合细菌的类群分布,利用特异性培养基对采自周口地区鱼塘的泥水样品进行富集、分离和纯化,得到4株紫色非硫细菌(PNSB)。根据菌落及菌体形态学观察、活细胞吸收光谱测定、碳源和生长因子利用等生理生化试验,确定PSB-1和PSB-4菌株属于红假单胞菌属中的沼泽红假单胞菌,PSB-2菌株属于红假单胞菌属中的荚膜红假单胞菌,PSB-3菌株属于红细菌属中的万尼氏红微菌。研究表明,鱼塘污泥中广泛存在紫色非硫细菌类群。  相似文献   

2.
沼泽红假单胞菌X1菌株的分离鉴定与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富集、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生长较快的光合细菌初筛菌株 X1 菌株;通过形态与培养特征观察,活细胞、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的测定,碳源和生长因子利用的测定,将 X1 菌株初步鉴定为沼泽红假单胞菌。通过均匀设计,确定 X1 菌株适宜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为(g·L-1):丙酸钠 2.7,乙酸钠 0.45,酵母膏 0.5,磷酸氢二氨 1.2,无机盐 10 mL。  相似文献   

3.
沼泽红假单胞菌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B9)的培养条件及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研究。新筛选的培养基配方具有成分少、易配制、价格低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B9)是一株较耐低营养的微耗氧的菌株,在500—5000lx光照下能良好生长,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0℃.培养周期为4d。  相似文献   

4.
孙廷列 《饲料博览》1993,5(1):33-34
1 光合细菌生物学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为PSB。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营养组分较全的细菌。其分类地位为:红螺菌目、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的菌种。如沼泽红假单胞菌(R·palustris)、荚膜红假单胞菌(R·Capsulata)等。皆属于紫色非硫细菌。既能在光下无氧生长,又能在黑暗中有氧生长。可以专性利用更还原性的氢供体(H_2S,H_2或有机化合物)。同时能通过核酮糖——二磷酸途径固定 CO_2。CO_2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沼泽红假单胞菌对草鱼养殖和水质的影响,以自主选育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3为饲料添加剂,分别按0(CK)、0.5%(T1)和1.0%(T2)的比例添加于基础饲料中投喂草鱼,试验期为60 d,每隔10 d检测一次水质,试验结束后测定草鱼的生长指标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菌剂添加组(T1、T2)草鱼的成活率、增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添加沼泽红假单胞菌R-3显著提高了草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添加0.5%和1.0%沼泽红假单胞菌对草鱼生长及水质改善无显著差异。这表明,草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3,可改善养殖水质,提高草鱼免疫能力和成活率,促进草鱼生长。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具有较好溶解栅藻功能的高效光合细菌菌株,对分离出的4株光合细菌通过溶藻试验,获得1株溶藻效果较好的光合细菌(PSB-01);经对该菌株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初步鉴定其为红假单胞菌属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该菌株对水华藻中的栅藻有明显的溶藻效果,48 h除藻率达到74.54%。为利用微生物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筛选出高活性荚膜红假单胞菌,并作为水质净化剂和饲料添加剂应用于鱼苗生产培育中,以促进广西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从广西本地高产对虾塘底泥中分离筛选出活性较高的菌株,然后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参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等鉴定菌株,并将其应用于罗非鱼鱼苗培育试验.[结果]分离筛选出的光合细菌(菌株NC01)菌体卵圆形、革兰氏染色阴性,培养的菌落圆形、红色、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菌体大小0.6~0.9 μm×1.5~2.5 μm;在光照厌氧条件下培养,繁殖速度较快,在扩大培养基中培养液颜色由浅红色逐渐变成紫红色;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鉴定为荚膜红假单胞菌.将其应用于罗非鱼鱼苗生产培育,发现荚膜红假单胞菌能稳定水体pH,显著降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COD)含量,降幅分别为36.69%、27.47%、45.89%;鱼苗体长增加43.66%、体重增加44.79%、成活率提高10.60%(绝对值).[结论]从广西本地高产对虾塘底泥中分离筛选出的荚膜红假单胞菌,其生理生化特性及商品性能良好,且在罗非鱼鱼苗培育中效果显著,生产上可以大批量生产并推广应用于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产氢不产氧光合菌株的快速筛选方法,从采自陕西、河南、安徽3个省8份不同水样中分离出的不产氧光合细菌,通过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细菌特征峰及16SrDNA鉴定等方法进行初步鉴定获得不产氧光合细菌,同时利用自制的产氢菌株快速筛选系统对其产氢能力进行检测,并分析菌液终点氧化还原电位与细胞产氢的关系。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31株光合细菌,其中18株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5株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4株球形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和2株固氮红细菌(Rhodobacter azotoformans),此外还有2株菌与Rhodobacter sp.TCRI 14相似。这些光合细菌的产氢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株产氢性能较高,2株为沼泽红假单胞菌,1株为球形红细菌。通过菌液终点氧化还原电位与细胞产氢能力对比,发现产氢较高的菌株其菌液的终点氧化还原电位也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9.
在泥鳅养殖水体中施加一定浓度梯度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测定水化学指标并观察泥鳅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能够稳定养殖水体的pH,显著提高溶氧(DO),增加速率为(1.064±0.04)g.L-1.d-1,化学耗氧量(CODMn)和氨氮(NH4+-N)去除效果明显,降解速率分别为(0.84±0.04)、(0.136±0.03)g.L-1.d-1,氮磷比值(N/P)得到了有效调节;随着施菌量的增加,停食的泥鳅体重变化减小.因此,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泥鳅养殖池塘水质的改善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ACC脱氨酶活性细菌筛选及其对番茄初生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富集筛选法,以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 m inocyc lopropane-1-carboxylate,ACC)为唯一氮源,从不同蔬菜植株根围快速筛选出46株ACC脱氨酶活性细菌。其中菌株LA1、XG32、YC1的ACC脱氨酶酶活性较高,并可促进番茄初生苗生长,且浇菌液接菌促生效果好于浸种接菌。同时试验表明3株酶活细菌可以缓解0.5%NaC l和间隔5℃低温胁迫对番茄初生苗伤害的影响。B iolog系统鉴定LA1为恶臭假单胞菌B型(Pseudo-m onas putidab iotype B),菌株XG32为波纹假单胞菌(P.corrugata),菌株YC1为假单胞菌(Pseudom onassp.)。  相似文献   

11.
对光合细菌耐受Se及最适生长条件进行探讨,为今后应用光合细菌进行含Se废水处理奠定理论基础。Se耐受性较强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和荚膜红假单胞菌的生长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试以酵母膏为碳源,pH值7.0,接种量为20%30%生长最好,对亚硒酸盐的最大耐受浓度为20-50μg/ml。  相似文献   

12.
沼泽红假单胞菌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和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沼泽红假单胞菌B.9菌株(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strain B.9)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和组分进行了研究。用丙酮作提取液,以超声波破碎菌体的方法类胡萝卜素得量较高;菌体中类胡萝卜素提取效果因菌体量、丙酮用量而变;提取液经萃取、皂化、洗涤得类胡萝卜素粗制品;粗制品通过薄层层析和柱层析分离纯化所得各组分的吸收光谱表明,B.9菌株含有单甲基螺菌黄素和/或螺菌黄素、3,4-脱氢紫菌红素和/或脱水紫菌红醇和/或紫菌红醇、番茄红素和/或紫菌红素、四氢番茄红素等多种螺菌黄素系列类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筛选出高活性荚膜红假单胞菌,并作为水质净化剂和饲料添加剂应用于鱼苗生产培育中,以促进广西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从广西本地高产对虾塘底泥中分离筛选出活性较高的菌株,然后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参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等鉴定菌株,并将其应用于罗非鱼鱼苗培育试验.[结果]分离筛选出的光合细菌(菌株NC01)菌体卵圆形、革兰氏染色阴性,培养的菌落圆形、红色、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菌体大小0.6~0.9 μm×1.5~2.5 μm;在光照厌氧条件下培养,繁殖速度较快,在扩大培养基中培养液颜色由浅红色逐渐变成紫红色;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鉴定为荚膜红假单胞菌.将其应用于罗非鱼鱼苗生产培育,发现荚膜红假单胞菌能稳定水体pH,显著降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COD)含量,降幅分别为36.69%、27.47%、45.89%;鱼苗体长增加43.66%、体重增加44.79%、成活率提高10.60%(绝对值).[结论]从广西本地高产对虾塘底泥中分离筛选出的荚膜红假单胞菌,其生理生化特性及商品性能良好,且在罗非鱼鱼苗培育中效果显著,生产上可以大批量生产并推广应用于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的应用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从杭州养鱼塘水样和底泥样品中分离纯化到1株紫色非硫光合细菌菌株,通过对其细胞形态观察、活细胞色素吸收光谱测定及生理生化特征研究等进行分类鉴定。[结果]HZ-1菌株可在光照厌氧或黑暗好氧条件下生长;菌体呈短杆状,稍弯,为革兰氏阴性菌株;含有细菌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接触酶试验、吲哚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硫化氢生成试验、明胶液化试验阴性。[结论]通过对分离纯化的紫色非硫光合细菌菌株的分类鉴定,判断菌株HZ-1为沼泽红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5.
从连云港海域分离得到海洋细菌76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到对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的海洋细菌18株,经液体发酵后复筛有8株细菌的发酵液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BM-1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所有的供试病原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盐浓度为3%~7%时,BM-1菌株生长良好。形态观察表明,菌体细胞呈杆状,大小为0.6~0.9μm×2.0~3.5μm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有鞭毛可运动,好氧。在2216E培养基上形成乳黄色不透明菌落,菌落易挑取,细胞随机无规则排列。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M-1的淀粉水解试验呈阴性;伏普试验为阴性;甲基红试验为阴性;接触酶试验为阳性;赖氨酸和精氨酸脱羧酶试验为阴性;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呈阴性;半固体琼脂穿刺试验呈阳性说明待测菌具有运动性;明胶液化试验呈阳性,硫化氢试验呈阳性;尿素酶试验呈阳性。初步认为,菌株BM-1属于假单胞菌属,该菌株特性与文献记载的假单胞菌属的种类均有明显不同,可能为假单胞菌属一变种或新种。  相似文献   

16.
高效净水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高产虾塘底泥中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光合细菌,得到一株活性较高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 pseudomonas palustrls)。将其施放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池水中,待繁殖后测定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COD值和pH值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对虾池水质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基于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促生和增强寄主抗病性,苏云金芽孢杆菌KY-1抗逆性强等优点,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这2种菌株的融合菌株,测定了融合菌株对生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以期得到综合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型高效生防菌株。结果表明:融合菌株显著降低了土壤根结线虫的数量,收获期相对防效达73.68%;融合菌株处理显著提高了生姜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单株姜球数(13.80个)、姜球宽度(33.47 cm)和单株产量(1.29 kg)均优于空白对照;同时提高了生姜收获期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POD和SOD活性。综合来看,沼泽红假单胞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融合菌株的促生及生防潜力较亲本沼泽红假单胞菌有所提高,为微生物菌种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离并鉴定菜豆花中的1株内生优势细菌(WBF1)。[方法]从菜豆花中分离出1株内生优势细菌WBF1,通过革兰氏染色、16S r DNA及生理生化实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6S r DNA序列分析显示其为变形杆菌科不动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其生理生化特征符合假单胞杆菌特性;该菌定植于菜豆花中,生长温度为20~43℃。[结论]该菌是菜豆基因工程生防菌宿主菌的良好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饵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沼泽红假单胞菌对罗非鱼养殖的影响,为罗非鱼的规模化、高密度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沼泽红假单胞菌(有效活菌数≥5×109个/mL)为饵料添加剂,分别按3%、5%和7%的比例添加于饵料中投喂罗非鱼;试验期为160 d,分6次检测养殖池水质,试验结束起捕计算罗非鱼的单位产量、均末重、成活率及饵料系数等指标并进行研究与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添加沼泽红假单胞菌试验组能有效稳定水体pH,抑制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和化学需氧量(COD)等有毒物质的产生(P<0.05,下同);各试验组中罗非鱼的单位产量、均末重、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其中单位产量提高15.52%~34.67%、均末重提高9.10%~18.18%、成活率提高5.87%~13.97%,饵料系数降低9.42%~21.52%.综合比较来看,以添加5%沼泽红假单胞菌综合效果最佳,所产生的单位产量最高.[结论]罗非鱼饵料中添加适量沼泽红假单胞菌,可减少养殖中后期有害物质的积累从而改善水质,促进罗非鱼生长、提高成活率、降低饵料系数和提高经济效益,而过量添加则会影响食欲,抑制生长.最适添加量约为5%,可在罗非鱼养殖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马楠  刘华波  王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151-9153
[目的]研究光合细菌混合培养的最佳条件。[方法]对沼泽红假单胞菌、荚膜红假单胞菌和球形红假单胞菌混合培养的环境条件和培养基组分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光合细菌混合培养的最佳环境条件为:接种量25%,培养基初始pH为7.0,光照度为5 000lx,温度为30℃;培养基最佳碳氮比为4∶1。[结论]为光合细菌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