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茵陈蒿及其保护地栽培张冬梅(山东省泰安市菜篮子科技园)茵陈蒿ArtemisiacopillapisThunb.又名绒蒿、细叶青蒿等,为菊科多年生植物。其嫩苗是可口的野菜,可凉拌、炒食,也可炸食及做汤等。《本草图经》记载说:“茵陈蒿,今近道皆有之,而不...  相似文献   

2.
茵陈蒿及其保护地栽培张冬梅(山东省泰安市菜篮子科技园271000)茵陈蒿(ArtemisiacopilarisThunb.)又名绒蒿、细叶青蒿等,为菊科多年生植物。其嫩苗是可口的野菜。用开水一焯,去其部分香味后凉拌、炒食或做汤。根据本草图经中记载:“...  相似文献   

3.
姜莉 《中国果菜》2005,(1):35-35
茵陈,属于菊科类,又名绵茵陈、香蒿,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安徽等地,分布广,多为野生,现在也有栽培。为中药临床常用药。其气味清香、味微苦,性微寒。茵陈有清热利湿、消炎解毒、平肝利胆、降血压、血脂、改善微循环等功效,尤其对黄疸有显著疗效,可治黄疸尿少、湿疮瘙痒。茵陈含有丰富的2n、Mn、Ca、P、Se等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含有脂肪、  相似文献   

4.
以潼关县黄金生产区及附近不同地区生长的6种蒿类植物:叉枝蒿(Artemisia divari-cata(Pamp.)Pamp)、青蒿(Artemisia annua L.)、水蒿(Artemisia selengensis)、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es)、莳萝蒿(Artemisia anethoides Mattf.)、艾蒿(Artemisia argyi)为试材,测定并分析蒿类植物中的铜含量,以便确定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结果表明:同种植物对铜的吸收能力会随着根际土壤中铜含量的增加而增加;9个样地中青蒿-XI对铜的吸收效果最好,富集系数为0.92,铜主要储存在叶片中;艾蒿①对铜的富集能力也相对较高,富集系数为0.87;2个样地中的水蒿叶片中富集铜的能力均较强,水蒿-13为78.32mg/kg和水蒿①为69.21mg/kg。  相似文献   

5.
六种蒿属植物提取物抑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花蒿、艾蒿、茵陈蒿、大籽蒿、蒙古蒿、林地蒿6种菊科蒿属植物的乙醇提取物为试材,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液体悬浮培养法,研究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引起植物细菌性病害的丁香假单胞菌、根癌土壤杆菌、马铃薯环腐病菌的抑菌效果的影响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6种蒿属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均表现为对供试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艾蒿、黄花蒿的抑菌作用最强。不同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则表现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茼蒿也称蓬蒿、春菊、蒿子菜,以嫩茎叶供食用,气味清香,脆嫩可口,营养丰富,市场常年需求量较大。但由于其为半耐寒蔬菜,耐热性较差,在我国北方多采用春、秋露地种植和冬季保护地栽培方式,如果实施越夏栽培,供应淡季市场,经济效益好。现将越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是迁西县东荒峪镇松棚子村的一名板栗种植户,60多岁的我,在板栗生产上积累了一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1 推广使用有机肥,发展生态板栗 任何杂草都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保持水土.对恶性、深根型多年生杂草需要草甘膦彻底铲除.对于水蒿子、黄蒿等深根型的大草,可于6月底7月初结合板栗树落下的雄花序,用筢子将其一同覆盖在树根下.  相似文献   

8.
藜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又名水蒿、蒌蒿、芦蒿、泥蒿、柳蒿、香艾蒿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国南方特色蔬菜作物[1,2].野生藜蒿在我国东北至长江流域各地均有分布,主要生长在低海拔地区的河汊岸边与沼泽地带等比较潮湿的地方,我国于20世纪80 年代开始规模化种植藜蒿[3,4].  相似文献   

9.
田海龙 《西南园艺》2011,5(2):13-15
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为菊科植物,入药有祛除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疽之效,是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武陵山区是我国青蒿的重要产区,其中酉阳白治县是世界“青蒿之都”,并获得了产品地理保护标志。文章从播种育苗,幼苗假植,大田移栽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初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青蒿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蒌蒿别名芦蒿、藜蒿、水蒿、香艾蒿等,属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几年在我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安徽等地开始人工种植,已成为一种地方特色蔬菜,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多。菊天牛Phytoecia rufiventris Gautie,别名菊小茼天牛、菊虎等,属鞘翅目天牛科,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菊科植物,是菊花、紫菀等菊科药用或观赏植物的主要害虫,也为害蒌蒿等蔬菜种类,可对蒌蒿的留种与生产造成严重为害。  相似文献   

11.
蒌蒿,又称蒌蒿苔、黎蒿、水蒿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高档野菜品种之一,以鲜嫩茎杆作蔬菜食用,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蔬菜。我县近年来在维桥、淮河、马庄等乡进行了大棚蒌蒿的栽培试验示范,取得全面成功,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2.
蒌蒿(Artemisia slengensis Turcz.),别名芦蒿、藜蒿、香艾蒿等,属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蒌蒿在我国分布较广,几乎遍布全国。近年来,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安徽、云南等地已有人工栽培。蒌蒿的食用部分为地上嫩茎及地下根状茎,质地脆嫩爽口,具有独特的清香味。蒌蒿具有祛风湿、健脾胃、平抑肝火等功效。  相似文献   

13.
谢学强 《现代园艺》2012,(13):25+36
<正>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 Lam.),别名莪篙、萝蒿、冰耘草、大一枝蒿、羊角蒿、羊角透骨草等,为紫葳科(Bignoniaceae)角蒿属(Incarvillea)植物,是优良的药用观赏植物,在甘孜州干旱河谷园林建设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角蒿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分布1.1形态特征角蒿为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分枝的茎,高可达80cm。根近木质而分枝。叶互生,不聚生于茎基部,2~3回羽状细裂,形态多变异,长4~6cm,小叶不规则细裂,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具细齿或全缘。总状花  相似文献   

14.
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又名芦蒿、水蒿等,属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我国东北、华北和中南地区均有分布,野生于荒滩山坡、圩区、洲地、路旁,抗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萎蒿以鲜嫩茎秆供食用,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Ca、P、Fe、Zn等元素,尤其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具有独特风味,可炒食或凉拌,  相似文献   

15.
<正>蒌蒿别名蓠蒿、水蒿、水艾、柳蒿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蒌蒿按其嫩茎颜色可分为白蒿、青蒿和红蒿,其中青蒿是蒌蒿中的珍品①。蒌蒿在古代已  相似文献   

16.
野生蒌蒿的驯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虹  彭国良  方俊华 《蔬菜》2005,(6):14-15
蒌蒿别名野黎蒿、水蒿、艾蒿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营养十分丰富。蒌蒿根、茎、叶都可食用,主要食用部位为嫩茎。蒌蒿的食用在我国历史长久,但只局限于野生蒌蒿,进行人工栽培在近两年才兴起。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人工引种栽培面积较大,但在福建还较少见到。厦门市农科所于2002年7月开始引进野生蒌蒿栽培,现将栽培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以供交流推广。  相似文献   

17.
茄子在云南省栽培面积广、消费量大。近年来,在低海拔河谷地区,如华宁、开远、宾川等县利用冬季温暖条件生产的冬春茄子,成为外销冬春早熟蔬菜的一大品种,是当地菜农增加收入的一条主要途径。由于茄子植株生长旺盛,生长期长,不同的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很大。本试验用昆明地区的主栽品种昆明紫长茄为试验品种,以不同的种植密度,探讨不同处理的植株生长及产量差异,以期为广大昆明地区紫长茄的种植者获得更高产量和产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藏茵陈是龙胆科獐芽菜属植物,又名川西獐芽菜(Swertia mussotii),分布在长江源头的称多、玉树和澜沧江源头的囊谦等县,生长于海拔3600~3800m的山坡、灌丛草地、林缘、河滩,以通天河、扎曲河、吉曲河河畔两侧分布最为集中。由于无节制的采挖,使通天河、扎曲河、吉曲河两岸的藏茵陈、柴胡、羌活等药材资源处于枯竭状态。根据这个现状,玉树州人民政府指示有关部门对野生的药用植物进行人工驯化和栽培。到目前为止,州林业站试种成功的当地药材有大黄、藏茵陈、青藏龙胆、手掌参、柴胡等。藏茵陈庭园人工种植已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以二倍体、四倍体及经秋水仙素处理的黄花蒿植株为试材,采用整体透明技术制备黄花蒿叶片样品,对不同倍性植物的叶片气孔保卫细胞长轴长、短轴长及其周长进行考察,探讨气孔保卫细胞大小与植株倍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10%氢氧化钾溶液为透明剂,透化时间为1.5h的透化效果最好;二倍体与四倍体植物的气孔保卫细胞长轴长、短轴长及其周长差异显著,其周长范围分别为57.19~70.33μm和83.36~91.99μm;利用二倍体与四倍体的周长分布在不同区间范围,可以对秋水仙素处理的黄花蒿植株进行快速的初步倍性鉴定。  相似文献   

20.
野生蔬菜龙蒿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蒿(Artemisia dracunculus L.)属菊科龙蒿属,又名狭叶青蒿、蛇蒿、椒蒿,为多年生半灌木草本植物,具有耐干旱、耐盐碱、耐寒和耐瘠薄等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