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滨海盐碱地棉田盐度等级划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植棉区内的滨海盐碱地主要呈带状分布在山东、河北、天津和苏北沿海低平原海岸地区,滨海盐碱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棉田生态类型。为满足盐碱地棉花生产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在参考前人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基于盐碱地棉田土壤盐分的季节性变化、土壤盐分对棉花出苗、成苗和产量的影响,以春季(3月中下旬)0~20 cm表层土壤全盐含量为指标,将滨海盐碱地棉田划分为脱盐非盐碱地(0.10%)、轻度盐碱地(0.10%~0.25%)、中度盐碱地(0.25%~0.45%)和重度盐碱地(0.45%~0.80%)。各类盐碱地应根据盐度等级采取针对性成苗和管理技术措施,才能实现全苗壮苗和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2.
土壤盐碱、瘠薄、冷旱是盐碱地棉花低产的主要原因。棉花发芽出土时耐盐碱能力最弱,而此时盐碱地地温低、回升慢,积盐重,表土板结,对实现棉苗全、齐、壮极为不利。棉花开花期以后,植株抗盐碱能力增强,此时雨季来临,盐分淋失,盐碱危害随之变轻。因此,盐碱地植棉一播全苗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土壤盐碱、瘠薄、冷旱是盐碱地棉花低产的主要原因。棉花发芽出土时耐盐碱能力最弱,而此时盐碱地地温低、回升慢,积盐重,表土板结,对实现棉苗全、齐、壮极为不利。棉花开花期以后,植株抗盐碱能力增强,此时雨季来临,盐分淋失,盐碱危害随之变轻。因此,盐碱地植棉一播全苗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针对冀东滨海地区土壤结构差,盐碱化程度高,棉花出苗率低、保苗难的现状,对棉花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盐分变化及对出苗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cm耕层盐分的变化幅度最大,有效抑制表层盐分的升高是棉花苗全苗壮的关键;膜侧播种、沟边播种由于播种位置盐碱轻、墒情易掌握,出苗全,是较适宜的棉花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棉花破土出苗时耐盐渍能力最差,而盐碱地春季植棉时地温低、积盐重、表土板结,对棉苗极为不利;棉花开花以后植株吸盐作用明显,而此时雨季来临,盐分经淋洗至土壤下层,盐碱为害较轻,但易徒长.因此,盐碱地植棉的关键是"促全苗,促早发,促群体".  相似文献   

6.
针对盐碱地植棉出苗率低、保苗难的现状,在中度盐碱土(含盐量0.29%)和重度盐碱土(含盐量0.56%)2种土壤上,均采用平铺播种、浅沟播种、深沟播种3种地膜棉播种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方法对出苗率以及苗齐后土壤含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法种床土壤盐分含量差异较大,降低种床盐分浓度是棉花苗全苗壮的关键。在中度盐碱地,采用浅沟播种比较经济高效;在重度盐碱地,采用深沟播种,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7.
镇赉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是盐碱地多发区.该地区栽培水稻,而盐碱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水稻本田生长过程,中,由于土壤继续返盐,密度、施肥、管水不科学造成稻田水盐分含量高危害水稻生长发育.本文介绍盐碱地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的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棉花是耐盐性较强的作物,但当土壤含盐超过其生长发育所忍受的限度后,仍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土壤盐分对棉花的危害,因盐分种类和种植方式不同而有差异。在比较重的盐碱地上进行直播,盐分危害可造成缺苗断垄、产量低、品质劣;而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办法(移栽棉,下同),则可以达到保苗增产的作用。因此,研究棉花生长发育与土壤盐分之间的关系,对盐碱地植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盐碱地植棉的土壤盐分含量范围,棉花在不同种植方式的情况下,对土壤盐分的适应性以及盐分对棉花生育的影响,为盐碱地植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盐碱地棉花生产存在的瓶颈问题,以盐碱土治理为基础,以全苗、早发、增产为中心,实施盐碱地棉花全苗壮苗技术,从而实现盐碱地棉花高产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10.
<正> 棉花是耐盐碱性较强的作物,但它的耐受力只是相对的,盐分的存在使棉花对磷、钾和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磷的转移受到抑制,引起棉花的生理干旱,致使棉花萎蔫。棉花不同生育阶段耐受盐碱的能力也不同,播种出苗期最易受到为害。采用提前覆膜技术可提高盐碱地棉花产量10%左右。具体措施如下: 1 合理灌溉 以水压碱 春季是返盐最严重的季节,因此冬末春初进行大水漫灌,以淋洗盐分,增加春播墒情。大水浸漫应在3月中旬前  相似文献   

11.
巴彦淖尔市耕地土壤中可溶性盐分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返盐期在巴彦淖尔市具有代表性的12个地区刮取盐皮,通过蒸干法提取可溶性盐分基准物,制作盐皮-标准曲线,以此计算该市土壤含盐量,结果较接近于蒸干法所得值。该方法操作简便,效率高,可用于巴彦淖尔市地区的土壤盐分测定。  相似文献   

12.
<正> 棉花是较耐盐的作物,但其耐盐力也有一定的限度,一般土壤含盐量在0.2%以下,棉花能正常生长发育,结合适宜的栽培技术,也可以获得高产.土壤含盐量在0.2-0.3%吋,出苗困难,棉株生长受到抑制,盐分超过0.3%,很难出苗.因棉花发芽出苗和幼苗期的耐盐力相对较低,易遭受盐碱危害,造成烂种和死苗.所以,盐碱地保证棉花顺利出苗和全苗,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在商丘县谢集公社旱涝碱综合治理中心实验区盐碱地植棉过程中,通过试验和调查研究,初步总结了育苗移栽、老沟种植、钵体围肥、地膜覆盖、灌水压盐、小水偷浇、起碱换土等七项保苗技术措施,供盐碱地区植棉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盐碱地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盐碱地棉花生产存在的瓶颈问题,以盐碱土治理为基础,以保全苗、促早发为手段,实施盐碱地棉花全苗壮苗技术,从而实现盐碱地棉花高产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1.育苗移栽保全苗 四、五月份是盐碱地返盐高峰期,地温回升慢.此时播种棉花,不但出苗困难,而且出苗后易受盐碱危害.只有通过育苗移栽,才能避开苗期盐碱的危害,确保苗全苗壮.搞育苗移栽时,钵上要肥沃,增强棉苗移栽后抗盐碱的能力.移植时要开沟引碱,减轻盐碱对棉苗的危害.同时要保证密度.2.配方施肥,以肥压碱 盐碱地一般土壤肥力低,有机质缺乏,土壤理化性状不佳.针对这一特点,培肥地力,根据棉花需肥规律,实行配方施肥,可  相似文献   

15.
南疆灌区是以棉花为主栽作物的灌溉农业区,土壤普遍含盐量高,且棉花收获至来年春播棉田休闲期长,蒸发返盐明显,采取冬春灌可压盐提墒促进棉花生长发育。然而大定额的冬春灌又使灌区地下水位普遍抬升,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本文开展了冬春灌不同灌水定额下棉田水盐变化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生育期灌溉制度相同时,冬春灌总灌溉定额较高的处理,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在冬春灌条件下棉田盐分含量呈现以下变化趋势:苗期到蕾期下降,蕾期到花铃期上升,花铃期到吐絮期下降;冬灌2000m。/hm。与春灌1000m’/hm。的组合灌溉定额下增产效果明显,能够确保棉田实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南疆重盐碱地普遍存在不透水的粘土层,在地面通常会形成盐斑,致使棉花出苗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研制深松粉垄设备,利用物理方法消除障碍层,研究不同机械破黏板层方式对土壤盐分和棉花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条状破障方式和点源破障方式机械破黏板层后,重盐碱地土壤盐分下降明显,表层土壤脱盐率达到了33%以上,可以满足棉花出苗对盐分要求,棉花出苗率提高20%以上,同时加速了土壤渗水,渗水时间可以缩短至7天,为新疆盐碱地土壤改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条状破障方式与点源破障方式比较,条状机械深松方式效果优于点源深松方式。  相似文献   

17.
棉田膜下滴灌土壤盐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新疆土壤盐碱化开发利用和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问题,通过对不同年限的棉田膜下滴灌土壤盐分的运移研究,从土壤空间、棉花生育期两个方面对不同年限土壤盐分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滴灌前,土壤垂直方向上盐分变化幅度大;滴灌后,垂直方向0~40 cm处于脱盐,60~100 cm表现为积盐。灌前和灌后在土壤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含盐量高低变化是膜中滴头处低于棉花窄行,两者且低于膜间裸地。在棉花生育期内,播种前土壤含盐量较高,苗期含盐量降低,从蕾期到盛铃期土壤盐分逐渐升高,随后吐絮期至收获期逐渐减小。在不同年限棉田监测中,随滴灌年限的增加,土壤耕层盐分逐渐运移到土壤深层,土壤盐分经较长年限逐渐累积。  相似文献   

18.
<正> 棉花是盐碱地的优势作物。而棉花保苗是盐碱地植棉的关键技术。 1983—1985年我们在萧县黄口进行了盐碱地棉花保苗技术系列化的研究,视盐碱地含盐碱程度不同等情况,采取直播、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等保苗配套技术,获得了全苗、壮苗。盐碱地植棉,保证全苗是获得指标产量的前提,据多点考察,一般可增产皮棉2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盐碱地是我国宝贵的土地资源,也是发展棉花生产、扩大生产能力、缓解粮棉争地矛盾的潜力所在。针对当前盐碱地棉花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系统研究盐碱地土壤盐分与养分动态变化、棉花出苗成苗影响因素、生长发育规律和养分吸收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该技术由成苗技术、肥水运筹技术、熟相调控技术和棉田简化管理技术4部分内容组成,适合在山东省、河北省、江苏省、天津市等地的滨海盐碱地推广,也可供内陆盐碱地参考。技术推广过程中产量和效  相似文献   

20.
《油气储运》2009,(1):17-18
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 盐碱地是山东省宝贵的土地资源,也是发展棉花生产、提升棉花生产能力的潜力所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滨海盐碱地棉区的典型代表,提升该区棉花生产技术水平具有稳定山东棉花产量、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并为全国盐碱地棉花节本增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和样板的作用。针对当前滨海盐碱地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雨涝、盐碱和土壤养分不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