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棉属D染色体组的核型变异和进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坤波  李懋学 《作物学报》1990,16(3):200-207
本文报道了棉属 D 染色体组11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并采用了核型对称系数、异质系数和重合率等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根据核型同质程度,可将11个种分为6个亚组,即1—D_1、D_8和 D_6;2—D_(3-k)、D_(3-d);3—D_(2-1)、D_(2-2);4—D_4和 D_7;5—D_5;6—D_9。其中,D_6是 D 组的最原始种。根据核型比较分析,结合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2.
不同月份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主要内含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分析其适制性,为普洱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析了2013年3—10月生产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茶多酚含量3—7月呈递增趋势,7—10月又呈递减趋势,7月最高,达41.77%;儿茶素含量3—8月呈递增趋势,8—10月又呈递减趋势,8月最高,达14.5%;水浸出物含量3—7月呈递增趋势,7—10月呈递减趋势,7月最高,达51.74%;氨基酸含量3—6月呈递减趋势,6—10月呈递增趋势,6月最低,为2.45%;咖啡碱含量3—7月呈递增趋势,7—10月又呈递减趋势,7月最高,达3.82%。  相似文献   

3.
分析氮对胶东卫矛氮代谢生理的影响规律,明确氮肥施用后的相关酶活性变化机理,为其育苗中科学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 g/株(J1,CK)、9 g/株(J2)、18 g/株(J3)、27 g/株(J4)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5—9月J3谷草转氨酶活性分别比J1提高了64.84%、70.77%、58.52%、47.33%、57.20%,J4与J3之间无显著差异;6—9月J3谷丙转氨酶活性分别比J2提高了18.00%、30.79%、16.47%、16.83%,差异显著;谷胺酰胺合成酶活性7、9月J3显著高于J2,5—6月J2、J3、J4之间无显著差异,J2显著高于对照;5—9月J3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J2提高了20.47%、31.66%、27.32%、23.50%、34.90%,差异显著,J3与J4之间无显著差异;5—7月J3硝态氮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3.76%、53.90%、85.95%,差异显著,8—9月J2、J3、J4之间无显著差异;6—8月,J3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J2提高了15.90%、20.09%、9.04%,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认为,J3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胶东卫矛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提高植株叶片内硝态氮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效果优于J2、J4处理。  相似文献   

4.
氮素形态对燕麦生长和根际pH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NO3^-—N和NH4^ —N2种不同形态氮素对燕麦营养生长、氮代谢及根际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O3^-—N和NH4^ —N两种形态氮素同时存在的营养介质中,燕麦生长明显优于单一供应NH4^ —N或NO3^-—N处理,且植株生长量特别是根系生长量随着NO3^-—N在氮源中比例的提高而增加;燕麦吸收NO3^-—N和NH4^ —N会对根际pH值产生不同影响,吸收NO3^-—N时,根际pH值逐渐升高,而吸收NH4^—N却使根际pH值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冬前积温对河北省中南部麦区冬小麦适宜播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黄淮冬麦区的邯郸、石家庄、衡水和北部冬麦区的保定1997—2006年期间的小麦冬前积温为依据,采用积温指标法对冬小麦的适宜播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邯郸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9日—18日;石家庄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6日—15日;衡水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3日—12日;保定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2日—11日。初步认为,在选择适宜品种的基础上,黄淮冬麦区北部冬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3日—18日,北部冬麦区南部冬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2日—11日。  相似文献   

6.
张珺  宋晓辉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4):153-158
为研究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期间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和应急减排效果,以河北南部邯郸为例,利用2015年8月1日—9月3日邯郸环境监测站数据、邯郸气象站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急减排期间(8月23日—9月3日)邯郸市大气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8月23日—9月3日全市PM2.5平均浓度比减排前(8月1—22日)下降46.3%,9月1—3日全市连续3天空气质量达优。从逆温强度、混合层高度、通风系数、风速、小风日数、降水等气象条件及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减排期间大部分时段受静稳天气影响,不利于空气污染物垂直扩散;气团后向轨迹分析表明:以本地气团为主;应急减排使相同气象条件下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有力的减排措施是空气质量改善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不同薏苡品种(系)生产力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适合云南省薏苡种植的新品种(系),以提高云南薏苡种植的生产力水平。通过对10个薏苡品系在云南省文山地区进行生产力的比较试验,对薏苡农艺性状(生育期、株高、茎粗、有效分蘖数、单株总果数、百粒重等)进行比较鉴定与评价,并对其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有效分蘖数、单株总果数、百粒重与产量呈正相关,其中百粒重与产量的相关性显著;2)YLO、Y7—1生育期较短,植株较矮,茎秆细,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强,是理想的株型;3)Y9—7、Y3—4、Y12—2黑为中晚熟品种,百粒重高、籽粒外观好、产量高;4)YGL、文薏二号为晚熟品种,生育期在150~155天之间,植株高、分蘖力强、茎秆粗、生物产量高,但经济产量较低;5)从薏苡的综合性状、产量、适应性等指标来看,参试的品系Y9—7、Y3—4、Y12—2(黑)优势明显,更符合选育优质、高产的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8.
小麦接种联合固氮菌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条件下,小麦接种联合同氮菌W—43、W—432、W—91菌株,对小麦营养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单株次生根多0.8—1.0条,单株分蘖增加0.35—0.48个;旗叶面积增加1—3平方厘米,叶绿素含量提高12%,株高1—3厘米,每亩有效穗增加2.2—3.2万个,穗粒数增加1.4—1.5粒,千粒重增加1.4—1.5克,单产提高20.1—46.4公斤,增产率6.6—14.2%,同时改善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省农地边际化现象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单位成本纯收益指标”、“农地利用集约度指标”和“农作物播种面积指标”三大主要指标,对广东省2000—2015年农地边际化特征进行提取。选择影响农地边际化特征的19个因子,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农地边际化现象的核心影响因素进行挖掘。结果表明:2000—2015年广东省共发生3次比较明显的农地边际化现象,分别在2001—2002年、2005—2006年、2010—2013年,且第3次边际化持续时间最长,情况最严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指标和农户家庭资源要素结构变化指标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程度较大,其中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粮食总播种面积对农地边际化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q值分别为0.8067、0.8055、0.7916。任何两因子相互交互作用都能增强对农地边际化现象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外源C_4作物DNA导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周文麟  王亚馥 《作物学报》1992,18(6):418-424
利用小麦自交后的花粉管通道,将C_4作物玉米或高粱的DNA导入小麦的种胚细胞,结果受体后代发生了广泛的变异,而且受体不同,所发生的变异不同。甘麦8号受体后代植株变矮,结实率低,分蘖多至5个,少至完全不分蘖;8347—2-4和8013—3品系后代中出现不育株;6873—20—3品系受体后代的籽粒由红色转变为白色而且稳定遗传;蓝粒麦受体后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不同供应NO方式对NaCl胁迫下油松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揭示NO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和提高油松抗盐能力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盆栽条件下,设置对照(T1)、NaCl处理(T2)、NaCl+1次土壤供NO(T3)、NaCl+2次土壤供NO(T4)、NaCl+喷施NO(T5)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T2与T1相比显著提高了生长季节内油松超氧阴离子、MDA(丙二醛)、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了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活性;NO与NaCl处理相比,5—6月,T3显著降低了超氧阴离子含量,8—9月T5显著降低了油松超氧阴离子和MDA含量;5—6月,T3与T2相比SOD活性显著提高了18.60%、14.03%,POD活性提高了34.07%、32.06%;8—9月T5 SOD活性比T2显著提高了15.77%、13.33%;POD活性提高了17.70%、15.75%;5月,T3与T2相比提高了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8—9月T5与T2相比显著提高了两种渗透物质含量。综合分析认为,外源NO会改善油松生理特性并提高其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2.
郭海瑛  王胜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0):101-105
为了解陇东半干旱地区环县冬季积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的影响,通过Mann-Kendell统计检验法、Pearson相关分析法等手段对冬季积温以及冬小麦发育期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冬季积温在近36年的变化过程中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发现,1990年为冬季积温突变的年份;Morlet小波变换分析得到在30~35年上冬季积温呈现出最为显著的周期变化规律;(2)通过对冬小麦发育期特征分析,发现冬小麦除了在分蘖期表现为推迟的状况,其他播种、出苗、三叶、越冬等发育期均表现为提前的变化特征;对冬小麦发育期与积温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均为负相关,表明大多数发育期提前1~5天;在冬季积温偏高的年份,冬小麦各发育期普遍提前4~14天;(3)对冬小麦物候间隔期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冬小麦在播种—出苗、播种—分蘖、播种—越冬、播种—返青以及播种—抽穗期,间隔时间呈现出延长的变化特征;在播种—三叶、播种—起身、播种—拔节、播种—开花、播种—成熟期,间隔时间呈现出缩短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天忧火焰花     
火焰花,别名四方木,属苏木科常绿乔木,干直立,皮灰褐色;叶为大型羽状复叶,纸质,长达1米。花为大型顶生圆锥花序,3—4月开花,红黄色,径2—3厘米。荚果扁平,长20—30厘米,宽5—6厘米。嫩时黄绿色,成熟后黑红色,开裂,果荚卷曲。火焰花不仅是城市行道、公园行道、宅前及庭院绿化、美化并供人们观赏的大型木本花卉,而且树皮、  相似文献   

14.
<正>首届中国蟒河"万山红遍茱萸文化节"于2016年10月下旬盛大开幕。为期一个月的茱萸文化节以"遍插茱萸登高处,祛灾祈福万山红"为主题,进行思乡茱萸揭牌、茱萸采摘体验、老中医义诊、地方农特产品展览、登高祈福等活动,同时成立茱萸文化研究会,启动众筹精准扶贫,同步开放桑林—树皮沟骑行、桑林—辉泉—花园坪徒步行、桑林—钓鱼台—押水越野3条茱萸观光体验线路。  相似文献   

15.
贵州刺梨气候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找出影响刺梨产量和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并划分贵州刺梨气候适宜性区域,笔者在贵州6个地州市设置20个试验观测样地,对气象实测资料、物候观测资料、刺梨果实品质资料、野生刺梨资源分布状况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5—8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3—10月≥10℃活动积温、3—8月降水量是影响刺梨产量和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刺梨单果均重和单果平均直径随着3—8月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降水量过多或过低都不利于VC和SOD的合成;5—8月均温和3—10月≥10℃活动积温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的合成,并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根据刺梨分布区域的气候资料,对通过80%的保证率进行统计,进行刺梨气候适宜性指标建立和适宜性区划结果分析,区划结果为:在贵州省中部,毕节地区的大部分县市,西南部的部分地区,遵义市北部的部分县份为刺梨最适生区;在贵州省的西北部、西南部等边缘地区、黔东南部分地区为刺梨次适生区,其余地区为适生区。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定量评价石家庄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本研究以石家庄9个县市1964—2012年的逐日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桑斯维特纪念模型和迈阿密模型研究石家庄地区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石家庄地区气候生产潜力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明显;气候生产潜力经历了“减—增—减—增—减—增”3个周期性阶段;空间变化趋势由西南向东北递增;降水是限制石家庄地区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因子,山区气候生产潜力大于平原。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11月2日-20日,为传承金殿"鸣凤系列"茶花品牌,昆明金殿名胜区就从茶花种子实生苗中选育的茶花新品种‘金殿2015—1’、‘金殿2015—2’和‘金殿2015—3’向社会公开征名。本次征名活动的应征名字须冠‘鸣凤××’,同时要求方便记忆和读写。据昆明金殿名胜区管理处经营科科长胡民介绍,3个茶花新品种经多年栽培观察,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是  相似文献   

18.
不同稻菜模式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种"稻—菜"不同耕作模式进行试验,采用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评价和对比分析,得出"稻—菜"模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提高的结论。在经济发达资金富裕而劳动力短缺地区,可采用处理①稻—秧草(经济绿肥)模式;在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而劳动力富裕地区,则可应用处理②稻—菜—菜模式。  相似文献   

19.
香菜俗名香草、亥叶、亥菜。香辛类蔬菜,为百合科葱属蔬菜,学名Allium hookeri Thwaites,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从短缩地下茎上发叶,叶片长20—30厘米,宽1.0—1.5厘米,黄绿色,较薄,比韭菜叶片宽而薄且色淡,单株有叶3—5片;株丛生,发棵快,一般每丛有20—30棵苗,每丛  相似文献   

20.
一、品种来源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肥所1973年用有性杂交方法选育,杂交组合是Platifen×Yaqui,原代号73—12—3。二、特征特性植株性状:幼苗直立,株型紧凑。株高100—110厘米。叶相短宽上举,叶浓绿色。单株分蘖数0.2—0.3个,分蘖成穗率20—25%,第一节间长3.05厘米,第二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