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生长在不同郁闭度林下藿香全株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出32种物质,主要成分是薄荷酮、草蒿脑、D-柠檬烯、异薄荷酮、胡薄荷酮、胡椒酮等;主成分薄荷酮相对含量分别占高、中、低各郁闭度总峰的38.31%、54.75%和33.15%。高、低郁闭度林下种植的藿香主要成分为薄荷酮、草蒿脑和异薄荷酮,中郁闭度林下的为薄荷酮、异薄荷酮和胡薄荷酮。根据精油成分和产量,藿香适宜种植在北京山区高郁闭度、中郁闭度林下。  相似文献   

2.
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薄荷挥发油,用GC - MS分析野薄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共鉴定出35个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86.48%.野薄荷挥发油中主要化合物为薄荷酮(21.82%)、柠檬烯(21.24%)、葛缕酮(16.00%)、薄荷醇(4.65%)、异胡薄荷酮(4.01%)、异薄荷醇(3.52%)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分析了不同产地荆芥药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可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不同产地荆芥药材挥发油中均含有薄荷酮、异薄荷酮、胡薄荷酮、丁香烯、棕榈酸、亚麻酸等13种成分,其共有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1.02%~87.67%,其中荆芥挥发油特征成分胡薄荷酮以6号样品相对含量最高(36.99%),3号样品最低(24.26%);而含量较高的薄荷酮以2号样品相对含量最高(44.00%),6号样品最低(16.61%)。不同产地荆芥挥发油有13种相同成分,但各种成分比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薄荷别称鸡苏,为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主要含挥发油,如薄荷脑、薄荷酮等。薄荷性凉、味辛,具有疏散风热、利咽喉的功能,可治感冒发热、头痛、喉痛、无汗、风疹、皮肤发痒、风火赤眼等病。薄荷油、薄荷脑是医药、香料的原材料。薄荷原植物有薄荷、家薄荷、绿薄荷、欧薄荷,龙脑薄荷等。薄荷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海拔2100米以下的地区都能生长,但以低海拔,日夜温差较大的地方,其油和脑的含量较高。除开花期要求稍干燥外,薄荷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能稍耐积水,不耐干旱。根茎具有较强的耐寒力,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g).精油中可影响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触角电位反应的化学物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精油,称重法测试薄荷精油对二化螟幼虫取食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分析薄荷精油主要化学成分对二化螟成虫的电位反应。【结果】薄荷精油对二化螟幼虫具有显著的引诱取食作用,当浓度为0.15625 mg/mL时,取食率为123.01 %。GC-MS结果分析从薄荷精油中共检测出27个化合物,化合物含量占总含量的81.965 %,含量最多的为长叶薄荷酮,为15.854 %。GC-EAD测定结果表明,雌虫对薄荷精油中的12种化合物作出反应,长叶薄荷酮的反应最为强烈;雄虫对薄荷精油中的10种化合物有反应,丁子香酚对二化螟雄虫的影响最为强烈。【结论】薄荷精油中的长叶薄荷酮和丁子香酚可能是影响二化螟幼虫取食行为的主要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增强UV-B辐射对胡椒薄荷氨基酸及药用次生代谢物质量分数的影响.方法:人工模拟生长环境中紫外辐射增强处理胡椒薄荷,用分光光度法测胡椒薄荷内黄酮质量分数,氨基酸采用日立L-880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薄荷挥发油中主要药用成分质量分数测定采用Agilent 6820气相色谱仪(配氢火焰检测器FID,美国安捷伦公司)测定.结果:0.15W/m2紫外胁迫下胡椒薄荷体内黄酮质量分数显著升高,Glu,Lys,Gly,薄荷醇、薄荷酮、胡薄荷酮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Leu,Phe质量分数变化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蛋白质质量分数在UV-B胁迫后20d和30d显著降低;0.35W/m2紫外胁迫下黄酮质量分数先升高后降低,在30d时达到峰值,Glu,Gly,Leu,Tyr,Phe,Arg质量分数及9种药用氨基酸之和均在前40d明显下降,蛋白质质量分数在处理的后20d显著降低,而薄荷醇、薄荷酮、胡薄荷酮质量分数显著上升.结论:低强度UV-B辐射促进了芳香族氨基酸Phe和支链氨基酸Leu的合成,而高强度UV-B胁迫降低了胡椒薄荷中药用氨基酸的质量分数,UV-B胁迫增强下胡椒薄荷可以通过增加黄酮、薄荷醇、薄荷酮、胡薄荷酮等药用次生代谢产物来提高对UV-B辐射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美国样品为对照,用GC-MS法分析了陕西甘泉、麟游、旬邑、千阳及长安库峪、石砭峪、冯三等不同海拔高度地区椒样薄荷精油的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分别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其含量分别占组分总量的96%以上。它们的主要组成成分相同,均为薄荷酮、薄荷呋喃、乙酸薄荷酯、薄荷醇、α-蒎烯、β-蒎烯、苧烯、1、8-桉叶油素、3-辛醇、水烩烯、异薄荷酮、新薄荷醇、石竹烯、胡薄荷酮、大根香叶烯、胡椒醇、绿花醇等,但其含量有较大的差别,从而使精油香气品质产生了很大的差异。陕西甘泉、麟游、旬邑、千阳、库峪、石砭峪等较高海拔(1000~1500m)地区精油主要成分的含量与美国样品接近,各香气成分比例协调、和谐,香气圆韵、温和,清甜纯正,香气品质优,达到国际优质标准,可完全与目前世界公认的优等精油产品美国精油媲美;而长安冯三等较低海拔地区精油由于薄荷酮含量过高而薄荷醇含量过低,精油的特征香气不明显,香味较淡,稳定性差,香气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8.
薄荷为香料作物,全草用药,它主要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份为薄荷脑、薄荷酮及薄荷脂类物质,广泛用于食品、轻工业、医药等多种行业,国内外的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薄荷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栽培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为宜。沙湾县引进薄荷种植,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现将薄荷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靳有才  庆易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21-7121,7127
[目的]对青海野生薄荷的乙醚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方法]以乙醚作提取溶剂,采用连续回流提取法提取青海野生薄荷中的化学组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其组分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30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L-薄荷酮(25.17%)、11-十八烯酸甲酯(15.64%)、D-柠檬烯(9.17%)、大根香叶烯(6.83%)、胡椒酮(3.37%)、6-甲基-3-异丙基-2-环己烯酮(4.18%)和8,11-十八碳二烯酸甲酯(3.16%);7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占鉴定量的67.52%。[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野生薄荷乙醚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薄荷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为苏薄荷.四川多数地区均能家种,主产于三台、中江、金堂等地.薄荷以全草人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痛、口舌生疮、风疹、麻疹、胸肋胀闷、抗早孕等.薄荷主要有效成份为薄荷油,薄荷油中含薄荷酮(77%~87%),薄荷脑(10%),薄荷酯类(3%~6%)等;叶片中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黄酮类、甾醇类、萜类、脂肪酸类等物质.薄荷油、薄荷脑既作为药用,也广泛用作芳香剂、调味剂,因而种植薄荷的市场前景好.  相似文献   

11.
四种薄荷植物学性状和精油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对上海地区引种成功的四种薄荷:黑胡椒薄荷(Mentha×piperita cv.)、薰衣草薄荷(Mentha piperita‘Lavandula)’、菠萝薄荷(Metha suaveolens‘Variegata)’以及留兰香(Mentha spicata)的植物学性状和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四种薄荷的植物学性状差异显著;黑胡椒薄荷和薰衣草薄荷的精油含有率较高,分别为0.42和0.34 mL.(100g-)1.FW,菠萝薄荷和留兰香的精油含有率低,分别为0.009和0.088 mL.(100g-)1.FW;黑胡椒薄荷精油的主要成分为薄荷呋喃27.49%、薄荷醇27.47%以及薄荷酮18.76%等,薰衣草薄荷精油中芳樟醇51.11%和乙酸芳樟酯13.58%是其主要成分,菠萝薄荷精油中氧化胡椒烯酮的含量超过80%,留兰香精油的主要成分为氧化胡椒烯酮39.66%和柠檬烯20.49%。目前引种的四种薄荷,黑胡椒薄荷精油尚没有达到国际该类产品的质量标准;薰衣草薄荷既可以提取精油,也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菠萝薄荷只适宜作为观赏性品种种植;本地区引种的留兰香,不宜用于提取留兰香油。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收获时期对椒样薄荷精油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精油产量从花蕾形成到开花逐渐增加,开花后逐渐降低;精油品质随着主茎开花数量的增加,薄荷酮含量降低,薄荷呋喃和乙酸薄荷酯含量增加,薄荷醇的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主茎10%-30%的花蕾开花期收获精油产量高、品质达到国际优质标准。  相似文献   

13.
薄荷,别名蕃荷菜,属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原产于北温带的日本、朝鲜和我国东北各省。世界上分布较多的有俄罗斯、日本、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德国、法国、巴西也有栽培。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尤以江苏、浙江栽培为多。其嫩茎叶为食用部分,含有薄荷油(C10H20O)1%,其中主要成分薄荷醇占70%~90%、薄荷酮占10%~20%,此外还含有薄荷霜(C16H18O)、樟脑萜、柠檬萜等。薄荷是一种开发前景很好的绿叶蔬菜,具有多方面的用途。  相似文献   

14.
顾锡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29-4531
[目的]建立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康藏荆芥(Nepeta pratti Lèvl)精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康藏荆芥精油的工艺。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康藏荆芥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并与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法所萃取的康藏荆芥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利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的荆芥精油的主要组分为:胡薄荷酮、薄荷酮、石竹烯、D-柠檬烯、反式-香芹醇、辣薄荷烯酮、大=牛儿烯D、2R-顺-5-甲基-2-(1-甲基乙基)环己酮、异胡薄荷酮、柠檬烯、1-辛烯-3-醇,松茸醇、2-环戊基环戊酮、石竹烯氧化物、dactylol、月桂烯,其含量分别为:45.21%、19.90%、1.89%、1.80%、1.49%、1.07%、0.81%、0.78%、0.65%、0.51%、0.51%、0.50%、0.47%、0.40%、0.21%。其中,萃取物中的萜类物质含量最高,可达76.20%。与传统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浸提法)相比,应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的康藏荆芥精油中的主要物质胡薄荷酮等含量较高,且萃取出来的物质种类相对较多。[结论]超临界萃取法简便可行,具有传质速率快、穿透能力强、选择性高、萃取效率高、操作温度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椒样薄荷(Mentha piperitaL.)中提取挥发油,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从椒样薄荷挥发油中鉴定出46种化学成分,占总出峰面积的97.982%。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薄荷醇(32.533%)、薄荷酮(23.577%)和3,7,7-三甲基-二环[4,1,0]庚烷(10.379%)。  相似文献   

16.
薄荷和留兰香香气成分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薄荷(Mentha haplocalyx)、留兰香(M.Spicata)两种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的香气成分,采用动态顶空法采集两种植物释放的香气后,利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量色谱联用技术(ATD-GC/MS)对香气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薄荷香气中鉴定出44种成分,远高于留兰香的26种。这些物质分别属于萜烯、醛、酮、脂肪烃、酯、醇、苯形烃,及其他类物质。且留兰香香气释放量则显著高于薄荷,约为薄荷的1.6倍。在两种植物的香气中,萜烯类化合物数量和释放量均为最高,是香气的主要组成种类。d-柠檬烯和2-乙基-1-己醇在薄荷和留兰香中均表现出较高的释放量,可初步推断它们是薄荷、留兰香香气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7.
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为双子叶唇形科植物荆芥属一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别名假苏、鼠实、姜芥、稳齿菜、四棱秆蒿等.荆芥为常用祛风解表中药,全草入药,药用部分是地上部分,其花序称开花荆芥穗.全草含有多种挥发油类,含有挥发油1%~2%,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及少量柠檬酸,具解热、抑菌作用.荆芥味辛,性微温;入肺、肝经;生用能祛风解表散风,透疹;荆芥穗的发散力较强,用于感冒发热、头痛、麻疹不透等症.炒荆芥炭具有理血止血功效,用于便血、吐血、产后血晕等症.  相似文献   

18.
<正>薄荷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被子植物门管状花目唇形科薄荷属,又名苏薄荷、仁丹草。薄荷是我国常用中药之一,性辛凉,发汗解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薄荷的新鲜枝叶经保鲜包装可直接入药或在食品中当调料。薄荷精油经过精加工提炼成薄荷脑,附加值倍增,可出口到国际市场。薄荷在新疆的种植面积有限,芳草湖垦区的薄荷品种是由安徽引种而来的亚洲1号,在农场种植已有20多年。芳草湖垦区夏季温暖、阳光充足、水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窨制工艺对烟丝醇化过程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GC-MS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不同窨制时间和温度下烟丝致香成分的变化。【结果】从烟丝中共分离得到化合物496种,鉴定出香气物质164种。计量学分析表明:不同窨制条件下烟丝的致香成分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异。未窨制烟丝(CK)与不同窨制温度处理烟丝的差异化合物有42种,20℃窨制72 h的烟丝中有21种化合物含量较CK显著升高,包括异丙醇、正己醇、巨豆三烯酮A、巨豆三烯酮B、巨豆三烯酮C、大马酮A、大马酮B、法尼基丙酮、香叶基丙酮、异薄荷酮、紫罗兰酮、denticulatolide、二氢猕猴桃内酯、肉豆蔻酸乙酯、棕榈酸乙酯、对乙烯基愈创木酚和肉豆蔻酸等。随着窨制时间的延长,烟丝中异丙醇、薄荷脑、巨豆三烯酮A、巨豆三烯酮B、异薄荷酮、紫罗兰酮、罗汉柏烯和异松油烯等化合物的含量逐渐升高,且在20℃窨制72 h处理中最高。【结论】20℃下桶储72 h,烟丝香气成分种类较丰富,窨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薄荷,别名苏薄荷、香薄荷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均有浓香味,含桔油量多,是医药、食品、香料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