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水鱼混养是在水库、池塘投放鱼种的过程中,逐年增加异种、异龄鱼的混养比例是一种饲养方式.从目前鲜鱼市场看,淡水鱼混养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淡水鱼混养的好处有:  相似文献   

2.
辛学 《江西饲料》2010,(5):26-28
淡水鱼混养是在水库、池塘投放鱼种的过程中,逐年增加异种、异龄鱼的混养比例的一种饲养方式。从目前鲜鱼市场看,淡水鱼混养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淡水鱼混养的好处  相似文献   

3.
用配合饲料养鱼,其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1放养优质鱼种具有优良性状的鱼种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较高,而且鱼的生长速度快,其饲料系数则低。因此放养鱼种一定要选择遗传性状优良、鳞鳍完整、体色鲜明、体质健壮的鱼种。在鱼种放养时,还要注意放养量准确,以免因放养数量不足,使投饵量偏大,饲料系数升高,造成饲料浪费。在放养模式上,不宜沿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即多种吃食性鱼同池混养,而应以一种吃食性鱼为主养鱼,适当搭配其他鱼类。但对于不是以鲤鱼为主养鱼的池塘,要严格控制其混养数量…  相似文献   

4.
1、清池。在放养鱼、乌龟前首先做好鱼池的消毒与清池。平均每亩水深1米的鱼池用200~250公斤的生石灰,兑水溶化后遍泼全池。2、放养。按一亩产鲜鱼500公斤计算,放养鲢鱼600尾、团头鲂100尾。鱼种下塘后应适当投放一些麦麸、碎面等精饲料和熟腐的人畜粪便。开春后可转入正常饲养。当水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放养龟,每亩放龟500只。在鱼龟混养  相似文献   

5.
快速养鱼法     
快速养鱼法四川蓬安(638250)黄军1选用面积1~10亩、水深15~3米的不漏水鱼池,彻底清塘,施足基肥,放养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鱼种,每亩鱼种放养量为1500~2000尾,采取多品种混养。混养比例为草鱼占30%,链、鳙鱼占40%,其...  相似文献   

6.
二、鱼种池混养 这是比较好的一种模式,它不仅培育了大规格鱼种,更重要的是还获得了一定产量的商品鳜,使鱼种池养殖比较效益进一步提高。 1.鳜鱼夏花鱼种的混养 以草鱼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火片(体长2厘米左右)放160万尾/亩左右,每亩混养夏花鳜鱼600~700尾;以鲢鳙鱼种为主的,主养鱼火片放150万尾/亩左右,混养夏花鳜鱼400~600尾/亩。这种养殖模式年终每亩可获大规格草、青、鲢、鳙鱼种250~400公斤,获商品规格为300~500克的鳜鱼120~220公斤。但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保持相应水位;保证适口规格的饵料鱼(饵料鱼体长小于鳜鱼体长45%~55%);保持水质优良,最好配上增氧机;作好鱼病预防。 2.大规格鳜鱼种的混养 指混养尾重30~50克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一口面积为0.24hm^2的池塘中以草鱼,鲢鱼为主养鱼,搭配放养其它鱼类,进行高密度混养,密养,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其结果毛产量为3846kg净产量3231.7kg,纯收入9039元。  相似文献   

8.
1984~1986年四川、湖南、贵州、江西、重庆等18省、区、市稻田养鱼连续三年获得丰收,成效显著。1986年共推广1520万亩,实收约1200万亩。产鲜鱼及鱼种10万余吨,平均亩产8.34公斤,稻谷增产5~10%。稻田养鱼实收面积比1985年增加250余万亩,增收鲜鱼、鱼种2万余吨。该成果已通过部级鉴定,并荣获1986年农  相似文献   

9.
春季是放养鱼种的主要季节,掌握好鱼种适宜的放养规格与密度是取得良好养殖效益的可靠保证,对搞好全年养鱼关系极大.实践证明,鱼种放养规格过大,密度过小,产量低,效益差,而放养规格过小,密度过大,则超出水体承载能力,会造成鱼类缺氧死亡或个体瘦小,常常达不到上市规格.只有根据池塘的大小、深浅、水质肥瘦、水源排灌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鱼种适宜的放养规格和密度,合理放养鱼种,才能取得理想的产量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多品种多规格混放密养,是淡水养鱼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要搞好混放密养,首先要了解掌握各种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及其相互关系,并根据当地鱼池条件、鱼种来源、饵料基础、饲养技术等因地制宜选用鱼种,建立合理的鱼种搭配放养结构。 1.鲢、鳙鱼混养 鲢、鳙鱼都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鳙鱼以浮游动物为食,而浮游动物又吃浮游植物。因此。鲢、鳙鱼同池混养时必须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鲢、鳙鱼放养量相等时由于鲢鱼大量吞食浮游植物可限制浮游动物的  相似文献   

11.
百倍冲水库自1976年修建以来,养鱼由于饲料长期缺乏,300亩养鱼水面常年产鲜鱼1000kg左右,库内每年淤积泥砂0.6~0.8万立方米。作者于1985~1987年在库内的消落区种植黑麦草,紫云英;荒山种象草、扁穗牛鞭草;堤坝上种岸杂一号狗牙根;幼林地种鸡脚草、拉丁鲁白三叶等牧草配套养鱼和防止水土流失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库内年鲜鱼产量由种草前1000kg提高到7000~8000kg,泥砂淤积量每年减少0.516万立方米,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颗粒配合饲料与单一饲料养鱼对比湖南常德市饲料公司刘湘河,刘大海,陈彩鱼种、鱼饵、放养模式是影响鱼产量的三大主要因素,而鱼饵不足及使用方法不当是当前我国鱼产量不高的最突出的问题。本项研究目的是针对当前以草鱼为主,适当搭配鲤、鳊、鲫鱼的池塘混养模式,用配...  相似文献   

13.
我县有可养鱼水面3万亩,1982年养鱼2.2万亩,产量75万斤,亩产32.7斤,平均每人每年只能吃到1斤鲜鱼。为解决我县吃鱼难的问题,我们在县科委指导下,在西郊公社东大塆大队以投喂配合饲料,结合合理搭配鱼种,轮捕轮放的办法,进行了养鱼试验。从1982年3月16日至1983年1月16日止,经过10个月的试养,试验鱼亩产759.9斤,鱼的料肉比为2.9:1,饲料成本0.2967元,效果较好。1982年3月16日前,做好隔塘、清塘、鱼苗、饲料、食台等准备工作,3月16日及4月中旬分二次放养鱼苗。4月2日开始,试验塘投放配合饲料(表1)。对照塘不喂  相似文献   

14.
水库消落区种草养鱼防淤减积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科云 《草地学报》2002,10(1):53-58
为了解决我国南方山丘水库鱼饵奇缺、鲜鱼产量低及库区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量大的难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库内消落区种植黑麦草,在荒山堤坝种植扁穗牛鞭草、岸杂一号狗牙根和皇草,在幼林行间种植鸡脚草、拉丁鲁白三叶等饲草配套养鱼,防止水土流失和防淤减积试验获得成功.鲜鱼产量由种草前1000kg提高到7000~8000kg,泥砂淤积量每年减少0.51万m3,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使人们掌握池塘鱼种适宜放养量,确保池塘鱼类稳产高产,现介绍两个确定鱼种放养量的公式,供广大养鱼专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蟹池混青虾     
蟹池混养青虾是提高养蟹效益的一项措施.据试验,蟹池混养青虾后,每公顷产成蟹675kg左右的蟹池,可产青虾180~225kg,增加效益6 000元以上. 蟹池混养青虾,需把好四个环节: 一、放养大规格的青虾苗.最好是上年秋繁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苗,规格要求在2.5 cm以上.这样的青虾苗,躲避敌害的能力强,成活率高.一般每公顷蟹池放养15~22.5万尾.即使放养后有一部分青虾苗被蟹取食,也能保证蟹池内的青虾有一定的密度.  相似文献   

17.
1 鱼种选择 鱼种是养鱼的首要物质基础,是获取高产高效的重要条件之一.鱼种质量的优劣是决定生长速度并影响饲料系数的关键因素.品质优良的鱼种具有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高,饲料系数低和生长速度快等优点.因此,一定要选择遗传性状优良,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鱼种进行放养. 2 放养模式 在放养模式上,应突出主养鱼,适当搭配其它鱼类,而且同品种鱼类的放养规格应一致.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海淀水产养殖场成鱼生产,连年获得高产,1985年养成鱼总水面80亩,总产成鱼76728kg,平均亩产959kg,亩净产812.4kg,吨鱼塘占40%,最高的单产达1804.4kg,商品率为93.5%。草、鲤、鲂优质鱼占79.9%。连续几年增产的原因是:一提倡放养大规模鱼种。不论放养一龄鱼种或是二龄鱼种,他们都要要求放养体质强壮、品种对路、大小均匀的大规格鱼种,一龄鱼种起码12em 以上,二龄鱼种的草鱼都在350~500g,鲤、鲂鱼100~150g,鲢、(?)鱼250g。二、立体利用水面,适当增加放养密  相似文献   

19.
用菜饼、混养鱼破碎料、草食性鱼种专用料饲养团头鲂鱼种,经过150d的饲养试验,饵料系数为5.09、1.44、1.36;鱼种成活率为39%、65%、765;鱼种增重饲料成本为4.83元/kg、3.02元/妇、2.91元/kg。草食性鱼种专用营养水平高于混养鱼料,其生长速度、成活率、产量、经济效益明显优于混养鱼料。鱼体化学组成、肥满度、内脏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谢岳文 《饲料广角》2002,(23):32-33
农村养鱼一般产量在400~800kg/亩左右,收入不到500元,如何使养鱼获得高产高效呢?现将笔者和当地渔农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养鱼高产高效模式介绍给各地养殖户。一、主养鲫鱼高产高效模式(品种以彭泽鲫、高背鲫为主,适当搭配其它鱼,一般要肥水塘,适合钓鱼爱好者)1.池塘面积:5~10亩为宜,水深1.5~2.5m,水质要肥,最好注排水方便。2.鱼种的放养:(以667~700m~2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