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旅游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新时尚,乡村旅游也继农业产业化之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搞好乡村旅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从乡村旅游的含义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新农村所起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是一个实践意义很强的问题。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作用,发展得好,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市场拉动力、政策、环境、物资技术和管理服务的支撑力、社区居民推动力以及发展目标等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系统模型。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需注重保持旅游村寨的地域文化特色,保持旅游村寨的乡村性,注重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社区参与,注意乡村旅游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统一,以实现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特色乡村旅游是我国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朝阳产业,它与现代农业、现代旅游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宕昌县的特色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对宕昌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存在一些影响特色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在对宕昌县特色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宕昌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宕昌县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通过对江苏省姜堰市乡村旅游的实证分析,探寻建立和发展我国乡村复合型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的新模式,进而发现其对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乡村旅游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扩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新时代发展乡村旅游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途径,使乡村旅游成为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对和谐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袁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90-8691
国家旅游局2006年确定的我国旅游推介主题是"中国乡村游",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焦点。2007年我国的旅游推介主题为"中国和谐城乡游",其宣传口号是"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这一口号的推出,旨在推动城市和农村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共同繁荣,这对促进城乡交流和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就这一形势下如何进一步重视发挥好乡村旅游的功能,解决好乡村旅游目前所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使拥有较好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农村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将农村融入到现代旅游大潮之中,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云阳县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村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产业,是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本文以渝东北云阳县乡村旅游发展为例,分析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促进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在带动农民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环境,塑造农村新风貌。以甘肃省夏河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例,说明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始终是以"领略乡村文化、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度假"作为主题。而在近年来提出的"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思路下,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全面推进了以旅游促"三农"工作,成为了旅游业尤其是县级旅游业的重要发展道路。组织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乡村旅游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奠定了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并在一些乡村试验点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尽管有了些许成绩,但很多的地区仍然欠缺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结合起来的意识,导致乡村旅游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我国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因而理论基础较为薄弱,无法对实践进行有效而具体的指导。因而,本文以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横坡古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为例,分析在新农村建设基础上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并根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农村发展水平的反应,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成绩斐然,但在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从美丽乡村视角来透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现实境遇并寻求问题所在,为构建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多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如何更好更快做好"消薄"工作,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浙江丽水市莲都区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马剑平 《农技服务》2011,28(1):82-84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将农业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结合起来的一种休闲方式,对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以贵州桐梓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例,阐述桐梓县立足"三农"资源,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农业功能拓展,吸引游客观光休闲,实现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项目,是乡村发展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农村面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乡村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关系的分析,结合河南省实际,以期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良性互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是乡村和城市连接的桥梁,在"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本文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各项问题展开分析,并探讨相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27-862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视阈下,分析了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指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就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也是有效地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必须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总体要求,尽可能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地改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体制,强化农业农村的短板,从而更好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此,本文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了相关内容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陈剑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47-1848
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手段.我国乡村旅游起步晚、总体水平低、制约瓶颈多,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中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民素质低、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等是问题的关键.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高校应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技术和人才培养的全面支持.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智伟 《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72-173,175
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以前强调城市对农村的支持,资金和政策上的帮贫扶困,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已很难真正地促进农村的快速健康地发展。而乡村旅游的崛起,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乡村旅游已是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成功的发展对策与模式对于一个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战略性的指导作用。从分析乡村旅游产生、内涵与特征的角度入手,理顺并总结出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及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