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牛蒡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为揭示牛蒡子的部分药用机理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极性逐渐增大的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溶剂对牛蒡子粗粉进行超声波提取,经旋转蒸发仪浓缩、干燥后得到粗提物。然后,分别将以上4种提取物溶解于甲醇中,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5,0.5,1,2,3,4,5mg/mL的溶液,将阳性对照BHT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025,0.05,0.1,0.25,0.5,1,2,4mg/mL的溶液,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DPPH.、.OH、H2O2和O2.-活性的清除率,并以IC50值为指标,比较4种牛蒡子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牛蒡子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BHT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0.01,19.96,1.82,0.30和0.93mg/mL,清除.O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4.77,5.10,2.85,4.13和0.47mg/mL,清除H2O2的IC50值分别为2.28,2.51,2.17,1.37和0.13mg/mL,清除O2.-的IC50值分别为5.02,6.12,2.80,3.89和3.01mg/mL。牛蒡子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和H2O2的能力较强,丙酮提取物清除.OH和O2.-的能力较强。【结论】牛蒡子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但除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的能力、丙酮提取物清除O2-.(质量浓度大于3mg/mL)的能力高于阳性对照BHT外,其他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低于BHT。  相似文献   

2.
生地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生地黄块根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为生地黄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回流提取生地黄根粉末,减压浓缩得到乙醇浸膏,加蒸馏水制成悬浮液,依次用等体积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以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对照,分别采用DPPH法、Feton法、FRAP法和还原能力测定法,研究4种不同熔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生地黄4种不同熔剂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提取物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生地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活性(IC50值为0.178mg/mL)、还原能力(IC50值为0.341 mg/mL)和总抗氧化活性均最高,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DPPH.清除活性高于对照BHT(IC50值为0.456 mg/mL)。生地黄氯仿提取物的羟自由基(OH.)清除活性最强,IC50值为1.397 mg/mL。【结论】生地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新的自由基清除剂和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3.
白芨不同极性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0%乙醇对白芨进行提取,醇提浸膏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运用羟基自由基(.OH)体系、二苯代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体系对Fe3+进行还原能力试验,分析白芨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白芨不同提取物对.OH和DPPH.都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对.OH和DPPH.的清除作用最强,其IC50值分别为0.238 g/mL、0.076 mg/mL;各提取物对Fe3+均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乙酸乙酯提取物还原效果最为明显。初步表明白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在抗衰老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80%乙醇对青荚叶进行提取,得到的醇提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运用羟基(·OH)自由基体系、二苯代苦味基肼(DPPH.)自由基体系对Fe3+的还原能力进行试验,比较了中华青荚叶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抗坏血酸比较,中华青荚叶提取物对自由基均有较强清除作用,对.OH的清除率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水层部分>总醇提取物,IC50值分别为0.484、0.737、0.775、0.855、1.008 mg/mL;对DPPH·的清除率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水层部分>正丁醇萃取物>总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IC50值分别为0.047、0.060、0.061、0.073、0.721 mg/mL.各提取物对Fe3+均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其中正丁醇萃取物还原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嘉宝果果皮70%乙醇提取物分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等3个不同极性部位,以清除DPPH·、ABTS~+、·OH、 O~-_2·等4种自由基的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各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以福林酚法测定各极性部位总多酚含量,分析总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位对DPPH·、ABTS~+、·OH及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于正丁醇部位,水部位清除能力最弱,乙酸乙酯部位(EC_(50)=0.944 mg/mL)和正丁醇部位(EC_(50)=1.121 mg/mL)对·OH的清除能力高于维生素C(EC_(50)=2.559 mg/mL)。乙酸乙酯部位的总多酚含量最高,为(41.287±0.421) mg/g,其次为正丁醇部位,为(36.211±0.240) mg/g,水部位最低,为(5.895±0.092) mg/g。总多酚含量与DPPH·、ABTS~+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O~-_2·的清除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种抗氧化检测方法的试验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嘉宝果果皮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与正丁醇部位总多酚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强,是抗氧化活性物质的主要极性部位;4种抗氧化检测方法均可用于嘉宝果果皮抗氧化活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不同月份野生樱桃李叶,系统溶剂萃取其醇提物得到环己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分别测定其总黄酮含量,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野生樱桃李叶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体外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野生樱桃李叶各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以总黄酮含量较高的7、10月叶乙酸乙酯部位(129.48、102.19 mg/g)效果最佳,其对DPPH清除活性(IC50=0.05、0.30 mg/m L)远强于阳性对照BHA(IC50=0.99 mg/m L),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114.44、203.36μg/m L)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 047.32μg/m L)。说明野生樱桃李叶乙酸乙酯部位具有开发治疗糖尿病降血糖药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迷迭香叶非精油组分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自由基生物学角度探讨迷迭香叶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为迷迭香在食品、保健和医药等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水、乙醇和乙酸乙酯为溶剂,提取沪产迷迭香叶的非精油组分,然后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亚硝基阴离子自由基(ONOO-)和.OH氧化损伤DNA的化学发光体系,及脂质过氧化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比色体系,检测质量浓度不同的3种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抗氧化作用,并通过计算IC50比较三者的作用效果。【结果】迷迭香叶非精油组分3种提取物均能有效清除O2.-、.OH、ONOO-和DPPH.,减轻自由基对DNA的氧化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且提取物质量浓度越大,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效果越好。其中水提取物抑制自由基对DNA的氧化损伤和脂质过氧化能力较强,其抑制化学发光50%时的样品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32.3和36.11μg/mL;乙醇提取物清除O2.-和ONOO-的效果较佳,IC50分别为189.19和1.67μg/mL;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OH和DPPH.的效果较佳,IC50分别为4.12和49.55μg/mL。【结论】迷迭香叶非精油组分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是一种多功能自由基清除剂和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8.
研究赤霞珠葡萄叶不同溶剂萃取物中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用不同极性溶剂依次对赤霞珠葡萄叶φ=95%乙醇粗提物进行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萃取物及经大孔树脂φ=70%乙醇洗脱物。测定不同萃取物中黄酮和总酚的含量,研究不同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KG-*3/4]·)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并与BHT进行比较,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赤霞珠葡萄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φ=70%乙醇洗脱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 DPPH自由基和O2-[KG-*3/4]·的 IC50分别为(0.017±0.001)、(0.023±0.001) g/L和(0.174±0.007)、(0.222±0.003)g/L,高于BHT。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溶剂萃取物中黄酮、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具有相关性。赤霞珠葡萄叶萃取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不同溶剂萃取物对抗氧化活性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火炭母95%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稳定性。[方法]采用室温浸提法对火炭母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考察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自由基(OH·)、总抗氧化能力(ABTS法)、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并与VC进行比较,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及p H和温度对提取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火炭母95%乙醇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可达92.5%。提取物对DPPH·、OH·、ABTS+·、O2-·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2.8、90.8、110.8、277.1μg/m L,清除能力均比VC强,且提取物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弱酸弱碱性。[结论]火炭母95%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及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腾飞  袁长鹏  王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17-6219
[目的]比较不同龙葵果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测定其活性成分.[方法]用浓度60%乙醇浸提龙葵果,获得粗提物,减压蒸馏后分别用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3种溶剂萃取,采用DPPH·、·OH,O2-·清除法对各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进行评价,并与浓度60%乙醇粗提物溶液进行比较;分别测定4种龙葵果提取物中酚酸、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的含量.[结果]浓度60%乙醇粗提物对DPPH·和·OH的清除效果最好,清除率分别为(68.45%±2.68%)和(49.12%±2.26%);乙酸乙酯萃取物对O2-·的清除率最大为(79.64%±5.16%).浓度60%乙醇粗提物中花色苷浓度为3.65 mg/ml,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含有高浓度黄酮,浓度为3.42 mg/ml.[结论]龙葵果提取物中起主要抗氧化作用的是花色苷和黄酮.  相似文献   

11.
绞股蓝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杨酸法、二苯代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法和Fe3+还原能力试验3种方法,对绞股蓝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以乙醇、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为样品提取剂,以Vc作阳性对照。结果表明:除石油醚提取物外,绞股蓝各提取物都表现出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其中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半清除率浓度为0.203 mg/mL;绞股蓝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也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以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能力为最强,半清除率浓度为0.008 mg/mL。同时,以上提取物还对Fe3+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乙酸乙酯萃取物的还原力优于对照品Vc。  相似文献   

12.
海金沙不同溶剂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溶剂提取海金沙总黄酮对自由基活性清除能力的大小。[方法]应用DPPH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Fenton反应分别研究了浓度95%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乙酸、氯仿、甲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能力。[结果]6种溶剂提取得到的海金沙提取物对DPPH·、OH·和O2^-·均有一定程度的清除作用,不同溶剂所得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有差别,其中浓度95%乙醇提取得到的海金沙提取物对3种自由基清除效果均最好。[结论]海金沙可作为抗氧化物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对丹参须根乙醇提取物各萃取物中酚性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DPPH.法对各萃取物进行自由基清除实验;以3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离体实验方法对丹参须根乙醇提取物各萃取物进行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5部分的酚性成分含量依次为2.74%、11.11%、51.48%、31.80%、1.69%。(2)抗氧化实验显示,各部分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210.00、122.00、6.00、42.001、0 277.00μg.mL-1。(3)相关性分析表明,丹参须根乙醇提取物各萃取部分的抗氧化活性主要源于其中的酚性化合物。(4)在浓度为1 mg.mL-1时,石油醚萃取相抑菌效果最好,对番茄灰霉、棉花立枯、苹果炭疽3种病原菌抑菌率为81.44%、85.58%、82.73%。(5)不同浓度石油醚萃取相对相同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差异显著,对番茄灰霉、棉花立枯、苹果炭疽病原菌的72 hEC50值分别为0.361 5、0.422 1、0.270 8 mg.mL-1。  相似文献   

14.
苹果籽油中植物甾醇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苹果籽油中植物甾醇的抗氧化活性,为抗氧化剂的筛选及其清除自由基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抗氧化剂维生素E(VE)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对照,采用1,1-二苯基-2-苦苯肼(DPPH)法、邻二氮菲Fe2+分光光度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法,测定并分析了苹果籽油的2种植物甾醇抗氧化剂(样品T1和T2)对DPPH·、羟基自由基OH·及O2-·的清除能力。【结果】4种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不同,其对DPPH·的清除能力表现为苹果籽油甾醇样品T1(IC50为6.7 μg/mL)>苹果籽油甾醇样品T2(IC50为7 μg/mL)>VE(IC50为10 μg/mL)>BHT(IC50为16 μg/mL);清除OH·的能力表现为苹果籽油甾醇样品T2(IC50为29 μg/mL)>苹果籽油甾醇样品T1(IC50为30 μg/mL)>BHT(IC50为60 μg/mL)>VE(IC50为85 μg/mL);清除O2-·的能力表现为苹果籽油甾醇样品T1(IC50为17 μg/mL)>苹果籽油甾醇样品T2(IC50为19 μg/mL)>BHT(IC50为21 μg/mL)>VE(IC50为35 μg/mL)。【结论】苹果籽油中的植物甾醇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DPPH·、OH·、O2-·具有明显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北方林区刺玫果醇提物的制备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进行研究,为刺玫果的进一步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剪切乳化技术辅助乙醇提取刺玫果活性成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醇提物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对刺玫果醇提取物中总多酚、总黄酮、槲皮素和绿原酸进行提取,与DPPH·、OH·和·ABTS+的清除能力利用Pearson法做相关性研究。结果回归模型较好的反映了刺玫果黄酮醇提物与料液比、剪切转速、剪切时间的关系;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25 g/mL,剪切转速为18 000 r/min,剪切时间为3 min,得率为(14.94 ± 0.47)%,回归模型的失拟值不显著,说明该回归模型模拟较好。绿原酸对DPPH·清除能力最强,在0.150 μg/mL时清除率达到80.84%;总黄酮对OH·清除能力最强,在0.484 μg/mL时清除率为82.32%;槲皮素对·ABTS+清除能力最强,在4.7 μg/mL时清除率达到91.32%。总黄酮与DPPH·、·OH、·ABTS+这3种自由基清除率相关系数最大,并与这3者清除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886、0.976、0.989(P < 0.01)。结论采用高剪切乳化技术辅助乙醇提取的刺玫果醇提物得率比普通超声辅助醇提法效果更好,醇提物得率增加了(2.11 ± 0.51)%,且不破坏刺玫果主要成分活性,刺玫果中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16.
椰衣提取物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椰衣不同提取物的总酚含量,考察椰衣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椰衣粉的60%乙醇提物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4个提取物,以清除l,l-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评价椰衣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酚含量。[结果]椰衣各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顺序为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脂提取物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结论]椰衣不同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能力,其与酚类物质含量基本呈正相关,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红松子油的总还原力、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红松子油的总还原力较弱,质量分数为50%时吸光度为0.211,远低于对照组抗坏血酸的还原力。红松子油对DPPH·和·OH清除能力相对显著,对DPPH·的清除率略高于·OH,红松子油质量浓度在500 g/L以上时对二者清除率可达到100%,拮抗剂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22.05~23.69、13.74~13.74 g/L。红松子油的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芦笋皮的综合利用价值,以总还原力、还原力、清除DPPH·(1,1-苯基2-苦肼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抑制脂质过氧化物能力为指标,对芦笋皮提取物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芦笋皮三相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抗氧化顺序为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水相。不同试验组在样品浓度0.0625 g·L-1到2.0000 g·L-1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还原力、清除DPPH·、清除O2-·、抑制脂质过氧化物能力逐渐增大。抗氧化能力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抗氧化能力与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关。  相似文献   

19.
陈丛瑾  潘柳姣  韦龙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79-11880
采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4种有机溶剂冷浸提取,分别得到了甲醇提取物(ME)、乙醇提取物(EE)、丙酮提取物(AE)和乙酸乙酯提取物(EAE)。然后采用二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法对不同质量浓度的各提取物进行了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表明,4种溶剂提取得到的姜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不同溶剂所得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有差别,其中以丙酮提取物的效果最佳。鲜姜黄可作为抗氧化物质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