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松侧柏人工林下枯落物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松侧柏人工混交林及纯林下的枯落物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组成的枯落物贮量、分解速率、持水量各异,从而对土壤发育层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弱酸淋溶作用、腐殖质侵染及营养元素下移程度,侧柏纯林高于混交林和油松纯林;枯落物层中微生物数量,混交林>侧柏林>油松林;枯落物中水溶性营养元素的绝对量,油松林>混交林>侧柏林,相对量则是混交林>油松、侧柏纯林。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农田为对照,通过对陕西永寿县农田、人工纯林(刺槐、侧柏和油松)和混交林(刺槐+油松、刺槐+侧柏及侧柏+油松)两种造林模式下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及化学计量的分析,探究造林模式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显著改变了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其影响程度不仅受到造林模式的影响,同样受树种组成和树种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延安对刺槐、油松、侧柏纯林及刺槐 侧柏、刺槐 油松混交林等几种黄土高原主要人工林群落外貌结构、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群落外貌结构较为复杂,林下植物群落类型各不相同;林下植物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2 57~0.674 88和2.012 88~1.479 67,刺槐 油松林最高,16年生刺槐纯林最低;32年生刺槐纯林林下植物优势度最高者是糙隐子草,16年生刺槐纯林则为牡蒿,其它林型都是铁杆蒿;本地区选择防护林类型时,应优先选择刺槐 油松或刺槐 侧柏混交,对已有的成熟或衰退刺槐纯林可采取择伐萌蘖抚育,并间植油松或刺柏,形成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4.
赤松纯林更新为油松麻栎混交林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伐前更新和伐后更新相结合,播种和植苗造林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将赤松纯林更新为以油松为优势树种的油松、麻栎单层混交林。更新后的混交林分,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3.05%,是油松纯林的1.92倍;林地生产力有明显提高,混交林油松的平均树高和直径分别是纯林的1.24和1.15倍,混交林林木蓄积量是油松纯林的1.65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太行山北端崇陵流域不同林分下植被多样性特征,为崇陵流域林分抚育、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稳定、发挥生态效益等提供基础,保障林分结构稳定和物种多样性。以油松纯林、侧柏纯林、杨树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林分种类、盖度及数量等,采用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指数,探讨不同林分下植物组成及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4种人工林下共有植物76种,隶属38科68属,其中草本植物65种,分属29科58属,主要以禾本科、卷柏科和鸭跖草科为主;灌木植物11种,分属9科10属,主要以马鞭草科和鼠李科为主。2)在草本层中,4种林分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由高到低排序均为油松纯林、侧柏纯林、杨树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油松纯林、杨树纯林、侧柏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而在灌木层中则因树种不同有所区别,从灌木和草本来看,4种林分α多样性偏低,其变化趋势由高到低为油松纯林、侧柏纯林、杨树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3)杨树纯林与刺槐油松混交林之间β_w和β_c系数最低,为0.29和10.00;侧柏纯林和油松纯林间β_w和β_c指数最高,为1.71和19.50;根据林分的相似性系数C_j、C_s判定4种林分相似度较低,均为"中等不相似",但是杨树纯林与其他3种林分的β多样性指数低于其他林分之间,与其他3种林分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显示4种林分中杨树纯林与刺槐油松混交林α、β多样性相对较低,应对杨树林及刺槐油松混交林制定适当的抚育措施,避免人为活动的破坏,保证群落植被的多样性和物种组成,充分发挥小流域区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平庄地区的混交造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庄地区混交造林可根据不同海拔高度和土类,选择以侧柏、油松、落叶松为主作混交树种。以落叶松和油松、紫穗槐,刺槐;侧柏和山杏、小叶锦鸡儿、灰榆;油松和小叶朴、暴马子丁香、怀槐、皂荚、千金榆等营造针叶、针阔、乔灌各种混交类型的混交林。为了确保混交造林成功,要加强栽植技术和对幼林抚育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油松麻栎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麻栎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油松纯林为对比,分析两种林分情况下的土壤物理性质,通过对比发现:1)油松麻栎混交林的下层土壤紧实度更利于透水透气;油松纯林和油松麻栎混交林对比毛细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在0-10cm层表现出显著差异;油松麻栎混交林的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大于油松纯林的持水量。可见油松麻栎混交林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土壤蓄水能力的增强,为辽西地区的造林任务提供可行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区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华北地区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的持水能力,于2015年7月对北京寨儿峪小流域内油松纯林、侧柏纯林、栓皮栎纯林和混交林进行森林调查,采用浸泡法测定每种林分下枯落物层持水能力,分析比较了4种常见林分类型枯落物现存量与持水过程。结果表明:1枯落物平均现存量为侧柏(18.44t/hm2)>油松(17.65t/hm2)>针阔混交林(15.76t/hm2)>栓皮栎林(11.59t/hm2)。24种林分枯落物层持水能力为:栓皮栎>侧柏>针阔混交林>油松。3样地最大持水量为侧柏纯林[(46.27±4.26)t/hm2]>油松纯林[(42.79±3.94)t/hm2]>针阔混交林[(39.10±3.69)t/hm2]>栓皮栎纯林[(33.22±3.24)t/hm2]。  相似文献   

9.
对朝阳地区油松人工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及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等不同类型林分中松毛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越冬幼虫的虫口密度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朝阳地区的松毛虫发生区,混交林对松毛虫的自然控制能力明显高于油松纯林。其中油松+刺槐混交林的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比油松纯林分别减少38.0%和74.8%;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的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比油松纯林分别减少43.9%和80.8%,3种油松林分对松毛虫的自然控制能力顺序为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油松人工纯林。  相似文献   

10.
以蒙山国家森林公园5种不同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颗粒分形及水文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分形维数的大小顺序:黄荆纯林侧柏+刺槐混交林草地刺槐纯林侧柏纯林;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容重的大小关系:侧柏纯林黄荆纯林侧柏+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草地;总孔隙度表现为侧柏+刺槐混交林草地侧柏纯林黄荆纯林刺槐纯林;各植被类型下毛管孔隙度的大小关系:侧柏+刺槐混交林黄荆草地侧柏刺槐纯林。而非毛管孔隙度表现为刺槐纯林草地侧柏纯林侧柏+刺槐混交林黄荆;土壤团聚体的水稳定性大小关系:黄荆草地刺槐侧柏侧柏+刺槐混交林。通过对各物理量进行消除量纲处理,对所得结果进行加权,最终得出结论:蒙山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水文效益为刺槐草地侧柏黄荆侧柏+刺槐混交林。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油松、樟子松混交林和油松纯林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林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樟子松混交林每层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都高于油松纯林,混交林每层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极显著高于纯林。两种酶活性的最高值都出现在0~20cm表层土壤中。  相似文献   

12.
襄垣北石底山的林业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国际先进的宫胁造林法,襄垣北石底山林业复垦基础工程和植被恢复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简要阐述了襄垣北石底山的环境概况,重点介绍了林业复垦基础工程的再造技术,植被重建工程的植物筛选以及建植技术和管护技术。实践证明,侧柏纯林,侧柏、灌木混交林,油松、栎类、灌木混交林这3种林分结构在太行山的废弃石灰岩生态重建中比较合理,侧柏作为先锋树种为改善微环境和恢复森林植被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王东 《防护林科技》2019,(3):19-20,29
为了探索辽西地区油松混交林与纯林土壤理化性状的差异,开展了几种油松混交林与油松纯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油松与其他树种混交后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林内枯落物厚度。混交林处理各项指标与纯林有显著差异,其中地面枯落物厚度以油松+山杏混交林最厚,为2.8 cm;容重以油松+刺槐混交林最轻,为1.187 g·cm-3;孔隙度油松+刺槐最大,为56.35%;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油松+刺槐处理最高,为20.1 g·kg-1;全氮含量各混交林处理比油松纯林提高了0.23~0.36 g·kg-1,差异极显著;全磷含量各混交林处理高于油松纯林但是差异不明显;全钾含量混交林处理均高于油松纯林,其中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油松+山杏混交林2个处理极显著高于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与油松纯林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马德彪  李兆平 《沙棘》2004,17(3):29-30
经过5年的造林试验,对沙棘油松混交林与纯林作了比较,通过试验分析了混交林对油松生长的影响,以及对林地土壤的改良作用及水土保持效能;还提出了营造混交林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辽西地区油松纯林适宜的改造方式,对封育、不同阔叶树种混交改造后的油松林分的生长、土壤物理性质、植物多样性及天然更新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封育油松纯林生长状况最好,其次是油松-刺槐、油松-毛黄栌、油松-山杏混交林。封育油松纯林、油松-山杏、油松-毛黄栌混交林土壤改良效果较好。封育油松纯林、油松-山杏、油松-柠条混交林各项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封育油松纯林天然更新树种种类及油松幼苗幼树数量最多,油松-柠条、油松-刺槐、油松-元宝槭混交林林下基本无油松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6.
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样的试验地内,对福建杉木、马尾松、木荷苗木采用不同的距行距纯林、混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的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平均比福建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高大.混交林的蓄积量比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的蓄积量大.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淳化县进行造林典型设计中,曾对该县及同类地区分布的一些混交林作了调查研究,并搜集了一些外地混交林调查资料,通过分析、研究、归纳和整理,提出了适于黄土高原地区营造混交林的造林树种和混交类型,并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革灌覆盖造林方式,现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混交类型1.油松、侧柏混交:侧柏是中性树种,幼年树冠狭窄,这一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特别适于营造混交林,这已为国内大量事实所证实。如山东省林业厅调查设计队在泰山林场的调查和中国林科院徐化成在河北西陵的调查,都证明混交林中的侧柏平均树高比纯林中的大40%以上,同时也比与之混交的及同样条件下纯植的油松生长得好。又如北京  相似文献   

18.
选取6种有代表性的北京平原沙荒地造林模式,在3种典型天气下进行林内外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的测定,并进行小气候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晴天时,加杨纯林、欧美杨纯林、刺槐纯林、五角枫+刺槐+油松混交林的降温增湿效果最优,蒙桑+刺槐+法桐混交林和油松纯林最差;夏季阴天时,各造林模式的降温增湿效果均不显著;秋季大风天气时,欧美...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晋西地区乔灌混交、针阔混交造林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模式适宜条件、技术思路、造林技术措施、配置规格、造林效果5个方面,对刺槐+紫穗槐混交造林模式、侧柏+刺槐混交造林模式、油松+刺槐混交造林模式、侧柏+紫穗槐混交造林模式、油松+柠条混交造林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油松、柠条为主的乔灌混交造林模式,在成活率、保存率及其它各方面明显优于其它的混交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土壤是森林植物生命活动的基质.该文研究了冀北山地6种典型森林的土壤养分状况,以及土壤养分的等级.结果表明:6种森林土壤的全氮均属于极贫乏程度,全氮含量排序为:白桦落叶松混交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白桦阔叶纯林>蒙古栎纯林>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排序为:白桦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蒙古栎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6种森林类型土壤磷均属于极贫乏程度,全磷含量排序为:白桦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落叶松纯林>蒙古栎纯林>油松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速效磷含量排序为:白桦纯林>落叶松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油松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蒙古栎纯林;速效钾含量排序为:白桦落叶松混交林>白桦纯林>蒙古栎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