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柿蒂虫又名柿举肢蛾、柿食心虫,是柿树上最常见的害虫,以幼虫钻食柿果危害,造成柿子早期发红、变软、脱落,严重时可造成柿子绝产. 1 发生规律柿蒂虫在遵化市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内或干基附近土中结茧越冬,4月中下旬幼虫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为害幼果,6月下旬~7月上旬幼虫老熟,第2代幼虫自8月上旬开始为害柿果,8月下旬以后幼虫陆续老熟越冬.  相似文献   

2.
一、生活习性梨大食心虫俗称“吊死鬼”,以危害梨芽和果实为主,在莱阳县一年二代,以幼虫在芽内作薄茧越冬,翌年3月下~4月上旬,气温升到7℃时开始转芽为害,4月中旬气温达10℃以上时为转芽盛期。幼虫以为害花芽为主,一头幼虫可危害2~3个芽。幼虫转芽时,自芽基蛀入为害,花期在花丛轴上吐丝缠绕。5月上旬幼虫开始为害幼果,转果期长达30天。一头幼虫可连续为害1~3个果。5月下~6月上旬,老熟幼虫在最后一个被害果内化蛹。蛹期7~10天。6月下旬,羽化成虫在萼洼、芽旁及枝条粗皮缝隙中产卵,卵期6~7天。幼虫孵化后,危害当年生芽,7月中旬大量转果,一虫仅害一果,并在其中化蛹。成虫于8月上旬大量羽化。越冬代幼虫在8月中、下旬出现,每虫可害2~3个芽,在为害的最末芽内作茧越冬。  相似文献   

3.
蔷薇黄卷蛾是新疆伊犁河谷林、果园新发生的害虫。2015—2016年采取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对蔷薇黄卷蛾发生为害情况、形态特征、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蔷薇黄卷蛾在新疆伊犁地区1年发生1代,产卵在树缝、老翘皮或树干背面洼裂处,并越冬。在伊宁市和霍城县,翌年3月中旬越冬代卵开始孵化,4月上旬幼虫出现,分散为害,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出现,6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越冬代卵出现。在尼勒克县,由于气候冷凉,幼虫孵化较霍城县和伊宁市晚逾10d,即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幼虫出现,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蛹期,5、6月下旬蛹开始羽化成成虫,6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卵出现。在特克斯县,气候更冷凉,较其他县晚1个月,翌年5月上旬幼虫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化蛹,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出现,7月上旬至翌年4月下旬越冬代卵出现。参试的5种药剂在蔷薇黄卷蛾幼虫时期使用防效均较高,以22%阿立卡(12.6%噻虫嗪+9.4%高效氟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3 000倍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桃蛀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生规律 该虫在松原地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树洞及玉米、蓖麻等残株内和向日葵盘上结茧越冬。次年5月上旬化蛹,5月末陆续羽化。越冬代成虫羽化1周后开始产卵,卵期7~8d,6月上中旬始见幼虫。幼虫危害期30~40d,7月下旬化蛹,蛹期10d左右,7月下旬始见第1代成虫。  相似文献   

5.
1苹果果实生长期病虫害发生特点 苹果果实生长期大约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该期间随着雨季的来临,气温越来越高,大气湿度大,晚潮早露,苹果轮纹烂果病、褐斑病、早期落叶病进入秋季侵染发生危害高峰期,如防治不及时,将造成病害大流行,引起毁灭性危害;黑点病、炭疽病继续发生;7月中下旬苹果树上二斑叶螨数量开始急剧增加,8月上旬始进入发生高峰;8月上、中旬是第2代桃小食心虫卵孵化盛期和蛀果盛期,由于幼虫出土历期长,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实际上从6月中旬起,果园内成虫、卵、幼虫、蛹四个虫态混合存在,给防治造成一定难度;梨小食心虫自4月上、中旬羽化以来,3代前幼虫大多在桃园内危害桃梢,自7月中旬起逐渐向苹果园迁移危害苹果,第3代成虫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同期进入产卵期;金纹细蛾三代幼虫处于危害期;舟形毛虫在豫西果园发生较普遍,在部分果园危害严重,该虫7月上旬始见成虫,7月下旬至8月初为成虫羽化期,8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此期苹果枝天牛、星天牛和桑天牛成虫相继发生、产卵及其幼虫开始钻蛀危害.  相似文献   

6.
<正> 猕猴桃准透翅蛾(Paranthrene actinidiae Yang et Wang)属透翅蛾科准透翅蛾属。是近年发现的严重为害猕猴桃的蛀干害虫。1984~1987年对该虫进行了研究。该虫在福建省一年发生一代。幼虫7龄,以3~4龄在枝条隧道中越冬。翌年2月下旬出蛰后转枝蛀害,盛期在寄主植株萌芽期(3月上中旬)。幼虫7月上旬开始化蛹,7月下旬为成虫羽化始期,8月下旬~9月上句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始见于8月上旬,为害盛期在9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7.
山楂桃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小食心虫在辽宁省山楂园内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6月中旬开始出土,7月中下旬为出土盛期。成虫发生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随之出现产卵盛期。卵期7d(天)左右。幼虫孵化后蛀果为害,在果内蛀食期平均45d。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幼虫脱果盛期。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苹果蠹蛾在果园内发生规律及防治关键期,我们采用苹果蠹蛾性诱剂诱集雄成虫方法,对其生活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蠹蛾越冬代成虫始见期4月中旬,发生高峰期为5月上旬、第2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为7月上旬、5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分别为1、2代幼虫发生盛期,也是蛀果的两个高峰期。因此,5月上旬、7月上旬是苹果蠹蛾化学防治关键期。  相似文献   

9.
<正> 核桃举肢蛾俗称核桃黑,属鳞翅目举肢蛾科,是核桃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兴隆县发生普遍。尤其近几年来曾多次大发生,并猖獗成灾,如1987年果实被害率达85.5%,1988年达89.3%,严重影响了产量和果实品质。为此我们于1989—1990年对其为害特点作了系统调查研究,并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一、发生规律核桃举肢蛾在兴隆县一年发生1—2代,但多以1代为主。以老熟幼虫作黑色椭圆形茧,在树冠下1—2厘米深土中、石块下及树干基部皮缝内越冬。越冬幼虫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下旬为化蛹盛期,6月上旬开始出现成虫。6月下——7月上旬成虫大量产卵,并有卵孵化出现第一代幼虫。7月中旬为第一代幼虫发生盛期,这时正是喷药防治的最好时期。  相似文献   

10.
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生规律 在我县1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老翘皮及根颈部土缝中结茧越冬。4月中下旬出现越冬代成虫,出现盛期在4月下旬。5月中旬1代幼虫发生,发生盛期在5月底。6月初发生第2代幼虫,7月下旬发生第3代幼虫,8月中旬发生第4代幼虫。越冬代蛹期11~19d,1~4代蛹期7~10d,成虫寿命5~6d,卵期8~10d,其余各代3~7d。  相似文献   

11.
1桃小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经过多年观察.桃小在长治地区1年发生l~2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土内结冬茧越冬。越冬幼虫于5月中旬开始出土.6月中旬达出土高峰。越冬幼虫出土后在树干基部附近的土、石块下做夏茧化蛹,蛹期11~15d(天)。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发生盛期在7月上旬;第1代成虫发生时间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盛期在8月中旬。桃小的发生与当年春季(5月份)降雨量有极大关系。如果当年春季降雨早、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山东省核桃丽肢蛾的发生觃律,2018—2019年,对鲁中南地区核桃丽肢蛾生活史和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幵采用黑光灯监测方法对田间成虫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核桃丽肢蛾在鲁中南地区每年可发生2代,越冬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出土化蛹,5月中旬为出土化蛹盛期,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分别为5月下旬和7月下旬。8月底,第2代老熟幼虫进入脱果盛期,入土越冬。6月10日、7月30日和8月30日,蛀果率分别为5.00%~36.83%、8.33%~64.17%和12.50%~77.00%。  相似文献   

13.
1 发生规律与习性 枣粘虫在枣强县一年发生 3代 ,世代重叠 ,以蛹在枣树粗皮、裂缝、树洞、干枝橛内结茧越冬 ,翌年 3月下旬至 5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成虫白天潜伏在枣叶背面或枣园内的其它植物上 ,夜间活动 ,对黑光灯趋性强 ;羽化后翌日即交尾 ,交尾后第 2 d(天 )开始产卵 ;卵多散产于枣叶正面中脉两侧 ,每片叶可有卵 1~ 3粒 ,一只雌虫最多产 1 30粒 ,一般 60粒 ,卵期 1 0~ 2 5 d(天 )。初孵幼虫先在枝条上爬行半小时 ,然后爬到枣芽、叶、果上为害 ;4月下旬至 5月中旬第 1代幼虫孵化后钻入枣芽内 ,啃食嫩芽和嫩叶 ,使枣树不能正常发芽 ,外…  相似文献   

14.
板栗冠潜蛾 ( Tischeria quercifolia K uroko)是国内新记录虫种。在北京板栗产区每年发生 4代 ,以老熟幼虫在落叶内越冬 ,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羽化 ,第 1、 2、 3代成虫羽化期分别为 6月下旬、 7月底至 8月初和 8月下旬。卵散产在叶片正面 ,幼虫孵化后即蛀入叶片 ,在叶内为害 ,并将虫粪排到叶表面。寄主有板栗、槲树、辽东栎、栓皮栎等。清扫落叶、保护和利用天敌可有效控制害虫发生 ;5月下旬、 7月下旬第 1、 2代幼虫发生时 ,可用 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0 0倍液或 2 5%灭幼脲 3号胶悬剂 150 0倍液等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5.
黑绒金龟子近年来在临淄区发生较为普遍,以成虫食害嫩芽、新叶及花朵,尤其嗜食幼嫩的叶芽,且群集暴食,幼树受害最重,也可为害果实。 一、发生规律 黑绒金龟子在我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成虫3月下旬出土活动,为害盛期为4月上旬到5月中旬,5月为产卵时期,5月中开始出现新1代幼虫。幼虫多取食植物的幼根,8月上旬到9月上旬3龄老熟幼虫迁入20~30cm处做土室化蛹,蛹期约10天,羽化出来的成虫则不在出土而进入越冬状态。 二、防治技术 1、人工刷除:于4月底前用硬尼龙毛刷或铁丝刷除去越冬的雌虫,并集中烧毁。 2、人工捕…  相似文献   

16.
板栗冠潜蛾(Tischeria quercifolia Kuroko)是国内新记录虫种.在北京板栗产区每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落叶内越冬,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羽化,第1、2、3代成虫羽化期分别为6月下旬、7月底至8月初和8月下旬.卵散产在叶片正面,幼虫孵化后即蛀入叶片,在叶内为害,并将虫粪排到叶表面.寄主有板栗、槲树、辽东栎、栓皮栎等.清扫落叶、保护和利用天敌可有效控制害虫发生;5月下旬、7月下旬第1、2代幼虫发生时,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 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7.
1)发生规律。吉丁虫又称串皮虫、板头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在陕西洋县梨产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皮层内越冬,冬季剥开皮层可发现老熟幼虫已蛀入木质部。开春后随寄主萌芽,越冬幼虫继续为害,3月下旬开始化蛹,蛹期25—30天,4月下旬成虫羽化,但因气温低不出洞,5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出洞盛期,  相似文献   

18.
苏北沿海大蒜田葱地种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葱地种蝇在大蒜上为害逐年加重,主要以幼虫为害蒜苗造成死苗、断垄,2002年一般田块死苗率为20%~30%,严重田块达60%~80%,有些田块只好改种其他作物。为此,笔者通过近3年来的观察研究,摸清了该虫在本地大蒜上的生活习性,并开展了防治技术研究,现报道如下。1发生规律葱地种蝇(Deliaantiguameigen)俗名蒜蛆,属双翅目,花蝇科。在本地一年发生3代,以蛹或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3月下旬始见越冬代成虫(即上年第3代),4月中旬盛发,6月下旬为盛发末期,成虫飞翔能力差,趋腐臭味,成虫历期30天左右。4月上旬见第1代卵,卵产于大蒜基部土表或叶鞘裂…  相似文献   

19.
1 发生及为害 柑桔尺蠖又名大尺蠖 ,油桐尺蠖。主要为害柑桔 ,同时为害李、梨等果树。一年发生 3代 ,暖春年份出现 4代。越冬代成虫于 4月中下旬出现。第一代幼虫为 5月中旬至 6月中旬 ,成虫出现于 7月初。第二代幼虫发生期为 7月中旬至 8月中旬 ,成虫出现于 8月下旬。第三代幼虫发生于 9月上旬至 10月下旬 ,10月中下旬入土化蛹越冬。暖春年份出现 4代 ,有世代重叠现象。每代幼虫发生时期正好与当年桔树抽发新梢期相吻合。低龄幼虫喜在树冠顶部叶尖直立 ,夜晚吐丝下垂悬吊在树冠外围 ,随风飘荡扩散及转株为害。 3龄后幼虫喜在树冠内 ,往往…  相似文献   

20.
核桃树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斑天牛在济南市核桃上 2年发生 1代 ,以成虫或幼虫在蛹室或树干蛀道内越冬。 6月上中旬为成虫出蛰盛期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 ,7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蛀入树体盛期。 6月中旬成虫产卵初期 ,对树干喷布 1%绿色威雷 2号微胶囊水悬剂 2 0 0倍液防治成虫 ,有良好效果 ,7月下旬初龄幼虫期用小卷蛾斯氏线虫 5 0 0 0条 /m L、灭幼脲 3号悬浮剂 5倍液注入虫孔防治幼虫 ,死亡率97%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