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为筛选防治沙棘溃疡病的有效药剂,分别采用室内抑菌实验和田间防治试验研究了5种杀菌剂对沙棘溃疡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和田间防效,结果表明:5种药剂中戊唑醇和寡雄腐霉药效优于乙蒜素、石硫·矿物油微乳剂和甲硫·福美双。药剂浓度处理上,药剂浓度为60μg/mL优于30、6、3μg/mL。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其次为寡雄腐霉,效果较差的是70%甲硫·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0.13%浓度药液及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0.10%浓度药液对沙棘溃疡病防治效果较好,涂药后3个月防效分别达82.14%和79.65%,而微生物杀菌剂寡雄腐霉防效较差,防效低于60%。  相似文献   

2.
通过5种药剂防治柳树腐烂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3%戊唑醇悬浮剂0.33%浓度的溶液和25%吡唑醚菌酯乳油1%浓度的溶液防治效果最好,是防治柳树腐烂病的首选药剂,在生产上,二者可轮换使用。20%丁香菌酯悬浮剂0.5%浓度的溶液和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1.25%浓度的溶液,防治效果次之,可以作为备选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3.
黄秋凤 《绿色科技》2023,(5):162-165
结合山丹县云杉丹巴腮扁叶蜂发生现状及丹巴腮扁叶蜂的特性,同时借鉴其他县区丹巴腮扁叶蜂的其他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根据常用的防治药剂和药剂使用广谱性、高效低毒、经济安全的特点,经过反复筛选,确定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等3种不同药剂在山丹县大马营镇中河村开展了防治实验研究,结果得出: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1000+1000倍)2000倍液在幼虫2龄、3龄期防治,防治效果分别为92.8%、91.6%,均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通过试验找出了防治云杉丹巴腮扁叶蜂的最佳防治药剂、浓度和防治时间,为巩固河西地区云杉林的森林生态安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核桃腐烂病(Cytospora juglandicola)有效防治药剂,选择用9种药剂对核桃腐烂病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施药方法上看,刮除病斑涂药处理的防治效果优于划道和直接涂抹药剂,直接涂抹药剂防治的效果不明显,难以控制病斑扩展蔓延;从药剂种类和浓度来看,33.33ug/L的刮腐刀对核桃腐烂病的防效最好,防效达100%,病疤复发率为0%,其次是28.57ug/L刮腐刀、10ug/L氢氧化铜、13.33ug/L腐皮消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均达到了90%,病疤复发率为10%。其余药剂不论是哪种浓度和施药方法上看,防效均不够理想,而且病疤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平榛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利用不同浓度的代森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唑酮和百菌清药剂对平榛白粉病进行防治试验,比较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药剂对平榛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平榛白粉病初期发病为5月下旬至6月初,发病高峰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代森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三唑酮等药剂对平榛白粉病的防治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以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6.
利用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对落叶松落叶病进行了防治试验,室内药效测定结果表明,随药剂质量浓度的提高,对子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加强,当药剂质量浓度达到0.15 g.L-1时,抑制率达到90.9%;林间药效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药剂使用量的增加,防治效果增强,当使用量达到180 g.hm-2时,防治效果达到85.5%;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当药剂使用量为150 g.hm-2时,防治效果可达到77.7%。  相似文献   

7.
松沫蝉是危害多种松树的一种刺吸式害虫,为掌握松沫蝉若虫和成虫的药剂防治技术,通过在林间喷洒和打孔注射不同浓度的药剂防治松沫蝉若虫,飞机喷洒药剂防治松沫蝉成虫。结果显示:林间喷洒5 d后,溴氰菊酯3种浓度防效都在89%以上,溴氰菊酯500倍液的防效最高,为93.6%;吡虫啉3个浓度药剂的防效都在70%~80%,吡虫啉500倍液的防效最高,为78.5%。打孔注药5 d后,氧乐果10倍液、2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90.4%和86.9%。飞机喷洒溴氰菊酯24 h内松沫蝉死亡率较高,喷药3 d后,每株死亡数量达到1 234~3 542头,飞防杀虫率90%以上,使松沫蝉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成品药剂防治白榆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成本高的问题,以白榆为试验树体,应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方法,选择3种不同药剂(Syn1、Syn2、Syn3),每种药剂包含3种不同浓度,采用树体微创药物植入技术,分别观察试验药剂在白榆上的药效和经济用药量。试验结果表明:Syn1和Syn3药剂的防治效果明显比Syn2药剂防治效果好,因此实践中不建议利用Syn2药剂。进一步从防治成本上考虑,Syn1药剂A2配比浓度比Syn3药剂C3配比浓度的防治成本低,所以实践用药建议使用Syn1药剂A2配比浓度。综上所述,Syn1药剂A2配比浓度既能有效地防治光肩星天牛,又降低了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9.
结合山丹县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发生现状及黄斑星天牛特性,通过采用3%噻虫啉微悬浮剂、绿色威雷和2%氯氰菊酯乳油等3种不同防治药剂,在山丹县东乐镇西屯村进行了防治试验研究,找出了防治黄斑星天牛的最佳药剂和最适宜浓度,为巩固河西地区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效果、确保以杨树为主的森林生态安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触破式微胶囊剂是防治大型害虫的新型药剂,通过防治杨树蛀干天牛成虫田间试验、罩网防治试验,施药52天后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和很长的持效期,伐倒木罩网不同施药浓度38天后的平均死亡率95.53%。防治效果显著,用浓度以0.33%为宜。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高效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杀菌剂,采用菌落生长量法,室内测定8种市场主流杀菌剂抑制武威灰葡萄霉孢菌株的毒力。结果表明:80%腐霉利、50%多菌灵、10%叶菌唑为高毒力药剂,半效浓度≤100 mg/L;250 g/L苯醚甲环唑、25%吡唑醚菌酯、25%氰烯菌酯为中毒力药剂,半效浓度290~380 mg/L;720 g/L百菌清、0.3%四霉素为低毒药剂,半效浓度>700 mg/L。0.3%四霉素、10%叶菌唑随浓度增加其抑菌效应的增长较快,80%腐霉利增长较慢,其余5种供试药剂的增长则相对平缓。综合分析,筛选出50%多菌灵、10%叶菌唑、四霉素,供武威市防治葡萄灰霉病中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辽宁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人工林中开展药剂防治松沫蝉试验,结果表明:若虫期用注干方法防治松沫蝉时,当注射浓度为30%甲胺磷大于15mL时,杀虫率可达到40%以上;喷洒药剂防治松沫蝉成虫时,敌杀死、功夫、阿维素菌、甲维盐等4种药剂中敌杀死效果最好,将敌杀死应用于飞防中,效果明显,杀死松沫蝉达411~1 181头·株-1。  相似文献   

13.
1992年,我们用增效对硫磷防治核桃举肢蛾(Atriglans hetaohei),通过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试验,初步确定了该药对举肢蛾幼虫的致死中浓度 L_(C50)=986.5μg/g;田间防治采用600倍液,喷药72小时后举肢蛾死亡率较用甲基对硫磷高;防治区核桃好果率达90%以上,保产效果62.97%~73.73%。1 供试药剂试验药剂为50%增效对硫磷乳油(武功农药厂),对照药剂有50%甲基对硫磷乳油  相似文献   

14.
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淡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及林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为筛选出有效控制淡竹毒蛾幼虫的药剂,以制定无公害防治淡竹毒蛾决策,2017年在福建省沙县选用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危害方竹林的淡竹毒蛾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开展林间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苦皮藤素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0.5%藜芦碱可溶性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1.5%苦参碱可溶液对淡竹毒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0.973、1.062、1.216、0.482、0.836 mg/L,以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剂对淡竹毒蛾幼虫毒性最强,5种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对淡竹毒蛾幼虫均有杀虫作用。林间防治效果表明:药后3 d,5种植物源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均为90%以上,以苦参碱类药剂防治效果最好,2种苦参碱类药剂的林间最佳使用浓度均为1 500倍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林间最佳使用浓度为1 000倍液;4%鱼藤酮乳油林间防治最佳使用浓度为1 200倍液。测试的5种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均对淡竹毒蛾幼虫有良好的杀虫作用,是无公害防治淡竹毒蛾幼虫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油松松梢螟为防治对象,采用40%氰戊马拉硫磷、灭幼脲3号两种混合药剂再加有机硅助剂进行飞机防治试验,从中筛选出防治不同虫龄害虫的最佳药剂混合比例及配制浓度。亦即,松梢螟幼虫1~2龄可用"第3种浓度",松梢螟死亡率可达到90%以上;3~4龄可用"第2种浓度",松梢螟死亡率可达到89%以上;5龄以上可用"第1种浓度",松梢螟死亡率可达到85%以上。飞防高度为距树冠15 m左右,杀虫效果皆在85%以上,能有效地控制其危害和扩散蔓延,而且成本低、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防治措施,黄纹竹斑蛾已成为危害毛竹叶片的主要害虫。为探索有效控制黄纹竹斑蛾危害的无公害防治措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种植物源杀虫剂:0.5%藜芦碱可溶性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1.5%苦参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和1.1%苦参碱粉剂对黄纹竹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其中前5种药剂采用喷烟技术施药,后一种药剂采用喷粉技术施药。结果表明:施药后3 d,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0.5%藜芦碱可溶性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的田间最佳用药浓度是原药与0号柴油容积比为1:40,用药量为1 200 mL/hm2;1.5%苦参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田间最佳用药浓度是原药与0号柴油容积比为1:9,用药量为800 mL/hm2;1.1%苦参碱粉剂田间最佳用药量为22.5 kg/hm2。上述6种植物源杀虫剂均可作为无公害防治黄纹竹斑蛾幼虫的药剂,在黄纹竹斑蛾幼虫危害时施用。  相似文献   

17.
临夏州芍药白粉病发生严重,危害当地芍药特色产业。为统一防治用药标准,以市面常见的8种杀菌剂为对象开展芍药白粉病单因素无交叉多水平田间防治试验,通过病情指数、防治效率测定药效,以确定最优药剂和用药浓度。结果表明,使用500倍液时8种试验药剂防治效率均>88%,其中5种试验药剂>95%。研究表明,7月中下旬用丙环唑、代森锰锌、多抗霉素500倍液,三唑酮500~1 000倍液,硫磺·三唑酮500~1 500倍液喷雾使用,病情指数减退95%以上,生产中可以交替使用上述药剂,以避免芍药白粉抗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选用4种杀虫剂,每种3个浓度,对花椒棉蚜进行室内防治试验,结果显示,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蚜虫有较强的杀伤效果。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上述两种药剂对花椒棉蚜也有相似防治效果,是棉蚜有效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沿海防护林树种木麻黄主要食叶害虫木麻黄毒蛾的无公害防治方法,2015年在福建省东山岛分别选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等4种高效、低毒的药剂进行林间喷雾防治木毒蛾2~3龄幼虫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4种药剂防治效果表现为:1.8%阿维菌素乳油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2%烟碱·苦参碱乳油;施药后3 d左右为木毒蛾幼虫的死亡高峰期;药剂浓度越高,对木毒蛾幼虫的致死中时间越短,幼虫死亡率也越高;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防治2~3龄木毒蛾幼虫效果最好,在7 d内对木毒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95.92%。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在室内药剂筛选的基础上,开展不同浓度药剂室外防治对比试验,选择出了有效防治药剂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